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七绝圣手是谁?唐代诗人被称为七绝圣手的是谁

七绝圣手是谁?唐代诗人被称为七绝圣手的是谁

最佳回答2022-11-20

“七绝圣手”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王昌龄的诗以七言绝句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所以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艺术特色:

在艺术风格上,王昌龄的七绝以委婉含蓄为主要特色,表现曲折,意境深远。其中不少是用比兴、寄托手法,抒写了诗人对现实的揭露和幽怨,因而与屈原的《离骚》在精神上有一致之处。

语言风格:

王昌龄的诗歌从语象选择、句式运用到语句组合三方面都体现了诗人对典雅劲健的语言艺术风格的追求。在语象选择方面,王昌龄多选用大的数词、有力度的动词、准确的形容词来表现有气势的大场景或有气魄的大胸怀,体现出了语言的力量美、气势美。

七绝的发展:

初唐七绝仅七十七首,盛唐四百七十二首,其中王昌龄七十四首,几乎占了六分之一。王昌龄在盛唐诗人中年辈较长,写作七绝时间也早,是唐朝诗人中较早大量写作七绝并获得优异成就的“七绝圣手”,独以七绝成为名家。七绝因为他以及李白等人的努力,逐渐地成为唐代流行的体裁,因此在七绝方面他与李白齐名。

七绝圣手是谁?

;     01      王昌龄      七绝圣手指的是王昌龄。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

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投笔从戎:大约二十岁,王昌龄离开家乡,开始一段学道的经历。开元年间,正是盛唐气象的鼎盛时期,王昌龄在诗中对盛世景象竭尽全力、忠贞不已地加以歌颂。对盛世的信仰,正是王昌龄一生最坚实的信心、力量、希望和理想的源泉,以至日后长期身处谗枉和沦弃之境,也难以改变。

火热的年代,像王昌龄这样有抱负的时代青年,只是把学道当成了一种好奇而已。不久他便到长安谋求发展,没见什么成效,于是他西出长安,投笔从戎,从此踏上西出长安,踏上出塞之路。

唐代诗人被称为七绝圣手的是谁

“七绝圣手”王昌龄,又自称“诗家天子”。初唐的诗以五言为主,毕竟从魏晋南北朝下来,这是诗歌主流。

直到初唐胡乐大规模进入中原,作为演唱的歌词大发展,七言诗开始被重视起来。而王昌龄、王之涣、李白就是七言绝句格律化的重要开创性人物。王昌龄自负“七绝圣手”,送别诗大概占了他所有作品的四分之一,而盛唐七绝四百多首,王昌龄一个人就贡献了七十多首,将近六分之一。他以一人之力,扛下盛唐七绝一角。

王昌龄把七绝的题材、用途、境界都提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他对七绝的体式、写法、结构、表现手法做了很多尝试,被后人延用,并且基本没有超越。正是他和李白等诗人的努力,让七绝成为唐诗中最流行、最有味道的一种诗歌形式。

而大唐第一七绝,又被称为“七绝压卷之作”,就是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代诗人中被称为七绝圣手的是谁

"七绝圣手"指王昌龄。王昌龄,字少伯,排行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玄宗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二十二年登博学宏词科,迁汜水尉。越数年,以事谪岭南。二十八年北返,改江宁丞。

史传称后以“不护细行”,又贬龙标尉。安史乱起,昌龄避乱江淮一带,触忤濠州刺史闾丘晓,为晓所杀。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

昌龄为开元、天宝间杰出诗人。所作多边塞军旅、宫怨闺情及送别之什,清刚俊爽,深厚婉丽。时人殷璠以为“元嘉以还,四百年内,曹、刘、陆、谢,风骨顿尽,今昌龄克嗣厥迹”,称其诗“惊耳骇目”,乃“中兴高作”。

(原出《河岳英灵集》卷中,兹据《唐诗纪事》卷二四所引)《唐才子传》卷二本传云是“时称‘诗家夫子王江宁’”。昌龄特擅七绝,明王世贞以为可“与太白争胜毫厘,俱是神品”(《艺苑卮言》卷四)。诗集注本有今人李云逸《王昌龄诗注》。

另有《诗格》传世。《全唐诗》存诗4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4首又4句。(《唐诗大辞典》)初唐时, 七言绝句不仅数量较少, 题材狭窄, 而且在诗坛上的影响也很小。

至盛唐时, 年岁较长、诗名早著的王昌龄, 不仅率先并大力创作七绝, 而且在他的笔下七绝的题材也得到了大大拓展, 举凡从军、出塞、怀古、赠别、狩猎、宴饮以及奉佛、崇道、闺思、宫怨等等, 无不可用七绝来表现, 扩大了七绝在诗坛的影响。不仅如此, 王昌龄的七绝还具有示范效应和标杆作用, 受到当世特别是后世作者的追模和学习, 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七绝的影响。因此“七绝圣手”王昌龄, 从题材的拓展、数量的增加、影响的扩大等诸方面, 为七绝的创作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七绝圣手”指谁啊?

