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儿粑是哪里的特色小吃?中秋宜宾流行吃什么
鸭儿粑是宜宾的特色小吃。鸭儿粑又名猪儿粑,发源于四川省宜宾市高县,是宜宾的一种特色小吃,其色泽洁白晶亮,皮薄鲜嫩,咬一口浓香扑鼻,油而不腻,芳香爽口,具有不粘叶、不粘筷、不粘牙等“三不粘”的特点。主要原料有猪肉、糯米、鸭儿粑叶(良姜叶)、芽菜、各种洗沙等。味道很好,油而不腻,芳香爽口。以其鲜嫩如雏鸭而得名。

产地
鸭儿粑产自万里长江第一支流南广河河畔的高县,县境南北长61公里,东西宽32公里,幅员面积1323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人,下辖12镇7乡。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北接戎州,南望滇黔,通讯畅达,人杰地灵,自然资源富集配套。

起源
传说高县鸭儿粑是1900年出生的侯龙玉大娘创制的,她选用糯米作原料,几经浸泡,再用石磨磨成粉制作包皮;包心分盐、糖两种:盐包心用肥瘦适度的新鲜猪肉,剁成细细的末,再加上宜宾芽菜、盐、花椒、味精、葱花等香料炒熟;糖包心取含苞待放的玫瑰、芙蓉瓣、加上冰糖、白糖等制成蜜饯,拌上芝麻、核桃仁、生猪油等配制成馅。包皮包上馅后,再用双手搓成椭圆型,外面包上良姜叶,犹如一个个肥胖的小鸭子在碧波上游玩,这就是“鸭儿粑”名字的来历。
四川特色小吃
四川特色小吃 食在中国,味在四川!四川的小吃包罗万象,小吃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四川特色小吃,吃货们,舔屏吧! 燕窝丝 自贡牛佛镇的燕窝丝,也叫“燕窝粑”,看起像花卷。那是一种发面小吃,香头儿粗的一束“面丝”呈螺旋状卷在一起,彼此间似连非连。
板板桥油炸粑 内江椑木镇板板桥的油炸粑起源于清朝末年,这是一种糯米类油炸小吃。炸油炸粑的油必须得用菜油,不能用色拉油,怪不得那油的颜色那么深不见底。油炸粑出锅后中间略凹,呈灯盏状,被竖着码在陶瓷盘里,黄灿灿的一排,很勾人食欲。油炸粑每个一块五,入口皮脆馅软,咸甜化渣,口味不错。若是配碗热气腾腾豆浆,估计更适口。 高县鸭儿粑 高县鸭儿粑又叫猪儿粑,是宜宾市高县的著名特色小吃。皮薄鲜嫩,好的鸭儿粑,不粘叶、不粘筷、不粘牙!传说高县鸭儿粑是1900年出生的侯龙玉大娘创制的。
有咸甜之分,咸的是芽菜,甜的是玫瑰和蜜饯。高县鸭儿粑中当数何氏鸭儿粑为最。 提糖麻饼 巴中恩阳镇的提糖麻饼形状不同于普通麻饼,它的中间往两面隆起,形成类似于飞碟的样子;而且其内面均匀地抹有一层薄薄的融化的红糖,单独吃起来香脆微甜;地道的吃法是从侧面咬开一个小口,再夹上凉菜凉面一起吃。
罗江豆鸡 罗江豆鸡的创始人是袁通儒,一个偶然的机会,袁通儒在一家鸡毛饭店吃饭,没有下酒菜,店家给他弄了一碟麻油豆皮,他吃后顿受启发,回家后以黄豆试制成了要比鸡毛饭店豆皮更美味可口的"豆鸡"来维持生计。 油茶 橙黄色的糊状油茶搭配精致的调料,被掐碎的馓子堆在油茶上,再用细瓷调羹入碗搅拌,就成了一碗油茶。和北方的油茶不一样,四川的麻麻辣辣的,上面的馓子脆脆的特别好吃。
