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头糕是哪里的特产?上海最有名的糕点是什么
条头糕是江浙沪地区的特产。条头糕的外皮是用糯米粉和澄粉——澄粉其实就是生淀粉,将小麦面粉和成面团,放在水里直接洗,洗到面团的体积不再缩小,这时的面团就是面筋,而将洗面团的水静置沉淀,等到清浊分开,倒出上层的清水,下面的黏性物质晒干或烘干就是澄粉了。

条头糕
从颜色上来说,糯米粉外皮雪白甚至还有些晶莹透亮,隐隐可以看得到外皮下面的深红色或是黑色的馅心,在条头糕顶端的切口则是能够很清楚看到深红色或是黑色的馅心,而外皮上还有星星点点的金黄色桂花,色彩素雅但又极有诱惑。条头糕的特点就是糯甜香,尤其是“糯”最为精妙,很难用语言形容,而且是混合了糯米粉外皮和豆沙馅的两种软糯,但又有区别,糯米粉的糯有些爽滑,豆沙馅的糯则更加细密。

特色
甜主要是来自豆沙馅,甜而不膩、绵而不干。糯米粉外皮由于在制作时也加入了糖,所以也有一丝淡淡的甜味,和馅料的甜相互衬托,甜味也更有层次感。升级版的馅料则用黑洋酥,也就是猪油和芝麻粉混合而成的馅料,香气更浓郁,口感也更绵软。香气是糯米粉外皮的清香,豆沙馅(或者黑洋酥)里的猪油香芝麻香,再加上桂花特有的悠长清新,几种香气混合在一起,别有一番味道。
条头糕是新疆特色美食吗
条头糕是新疆特色美食吗?条头糕,也是新疆的特色美食,新疆的特色美食有很多呀,切糕,羊肉串,馕,牛肉,羊肉馅儿饼,他那葡萄干切糕,我觉得都很好吃的,那葡萄干切糕里那些坚果葡萄啊,腰果呀,巴旦木呀,都配的特别好吃,尤其是新疆的葡萄干,是真好甜的,酸的,酸甜适度,颗粒饱满,味道滋味,那是回味无穷,还有他的囊也是我爱吃的,馕外面的芝麻那简直是美极了,新疆是个好地方,新疆物产丰饶,人民也很勤劳,做的各种美味都特别特别好吃,风景也很美上海最有名的糕点是什么?
作为中西文化融合之都的上海,在美食这个板块可谓海纳百川,博取众家之长。上海的特色点心实在太多,很难一一列举...只能从中式和西式两个部分介绍几种深受老上海人追捧的点心。
小时候吃的传统青团基本都是豆沙馅的。自从前几年一股咸蛋黄肉松青团忽然之间从“杏花楼”冒了出来,一盒难求!可谓是上海的老牌网红了。这两年很多上海的老式糕点点心也纷纷推出了这款网红产品,口味更加是丰富多样。除了传统的豆沙,莲蓉,还有肉松咸蛋黄,鸡丝培根,马兰头,抹茶牛奶等各种创新。甚至可以吃到老上海的腌笃鲜口味,和广式的佛跳墙口味。推荐门店:杏花楼 , 王家沙,虹口糕团厂,沈大成鲜肉月饼每逢中秋节,排队买鲜肉月饼绝对是老上海人的过节标配。基本就是传统的苏式酥皮,包上鲜肉,两面煎制或者烤制。
饼皮香酥软糯,肉馅饱满,咸鲜微甜,恰到好处。特别是光明邨大酒店,高峰期绝对超过2个小时,中秋期间一饼难求。当然,趁热吃绝对是口感绝佳,现场买到的月饼,一口下去满嘴留香。
除了中秋节,日常也会作为各大点心店的常供产品,不难买到。口味上也做了更多的探索和改良,除了传统鲜肉,榨菜鲜肉,苔条月饼,还可以买到小龙虾,咸蛋黄,糟香,松子素月饼等多种口味。推荐门店:光明邨大酒家,泰康食品,上海第一食品商店,西区老大房小笼包作为上海的标志性产品,小笼包馆子千千万,味道更是各有千秋。
薄薄的面皮包上猪肉和皮冻,蒸熟后,配上姜丝醋,皮薄汁多味道鲜美。除了传统的鲜肉口味之外,还有虾仁鲜肉,蛋黄鲜肉,荠菜鲜肉.....随着大闸蟹上市的季节,绝不能错过的当然是蟹粉小笼啦。小笼包馆更是大街小巷都有,绝对不是只能去城隍庙才能吃到正宗。很多老店都隐藏在不知名的小弄堂里,也给大家推荐几家。
