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敏锐的意思?敏锐是什么意思

敏锐的意思?敏锐是什么意思

最佳回答2022-11-28

敏锐的意思是:(1)对感官刺激反应性强; (2)知觉精细而灵敏。近义:敏感 、机敏、 锐利、 尖锐 、灵活、 犀利、 灵敏、 伶俐、 敏捷 、锋利;反义:迟钝 、呆滞。

敏锐的意思

造句

1、鹰的眼睛特别敏锐,从空中可以看见地面上很小的目标。2、搞经营必须思想敏锐,善于捕捉市场信息。3、在地震发生前,对那些感觉敏锐的动物来说,足够令他们惊恐万状。4、记者对新鲜事物都有敏锐的感觉。

"敏锐"的意思是什么?

敏锐,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mǐn ruì,它指的是反应灵敏,头脑灵活,目光尖锐。出自《新唐书·吴凑传》:“ 凑才敏锐,而谦畏自将。

例句:我们同学的思想变得很敏锐,这些问题提得很好。扩展资料:近义词:
1.敏捷,指反应(多指动作或言行)迅速快捷。如:敏捷地跳上敞篷车,敏捷地翻身上马,敏捷地躲过攻击。例句: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这孩子虽则年小,生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

行步端庄,言辞敏捷。聪明赛过读书家,伶俐不输长大汉。”
2.灵敏是一个汉语词语,可指具有容易受影响或受感动的能力;能够显示微小差别。

例句:鲁迅《集外集·文艺与政治的歧途》:“文艺家的话其实还是社会的话,他不过感觉灵敏,早感到早说出来。”
3.锐利是一个汉语词汇,注音:ruì lì。释义:锋利的,尖锐的,尖而快的(刃锋等)。

或比喻[眼光、言辞等] 尖锐、犀利。例句:闻一多《红烛·孤雁》诗:“他的锐利的指爪,已撕破了自然底面目。

敏锐是什么意思

聪明,敏捷。拼音ruì注音ㄖㄨㄟˋ部首钅部部外笔画7画总笔画12画五笔QUKQ仓颉OPCRU郑码PUJR四角88712结构左右电码6904区位4081统一码9510笔顺ノ一一一フ丶ノ丨フ一ノフ基本解释基本字义锐(锐)ruì(ㄖㄨㄟˋ)
1.锋利,尖,与“钝”相对:锐利。


2.感觉灵敏:敏锐。
3.勇往直前的气势:锐意进取。
4.精良:精锐。


5.骤,急剧:锐减,锐增。

敏锐的意思解释 敏锐造句 近义词反义词

敏锐的意思: [mǐnruì] (感觉)灵敏;(眼光)尖锐:思想~。 敏锐百科解释: 敏锐,指反应灵敏,目光尖锐。语出《新唐书·吴凑传》:“凑才敏锐,而谦畏自将。” 敏锐的详细解释: 敏锐 [mǐn ruì] 敏感,锐敏。 《新唐书·吴凑传》:“ 凑 才敏锐,而谦畏自将。

” 宋 苏轼 《密州到任谢执政启》:“宜得敏锐兼人之器,以副厉精更化之怀。” 明 唐顺之 《<剑泉奏议集>序》:“公为人敏锐阔达,艺於世务而圆於应机。” 王力 《中国语言学史》第三章:“ 王 氏和 罗 氏都是封建时代的人物,但是 王 氏具有现代科学的头脑,他眼光比较敏锐,思虑比较周密,成就更为突出。

” 敏锐的近义词: 伶俐,锋利,机敏,敏感,敏捷,灵敏,尖锐,灵活,犀利,锐利 敏锐的反义词: 迟钝 敏锐造句:
1.公安人员目光敏锐,很快就捕捉到了要寻找的目标。
2.搞经营必须思想敏锐,善于捕捉市场信息。
3.鹰的眼睛特别敏锐,从空中可以看见地面上很小的目标。


4.丹丹对事情有一种敏锐的洞察力。
5.王警官虽然还很年轻,却具备了敏锐的观察力和冷静的头脑。
6.他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分析问题特别透彻。