四川阆中、西昌等地都有油茶。 江油沾沾 不是江油人肯定不懂沾沾是什么新奇的'事物。其实说穿了有点像成都的钵钵鸡,但又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沾沾是由一根根牙签穿上各种各样的食物(比如有:土豆,藕,豆腐,凤尾,笋子等)都切成小样。
在穿之前都已经用白水煮熟。然后配有红白味的沾味料。 梓潼酥饼 梓潼酥饼又名薄脆子,是四川梓潼的汉族传统名吃,当地特色糕点之一。 旧时用木炭火,现采用红外线炉烘烤而成,酥纹均匀清晰,香而酥脆,入口化渣。
品种由过去甜味一种发展为柠檬、香蕉、椒盐等八种。 梓潼片粉 梓潼片粉也是四川梓潼的特产,柔滑而富弹性,整洁而层次分明,食时兑料讲究,多配以麻辣酸调料,若浇以豆豉酱汁、窝油高醋,辣椒香油,大蒜芥末。 镶碗 镶碗和梓潼片粉、梓潼酥饼被称成梓潼三绝。镶碗里有耙耙肉、酥肉、木耳、黄花、豆皮、时令蔬菜。
粑粑肉都是一次蒸出来,有好几斤重的一大饼存着。吃时只需切下一条,切成片,入清汤锅里稍煮或者入笼蒸熟即可上桌。田间办席的九大碗中,镶碗是重要的“一碗”。
牛佛烘肘 自贡牛佛古镇的烘肘,烘肘最好吃的不是里面的瘦肉,是皮和肥肉,那口感火巴而不软,略带弹性。吃时,用刀把肘子切成小方格,一口一坨,很是过瘾。 犍为薄饼 薄饼是乐山犍为的一道名小吃,在乐山很出名的叶婆婆钵钵鸡吃过。
用一张半个巴掌大的很薄几乎透明的饼,将拌好的萝卜丝+抄黄豆米+白糖+芝麻面,全部包裹好,为一个薄饼,10个薄饼为一份。配上调好的甜醋。整个薄饼放入醋里浸泡一小会,蘸醋的时候一定要把薄饼夹好,容易散掉。口味酸酸甜甜的,又带点辣味,萝卜丝脆脆的,又有几颗小黄豆,咬起来噶甭噶甭的。
乐山夹丝豆腐干 乐山市区大街小巷都在卖,油炸的泡豆腐里面夹上萝卜丝或者大头菜丝,加上白糖和辣椒,或者芥末。放到卖家调配好的糖醋汁里一过,然后吃下去,那叫一个舒服。又以乐山黄家山附近的“四方豆腐干”为出名。
西充狮子糕 “狮子糕哩,脆绷绷,绷绷脆,脆绷绷”狮子膏原名寿王膏,创始于清末。香甜酥泡、入口化渣,长方形,表面平整,无斜边缺角,有不同的花形色之金黄就像狮子毛。西充晋城牌狮子糕比较出名。 玻璃烧麦 北方的烧麦皮皮一般偏厚,四川这边的烧麦因皮薄,蒸熟后皮料浸油呈半透明状,透过皮亦可见其馅而取名玻璃烧麦。
在制作中,要用多张面皮重叠,而且面皮要像丝一般薄。早餐来半笼,配上一叠熟油辣子,一碗海带汤,很巴适! 方锅盔 方锅盔是南充蓬安县特色,常见的军屯锅盔、红糖锅盔都是圆的,南充的锅盔是方的。皮皮烤得金黄酥脆,带着香甜。
锅盔里面还要罐上凉拌的川北凉粉,胀得鼓鼓的,吃到后面锅盔的皮皮也会吸收凉粉的味道。 豆腐脑水粉 自贡人早餐的一种就是豆腐脑水粉。清光绪年间,陈庆荣在自贡自流井正街。
中秋宜宾流行吃什么 宜宾中秋会吃啥
1.鸭儿粑宜宾市鸭儿粑是川南闻名的风味小吃之一,因其口味鲜嫩如雏鸭而得名。
2.鸭儿粑又名猪儿粑、叶儿粑,在宜宾各县区都有不同的的制作方式,但用料大致相同,其中以高县鸭儿粑、江安县红桥猪儿粑、珙县洛表猪儿粑尤为出名。
公司组团去四川旅游,四川有没有什么好吃的美食推荐?
