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阴历二月有三十?阴历2月有30号吗
阴历二月有三十的原因:我国的农历月份分大小建,大建三十天,小建二十九天。农历月份大小建是不固定的,但无论几月份是小建也不会出现一个月只有二十八天的情况。

农历也称阴历,是中国人依据月球围绕地球运动的规律编制的。公历也称阳历,是外国人依据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规律编制的。两个历法参造物不一样,所以会不一样。
今年2⃣️月农历为什么有三十?
月球绕地球运行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9.5天。农历"月"的平均天数等于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所以农历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并且大月与小月大约各占一半。
这样,今年二月有三十天也就不奇怪了。农历历法规定,每个月的初一必须是朔日(一整夜不见月亮)。所以为了使初一正好是朔日,就需要合理安排大月和小月。这样,今年二月有30天也就不奇怪了。这与公历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是完全不同的(公历的月跟月球绕地球运行周期完全没有关系)。
阴历2月有30号吗?
1.二月有三十号的很特殊:因为极少出现。
2.现在00后的人,生日是:农历二月三十号;阳历/公历:2000年4月4日。
4.2000年阳历:2月29日。(没有30日)
5.下一个二月三十号是:农历:2038年二月三十号,阳历:2038年4月4日。
6.注意:6.
1.阳历,也就是公历:2月没有30日的,闰年只有29天,平年只有28天。6.
2.一般各行业使用的日期是:按照公历计算的,也就是老百姓说的阳历。
6.
3.老百姓一般都按照农历计算日期的。一般爷爷奶奶、父母说的日期就是农历多少多少号。如果问了就按照农历给他们说就行。
6.
4.农历就是阴历。6.
5.公历就是阳历。
阴历二月有三十吗?
阳历也就是公历,它是国际通用的。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做一年,共365天5小时48分46秒。
四年的尾数积累起来共1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里,这一年叫做闰年。所以闰年的二月有29天。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共29天半。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个月中,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阴历一年只有354天左右,也没有平年闰年的差别。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此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个缺点,后来人们定了一个折衷的历,就是所谓阴阳合历。
现在我国还在使用的夏历(也有人叫它农历或阴历),就是这种阴阳合历。它跟阴历一样,也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定做一个月,也是大月30天,小月29天,可是它又用加闰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来调整四季。夏历约每过
二.三年多一个闰月。
为什么阴历二月有三十
农历中,把月亮“缺(朔)——圆(望)——缺(晦)”的变化过程定为“月”,也称“朔望月”。一个周期平均是29天多,因此农历的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阴历一年12个月,全年354天或355天。
古代人把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称为一个“朔望月”,把完全见不到月亮的一天称“朔日”,定为阴历的每月初一;把月亮最圆的一天称“望日”,为阴历的每月十五。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传统二月名称是如月,别称花朝。“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人叶绍翁的诗句中的红杏,花开二月故称杏月。又因二月为春季之中,所以又叫仲春。月亮圆缺循环一次时间略有不等,29天,被称为小建,30天则是大建。中国的闰年是农历中有闰月的年份。
为什么会有农历二月三十号?
哎!没想到现在好多人都不懂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法。这里送上详细的资料:阴历也叫农历。
农历的一年有时是12个月,有时是13个月。有闰月的年份是13个月。 阳历也叫公历。阳历的一年是365天,是按地球绕太阳转一周为一年计算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多一点。 阳历(一年365天)比阴历(一年354天)每年多出11天多,为了避免阳历的月份与阴历的月份越拉越大,就用闰月来找补。19年中有7个闰月年。
一般是农历的春节前立春的,第二年不闰月。过了春节立春的,这一年就有个闰月了。 阳历的一年中,
1.
3.
5.
7.
8.
10.12月,都是31天,
4.
6.
9.11月,都是30天。
2月份一般是28天。2月份4年有一个29天。为什么多出这一天,是因为阳历每年是365天5小时多,差不多4年就会多出一天时间。
至于那一年的2月是29天,你只要把公元计年的年份除4,没有余数的那一年2月就是29天。如2004年,除4,没有余数,那这一年的2月肯定是29天,200
5.200
6.2007除4都有余数,这三年中的2月肯定是28天。 为什么阳历的2月是28天?这是古罗马在制定日历时,起初设想月份的单数为31天,双数为30天。但这样一年是366天,比365天多出一天,必须从12个月中抠出一天。
因为在古罗马,执行死刑都在2月份,所以都认为这个月不吉利,那就从2月中抠出一天,成了29天。当时一罗马大帝出生在有30天的8月,比上一任出生在有31天的7月的大帝少一天。他就又从2月份中抠出一天,加到8月份。从此阳历的2月就成了28天,本应是30天的8月份成了31天 http://www.dongou.net/bbs8/printpage.asp?BoardID=390&ID=32512 中国的阴历,又称农历,大家应该都很熟悉。
很多的传统节日,像即将到来的春节都是阴历的节日。不过,若是问起阴历的规则,怕是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多数人知道初一是新月出现的那一天,月圆的那一天则在十五左右。不少人也知道二十四节气在阳历的每月中大概的日期。
再细节的概念如闰月对大多数人则不甚了解了。本人经过一番查找与阅读,终于对阴历的规则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愿与大家分享。
首先阴历以月为基本单位,一个月以新月出现的那一天为始直至下一个新月出现的前一天。由于月亮公转的周期介于29到30天之间,阴历的一个月也就由新月出现时刻的早晚或是29天或是30天。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
与阳历不同的是,大小月在不同的年中不固定。如春节的前一天常称为大年三十,但有不少年如2000年的阴历十二月只有29天。由于十二个月的时间较阳历年即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短11天左右,为了使阴历年与阳历年保持相对稳定,每隔两三年就需要加入一个闰月。大约每十九年要加入七个闰月。
而二十四节气则是由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确定的。以每年的冬至为始,每15度为一个节气。是故二十四节气在阳历的每月中有大概固定的日期。
古时以二十四节气指导农耕,这就是阴历又称农历的原因。其中阳历下半月的十二个节气又称为中气。中气出现的时刻和闰月的确定有直接的关系。 阴历的计算有下列四条规则: 1.所有新月和节气出现的时刻的计算以东经120度即东八区标准时为准。
但计算1929年以前的阴历时应以北京即东经116度25分的当地时为准。 2.新月出现的一天为一个月的第一天。如某个节气的出现时刻也在这一天,则不论该节气的出现时刻是否比新月晚,一律算落入新的一个月中。
3.每年的冬至总是落在这年的十一月中。从一年的冬至的第二天起到下一年冬至�。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