分区

首页 > 百科 > 朱熹的哲理句子?朱熹蕴含深刻道理的诗句

朱熹的哲理句子?朱熹蕴含深刻道理的诗句

最佳回答2022-11-29

朱熹的哲理句子:

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4、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5、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的哲理句子

6、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7、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8、胸怀坦荡,正大光明。

9、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0、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关于人生哲理的诗句

1. 朱熹含人生哲理的诗句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鲁迅)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 (泰戈尔)
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

(陶行知)
8.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蜜蜂)
10.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

(白求恩)。 2. 朱熹含人生哲理的诗句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

(泰戈尔)
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 (陶行知)
8.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蜜蜂)
10.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白求恩)。 3. 朱熹含人生哲理的诗句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8.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蜜蜂)
10.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白求恩) 4. 关于人生哲理的诗句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登鹳雀楼》)
4.沉舟侧畔千帆过,并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等飞来峰》)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1
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
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1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 1
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5.王之焕《登鹳雀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6. 苏轼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7.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8.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9. 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1. 王安石《等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22.。

朱熹蕴含深刻道理的诗句

1. 关于朱熹的深刻道理的诗句 关于朱熹的深刻道理的诗句 1.古诗虽然多为描绘现实生活,但也不乏蕴涵着深刻道理的诗句 是朱熹很有名的《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赏析:这是一首极其有艺术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品味书法作品时,时常有一种神采飞扬的艺术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书写者内心的不竭艺术灵感。

2.朱熹含人生哲理的诗句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 (泰戈尔)
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 (陶行知)
8.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蜜蜂)
10.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白求恩)。 3.朱熹含人生哲理的诗句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挥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5.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泰戈尔)
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陶行知)
8.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蜜蜂)
10.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多有贡献。

春日朱熹中饱含哲理的名句是什么

<春日>中饱含哲理的名句“是万紫千红总 是 春”。春日作者:朱熹 (宋)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注释
1.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sì)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bīn):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景物。
7.等闲:随意。“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赏析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点明天时;“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点明主题。一句中分三层叙说,特别是以“泗水滨”结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寻”字不仅写出作者逸兴,也给诗歌添了不少情趣。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描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

“无边光景”逆承首句“胜日寻芳”,说寻芳的结果。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这里不做细碎描写,不在一草一木一石上做剪贴,而是从极广大的空间落笔。

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了光景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意谓胜日寻芳,本不期望有无边光景的所得,今既有如此新鲜感受,不禁欢欣雀跃。

“东风面”,把春气、春景形象化了,拟人化了,把“识”字落到实处。末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

而此句的“万紫千红”近承“东风面”,远承“无边光景”,对偶修辞,意象色彩强烈。诗以“总是春”收官,都落到“春日”上。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

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无边光景”所示空间极其广大,就透露了诗人膜求圣道的本意。

“东风”暗喻教化,“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哲理诗而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

朱熹的励志名言


1.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2.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


4.心平则气自和。
5.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6.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7.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

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8.知其不善,则速改以从之。
9.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


10.言常苦于有余,行常苦于不足。 1
1.学者须先立志。今日所以悠悠者,只是把学问不曾做一件事看,遇事则且胡乱恁地打过了,此只是志不立。

1
2.不能感人,皆诚之不至。 1
3.有所不为,为无不果。有所不学,学无不成。

1
4.虚心顺理,学者当守此四字。 1
5.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1
6.俱收并蓄,待用无遗。 1
7.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1
8.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1
9.当务之急,不求难知;力行所知,不惮所难为。 20、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2
1.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2
2.不以一毫私利自蔽,不以一毫私欲自累。 2
3.慎勿谈人之过,切勿矜己之长。 2
4.一啜夜窗寒,跏趺谢衾枕。 2
5.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2
6.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 2
7.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诌媚轻薄,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2
8.自古圣人二致,但其施教,则必因其材而笃信。

2
9.读而不晓就思,思而不晓就读。 30、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 3
1.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3
2.鸟畏死,故鸣哀;人穷反本,故言善。 3
3.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3
4.责己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 3
5.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3
6.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 3
7.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3
8.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3
9.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0、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而不学,成功之路也。 4
1.人之操履无若诚实。 4
2.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4
3.不以小恶掩大善,不以众短弃一长。 4
4.朋友,以义合者。

4
5.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4
6.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

朱熹的春日饱含哲理的名句是什么

朱熹的春日饱含哲理的名句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日宋代: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译文:风和日丽之时泗水的河边踏青,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注释:春日:春天。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寻芳:游春,踏青。泗水:河名,在山东省。滨:水边,河边。

无边:无边无际。光景:风光风景。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东风:春风。

朱熹名言名句


1.涵养、致和、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和次之,力行又次之。
2.心,生道也。

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 ----《近思录》
3.唯能不为,是以可以有为,无所不为者,安能有所为耶
4.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5.四书五经之所以能获得这样至高无上的地位,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从各个方面提出了封建社会人们安身立命、治国齐家、交往相处的法则。 论语的仁者爱人宣扬的是忠恕;周易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提倡的是坚韧;诗经 教会人们感受和抒发;尚书 教会人们开拓和创新礼记 是人际关系的准绳;春秋 是治理国家的法宝 ----《四书五经》
6.事理通达心气平和,品节详明德性坚定。


7.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 重资产,薄父母,不成人子: ----《朱子家训》
8.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9.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
10.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

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1
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
2.鸟畏死,故鸣哀;人穷反本,故言善。 ----《论语集注》 1
3.读书,放宽著心,道理自会出来。若忧愁迫切,道理终无缘得出来。

1
4.忧在内者本也,忧在外者开也 1
5.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1
6.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只是好学下问 1
7.言常苦于有余,行常苦于不足。 1
8.大学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道德素养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 秦汉儒学 偏重 为政治民小学教人掌握文字知识,而大学教人如何为人大学 诚意篇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

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修身在正其心 ----《四书五经》 1
9.和风山川秀,佳气度吉祥,何处满城春,稚子见天真。 ----《丁亥年作于景德镇》 20、朋友,以义合者。

2
1.仁者,以天下为已责也 2
2.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朱子语类》 2
3.须知三绝韦编者,不是寻行数墨人。 ----《朱文公集》 2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五者废其一,非学也。

----《近思录》 2
5.讲学莫先于《论》、《孟》,而读《论》、《孟》者又须诸章熟读。 ----《答柏林和》 2
6.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 2
7.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

----《四书集注》 2
8.慎勿谈人之过,切勿矜己之长。 2
9.一啜夜窗寒,跏趺谢衾枕。 ----《茶坂》 30、十年浮海一身轻, 归对梨涡却有情。

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朱熹的名言 熟读之法,于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类别:学习 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类别:读书 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类别:学习 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类别:志向 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类别:读书 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也。

     类别:读书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类别:学习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类别:读书 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      类别:修养 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类别:友谊 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类别:读书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类别:时间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类别:读书 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

继续浏览:

上一篇:螃蟹公母怎么区分?螃蟹公母怎么分

下一篇:圣诞的来历?圣诞节的来源是什么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