推荐门店:佳家汤包,富春小笼,德笼馆,南翔馒头店条头糕条头糕是江浙沪地区的特色糕点,以糯米粉,红豆沙为原料,制成长条形甜点。有些会撒上糖桂花提香,软糯香甜的口感,老少皆宜。据传清代,上海老字号乔家栅就推出了条头糕。创建于光绪年间的沈大成,更是将其作为主打的拳头产品,享誉沪上。
条头糕采用糯米加晚米的配方,外形晶莹,口感绵滑,不黏牙十分劲道,加上甜甜的豆沙馅儿,作为早餐和下午茶都很合适。推荐门店:沈大成,虹口糕团厂其他中式点心当然还有其他很多中式点心,无法一一列举。比如沈大成的八宝饭,双酿团;老香斋的沙琪玛,小苔条;王家沙的八宝饭,蟹粉汤团;功德林的素点心等等。如果想试试,不如快来上海一趟。
西式点心:蝴蝶酥作为全国最洋气的城市,上海人对西式点心的喜爱毋庸置疑。如果选择伴手礼,蝴蝶酥必须有姓名。最有名的当属国际饭店的蝴蝶酥。
转过南京西路的拐角,就能闻到甜甜的黄油香味,也会看到超长的排队人群。一般工作日半小时内可以买到,节假日会久一点。大小规格都有,包装不同而已。
浓浓的黄油奶香味,一口下去,酥到掉渣,酥皮千层配一点点砂糖,简直可以治愈所有的不开心。除了国际饭店,还有很多高端西饼店的蝴蝶酥在网上也很出圈。比如米其林卢布松餐厅的蝴蝶酥比脸还大,还有巧克力口味的。推荐门店:国际饭店,La Boutique de , 哈氏栗子蛋糕上海的秋冬怎么能没有一块栗子蛋糕呢?因为那本来就是栗子的季节啊!法式的,日式的,中式改良的,几乎每家叫得上名字的甜品店和蛋糕店都会在秋季上栗子口味相关的产品。
老上海人最喜欢的红宝石,栗子杯一年四季都是爆款。嘉佩乐酒店的面包房,法式甜品超级优秀的选手,每年限定的栗子蒙布朗是招牌产品。日本超著名的甜品师柴田武创立的柴田西点,也常年将栗子挞和蒙布朗作为主打。
栗子泥绵密细腻的口感,加上淡奶油的轻盈,以及糖渍栗子的甜蜜,怎么能不让人感觉到秋冬的味道。推荐门店:红宝石, 柴田西点,La Boulangerie, Smaka拿破仑洋气的上海人怎么会不喜欢拿破仑这种经典法式产品。几乎所有第一代上海的老牌西饼店和蛋糕店都会将这个产品作为重要的主推产品。随着各色网红层出不穷的登陆,过去的经典作为保留节目依旧在大家心里占有一席之地。
层层叠叠的酥皮,丰富的奶油,让人怀念的依然是酥脆绵密的丰富口感。老牌西饼店依然保留着价廉物美的风格,口味还是怀旧系,用料就马马虎虎了;新兴的蛋糕店,多数用料考究,品相精致,口感也会更丰富,选择更多,对新一代的年轻人更加有吸引力。
端午节上海好吃的特产糕点是什么?
定胜糕定胜糕是用粳米粉,糯米粉加红曲粉,白糖和少量清水拌匀放入模子蒸熟,呈红色。上海的定胜糕渊源来自杭州,始于南宋,不是常熟。
条头糕条头糕又名豆沙条头糕,以玫瑰细沙作为馅料,裹以纤薄糯米粉团,是著名上海糕点。外面撒糖桂花即为桂花条头糕,创新作法是撒上椰蓉,号称雪花条头糕。重阳糕重阳吃糕始于唐朝,糕粉为镶粉(糯米粉与梗米粉的比例为1:4,详细做法见薄荷糕),白糖400克,红绿瓜丝、香草、香精各少许,馅料为豆沙,面料为玫瑰花、核桃肉、瓜子仁。薄荷糕将糯米,粳米搀和淘净,静置,至米粒发酥,用手指能捻碎时,磨成粉,用32眼铜丝筛筛过,便成镶粉。将镶粉中间挖一个塘,加入白糖,薄荷香精及冷水,拌和擦透后用16眼筛筛成糕粉。用模子制成生糕坯,置旺火上蒸成。桂花拉糕将白糖用热水溶化,放入糯米粉中调制成糊状,倒入涂过油的盘内,上笼蒸熟,冷却后撒上白糖、桂花,切成菱形小块即成,色泽玉白,香甜糯滑。
城隍庙绿波廊餐厅名点。七宝方糕奉贤方糕蒸成为16块小方糕,七宝方糕则是一大块成型。方糕生坯的制作工序少了三道,但馅料丰富得多,除了豆沙,还有枣泥、芝麻等等。