7.鹰的眼睛十分敏锐,可以在高空中搜索到陆地上极微小的动静。
8.在地震发生前,对那些感觉敏锐的动物来说,足够令他们惊恐万状。
9.这是我们的一场聚会,席间不见觥筹交错,只有敏锐的触觉和优雅的舞步。
10.记者对新鲜事物都有敏锐的感觉。

1
1.他的观察力十分敏锐,即使是秋毫之末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1
2.选择答案抄错位,只怪眼睛不敏锐。 1
3.敏锐而不宽宏的心灵,执着于每一点,却毫无进展。 1
4.越是丰盈的灵魂,往往越能敏锐地意识到残缺,有越强烈的孤独感。

在内在丰盈的衬照下,方见出人生的缺憾。反之,不谙孤独也许正意味着内在的贫乏。 1
5.领导人应该具备有一叶知秋的敏锐观察力。 1
6.特别是文化人和青年学生,感觉敏锐,首当其冲。

1
7.仇恨就像是种奇异的青草,虽然能残害人的心灵,却也能将一个人的潜力全部发挥,使他的意志更坚强,反应更敏锐。 1
8.但她能被公司录用,除了美丽之外,还有她的能力,她的傲气,她的敏锐,她的年轻。 1
9.发现是一种过程,它需要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是一种快乐,它需要让你懂得知识;发现是一种理想,它需要脚踏实地地去做。

敏锐的意思是什么????

2007-3-16 20:10 满意回答基本信息【词语】:敏锐 【注音】:mǐn ruì 【释义】:反应灵敏,目光尖锐。如:敏锐的洞察力、为人敏锐阔达等。

【近义词】:尖锐、灵敏、锐利、敏捷 【反义词】:迟钝编辑本段详细释义基本解释 1. [perceptive]∶对感官刺激反应性强 敏锐的洞察力 2. [keen;sharp;acute;quick]∶知觉精细而灵敏 敏锐的审美眼光 详细解释 敏感,锐敏。 《新唐书·吴凑传》:“ 凑 才敏锐,而谦畏自将。” 宋 苏轼《密州到任谢执政启》:“宜得敏锐兼人之器,以副厉精更化之怀。” 明 唐顺之 《<剑泉奏议集>序》:“公为人敏锐阔达,艺於世务而圆於应机。

” 王力《中国语言学史》第三章:“ 王 氏和 罗 氏都是封建时代的人物,但是 王 氏具有现代科学的头脑,他眼光比较敏锐,思虑比较周密,成就更为突出。”编辑本段是一种能力和素质敏锐,是指人感觉灵敏、眼光锐利、反应迅捷,是人的悟性所致,为应变能力的体现,是主观世界的产物。纷繁复杂的社会实践中敏锐的智慧无处不在,政治上的敏锐直接决定一个人面对大是大非,能否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工作上的敏锐直接关系一个人能否正确领会意图,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创事业上的新局面;生活上处理问题和解决矛盾上的敏锐直接考验一个人能否防患于未然,化矛盾于无形,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只有敏锐,才能凡事想在前、做在前,就能把好事办得更好、难事解于萌芽,做到未雨绸缪,从容应对。荀子说:“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优成”。“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后,后则事不举;患至而后虑者,谓之豫,豫则祸不可御”。

敏锐,“则事优成”;不敏锐,“则事不举”、“祸不可御”。信哉斯言!敏锐从何而来?它不是凭空即来,也不是立马可得的,而是通过学习积累和实践的历练,在工作和生活中经过厚积薄发的思考而练就的。要培养敏锐,至少要从三个方面努力。

首先,要善学习重积累。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使人敏锐。有了丰富的知识,对一些矛盾和问题才能知之利害、晓之后果。反之,缺少必要的知识储备,对一些事情尤其是比较复杂的事情就看不清、摸不透,或者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乏判断力,跟着感觉走,大事到来时就会不知所措。

因此,我们一定要善于学习注重积累,紧跟现代社会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步伐,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下定决心,摆脱不必要的应酬,学习学习再学习,不但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社会科学知识,也要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努力增加知识积累。只有这样,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人和事,才能敏锐反应,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容应对。

敏锐的意思?

