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砻江在什么地方?雅砻江
雅砻江雅砻江,古名若水,亦称泸水,俗称打冲河、小金沙江,藏语称尼雅曲,意为多鱼之水。长江上游金沙江的支流。源于青海省玉树州巴颜喀拉山南麓,东南流至尼达坎多进入四川,经甘孜、凉山二州,于攀枝花市东区倮果大桥以下注入金沙江,全长1571公里(一说1535公里),为金沙江第一大支流。

雅砻江地形
雅砻江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型河流。流域地势北、西、东三面高,向南倾斜,河源地区隔巴颜喀拉山脉与黄河流域为界,其余周边夹于金沙江与大渡河流域之间,呈狭长形,流域面积近128439平方公里(一说13.6万平方公里),流域涉及青海、四川两省,91.5%的流域面积属四川省。较大的支流有鲜水河、理塘河、安宁河等。支流呈树枝状均匀分布于干流两岸。

水文特征雅砻江流域,径流分布与降水分布趋势一致。流域内年降水量河源区500~600毫米,中下游区渐增为900~1300毫米,中游地区可达1500~1800毫米。大致自北向南递增,且东侧多于西侧。径流深变化在300~1000毫米,下游高于上游,山区高于河谷盆地。因有地下水及融雪补给,水量丰沛稳定。年内6~10月为丰水期,径流量占全年80%以上。春季最枯,夏秋集中,洪水具有峰低量大而历时长的特点;但下游则有涨落迅猛的情况。
若水在哪儿
若水古水名。即今雅砻江。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雅砻江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麓,经青海流入四川,于攀枝花市三堆子入金沙江。石渠以上为石渠河,流经丘状高原地区,河床宽浅,水流漫散。石渠以下称雅砻江,由于山原地貌逐渐进入高山峡谷地带,为横断山区北南向的主要河系之一。扩展资料雅砻江在四川境内全长达1375公里。雅砻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南部,东西宽100~200公里,南北长900余公里,形状狭长,流域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在四川境内的部分是11.63万平方公里。
流域内地势北、东、西三面是海拔4500~5500m米的高山及高原,南面是海拔1000~1500米的峡谷,按地貌特征划分,甘孜以上可称上游、甘孜至大河湾为中游、大河湾以下为下流。
雅砻江,岷江,沱江,乌江,湘江,赣江和长江交汇处分别是什么城市?
雅砻江在攀枝花市汇入长江。岷江在宜宾市汇入长江。
乌江在重庆涪陵汇入长江。湘江在岳阳的湘阴注入长江水系的洞庭湖,洞庭湖泄出口传统的名称为湖口。赣江在南昌、樟树等四个地段注入鄱阳湖,鄱阳湖泄出入江地在九江。雅江的简介
雅江,藏语“捻曲卡”,“河口”的意思,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历史上曾是雅砻江重要渡口之一。人口约4.08万(2001年),设四区、十六乡、一镇。
北纬29.03-30.30,东经100.19-101.26 。东邻康定县,南界凉山州木里县,西南靠理塘县,北连道孚、新龙县。面积7637平方公里建置沿革 东汉为白狼国地。隋为附国地。唐、宋属吐蕃。元属吐蕃等处军民宣慰使司。境内雅砻江以东地方,明代为长河西宁远鱼通宣慰司辖。
清分属于里塘、明正两土司辖地,置呷拉、亚曲喀、八角楼、尼马中、八衣绒、夺雅中等土百户。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于河口设渡口,驻兵镇守,雍正年间置德靖营。乾隆四十三年(1778)置中渡汛。
光绪三十四年(1908)赵尔丰实行改土归流时,划出明正土司所属雅砻江以东各土百户地和里化崇西土司地河县,隶属康定府。民国3年(1914),更名雅江县,属川边行政区。1936年5月,红军到达雅江,成立雅江县博巴政府。
民国28年(1939),属西康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10月,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1990年全县4区、16乡、1镇。
雅砻江和长江相交于什么地方
雅砻江和长江相交于攀枝花市三堆子雅砻(lóng)江是金沙江的最大支流,又名若水、打冲江、小金沙江,藏语称尼雅曲,意为多鱼之水。中国水能资源最富集的河流之一。
石渠以上为石渠河,流经丘状高原地区,河床宽浅,水流漫散。石渠以下称雅砻江,由于山原地貌逐渐进入高山峡谷地带,为横断山区北南向的主要河系之一。全长1 571千米,四川境内1 357千米,流域面积13.6万平方千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为1860立方米每秒。注:长江江源为青海省沱沱河,与南支当曲汇合后为通天河,继与北支楚玛尔河相汇,于玉树县接纳巴塘河后称金沙江,在四川宜宾附近岷江汇入后称长江。长江在宜宾至湖北宜昌间,又称川江;从湖北的枝长江源头城到湖南的城陵矶段,又称荆江;江苏镇以下因古代有扬子津和扬子县,故亦名扬子江,国际上对长江普遍使用英文译名Yangtze River。
攀枝花市里的江叫什么江?
有几条,你说的哪条?除了下面三条之外,市区其它的河不太可能引起你注意……
一.流经西区和东区的是金沙江,也就是长江的上游,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
二.流经仁和区和东区西南部的是仁和沟(大河),是金沙江右岸在攀枝花市境内的最大支流,很小,不过仁和区中心那段被人工拓宽了看着假装有点大,发源于仁和区南部川滇交界处。
雅江的历史文化
雅江,藏语名“亚曲喀”,即“河口”之意。因系雅砻江重要渡口之一,清军曾设汛守备,置县时也曾以河口命名,后更名雅江,是其县治所处位置在雅砻江边而得名。
隋为附国地。唐、宋属吐蕃。元属吐蕃等处军民宣慰使司。境内雅砻江以东地方,明代为长河西宁远鱼通宣慰司辖。清分属于里塘、明正两土司辖地,置呷拉、亚曲喀、八角楼、尼马中、八衣绒、夺雅中等土百户。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于河口设渡口,驻兵镇守,雍正年间置德靖营。乾隆四十三年(1778)置中渡汛。
光绪三十四年(1908)赵尔丰实行改土归流时,划出明正土司所属雅砻江以东各土百户地和里化崇西土司地河县,隶属康定府。民国3年(1914),更名雅江县,属川边行政区。1936年5月,红军到达雅江,成立雅江县博巴政府。
民国28年(1939),属西康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10月,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1990年全县4区、16乡、1镇。县治河口镇,距州府康定147公里,离省会成都513公里。 雅江是藏族聚居区,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雅江人人能歌善舞,锅庄、弦子、山歌、酒歌、箍箍卦等藏区流行的五大歌舞形式在雅江的村寨、牧场广为流传。
境内的“跺踢卓”是独具特色的“鸳鸯舞”,舞者男女默契、若即若离。雅江的宗教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黄教、白教、红教、黑教、花教五大流派境内都齐全。浓郁的宗教色彩,使人觉得已不是什么宗教,而是超越教派的藏文化。藏文化在建筑中充分体现,片石砌成的古碉式的民居,由藏式门、藏式窗装点得十分壮观。
走进堂屋,壁柜上绘有十二生肖图、龙凤呈祥图、虎豹镇邪图、日月星辰图,连放锅盆碗盏的厨柜上也绘有花草鱼虫等,金碧辉煌。盘坐在藏床上,面对藏桌上的酥油茶、糌粑、奶酪、青稞酒、砣砣肉,狂欢大嚼,其乐融融。从情歌之乡康定西行到雅江,进入雅砻江畔的梦幻世界,可充分领略藏区自然景观和民族风情,令人心旷神怡。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