松糕农历岁暮新春,上海地区盛行的馈赠松糕,其习俗始于嘉定。松糕以糯米、粳米掺合磨干粉,在笼屉内侧刷一层芝麻油,把糕粉铺上,铺豆沙,最后将莲子、蜜枣、核桃块撒匀放在糕面上,大火沸腾后,放糖猪油丁、玫瑰花直至糕熟。乔家栅和五芳斋(百果松糕)最为出名。
黄松糕糯米、粳米粉加红糖,可成黄松糕。此糕点源于苏州,苏州最著名老字号为黄天源。蜜糕蜜糕,又称百果蜜糕,蜜枣去核,同核桃肉一起切成碎丁。糯米粉、白糖、蜜枣丁、核桃丁、松子仁、瓜子仁、清水拌匀。
蒸笼内铺上纱布,倒入糕粉,上锅蒸约10分钟至熟即可。取出糕倒在案板上,用干净湿布盖住,稍晾趁热用双手揉碎,再搓成宽7厘米、高10厘米的条,晾凉后,切成0.3厘米厚的薄片即成。绿豆糕上海的绿豆糕始于清朝,以绿豆粉、糯米粉、白糖、植物油柔糅合成糕粉,馅料为玫瑰豆沙,上笼蒸熟即成。老字号当推五芳斋和老大房。
赤豆糕上海赤豆糕除了原味外还有玫瑰赤豆糕和桂花赤豆糕,糕粉为糯米粉,粳米粉,白糖,红曲粉和豆沙拌合,蒸时加猪油,加玫瑰或桂花即成玫瑰赤豆糕和桂花赤豆糕。上海最著名的为五芳斋和老半斋。利苑也有赤豆糕,味道不错但风味已不同。橘红糕橘红糕最早源于南浔,是冬季时令小吃,配料为炒糯米粉、绵白糖、糖桔皮、糖玫瑰花和红曲米粉。
成品为一厘米见方的小块,一盒红白色橘红糕各半,造型玲珑,剔透如玉,糯滑可口,甜韧适中,玫瑰桔香,糯而不粘,甜而不腻。云片糕云片糕的糕粉很讲究,糯米要碾去米皮,留下米心。磨得极细,连续过筛,绵细如面,炒熟,且要保持白净,然后存放半年后拌合极细的砂糖使用。
掺合猪油、榄仁、芝麻、香料拌匀,压缩成形。最后由锋利的大方刀,切成片片,薄如书页即成。叶榭软糕软糕分方糕、素糕、桂花白糖糕3个品种。
方糕以猪油、豆沙、枣仁、红绿瓜丝、绵白糖为馅心,外现呈正方形,色泽鲜艳,特点为肥、香、甜;素糕系混入上等绵白糖,外现呈大块长方型,雪白细腻,松、软、甜、凉,糯而不粘,盛夏季节一周内不馊变;桂花白糖糕以全糯米加桂花、白糖、猪油、豆沙制成;外观呈圆盘形,松、软、甜、香、肥,吃起来松软香甜而不腻。千层油糕这个毫无疑问是扬州传入的名点,所以上海当年是以老半斋和绿杨邨的为佳。千层糕用发酵面、白糖、熟猪油和糖猪油板丁加工制成。菱形方块,芙蓉色,半透明,共64层,层层糖油相间,其白如雪,揭之千层,绵软甜润。
枣泥千层糕在油糕制作工艺上,每次折面在加砂糖、猪油的同时抹上枣泥,成品即成枣泥千层糕。马拉糕上海马拉糕传自广东师傅,适应上海人口味而自成上海名点。用发酵面团(静饧2小时)加白糖、熟猪油揉透,加入蛋液成面浆,上笼旺火沸水20分钟蒸成。
上海马拉糕比粤系古法马拉糕,豪放的多。发糕上海马拉糕的工艺源自发糕。其实大多数上海人是搞不太清两者的区别的。都是甜甜的,膨松柔软,断面有丰富的孔洞。
但发糕不加蛋浆,揉好的发酵面团饧至面团膨胀起泡时再蒸,一般糕上撒大枣,蒸法同马拉糕。海棠糕海棠糕的制作工艺算是复杂一点的,馅料是赤豆沙、白糖和花生油,糕粉是小麦面粉。将海棠糕模具烧热,刷上少许水油,将面浆注入模型深度的一半,加馅料,再次将面浆注入,盖住豆沙直至模型表面,再加糖板油丁一粒,撒些黄瓜丝,烘5分钟左右。
在另一铁板上撒些白糖,将模型内的糕挑出来,面贴铁板,底朝上,放于炉上,待铁板上的白糖深化,再用铁盘把粒翻过来,即为成品,色呈紫酱红,形似海棠花,香甜且软。梅花糕从工艺上看,梅花糕和海棠糕是差不多的。但模子的形状有差别,还多了玫瑰花和咸桂花作为配料,比海棠糕精致些。。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