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生活水平的指数叫什么系数?基尼系数和恩格尔系数分别是什么呢
衡量生活水平的指数叫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生活水平包含一系列满足居民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内容,一般用指标体系来测定。1953年联合国首次草拟了关于生活水平的指标体系和国际比较方法。1959年联合国关于《在国际范围测定和衡量实际生活水平》的报告,进一步使衡量生活水平的方法系统化。1978年联合国进一步修订了《社会和人口统计体系》(SSDS)文件专辑,提出了测定生活水平的12类指标:①出生率、死亡率及其他人口学特征;②医疗卫生条件;③食品消费;④居住条件;⑤教育和文化;⑥劳动条件和就业率;⑦居民的收入和支出;⑧生活费用和消费价格;⑨运输工具;⑩休息的安排;社会保障;人的自由。每一类中又规定了若干局部性指标。对生活水平的测定也有主要使用某一单项指标的,如:人均国民收入指标,实际收入水平指标,实际消费水平指标,人均寿命指标,恩格尔系数(见社会统计学派),人均卡路里或蛋白质摄取量指标等。
经济学上,基本生活费占收入的比例叫什么指数
经济学上,基本生活费占收入的比例叫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格尔系数越高,家庭消费水平越低,恩格尔系数越低,家庭消费水平越高!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而得出的比例数。
对一个国家而言,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恩格尔系数则由食物支出金额在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重来决定。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指标。恩格尔系数达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拓展资料:
1.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地域概念。需要注意的是,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发行的公债利息、中间商品、二手商品、非生产性活动、非法交易所得均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2.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的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民概念。
3.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是指用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水平的重要指标。
当CPI>3%称为通货膨胀,当CPI>5%称为严重通货膨胀。
4.生产物价指数(PPI)生产者物价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5.财政盈余和财政赤字财政赤字即预算赤字,指一国政府在每一财政年度开始之初,在编制预算时在收支安排上就有的赤字。
若实际执行结果收入大于支出,为财政盈余。财政赤字是财政收支未能实现平衡的一种表现,是一种世界性的财政现象。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由于会计核算中用红字处理,所以称为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的警戒线为3%。
基尼系数和恩格尔系数分别是什么呢?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常用指标。恩格尔系数(Engel's Coefficient):是指居民家庭中食物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者家庭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者家庭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将会下降。扩展资料基尼系数①基尼系数分为收入基尼系数和财富基尼系数。两者的实际数值都这能介于0~1之间,其算法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收入基尼系数的数据是来自于某地区的家庭收入统计,财富基尼系数的数据是来自于某地区的家庭总资产统计。②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大于这一数值容易出现社会动荡。③影响基尼系数的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传统、政治经济制度等。
④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基尼系数,2016年为0.46
5.�恩格尔系数①通用算法:恩格尔系数= 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②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③2017年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16年中国居民恩格尔系数30.1%,接近富足标准。
衡量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有两个指数一个是恩格尔指数还有一个呢?
衡量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有两个指数一个是恩格尔指数还有一个是基尼指数....由于基尼系数给出了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克服了其它方法的不足,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所以,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和普遍采用。我国当然也不例外。
大家知道恩格尔系数吗??知道的用通俗语言讲讲原理!!
1857年,世界著名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思特(恩格尔阐明了一个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其公式表示为: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 /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100% 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述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
众所周知,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在收入水平较低时,其在消费支出中必然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才会开始向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因此,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恩格尔系数就越大;反之,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就越小。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在我国运用这一标准进行国际和城乡对比时,要考虑到那些不可比因素,如消费品价格比价不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由社会经济制度不同所产生的特殊因素。对于这些横截面比较中的不可比问题,在分析和比较时应做相应的剔除。
另外,在观察历史情况的变化时要注意,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一种长期的趋势,而不是逐年下降的绝对倾向。它是在熨平短期的波动中求得长期的趋势。 恩格尔定律与恩格尔系数 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一个规律: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
