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米是哪里的特色美食?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传统美食“五色糯米饭”
五彩米是壮族的特色美食。五色米指的是壮族特色糯米饭,由五种颜色构成。五色饭专门用来在三月三、清明节这段日子食用的,就像端午节吃粽子一样,它也是一个节日的象征.它的味道和糯米没有多少差别,但是由於它的意义不同,所以吃起来时感觉也当然会不一样.当然清明节时制作五色米,部分用於祭供,部分用家族清明饭,表示吉利。

五彩米
广西环江县的毛南族在每年农历五月,要擧行五月庙节。到了节日,毛南族人家家要采枫叶、空羊花等将糯米染成黑、黄、红、绿、白等五色米,蒸成色豔而又有香味的五色糯米饭,并做粉蒸肉等佳肴。摺回柳枝插在中堂,将五色饭捏成小团,密密地粘在柳枝上,以示农作物硕果累累、获得丰收。还要喂耕牛 一团米饭和一块粉蒸肉,慰劳耕牛。

食品特点
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豔、五彩斑斓、晶莹透亮,再加上它的滋润柔软、醇正平和,味道富有植物清香,吃起来令人回味无穷,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红兰草有生血作用,栀子有清热凉血作用,用枫叶煮成的青粳饭,人食之能坚觔骨、益肠胃、补髓。
五色糯米饭是哪个民族的?
五色糯米饭是布依族、壮族等许多民族的传统风味小吃。
1.壮族每逢清明节、农历三月
三.四月八(牛王节)、端午节等民间传统节日,壮族群众家家户户都喜欢做五色糯米饭吃,家家户户都要做五色糯米饭,以作赶歌圩食用,或祭祖祭神之用。
2.苗族五色糯米饭是苗族人民的吉祥物,表示生活像百花灿烂,象征各族人民如糯米饭团一样团结在一起。关于五色糯米饭的传说:
1.祭祀特桂传说,有位才智超群的壮人韦特桂,在土皇帝手下为臣。
一年大旱,他为解除百姓疾苦,奏邀土皇帝亲往壮乡视察,用计使皇帝免去皇粮。土皇帝后来发觉上了当,把特桂视为眼中钉,下令捉拿他归案。壮乡百姓闻知,连夜送特桂上山躲藏。
皇兵捉拿不着,就放火烧山,那天正是农历三月初三。皇兵走后,乡亲们在一棵大枫树洞里找到特桂尸体,含泪把他葬在枫树旁。以后的每年三月三,壮人就用枫叶等植物颜汁把糯米染成红、黄、紫、黑等色,蒸熟后拿到山上祭祀特桂。
2.三圣母与沉香传说仙女三圣母因思凡下嫁人间,触犯了天条,于是被玉皇大帝关进了地狱,还不给她东西吃。三圣母的儿子沉香为了不让母亲饿着,就把饭给母亲送到地狱,哪知每次路过狱门时都让看门鬼给吃光了。沉香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枫叶汁把糯米浸黑后煮成青精饭,看门鬼从没吃过黑米饭,以为有毒便不敢再吃。
从此,沉香的母亲就是依靠这青精饭得以维持生命。沉香的孝心感动了上天,玉皇大帝便将三圣母释放了。
苗族、壮族等少数民族传统美食“五色糯米饭”,来源于什么?
五色糯米俗称五色米,又称黑米、绿米或花米,因其黑、红、黄、紫、白五种颜色而得名,它是布依族和壮族家庭用来招待客人的传统食品。每逢清明节、3月3日、4月8日、牛王节、端午节等传统民俗节日,壮族人都喜欢做五色糯米,家家户户都要做五色糯米,用来赶歌会吃,或者祭祖。
家人、朋友和爱人经常品尝五色糯米,这是自然美味。这个习俗有很长的历史。据清朝《婺源书》记载,“三月三日,用枫叶汁染米,即绿米”,他们选用优质糯米,采集紫藤、黄花、枫叶、红、蓝(红丝线),分别浸泡液体,将糯米拌匀,然后蒸在一起,不仅如此五彩缤纷,又香又纯,象征着美好的生活。杜甫曾为它写过一句好话:“你有绿色的米饭,让我的颜色更好吗?”四月初八,早稻已栽成绿色。将五色糯米揉成小团,粘在竹枝上,插在祠堂里,从地里取出一根根茁壮成长的秧苗,用南瓜叶包好,放在碗里,一起祭祀祖先,祈求祖先的保护。五色糯米是苗族人民的吉祥物,意味着生命如百花,象征着各族人民团结如糯米,三种树叶汁的天然色素用于斗天斗地、斗绿斗黑,黄花花冠的天然色素用于黄色。有一次,特伦去山的另一边砍柴时,猴子悄悄地溜到妈妈身边,抢走了一大包热气腾腾的糯米,妈妈不能动,她只能看着猴子抢米。
五色糯米饭是哪个民族的?
