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翁是什么称呼?阿翁是什么意思
“阿翁”本意是中国古文言文中用以对祖父、父亲、丈夫的父亲或老年男子的尊称和敬称。它的引申含义指巴勒斯坦的亚西尔·阿拉法特(1929-2004),他是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巴勒斯坦的骄子,他亲身经历过四次中东战争的洗礼,毕生致力于争取恢复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民族权利的正义事业。

引申含义:
亚西尔·阿拉法特(Yasser-Arafat,阿拉伯语:ياسر عرفات,1929年8月24日-2004年11月11日)全名:名:拉赫曼·阿卜杜勒·拉乌夫·阿拉法特·古德瓦·侯赛尼。被中国人尊称为阿翁。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巴勒斯坦骄子,从小就是孩子王,亲身经历过四次中东战争的洗礼,毕生致力于争取恢复巴勒斯坦人民合法民族权利的正义事业。生活中,他与三个女人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2004年11月11日,阿拉法特与世长辞。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唁电中说:阿拉法特的逝世,不但是巴勒斯坦人民的巨大损失,也使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位伟大的朋友。

拓展:
从孩子王到巴解主席:阿拉法特小时候经常模仿军人的动作,做一些带有军事色彩的儿童游戏。1959年,年仅30岁的他与战友一起创建“法塔赫”和“暴风部队”。1965年打响了反对以色列侵略斗争的第一枪,1968年出任了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出生时名叫穆罕默德·阿卜杜·拉乌夫·阿拉法特。他于1929年8月27日出生在耶路撒冷一个地地道道的巴勒斯坦家庭里。当他早年读小学时,他的老师为纪念死去的战友亚西尔,便给他改名为亚西尔·阿拉法特,激励他长大继承巴勒斯坦革命先辈的遗志,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
阿翁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阿翁是中国古文言文中用以对祖父、父亲、丈夫的父亲或老年男子的尊称和敬称。读音:[ ā wēng ]引证:《唐书》代宗 曰:‘不痴不聋,不做阿翁。
引证:《儒林外史》第十六回:“只见庵内走出一个老翁来,定睛看时,不是别人,就是潘保正。”二.白叟释义:白发老人。引证:唐·韩愈 《元和圣德诗》:“黄童白叟,踊跃欢呀。”释义:黄发小儿与白发老者欢乐的在一起。
阿翁是什么意思
对祖父、父亲、丈夫的父亲或老年男子的尊称和敬称。’凭父未解所以。苍梧曰:‘汝有佳儿。’凭时年数岁,敛手曰:‘阿翁讵宜以子戏父。’唐杜甫《示从孙济》诗:阿翁懒惰久,觉儿行步奔。
元柳贯《祭孙_文》:阿翁与汝阿爹阿你,以家馔祭於中殇童子阿_之魂。2.对年长者的敬称。《周书·陆腾传》:_陆腾_尚安平主,即东莱王贵平女也。
魏孝武幸贵平第,见腾,与语悦之,谓贵平曰:‘阿翁真得好_。’《北史·魏常山王遵传》:及出,广平王怀拜绍,贺曰:‘阿翁乃皇家之正直,虽朱云、汲黯何以仰过。’《新五代史·晋高祖皇后李氏传》:皇帝阿翁发自冀北,亲抵河东,跋履山川,_越险阻。
3.为老年男子的自称。清独逸窝退士《笑笑录·攫鞋》:郑仁凯为密州刺史,有小奴告鞋穿,凯曰:‘阿翁为汝经营。’4.父亲。
《三国志·魏志·赵王干传》黄初二年,进爵,徙封燕公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干一名良良年五岁,而太祖疾困,遗令语太子曰:‘此儿三岁亡母,五岁失父,以累汝也。’太子由是亲待,隆於诸弟。良年小,常呼文帝为阿翁,帝谓良曰:‘我,汝兄耳。’清梁章钜《称谓录·方言称父》:《小知_》:周、秦、晋、陇皆曰阿翁。
5.用以称丈夫的父亲。唐赵_《因话录·宫》:上召而慰之曰:‘谚云: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清郝懿行《证俗文》卷四:舅姑亦曰翁姑。案:舅曰阿翁。
《唐书》代宗曰:‘不痴不聋,不作阿翁。’姑曰阿姑,《颜氏家训》:‘络索阿姑餐。
魏晋时期公主叫父亲什么
魏晋南北朝时期指称父亲的称谓有:父、考、君、公、侯、翁、耶(爷,也写作耶)、尊“阿翁”指称父亲,也是魏晋时期口语化的亲属称谓, 见于《三国志•魏志•武文世公王•赵王干传》注引:“良年小,常呼文帝为阿翁。”公主称呼父亲的话,因该也是用这些叫法的。
杨贵妃秘史阿翁是谁
阿翁是宫人对高力士的称呼。高力士是唐明皇身边的大太监,也是后宫里除了唐明皇之外真正的最有权势的人。
在中国古代,每个朝代都是如何称呼“爸爸”的?
根据不完全统计,从古至今,人们对于父亲的称谓整整有八十多种,每个朝代对父亲的称呼也都不尽相同,但是基本上每个朝代的人都知道“父亲”指的是生育自己的那个男人,所以“父亲”也是从古至今都有的说法,但是有的朝代还将父亲成为“阿翁”、“阿爹”、“阿公”等。首先,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对于父亲的称谓,主要分为三种情况,其中一种情况是称呼自己的爸爸,三国时期的曹操位高权重,但是他的孩子们都是称呼他为“阿翁”,这就足以说明在三国时期,人们叫自己的父亲是称呼为“阿翁”。
除此之外,古代还可以称呼父亲为“阿玛”,这是清朝时期专有的称呼方式,而阿玛这个词其实是从满语转化而成的,所以即便是在清朝时期,都是满族人才称呼父亲为阿玛,皇子们称呼皇帝则是皇阿玛,而清朝时期的蒙古族人称呼自己的父亲,则是叫“阿布”,这也是蒙古族专有的叫法,清朝时期的汉族人则依然是称呼父亲为“爹”,而不是阿玛。接下来来说说第二种情况,也就是其他人称呼自己的父亲,古代最常见的对他人父亲的称呼就是“令尊”、“家尊”,这也是古代大部分朝代通用的。最后说一下第三种情况,也就是父亲的自称,古代的父亲自称都是“乃翁”、“阿爹”、“乃公”等,例如陆游就曾经在自己的诗歌中写道“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里的乃翁就是自称。对父亲最文雅的称呼?
父亲的称呼繁多,包括爸、爸爸、老爸、阿爸、爹爹、阿爹、爹酏(来自英语「Daddy」的粤语发音)、老子、老窦(或作老豆,粤语)、老头等等。中国古代又称爹,满语称阿玛。
此外,对别人称呼自己的父亲较文雅的说法是家父、家严,称已死去的父亲为先考,对别人父亲的尊称是令尊。要个性注意的是,有时候母亲或与有女男性结婚的女性(继母)也会用儿女对父亲的称呼(爸爸或孩子他爸)代表她的丈夫。在古代中国的汉族皇族中,父亲被称为父皇或父王。清代的皇族则称父亲作皇阿玛。在某些一妻多夫家庭中,女称母亲的主夫以外的其他丈夫为「叔」,实际上却可能是他们的亲生父亲。在如今,一对夫妇婚后也会称对方的双亲为爸、妈。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