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大是哪一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大召开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十二大是1982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胡耀邦作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十二大是中国共产党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自从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中国共产党已经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并且在各条战线的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拨乱反正的重大胜利,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为了总结过去6年的历史性胜利,进一步肃清十年内乱所遗留的消极后果,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确定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战略步骤和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共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召开的时间和主要内容
中共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召开的时间和主要内容是:
1.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要内容是审议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确定党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奋斗的纲领,审议和通过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按照新党章的规定,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3.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2年10月12~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的内容是听取和审查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审查中央顾问委员会的报告(书面)。
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书面)。审议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选举新一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4.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97年9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大会的主要内容是听取和审查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的报告,审查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书面),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选举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选举新一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扩展资料: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指出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邓小平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中央建议十五大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表明中央领导集体和全党把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的决心和信念,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心愿。他强调,这次大会的灵魂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中共十八大召开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一大到十七大都是哪年召开的?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中共十八大)于2012年11月8日在北京召开。一大 1921年 上海 二大 1922年 上海 三大 1923年 广州 四大 1925年 上海五大 1927年 武汉 六大 1928年 莫斯科 七大 1945年 延安 八大 1956年 北京九大 1969年 北京、 十大 1973年 北京 十一大 1977年 北京 十二大 1982年 北京十三大 1987年 北京 十四大 1992年 北京 十五大 1997年 北京 十六大 2002年 北京十七大 2007年 北京 扩展资料一大 1921年 上海通过具有党章性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宣布“我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二大 1922年 上海通过第一部党章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标志着我们党从此有了自己的最高行为规范。二大通过的党章,是党的第一部正式党章,它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的完成。三大 1923年 广州首次规定党员候补期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严格了党员入党手续,首次规定了候补党员的候补期制度(劳动者三个月,非劳动者六个月),还分别规定了候补党员和正式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四大 1925年 上海第一次规定党的基层单位为支部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规定“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一支部”,第一次将党的支部规定为党的基层单位。将中央委员会委员长改称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首次将党的最高领导人称为总书记。
五大 1927年 武汉设立中央政治局委托五届中央政治局修订。第一次明确规定“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规定中央委员会除选举总书记外,还要选举“中央正式委员会若干人组织中央政治局指导全国一切政治工作”。
六大 1928年 莫斯科唯一在国外通过的党章唯一不是在国内修改和通过的党章。规定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组织原则。同时规定,中国共产党为共产国际的一部分,突出强调了共产国际的领导。
七大 1945年 延安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特别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对扩大党内民主和实行集中统一领导作了详细的规定,明确了党的性质、领导地位、宗旨和作风。八大 1956年 北京提出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任务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
对党的组织机构也作了一些新的规定。首次规定党的代表大会实行常任制。九大 1969年、十大 1973年 北京九大党章背离了八大党章的正确纲领,十大党章沿袭了九大党章的总纲和条文,只作了个别的补充和修改。十一大 1977年 北京县团以上党委设纪委恢复了八大关于把中国建设成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提法。
规定在党的中央委员会,地方县和县以上、军队团和团以上各级党的委员会,都设立纪律检查委员会。十二大 1982年 北京入党誓词首次载入党章对全体党员、党的干部提出比过去历次党章更加严格的要求,对党的民主集中制作了比较充分、比较具体的规定。首次载入入党誓词。十三大 1987年 北京首次规定差额选举首次规定完善选举制度,实施差额选举。
更加重视发展党内民主,更加重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调整了党组设置的规定。十四大 1992年 北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载入党章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载入党章。在“党的纪律”一章中增加了关于党的纪律重要性和对党组织、党员执行纪律的要求一条。
恢复了设立党组的规定。十五大 1997年 北京确立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规定党员和党的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十六大 2002年 北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七大 2007年 北京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什么时候召开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13年3月5日9时在北京召开,3月17日上午闭幕。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听取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领导人等。
主席团会议在张德江的主持下,表决通过了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日程,本次大会会期12天半。5个高中历史的问题
一.
