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山是不是火山?雁荡山曾经何时爆发过
雁荡山是火山。雁荡山是亚洲大陆边缘巨型火山带中白垩纪火山的典型代表,也是流纹岩浆喷发的大型破火山。雁荡山古火山来源于板块运动:在中生代时期,太平洋板块(称古太平洋)向亚洲大陆板块俯冲过程中,挤压摩擦产生热能,使上地壳和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岩浆。当有断裂通往地表时,岩浆就沿着这一通道上升到地表,火山就喷发了。在经历火山爆发、塌陷、复活、隆起的过程后,岩浆覆盖在原始地貌上,岩浆中的流纹岩成为了雁荡山的主要地质。

雁荡山山体基本是致密的火山岩裸露,土壤层很薄,积水面积较小,基本没有含水层,大量降水都通过地表水流走了。大龙湫的水源补给来自龙湫背,上游流域面积仅0.98平方千米。没下雨时,大龙湫只能依靠不到1平方千米的地下水进行补给,一旦降雨少了,没有地下水补给,溪流就会变干,瀑布也会变小。

雁荡山900米高度上有一层很厚的风化作用形成的疏松岩石与土壤,地学上称作风化壳,大龙湫源头流域和雁湖底层都有这层厚厚的风化壳。风化壳的作用就像海绵,起到蓄水的作用。雁荡山水系多呈放射状、树枝状分布,自西而东注入乐清湾,较大的有大荆溪和清江。
雁荡山景点介绍是怎样的?
雁荡山是亚洲大陆边缘巨型火山带中白垩纪火山的典型代表,也是流纹岩浆喷发的大型破火山。雁荡山古火山来源于板块运动:在中生代时期,太平洋板块(称古太平洋)向亚洲大陆板块俯冲过程中,挤压摩擦产生热能,使上地壳和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岩浆。
在经历火山爆发、塌陷、复活、隆起的过程后,岩浆覆盖在原始地貌上,岩浆中的流纹岩成为了雁荡山的主要地质。雁荡山属于浙东南中低山、丘陵区,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低山丘陵,东部与乐清湾相接,为海积平原。山脉多呈北东一南西向展布,海拔一般500到600米,最高峰百岗尖海拔1056.5米。扩展资料雁荡山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3.5℃,最冷一月平均气温5~7℃,极端最低气温一7℃,最热7月平均气温27℃,极端最高气温33℃,平均无霜期269天。雁荡山年平均降雨量1935.6毫米,年最大降水量2127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7%。季节性降雨明显,夏初5~6月梅雨季节,阴雨连绵。
雁荡山曾经何时爆发过?
雁荡山是一座曾经爆发了的火山,最早爆发于中生代早白垩纪。中生代属于地质年代的第4个代,约开始于2.3亿年前,结束于6700万年前。
这一时代,脊椎动物开始全面繁荣,爬行动物在海陆空都占据统治地位,又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中生代按先后次序又可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3个纪。具有古老历史的雁荡山就是在1.28亿年至1.08亿年前的中生代晚期的早白垩纪爆发的。雁荡山简介的内容是什么?
雁荡山坐落于浙江省温州乐清境内。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
雁荡山根植于东海,山水形胜,以峰、瀑、洞、嶂见长,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开山凿胜,发轫于南北朝,兴盛于唐宋,文化底蕴丰厚。雁荡山形成于1.2亿年前,是一座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全山总面积450平方公里,景点550多处,辟有八大景区,其中灵峰、灵岩、大龙湫精华荟萃,被称为“雁荡三绝”。雁荡山有着独特的品格,“日景耐看、夜景消魂”。“观山景、尝海鲜”,“一景多变,移步换形”。这是它区别于中国其他名山大川的三大特色。美学价值: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寰中绝胜”、“天下奇秀”的名山,雁荡山自有其自身的山水美学特色。
雁荡山由于地形复杂、景象丰富、一景多象等景观特点,所以雁荡山最突出的形象美的特点还是奇。雁荡山奇在什么地方?奇在流纹岩特有的造型上;奇在自然景观非同寻常、出人意料、变幻莫测之美上;奇在摩天劈地、拔自绝壑的峰;奇在倚大高地、气势磅礴的嶂上;奇在夺人心魄的大大小小的瀑布上。雁荡景观,奇闻天下,但不只是在奇。
还有雁湖岗、龙湫背之雄伟;云洞栈道之险;仙溪、清江山水之秀。初月谷、鸣玉溪、灵岩及诸多洞穴景观之幽冥。登上百岗尖,俯瞰百座山冈于脚下,领略“山登绝顶我为峰”的高旷,下至海滨、乐清湾,欣赏“海到尽头天作岸”的平旷景观,都是美的享受。