五色糯米饭是布依族、壮族等许多民族的传统风味小吃。因糯米饭一般呈黑、红、黄、白、紫5种色彩而得名。
壮家人十分喜爱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五色糯米饭五彩缤纷,鲜艳诱人,各有清香,别有风味。五色糯米饭色、香、味俱佳,搭配五花粉蒸肉味道更是不可言喻。制作技巧制作五色糯米饭比较讲究技巧。需要350g糯米饭。黑色糯米饭,即用枫叶及其嫩茎之皮,放在臼中捣烂,稍为风干后浸入一定量的水中,浸泡一天一夜后,把叶渣捞出滤净,即取得黑染料液。黑染料汁要放入锅中文水煮至
五.六十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
黄染料,可用黄花汁(密蒙花,壮语叫“花迈”)、黄栀子、黄姜等植物的果实、块茎提取。将黄花汁煮沸,或将黄栀子捣碎放入水中浸泡,即得到黄澄色的染料液,也可用黄姜捣烂后与糯米拌均用力搓,可得黄色的糯米(可直接蒸,不用浸泡)。
五色米是哪五种
五色米指的是壮族特色糯米饭,由五种颜色构成。五色饭专门用来在三月
三.清明节这段日子食用的,就像端午节吃粽子一样,它也是一个节日的象征.它的味道和糯米没有多少差别,但是由於它的意义不同,所以吃起来时感觉也当然会不一样.当然清明节时制作五色米,部分用於祭供,部分用家族清明饭,表示吉利,有的传说认为这一天是为了纪念毛南族饲养耕牛和菜牛的创始人冯三界公,因为冯三界公开始使用耕牛,毛南族才有了水田,种上水稻。
五色饭是什么民族的特色美食
壮家五色饭五色糯米饭,俗称五色饭,又叫青粳饭或花米饭,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紫、白5种颜色而得名。它是壮族群众过清明节和农历三月三时,壮家用来招待客人的传统食品。
黑色糯米饭,用枫叶及其嫩茎之皮,放在臼中捣烂,稍为风干后浸入一定量的水中,浸泡一天一夜后,把叶渣捞出滤净,即取得黑染料液。黑染料汁要放入锅中用文火煮至五六十摄氏度,再把糯米浸入其中。黄染料,可用黄花或黄栀子、黄羌等植物的果实、块茎提取。将黄花煮沸,或将黄栀子捣碎放入水中浸泡,即得到黄橙色的染料液。也可用黄羌掏烂后与糯米拌均用力搓,可得黄色的糯米(可直接蒸,不用浸泡)。红染料、紫染料是用同一品种而叶状不同的红兰草经水煮而成。叶片稍长,颜色稍深,煮出来的颜色较浓,泡出来的米即成紫色;叶片较圆,颜色较浅,煮出来的颜色较淡,泡出来的米即成鲜红色。
提取四种液汁出来后,分别把不等量的米放入其中浸泡一夜,等其上色后放入蒸笼中蒸约一个小时,便可蒸出黑、红、黄、紫、白(糯米本色)五种颜色的糯米饭来。这样做出来的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五彩斑斓、晶莹透亮,再加上它的滋润柔软、醇正平和,味道富有植物清香,吃起来令人回味无穷,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五色糯米饭是广西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小吃,你知道哪几个民族吗?
一.三民族心系五色饭。1.壮族:每年三月三,壮族人就用枫叶等植物颜汁把糯米染成红、黄、紫、黑等色,蒸熟后拿到山上祭祀一个叫特桂的人,也有人认为是特侬的母亲为解决猴子抢走糯米饭的问题。
二.五种色大同有小异。
1.壮族:不添加色素的糯米为白色,加了紫蕃藤汁的为紫色,加了黄花汁(壮语叫“花迈”)的为黄色,加了枫叶汁的为黑色,加了红蓝草汁(壮语叫gogyaemq)的为红色。2.布依族:不添加色素的糯米为白色,加了紫草汁的为紫色,加了糯米花汁的为黄色,加了枫香叶汁的为黑色,加了红树根汁的为红色。3.苗族:不添加色素的糯米为白色,泡黄花水的为黄色,泡乌饭树水的为黑色,泡紫兰水的原来蓝色,泡品红水的为红色。
五色糯米饭是广西少数民族中的壮族,苗族,和布依族的传统小吃,他们都非常喜爱五色糯米饭,甚至会把它当成吉祥物,代表着吉祥如意与五谷丰登的美好象征,特别是在清明节与端午节的时候,他们一定要做这五色糯米饭,一为食用,还有祭祖和祭神,来祈求祖宗保佑五谷丰登。五色即为白色,黄色,紫色,红色,黑色,白色糯米饭的白色就是本身大米的颜色。黑色糯米饭的黑色是用枫叶染液浸泡大米而成。
红色糯米饭红色是用红蓝草浸泡大米而成。紫色糯米饭的紫色是用红蓝草煮出的颜色。黄色糯米饭的黄色是用黄姜加工制作而成的。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