古人说”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天府之国四川,真是一个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2.猪儿粑又叫鸭儿粑,是宜宾市的著名特色小吃。皮薄鲜嫩,好的鸭儿粑,不粘叶、不粘筷、不粘牙!有咸甜之分,咸的是芽菜,甜的是玫瑰和蜜饯。
3.龙抄手讲究汤清馅细,除此以外还特别注意制皮薄,用的是特级面粉加少许配料,细搓慢揉,擀制成薄如纸、细如绸的半透明状。为了使馅心细嫩,采用纯猪肉,加水制成水打馅。
另据四川的特点,配以清汤,红油、海味、炖鸡、酸辣、原汤等多种味别。
4.宜宾黄粑色泽金黄,口感柔软糍糯,甜而不腻、清香可口还有油脂的香味。
5.锅盔锅盔,长得像锅盖一样的食物,饿了的时候吃一个就饱了,肉馅的,皮子脆脆的,一口下去香味洋溢整个口腔。
6..天鹅蛋又叫麻圆,外形像个天鹅蛋,皮脆嫩软,粘粘的,淡淡的甜味,好吃!
7.三大炮三大炮是著名的四川地区传统特色小吃,主要食材为糯米、红糖、芝麻、黄豆,口味香甜成,由于在抛扔糯米团时,三大炮如“弹丸”一样,发出“当、当、当”的响声,分为“铁炮”,“火炮”,“枪炮”,故名总称“三大炮”。三大炮非凉食,卖时将舂好的半成品糍粑装入锅中至火炉上以微火保温,吃吃现做,口感香甜可口、不腻不粘、入口化渣,且价廉物美。很多小吃街或档口都有小摊,想吃的话随处都能买得到!
8.红油水饺制作精细,体轻个小,皮薄馅嫩,味辣香甜,风味独特。
比如成都的钟水饺就非常不错。
9.安岳米卷是安岳独有的风味小吃,由大米加工而成,典型的有白米卷、黄米卷、黑米卷等多种品种。通常吃法是将米卷切成寸许小段,散开后加入葱、姜、蒜、豆油、醋、红油辣椒等拌匀即可食用。
据说,这种小吃只能在安岳本土本米本水的条件才能加工而成,也有师傅将这一技术带出安岳本土,在外地加工,不是无法成卷就是失去了米卷独有的风味。
10.钵钵鸡麻辣鲜香,滋味悠长丰富。鸡肉、鸡胗、藕片、黑木耳、笋子……荤的素的都切成小片,各自用竹签儿穿成串串。上桌时,串串煮得恰全熟,然后齐整地竹签儿尾巴冲上面放在一个瓦罐里头,用熬足时辰的土鸡汤浸着,汤头上还得飘着鲜红的辣油和白芝麻。
这便是钵钵鸡。钵钵鸡兴冷食,它称不上刺激,吃完不会热辣得喷火,却照样叫人沉迷。捞起一串钵钵鸡,红润的汤汁挂在鸡肉上,油艳欲滴。用口咬着撸下一串,肉嫩、鲜香、凉爽、麻辣,忍不住伸手又撸一串。
1
1.肥肠粉肥肠粉的特点是粉条晶莹剔透,汤碗红白分明,入口麻辣鲜香,口味隽永。来四川玩就算你不敢挑战川菜的麻辣,那也一定要吃上一份肥肠粉,汤鲜味美,麻辣酸爽,绝对不会让你失望!1
2.泸州白糕选用上等大米、白糖、桂花糖、猪油为原料,用提糖方法精制而成,故全称桂花猪油提糖白糕。泸州白糕以其“美、嫩、香、甜、爽口”等特点闻名全川。刚出笼的白糕,洁白滋润,香气袭人,诱人食欲。
1
3.川北凉粉凉粉质细柔嫩,筋力绵软,明而不透,细而不断,调料配味,更具匠心。1