【释义】:反应灵敏,目光尖锐。如:敏锐1. [perceptive]∶对感官刺激反应性强 敏锐的洞察力 2. [keen;sharp;acute;quick]∶知觉精细而灵敏 敏锐的审美眼光 详细解释 敏感,锐敏。

” 宋 苏轼 《密州到任谢执政启》:“宜得敏锐兼人之器,以副厉精更化之怀。” 明 唐顺之 《<剑泉奏议集>序》:“公为人敏锐阔达, 敏锐,是指人感觉灵敏、眼光锐利、反应迅捷,是人的悟性所致,为应变能力的体现,是主观世界的产物。纷繁复杂的社会实践中敏锐的智慧无处不在,政治上的敏锐直接决定一个人面对大是大非,能否始终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工作上的敏锐直接关系一个人能否正确领会意图,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创事业上的新局面;生活上处理问题和解决矛盾上的敏锐直接考验一个人能否防患于未然,化矛盾于无形,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艺於世务而圆於应机。” 王力 《中国语言学史》第三章:“ 王 氏和 罗 氏都是封建时代的人物,但是 王 氏具有现代科学的头脑,他眼光比较敏锐,思虑比较周密,成就更为突出。

”的洞察力、为人敏锐阔达等。

敏锐的近义词是什么呢

导语:敏锐的近义词是什么呢?许多近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词语解释】 :敏锐指反应灵敏,目光尖锐。


2.老鹰的眼睛特别敏锐,在高空可以看到地面上很小的目标。
3.猎狗因为有一个敏锐的鼻子才能为猎人找到猎物。
4.老鹰的目光十分敏锐,能在高空中看到躲藏着的小田鼠。
5.有些动物在晚上眼睛很敏锐。


6.猫在夜晚也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可以看到一切。
7.平时脑子迟钝的你今天变得敏锐了!
8.小明平时这么迟钝,今天什么那么敏锐。
9.他的.目光十分敏锐,一下子就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10.鹰的眼睛很敏锐,可以看到高空几百米的地方。 1
1.他敏锐的目光似乎能看穿一切谎言。 1
2.任何的蜘丝马迹都逃不过他那敏锐的目光。

用敏锐的近义词造句 敏捷:眼看篮球就要砸在他的头上了,谁知他敏捷地一闪身居然躲了过去。 灵敏:狗的嗅觉真的很灵敏,埋在地下的东西它都能把它找出来。 【扩展阅读:浅谈近义词的辨析、使用】
一.凡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就叫同义词。

同义词意义完全相同,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互相替代,亦称等义词。有些词意义基本相同,但并不完全相等,应用上也不能任意互换,彼此间有一定的细微差别,属近义词。意义完全相反或相对的词叫反义词。
二.词语是词和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

正确使用词语就要求掌握初中涉及的汉语词汇含义和正确使用的条件。主要涉及到近义词的区分,易混易错词语的正确选择,以及实词、虚词等各种词性的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正确选择。
三.词的感情: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指词语在反映客观事实时所传达出的态度和感情。包括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

带有喜爱,赞许意味的词语叫褒义词;带有憎恶,贬斥意味的词语角贬义词;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坏的方面,表达的是客观冷静的态度的词语叫中性词。
四.很多近义词所表示的意思看起来差不多,但实际所表达出来的意思却有一定的区别。比如:“安静”、“宁静”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

而“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

“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
五.许多近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如:“爱护”“爱抚”与“爱戴”这三个词词义相近,但存在差异,是不能混用的。

“爱护”指爱惜并保护,指人时常用于上对下,如老师爱护学生、要爱护年轻一代;指物时,可以是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物,如爱护公物、爱护集体荣誉。“爱抚”指疼爱抚慰,如母亲爱抚地给女儿梳妆。“爱戴”的意思要高一层,指敬爱并拥护,只指人不指物,常用于下对上,大多用于对领袖,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受到人民的爱戴;也可用于对有名望、有突出贡献的人,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和科学家受到人民的爱戴。对一般领导不能用“爱戴”,只能用“爱护”,如尊重领导、爱护领导。


六.要培养自己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就要重视日常积累;要在平时的阅读中认真体会词语的含义、用法及表达作用,掌握词语的规范用法;平时写作,要养成字字斟酌,力求用词准确的习惯;要用一定的时问对近义实词和易混虚词作集中复习,分门别类,归纳整理。

继续浏览:

上一篇:杏仁的吃法?杏仁怎么吃

下一篇:g7国家?G7都有哪些国家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