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恩格尔定律的公式: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 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R1)=—————————— 总支出变动百分比 或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 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R2)=—————————— 收入变动百分比 R2又称为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 恩格尔定律是根据经验数据提出的,它是在假定其他一切变量都是常数的前提下才适用的,因此在考察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动问题时,还应当考虑城市化程度、食品加工、饮食业和食物本身结构变化等因素都会影响家庭的食物支出增加。
只有达到相当高的平均食物消费水平时,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才不对食物支出发生重要的影响。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 其计算公式如下: 食物支出金额 恩格尔系数=——————— 总支出金额 除食物支出外,衣着、住房、日用必需品等的支出,也同样在不断增长的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所占比重上升一段时期后,呈递减趋势。 补充:
一.恩格尔系数的概念及其广泛运用 恩格尔系数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恩格尔对当时比利时的三个阶层作了统计调查,得出如下图表: 食粮费 衣着费 住宅费 燃料费 文教卫生娱乐费 一般劳动者家庭 中等阶层家庭 高等阶层家庭 62% 55% 50% 16% 18% 18% 12% 12% 12% 5% 5% 5% 5% 10% 15% 从这个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收入少的阶层指出食粮费的比率反而高。随着收入的增加,食粮费支出比率渐次减少,衣着费的支出比率也渐次减少但比率变化较少,住宅费、燃料费的支出比率保持不变,文教卫生娱乐等杂项费用支出比率随所得增加急速增长。 恩格尔系数是经济学中最早确立的两个函数关系之一。恩格尔系数一经提出就得到广泛的认同,并一直被广泛运用于统计工作之中。
人们一般认为,恩格尔系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衡量一个家庭或国家消费水平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生产水平和经济状况。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恩格尔系数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富裕程度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在中国,恩格尔系数同样受到高度重视。无论是政府机关的工作报告,还是新闻媒体关于本地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报道,都可以见到恩格尔系数踪影,使用频率极高。
2003年我国发布的第一份《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中指出:中国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已经降至47.7%(小康),而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已经降至37.9%(富裕)。在新华社的网站上,几乎每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都有一篇关于本地区恩格尔系数数据的报道,以反映本地居民的生活状况。 更重要的是,政府机关的很多工作计划的依据就是本地的恩格尔系数。
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方法之一就是恩格尔系数法:根据国家营养学会提供的年度标准食物谱及标准食物摄取量,结合标准食物的市场价格,计算出最低食物支出标准,除以恩格尔系数,得出最低生活费用标准,再乘以每一就业者的赡养系数,再加上一个调整数。①
二.恩格尔系数的质疑
1.恩格尔失灵。恩格尔当时得出的结论完全是凭经验推断出的,并没有理论依据。
但长期以来,经济学家们对恩格尔系数的理论研究却很少,大多在统计调查中做了一些相关的研究。1868年,德国统计学家修瓦彭研究了柏林市民的所得额与住房支出的关系,推翻了恩格尔的关于住房支出比例相对不变的结论。他指出,住房支出比率也适用于随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的规律。后来,其他的经济学家根据统计资料发现服饰等生活必需品支出的变化规律也类似食物支出的变化规律。
1984年,苏志平、张克昕等教授曾对河北省几个县的农民消费作了调查,居然发现农民普遍的食粮费用支出全在25%以下,这个数字相当于发达国家城市居民的食物支出比例。但是苏志平教授同时指出,农民的主要支出并不在文化教育娱乐卫生方面(这些支出仅占总支出的10%不到),而在住房方面(占总支出40%以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农民一直忙于解决温饱问题,无力改善住房条件,加之传统消费观念强,习惯于俭朴的生活,在吃的方面基本保持原来的水平。
① 我国消费经济学家尹世杰教授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有关数字计算而得:我国城镇、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② 1957 1964 1978 1985 1987 1990 1992 1993 1995 1997 1998 城镇 农村 58.4 65.8 59.2 67.1 57.5 67.7 52.3 57.4 54.4 --- 54.2 55.6 52.9 56.8 50 58 49.7 58.6 46.4 55 44.5 53.6 % 40多年来,我国居民的收入翻了两三番,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但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发现,城镇、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仅分别下降了13.9%和12.2%,与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发展状况极不相符,而且中间还曾出现过数次反弹。令人困惑的还有: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经济严重困难并没有造成恩格尔系数的大幅度上涨,90年代初期的通货膨胀也仅造成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小幅度反弹。事实上,“纵观我国人民三十多年的消费结构历史,并没有给与恩格尔系数实践上的论证。”①
2.恩格尔悖论。
恩格尔系数在两个前提下普遍适用:(1)假设其他一切变量都是常数;(2)食物支出有统一的含义即指维持生活所需的食物支出,在各种收入水平之下,都应按照这种含义所要求的来衡量。但问题的焦点在于食品的消费弹性。在分析这一问题时,就必须考虑到,与现在物资极大丰富的买方市场不同,恩格尔所处的19世纪大多数居民生活水平低下,产品并不丰富,尤其是食物,不仅数量不多,而且构成也十分单调。
在“填饱肚子”是绝大多数居民的第一要务时,没多少人会在意食物的“口感”如何,食物等级对绝大多数人而言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外国经济学家常用所谓“巨无霸指数”来比较我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形势,但是他们似乎都忽视了一点:汉堡包在西方国家是居民的。
恩格尔系数是反映家庭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恩格尔系数...
【答案】D【答案解析】试题分析: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经济指标。
D正确且符合题意;ABC说法错误,均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考点:本题考查消费结构的相关知识。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记作n)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
设原支出为x,原日常饮食支出为0.55x,现支出为y50%<0.55x*(1+10%)/y≤60%0.5y<0.605x≤0.6y1.0083≤y/x<1.21还需要增加0.83%-21%的总支出上一篇:粉墨登场什么意思?粉墨登场的意思
下一篇:日照位于哪里?日照是哪里的城市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