“七绝圣手”指王昌龄 ,王昌龄(约公元698--756年)唐代诗人。字少伯,山西太原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进士,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

开元二十八年被贬江宁丞,后又被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之乱后回乡,被刺史闾丘晓所杀,身后十分凄凉。 王昌龄与当时诗人常建、王之涣、辛浙、高适、王维、李白、岑参都有交往,与王之涣、辛浙交往最深。他的诗以多种题材对玄宗后期的黑暗政治和动乱社会作过一些揭露和反映。

其诗擅长七绝,能以极短的篇幅概括极丰富的社会内容,不少成为当时乐府歌词中的绝唱。在同期诗人中,只有李白七绝可以同他媲美。王昌龄是盛唐的第一流诗人。

《七绝圣手》 是谁

王昌龄 七绝圣手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霸上闲居》之作。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番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原人,《唐才子传》也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 他家境比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开元十五年进士,官汜水尉、校书郎,后贬龙标尉,世称王龙标。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再迁为江宁丞。 开元二十八年(740 年)王昌龄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

孟浩然患疽病,快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孟浩然由于喝酒过多而病复发,竟因此而死,在这时期,王昌龄又结识了大诗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诗,还有<>。与孟浩然、李白这样当时第一流的诗人相见,对王昌龄来说,自是一大乐事,可惜与孟浩然一见,竟成永诀,与李白相见,又都在贬途。当时李白正流放夜郎。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冬,王昌龄离京赴江宁丞任,此时已与名诗人岑参相识,岑参有《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王昌龄也有诗留别。途经洛阳时,又与綦毋潜、李颀等诗人交游,也都有诗。 王昌龄作为一代诗杰,流传下来的资料却很少。

除了上文所说贬岭南外,还曾遭过贬,具体时间和原因也不太清楚,有人认为在天宝六载秋。《詹才子传》说他“晚途不谨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河岳英灵集》说他“再历遐荒”,《旧唐书》本传也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被贬为龙标尉。 更为可悲可叹的是,王昌龄后来连龙标尉这样一小小的职务也没能保住,离任而去,迂回至亳州,竟为刺史闾丘晓所杀。

《唐才子传》载:王昌龄“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后张镐按军河南,晓衍期,将戮之,辞以亲老,乞恕,镐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晓大渐沮。”一向同情诗人的张镐终替王昌龄报了仇。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

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除上文谈到与李白、孟浩然的交游外,还同高适、綦毋潜、李颀、岑参、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谊。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甚至可能去过碎叶(在今吉尔吉斯)一带。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

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

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唐代诗人被称为七绝圣手的是谁?

被称为七绝圣手的是王昌龄。王昌龄字少伯。

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后改授汜水尉,迁江宁丞,再贬为龙标尉。安史之乱爆发后,被刺史闾五晓所杀。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与当世的著名诗人几乎都有交游,李白、岑参、孟浩然等都有赠他的诗篇。

时人目之为“诗家天子”,其在诗坛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成就他的诗以三类题材居多:边塞诗、闺情宫怨诗和送别诗。边塞诗以《出塞》、《从军行》最有名;闺情宫怨诗则以《闺怨》、《长信秋词》为代表作;送别诗中声名最著者为《芙蓉楼送辛渐》,以“一片冰心在玉壶”来比拟自身的高洁,很为世人所称道。

擅写五言古诗和五七言绝句。七绝成就最高,数量也多至七十余首,约为存诗的少半。《出塞》一诗被前人评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他在七绝上的成就,只有李白能与之抗衡。明王世贞论盛唐七绝,列二人之作为“神品”。语言精炼,形象鲜明,委婉多风,含蓄不尽是他诗歌的主要特色。

存诗一百八十余首,《全唐诗》编为四卷。

继续浏览:

上一篇:far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分别是什么?far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是什么

下一篇:生产资料包括哪些内容?什么是生产资料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