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岳是哪里?五岳中的北岳是什么山
北岳是恒山。恒山之名的由来,在《风俗通》载:“恒,常也,万物伏北方,有常也。”也就是说,因恒山位居北方,而北方阴终阴始,其道恒久,为恒常之所,故曰恒山。民间的说法是因恒山山势走向为横向,“横”与“恒”相谐,古称恒山。清代魏源在《释道北山条阳列二》篇中又说:“恒山以恒水所出得名。”横河古称恒水。北魏时期郦道元《水经注》载:“又东,崞川水注之,水南出崞县(浑源境内古县治)故城南,王莽之崞张也。县南面玄岳,右背崞山,处二山之中,故以崞张为名矣。”

这里郦道元称县南之山为玄岳,而不称北岳或恒岳。郦道元死于孝昌三年(527),《水经注》的成书应早于孝昌三年,也就是说在北魏时浑源恒山并不称恒山。又载:“恒山为北岳,在中山上曲阳县西北。”又说:“古者天子巡狩,常以岁十一月至北岳,侯伯皆有汤沐邑,以自斋洁。周昭王南征不还,巡狞礼废,邑郭仍从。秦罢井田,因以立县,城在山曲之阳,是曰曲阳”。但北齐人魏收所著《魏书·地形志》载,恒山周边地区曾置”恒州“。据考,恒州当时辖地相当于现代大同市范围。有可能当时的恒山泛指大同盆地东南部的太行山支脉(含天峰岭一带)。

但唐代开始,历史典籍中出现两处恒山(或北岳)的记载,分别为山西浑源天峰岭和河北曲阳大茂山(河北阜平县境内)。比如唐代《括地志》对恒山的记载有两处,一处称恒山,在浑源:“恒山自州南十余里入磁峡,又五里至岳庙山门,又十里陟巅。”一处称北岳,在河北:“北岳有五别名……,释家谓之青峰埵,道家谓之总元洞、天金城、福地山,一名大茂山,又名神尖山。”
北岳在哪个省?
五岳之北岳是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主峰天峰岭在浑源县城南,海拔2016.1米。从春秋战国到明代中期一直在河北境内,即今天河北省保定市的大茂山。
古籍记载一般为曲阳恒山(后行政区域变更,位于阜平县、唐县、涞源三县交界处),曲阳恒山改称大茂山,又称神尖山,阜平人、涞源人称之为神仙山。五岳中的北岳是什么山
北岳指的是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恒山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中:“九州各有镇山,恒山,正北并州镇山。
恒山因其险峻的自然山势和地理位置的特点,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许多帝王、名将都在此打过仗,古代关隘、城堡、烽火台等众多古代战场遗迹保存了下来。恒山道教始于西汉,北魏开始兴盛,成为主流全真派圣地。清朝时期,康熙恢复了北岳恒山在浑源的祭祀,并在赴五台山途中,登恒山巡游。1982年,恒山成为全国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真正的最早的北岳或称“古北岳”其实在我们河北,汉代《三家注史记》、《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辞海》、《宗教词典》都有记载证明是河北保定曲阳大茂山。20世纪80年代成书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也载明:“自春秋时期起到明朝早期,北岳恒山一直在河北曲阳和涞源之间,也曾称常山、大茂山;明朝后期和清初,恒山才标注在山西浑源”。
说起三山五岳,其中的五岳更是名声显赫。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南岳衡山之秀,北岳恒山之奇,中岳嵩山之峻,早已闻名于世界。金庸老先生的武侠小说里五岳剑派更是天下流传,从而也带动了五岳山名气。
它们分别是山东的东岳泰山,位于陕西省西安西岳华山,湖南省衡阳南岳衡山,山西省浑源北岳恒山,河北省阜平中岳嵩山。
北岳是什么山,在哪个省?
北岳恒山。北岳恒山,亦名“太恒山”,古称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岳,北岳恒山,亦名“太恒山”,古称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岳唐代诗人贾岛曾有“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
北魏道武帝曾发兵数万在此劈崖凿道作为进退中原的门户,宋朝杨家将也曾在此驻兵把守,至今还流传着穆桂英大战浑州的故事。自然风光古恒山山上林木苍翠,鲜花遍野。在宽阔的跑马梁上,芳草萋萋,莺飞草长,百花争艳,将山的雄奇与草原的辽阔和谐地融为一体。狭谷和峭壁之上,横空着古老的松柏和那飞流直下的瀑布,特别是那万丈崖之上的跑马梁,更增加了山的豁达和险远之后的安详。恒山传说孟良借粮杨家将与北国交战数月,兵困粮绝。特派大将孟良去筹借粮草。一日,孟良来到阜平县神仙山西侧的城石庵,不由得一声长叹:这荒山野岭中哪有粮草。
单说这城石庵的师太,胸怀宽广又老谋深算。每年春天她都要尼姑们在山上种蔓菁(注:一种蔬菜,似萝卜),秋天吃不完的蔓菁擦成干,磨成粉,抹成一个个的坯,又用这种坯垒成又高又大的庵墙。师太闻听孟良想借粮,便笑着说:“借粮没有,实在要借,你就把这庵墙搬去吧!”孟良惊忙说:“这庵墙如何能吃?”师太笑而不答。
孟良取过墙坯一咬,顿觉香味扑鼻,又好吃又解饥,连连拜谢师太,并急令随行军士搬这蔓菁坯回营。杨家将吃了这蔓菁坯,精神倍增,一举杀退辽兵。
上一篇:顺遂的意思?顺遂是什么意思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