1.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因此自称“始皇帝”。
县一下设乡里等基层行政组织。
二.我想你所说的答案应该是实际上第一部成文宪法,但我查过不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美国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确立了英国的君主制度
三.资本主义性质
四.1)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法律基础。 (2)西欧的启蒙思想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的结合,在整个政治制度史中堪称典范,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3)联邦制赋予政府强有力的权力,利于国家的巩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制约平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4)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较为和谐统一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5)体现和维护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果,使政府建立在民主原则的基础上,带来美国的长期稳定。
五.一大、二大、三大、七大、八大、十一大中的三中全会比较重要一大: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道路上迈出了可贵的第一步。
三大:党的“三大”所确定的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使共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迅速扩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作了准备。七大:七大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核心集团。 七大的最大贡献是确立了以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共全党的指导思想. 七大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在刘少奇主持修改的党章中,重新正式规定了中共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民主集中制。 八大:八大制定的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
当然,由于实践的时间还很短,理论上和思想上还不可能很成熟,许多新的观念和方针还不可能牢固地确立并取得深刻的共识。许多新的设想还没有付诸实施,或者没有充分付诸实施,很快又发生反复。但是,八大对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毕竟取得了初步成果,历史证明这些成果对于党的事业的发展有长远的重要意义。十一大: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完成了党在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思想开始形成,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
改革开放分为哪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有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改革开放的三个阶段及重大历史事件:第一阶段,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党的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找准了改革的两个突破口,即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农村改革和兴办经济特区,从而使改革开放迅猛发展。
第二阶段,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的时期。十三大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一概念。邓小平南方谈话,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阶段,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的时期。十四大报告指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邓小平思想被写入党章,承认私有经济的地位,改革开放进入新时期。扩展资料:中国的改革开放对世界的影响:
一.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者、贡献者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被世界公认为“发展奇迹”。1978-2017年,中国年均保持9.5%的经济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
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2.7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商品、贸易、投资、市场以及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源源不断地为世界经济增长输送着强劲的动力。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看,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的外溢效应。
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引领者中国是最早提出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家之一。自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开始,中国政府就开始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加以贯彻实施。近十多年来,中国全力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在消除贫困与饥饿、普及初等教育、促进性别平等、保障妇幼健康、疾病防控、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
三.人类发展权的坚定倡导者、捍卫者中国通过捍卫发展权利,参与发展议程,改善发展环境,提升发展能力,深化发展合作,加大发展援助,为人类发展权的实现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成为全球实现发展权的表率。40年来,中国解决了13亿多人民的温饱问题,减少了7.4亿贫困人口,被世界银行行长金镛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故事之一”。过去5年,中国创造了每年减贫1300多万人的记录,平均每天3.7万人脱贫。
由于中国的贡献,全球提前3年完成了千年发展目标确定的“极贫人口减半”的目标。
四.新型发展道路的奋力开拓者、先行者长期以来,西方垄断着现代化的话语权,西方模式被包装成唯一成功和正确的发展模式。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西方的软硬兼施下走上“西化”道路,但经过实践却尝尽了苦果。在这股“西化”浪潮中,中国没有迷失方向。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这一根本原则,拒绝照搬照抄别国发展模式,同时积极向其他国家学习先进经验,从本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勇于实践,不断创新,探索出了一条独一无二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党的+八大哪年开始?哪年结束?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从1956年9月15日开始,然后截止到9月27日结束。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 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由于第一个五年计划许多重要指标已有确实把握提前完成。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主要目的是为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扩展资料:大会选举产生了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97人,候补中央委员73人。同时,根据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八大决定中央委员会增设副主席和常委,中央书记处增设总书记和候补书记,并加强中央监察委员会的机构,设书记、副书记。八大制定的党的路线是正确的,提出的许多新的方针和设想是富于创造精神的。当然,由于实践的时间还很短,理论上和思想上还不可能很成熟,许多新的观念和方针还不可能牢固地确立并取得深刻的共识。
许多新的设想还没有付诸实施,或者没有充分付诸实施,很快又发生反复。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