难怪画家潘天寿评雁荡山景观的“怪诞高华,令人不能想象”。文化价值:雁荡山大尺度的奇特景观形象,给诗人、画家、文人学士以强烈的美感和灵感。于此赋诗作画,留下大批作品,其中诗词5000多首,以及龙鼻洞等400多处摩崖石刻,还有南阁牌坊等历史古迹,都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雁荡山造型地貌,也对科学家产生了强烈的启智作用,如北宋科学家沈括游雁荡山后得出了流水对地形侵蚀作用的学说,这比欧洲学术界关于侵蚀学说的提出早600多年。
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破火山。它的科学价值具有世界突出的普遍的意义。清人施元孚游寝雁荡山十年后提出“游山说”,说的是中国古代游览山水活动中回归自然,与大自然精神往来的精神文化活动的经验总结,这与清末学者魏源提出的“游山学”是一致的,也是值得总结的山水文化遗产。科学价值:雁荡山是大自然解剖的一座白垩纪破火山立体型模型,是流纹质火山岩自然博物馆。
雁荡山破火山全球性突变事件具有时间与空间的独特性,在西太平洋亚洲大陆边缘巨型火山(岩)带中具普遍性与代表性,是研究大陆边缘岩浆作用深部地质过程的天然深钻。
江浙沪有火山吗
江浙沪有火山。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的雁荡山是火山。
雁荡山凭借着奇特秀丽的山水而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的美誉,历史上称为中国“东南第一山”。雁荡山的形成也是一件值得考究的事情,雁荡山形成于1亿2000万年以前,它其实是环太平洋大陆边缘火山带中一座白垩纪流纹质破火山。所以说,江浙沪是有火山的,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的雁荡山就是古时候形成的火山。雁荡山如何形成的
雁荡山系是由中生代、白垩纪的火山爆发所形成,距今约有1.2亿年,核心区全由厚流纹岩组成。是古太平洋伊邪那岐板块向亚州大陆俯冲过程中,地壳、地幔相互作用的产物,属环太平洋亚州大陆边缘火山带中一座白垩纪流纹质破火山,经断裂切割抬升而成为典型性的破火山立体模型。
先后喷发过四次和一次岩浆侵入,形成了四个火山岩石地层和一个岩浆侵入岩石地层,被世界地质学界称为“古火山博物馆”、“是一本记录复活型破火山的书”和“雁荡山地貌”。扩展资料:组成雁荡山奇峰怪石的岩质主要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的低硅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和侵人岩浆形成的石英正长岩。雁荡山在火山喷发形成之后,没有沉积变形,而是经断裂深切、抬升、崩落等地质作用形成了目前这种垂直节理发育、岩石裸露、穹崖巨谷、奇峰怪石峭拔险怪、雕镂百态和天生桥的地貌特征。雁荡山属括苍山系支脉南端,整体山势东北、西南走向。山峰高大,高差通常在二百米左右,百岗尖、雁湖尖、凌云尖、乌岩尖,合称“雁荡四尖”。主峰百冈尖,由三尖合成,东尖较低,西尖最高,海拔1150米,与西部海拔1056米的雁湖尖雄武屹立于雁荡山腹地,统领周围连绵起伏百来山峰。
雁荡山有“东南第一山”之称,“雁荡三绝”分别指的是什么?
雁荡有三绝,灵峰、灵岩、大龙湫,是雁荡精华的所在,所以这次我也特地去了雁荡山最经典的三个景区,灵岩、方洞和灵峰,而其中灵岩是最好玩的。看过神雕侠侣的,应该都记得断肠崖的场面,而它的取景地,就在灵岩。
雁荡山以山水奇秀闻名,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中国“东南第一山”,主体位于浙江省 温州市东北部海滨,小部在台州市温岭南境。雁荡山形成于一亿二千万年以前,是环太平洋大陆边缘火山带中一座日至纪流纹质破火地。频繁的火山运动留下了锐利的山峰、擎天的石柱、壮阔的石墙和令人迷醉的色彩。北雁荡的三绝是大龙湫、灵峰夜景和灵岩飞渡。大龙湫瀑布为浙江省雁荡山胜景。大龙湫像一条发怒的银龙,从半空中猛扑下来,声如雷鸣,震天撼地,气势雄壮。在晴朗的冬日,瀑流从半空中飘洒而下。
一座山峰,在自然侵蚀的作用下,中间裂开,随着游人逐渐深入景区,观看此山峰的角度不同,能看到“剪刀”、“啄木鸟”、“熊抱”、“船帆”、“船桅杆”等多个景象,天道造物之神奇,让人惊叹不已。雁荡山造型地貌,也对科学家产生了强烈的启智作用,如北宋科学家沈括游雁荡山后得出了流水对地形侵蚀作用的学说,这比欧洲学术界关于侵蚀学说的提出早600多年。现代地质学研究表明,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破火山。
雁荡山是大自然解剖的一座白垩纪破火山立体型模型,是流纹质火山岩自然博物馆。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