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区别有哪些?货币的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有什么区别

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区别有哪些?货币的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有什么区别

最佳回答2022-11-28

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区别有:

1、职能不同:流通手段的职能是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即购买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则不同,它是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

2、特点不同:

流通手段主要特点是在商品买卖中,商品的交换和货币交换在同一时间内完成,通俗地说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支付手段其主要特点是在商品买卖或租赁等活动中,使用价值或商品使用权的让渡与价值的让渡在时间上是分开的——或延期支付,或提前预支。

3、购买的对象不同: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购买的主要是实体的商品。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购买的主要是服务。

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区别有哪些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这一职能是为适应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由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在时空上的差异,就产生了商品使用价值的让渡与商品价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离开来的客观必然性。某些商品消费者在需要购买时没有货币,只有到将来某一时间才有支付能力,同时,某些商品生产者又急需出售其商品,于是就产生了赊购赊销。

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有什么区别


1.定义不同: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职能,称作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就是货币支付手段职能。
2.产生的背景不同:流通手段是在货币出现以后,货币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支付手段是随着赊帐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和赊购中,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的。


4.两者货币交付的时间和空间不同: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购买商品时,一般都是一次性交付,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可以是分次交付的,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可以分开的。或先交钱,后服务;或先服务,后交钱。拓展资料: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货币政策的性质(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以及货币、产出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联系的方式)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

(1)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是通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2)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

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并非一个孤立的目标,而是由操作目标,中介目标和最终目标这三个渐进层次组成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最终目标稳定物价稳定物价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物价稳定的实质是币值的稳定。稳定物价是一个相对概念,就是要控制通货膨胀,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急剧的波动。

衡量物价稳定与否,从各国的情况看,通常使用的指标有三个:一是GNP(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指数,它以构成国民生产总值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为对象,反映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二是消费物价指数,它以消费者日常生活支出为对象,能较准确地反映消费物价水平的变化情况。三是批发物价指数,它以批发交易为对象,能较准确地反映大宗批发交易的物价变动情况。需要注意的是,除了通货膨胀以外,还有一些属于正常范围内的因素。

这个限度的确定,各个国家不尽相同,主要取决于各国经济发展情况。另外,传统习惯也有很大的影响。

货币的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有什么区别?

货币的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区别:
1.含义不同。货币的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


2.实现方式不同。如果说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时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话,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时,则不然,而是一手交钱,对方并不一手交货,“货”——商品或劳务或某种使用权已先于付款发生时付过了。
3. 产生的背景不同:流通手段是由货币商品交换的属性产生的;支付手段是随着赊帐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和赊购中,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的。扩展资料:当处在不同形式的价值运动中的时候,货币所表现出来的职能也不尽相同。

除了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货币还具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一方面克服了物物交换中搜寻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使交换分成了买和卖两个独立的行为。

二者在时间、空间上的脱节包含了危机的可能性。

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区别

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区别:
1.含义不同;
2.特点不同,流通手段指商品买卖要在统一时间完成,也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支付手段指使用权的让渡与价值的让渡在时间上是分开的;
3.购买的对象不同,流通手段的货币购买的主要是实体商品,支付手段的货币主要是服务。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

流通手段亦称“购买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借以实现商品价值的职能。流通手段可以是货币代用品而不一定必须是金属货币,因为流通手段只是一种媒介,转瞬即逝。货币日常指使用的人民币,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的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

流通的人民币,主要是1999年、2005年、2015年、2019年、2020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

怎么判断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可以通过以下4点不同来判断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1.含义不同: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货币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的公式的流通手段职能;货币被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就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
2.产生的背景不同:流通手段是在货币出现以后,货币成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支付手段是随着赊帐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在赊销和赊购中,货币被用来支付债务的。

其主要特点是在商品买卖中,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让渡在同一时间内完成,通俗地说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因此,从价值运动的角度观察,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在同一时间内,价值的运动是双向的。即卖方在得到价值的同时出让使用价值,买方在让渡价值的同时获得使用价值。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并为商品流通服务,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实在的货币。

继续浏览:

上一篇:货币职能是什么的体现?货币的职能是什么

下一篇:暗恋一个人的简短句子有哪些?暗恋一个人的句子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