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放在版记前还是后?公文的附件放在什么位置
附件放在版记前。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

按照惯性的常识,文字和附着物虽然属于从属关系,但并不是捆绑在一起而是用于其他目的。如果它们是单独编写的,版本将返回到文档文本的末尾。附件部分显示为单独的文件。但是附件和文字虽然不能绑定在一起,但本质上还是有关系的,附件部分的标签格式是有要求的:文件大小应排列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的顶部,后面是“附件”一词和附件序号。

当附件与文档正文绑定在一起时,特殊情况根据规定,如果附件部分与公文正文装订在一起,则应在编辑之前记录附件部分。但如果有以下情况,将配件排在版注之后更为合适:
01当附件内容过多或远远超过文档正文的页数时;
02当附件中有很多表格和图片时;
03附件内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Word/Excel格式的文档。
在上述情况下,附件不再属于真正的附件,而是作为公文的辅助材料出现。这时候把附件排在版注之后比较合适。
公文是附件内容在前还是版记在前
版记在公文的最后面,附件内容应在版记之前。根据《党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7.3.7 附件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
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如附件与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当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编排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注“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版记应置于公文最后一页,版记的最后一个要素置于最后一行。扩展资料:
1.版记中的分隔线与版心等宽,首条分隔线和末条分隔线用粗线(推荐高度为0. 35 mm),中间的分隔线用细线(推荐高度为0. 25 mm)。首条分隔线位于版记中第一个要素之上,末条分隔线与公文最后一面的版心下边缘重合。
2.如需把主送机关移至版记,除将“抄送”二字改为“主送”外,编排方法同抄送机关。既有主送机关又有抄送机关时,应当将主送机关置于抄送机关之上一行,之间不加分隔线。
3.版记中如有其他要素,应当将其与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用一条细分隔线隔开。
4.公文的版记页前有空白页的,空白页和版记页均不编排页码。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
公文的附件放在什么位置?
1.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两字标识“附件:XXXXXXXX(附件的标题)”,末尾不加标点符号。
2.附件内容放在成文日期之后另起一页,公文版记之前。
公文正文中附件的标识应该放在哪?
一.将“附件”与“附件说明”和“附注”混淆这3个要素均是公文主体部分的格式项目,但各自的含义和用途有所不同。按照《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2012)的规定,“附件说明”指的是公文如有附件,要在正文下一行左空2字处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注不是对公文的内容作出解释和注释,对公文的注释或解释一般在公文正文中采取句内括号或句外括号的方法加以解决,为此,使用附注时要加以注意。
二.附件位置及装订方式不正确附件主要包括与公文正文内容相关的文字材料、数据、名单、图表、图形等,这些内容如果穿插在公文正文中,往往容易隔断公文前后意思的联系而造成阅读上的不便,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将其从公文正文中抽出来而作为公文的附件单独表述,既可以补充完善正文,又可使正文的内容简洁连贯。那么,附件应当处在公文的什么位置呢?根据《格式》国家标准的规定,附件应当置于正文之后,版记之前,并与主件一起装订。
而且公文的附件需要另面编排,也就是说无论前一面留有多少空白,都需要另起一面。实践中不少机关把公文的版记置于公文主件之后,附件之前,形成主附分离,这是不正确的。也就是说,无论附件的页数有多少,都一定要置于版记的前面,并且无极特殊情况要与主件一起装订。
这是在际操作中容易忽视的一点。如果在版记之后编排装订附件,由于版记是公文结束的标志,附件就不能视为公文的组成部分了。
三.附件的标识方法不合规范按照规定,附件都要另起一面单独编排,具体的编排方法是首先要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顶格编排“附件”二字,使用3号黑体字,如果有多个附件,后面必须紧跟附件顺序号,顺序号后无需加冒号。
附件标题编排在首页第三行居中位置,附件序号和附件标题必须与附件说明中的内容完全一致。附件标题以及附件中行、字、段落等的编排与主体部分相应格式要素的要求完全一致。
四.附件序号标点符号及页码标识不合规范按照规定,公文如有附件,一定要在“附件说明”处标注公文附件的顺序号和名称。其位置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
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 ×××××” );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要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实践中,有些公文却没有按照规定去做,比如将附件名称加上书名号,是毫无必要的;或者在附件名称后加冒号抑或句号;或者多个附件的顺序号使用汉字数字;所标示附件名称和实际附件的名称不完全一致;“附件”二字后边的冒号和序号位置颠倒。如“附件:1. ×××××” ,却被标注为“附件1.×××××”或“附件一:×××××”,或者”附件1:×××××。
”以及“附件:《×××××》”等的标注都是不规范的。还有就是当附件名称过长需要回行时,要注意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机关公文版记放在附件内容之后还是之前?
在附件之后,正文下空一行左空2字3号仿宋体标识,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如有序号则用阿拉伯数码,附件名称不加标点符号(如“附件:1.xxxxx”)。
由此可见:如果公文末页为偶数页,且有足够的空白地方放置版记,则不用另起一页;否则,需另起一页,并将其置于偶数页。公文的各要素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宽度同版芯,即156mm)以上的各要素统称训眉首;置于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要素统称主体;置于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版记。上面是规矩的版记。特殊的版记还有在主题词下面的线的下面加抄送的,一般报告、汇报、反馈这类问题用到的多。版记一般由两条直线和两行文字构成。最上面是主题词(参照国家机关公文主题词表填写);它下面是一条直线(长度同版心宽度);直线下面是两个要素,左边是发文单位全称,右边是该文件的印发日期;它下面还是1条直线;这条直线下面还有1个印发份数,但是随着信息化的深入使用,这个要素在我们单位已经不再使用了。
我就在政府文件里或者国家机密文件里见过还在使用。
附件在落款前还是落款后?
所有公文中附件的位置的一样的,在日期之后。附件应当另面编排,并在版记之前,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
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附件顺序号和附件标题应当与附件说明的表述一致。附件格式要求同正文。如附件与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当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编排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注“附件”二字及附件顺序号。我国公文有统一性的特点它的格式、种类、行文规则、办理等都是全国统一的,一般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的国家规范《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执行,此次修订于2012年7月1日正式生效。
1.内容和程序的合法性:公文的具体内容和制定程序必须, 符合法律和有关规章的规定,否则无效。
2.形式和格式上的规范性。
3.公文语体的简明性,观点严谨、鲜明,文字朴实、庄重。
4.对机关工作的依赖性。机关工作是公文形成的基础,公文是机关工作的专用工具。
公文除了文字文书之外,又有了电信文书(电报、电话记录)、声像文书(录音、录像)、图形文书(以图表为主,伴以简要文字说明)。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