4.米粉绵阳、南充等地的米粉辅以鸡鱼肉等自制辅料,开水烫熟即食,汤鲜味美,和其他地区的米粉比非常有特色。鲜味美、营养丰富、老少皆宜的南充米粉品种繁多,主要有牛肉、牛肚、羊肉、羊杂、鸡丝、鸡杂、肥肠、三鲜等。
宜宾特产吃的有哪些
宜宾夏橙,宜宾是中国夏橙主要产地。江安伏令夏橙皮薄汁多,酸甜适度,畅销世界许多地区。
桐梓镇的藤梨,赶场山李子都是一大绝。宜宾荔枝,史载宜宾古代盛产荔枝,棘人以荔枝为业。离宜宾县城约15公里有打鱼村打鱼社,有大小五棵荔枝树。其中荔枝沟有姐妹树,经西南农学院专家早期鉴定为唐代以前种植,世代传为贡荔。现逾千年仍枝繁叶茂,大的干周5.6米,高16米。屏山椪柑,宜宾屏山县所在金沙江沿岸独特的气候特征,这里独具特色的丰富热资源和亚非带气候属性,酿成了屏山椪柑的优良品质,椪柑果面橙黄、光滑、皮薄、籽少、质脆、甚甜、清香、汁多。宜宾燃面,宜宾燃面早在清光绪年间,便开始有人经营。
为中华名优特色小吃,驰名中外。宜宾人最喜爱吃面,常见的有,炖鸡面,咸鲜面,肥肠面,牛肉面,京酱面,口蘑面,三鲜面,辣鸡面,鳝鱼面,龙凤面。其中燃面是宜宾最具特色的小吃,原名叙府燃面,早在清光绪年间,便开始有人经营。
2010年7月25日,被正式确定为翠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竹海名菜,以竹笋、竹荪蛋、竹荪菜、竹菌、竹海腊肉、竹筒豆花、竹筒竹、竹荪酒、竹泡菜等“竹”菜汇成的“全竹宴”。可谓满桌皆是竹,无竹不成席,令人大开眼界、垂涎欲滴。
李庄白肉,李庄白肉选料精、火候准、佐料香。成菜白肉把瘦均匀,晶莹剔透,每片长20厘米,宽10厘米,厚1至2毫米。鸭儿粑,鸭儿粑,又名叶儿粑、少数人称猪儿粑,是宜宾著名小吃。其主要原料为大米和糯米按一定的比例参杂在一起,经浸泡后,用传统石磨磨成粉,过掉多余水分,并手工揉搓至一定的柔软度备用。
柏溪潮糕,四川宜宾“柏溪潮糕”又叫“柏溪糕点”为当地四大名吃之一,起源于清朝同治时期(公元1866年),截至2011年已有145年历史。南溪豆腐干,位于中国四川南部万里长江第一县、文明古城南溪(已为南溪区),是生产豆腐干之传统企业,南溪豆腐干始于清光绪年间,截至2014年已有一百多年历史。芽菜,四川四大名菜之一,亦名“叙府芽菜”,是与“涪陵榨菜”、“南充冬菜”、“内江大头菜”齐名的四川四大腌菜之一,始创于清道光中(约1838年前后)宜宾芽菜1982年评为四川省优质产品,1985年评为中国优质产品。宜宾糟蛋,叙府糟蛋为清同治中(1860年左右)今市郊菜坝乡张竹君所创制,是将鸭蛋浸泡于配好作料的醪糟甜酒汁中一至三年而成。
其传统生产工艺要经过3个阶段和10道工序,主要品类有南糟蛋、大众糟蛋、陈年糟蛋三种。宜宾兰香斋熏肉,兰香斋熏肉早在二三十年代就以其独特的美味,闻名于省内外,曾在成都花会上展销时,荣获奖状和奖牌,远销成才重庆宁波上海和东南亚等地。石磨芝麻肉,石磨芝麻油 是宜宾著名传统特产。
四川有哪些特色小吃?
1.薄饼是乐山犍为的一道名小吃,在乐山很出名的叶婆婆钵钵鸡吃过。用一张半个巴掌大的很薄几乎透明的饼,将拌好的萝卜丝+抄黄豆米+白糖+芝麻面,全部包裹好,为一个薄饼,10个薄饼为一份。
2.乐山市区大街小巷都在卖,油炸的泡豆腐里面夹上萝卜丝或者大头菜丝,加上白糖和辣椒,或者芥末。放到卖家调配好的糖醋汁里一过,然后吃下去,那叫一个舒服。
又以乐山黄家山附近的“四方豆腐干”为出名。
3.“狮子糕哩,脆绷绷,绷绷脆,脆绷绷”狮子膏原名寿王膏,创始于清末。香甜酥泡、入口化渣,长方形,表面平整,无斜边缺角,有不同的花形色之金黄就像狮子毛。
西充晋城牌狮子糕比较出名。
4.北方的烧麦皮皮一般偏厚,四川这边的烧麦因皮薄,蒸熟后皮料浸油呈半透明状,透过皮亦可见其馅而取名玻璃烧麦。在制作中,要用多张面皮重叠,而且面皮要像丝一般薄。
早餐来半笼,配上一叠熟油辣子,一碗海带汤,很巴适!
5.方锅盔是南充蓬安县特色,常见的军屯锅盔、红糖锅盔都是圆的,南充的锅盔是方的。皮皮烤得金黄酥脆,带着香甜。锅盔里面还要罐上凉拌的川北凉粉,胀得鼓鼓的,吃到后面锅盔的皮皮也会吸收凉粉的味道。
6.自贡人早餐的一种就是豆腐脑水粉。清光绪年间,陈庆荣在自贡自流井正街开设小食店,取名庆荣森,主营豆腐脑水粉。以后代代相传,现为第四代。水粉细如银丝、根条均匀、洁白柔软;豆腐脑细嫩、清香,配以酥黄豆,三种食品配置而成豆腐脑水粉。
7.自贡牛佛镇的燕窝丝,也叫“燕窝粑”,看起像花卷。那是一种发面小吃,香头儿粗的一束“面丝”呈螺旋状卷在一起,彼此间似连非连。面皮不像普通花卷那样干,油润松泡而有光泽,还有不少芝麻点缀其上,看着就觉得香甜。
8.内江椑木镇板板桥的油炸粑起源于清朝末年,这是一种糯米类油炸小吃。
炸油炸粑的油必须得用菜油,不能用色拉油,怪不得那油的颜色那么深不见底。油炸粑出锅后中间略凹,呈灯盏状,被竖着码在陶瓷盘里,黄灿灿的一排,很勾人食欲。油炸粑每个一块五,入口皮脆馅软,咸甜化渣,口味不错。若是配碗热气腾腾豆浆,估计更适口。
9.高县鸭儿粑又叫猪儿粑,是宜宾市高县的著名特色小吃。皮薄鲜嫩,好的鸭儿粑,不粘叶、不粘筷、不粘牙!传说高县鸭儿粑是1900年出生的侯龙玉大娘创制的。有咸甜之分,咸的是芽菜,甜的是玫瑰和蜜饯。
高县鸭儿粑中当数何氏鸭儿粑为最。
10.巴中恩阳镇的提糖麻饼形状不同于普通麻饼,它的中间往两面隆起,形成类似于飞碟的样子;而且其内面均匀地抹有一层薄薄的融化的红糖,单独吃起来香脆微甜;地道的吃法是从侧面咬开一个小口,再夹上凉菜凉面一起吃。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