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在哪个省?云冈石窟在哪个省哪个市区
云冈石窟在山西省。大同,古称平城,隶属雁门郡。地处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三省交界。背靠蒙古高原,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汉高祖七年(前200年)因刘邦北击匈奴被困平城白登山(今大同东北)之史实而闻名。平城位于内外长城之间,武周塞扼据汉民族与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间的交通要道,它“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据天下之背”(《读史方舆记要》卷44《山西·大同府》),实为战略要地和中原地区的北大门。拓跋珪迁都平城之后,这里便成为鲜卑拓跋部的根据地,也是当时亚欧丝绸之路东端的国际型大都会。

从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起,经历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三帝66年东征西讨,先后降柔然、荡漠南、吞北燕、灭北凉,结束了十六国长期割据的历史,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随着“廓定四表,混一戎华”(《魏书》卷4《世祖纪下》),我国北方相对和平稳定时期的到来,向魏都平城大规模的移民和建设同时展开。从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至494年魏孝文帝再迁都洛阳,平城作为北魏的首都和我国北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历96年之久。

佛教源于印度。公元1世纪即我国西汉末期至东汉初期经陆路传入中原,经过长期不断的演变,在封建政权的支持下,佛教日益适应华夏民族的特点,逐渐变成了中国式的佛教。汉代的统治者普遍信奉道教的“黄老之学”和神仙方术,因外来的佛教教理也能被视为“清虚无为”之道而和黄老之学相提并论,故逐渐为帝王所崇尚。北魏皇帝崇尚佛教经历了一段漫长过程。道武帝拓跋珪既好黄老,信奉道教,也阅读佛经,礼敬名僧。
云冈石窟位于哪里?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
2020年2月,为致敬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云冈石窟景区恢复运营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免门票。旅游信息:1.行程线路昙曜广场——佛光大道——礼佛浮雕墙——灵岩寺(山堂水殿)——写经院——石窟群——周总理纪念室——云冈北魏皮影、木偶馆——云冈陈列馆——演艺中心——食货街
2.免费政策2020年2月,为致敬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景区恢复运营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免门票。活动期间,全国(含港澳台地区)医务工作者均可凭相关证件(以本人身份证+医护人员从业资格证,以国家卫生部门或省级卫生部门颁发的医师资格证书、护士执业证书为准)免门票。
云冈石窟在哪个省哪个市区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云岗区。石窟依山开凿,规模恢宏、气势雄浑,东西绵延约1公里,窟区自东而西依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三区。
造像最高为17米,最小为2厘米,佛龛约计1100余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遗产价值云冈石窟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北方佛教史。云冈石窟所显示的北方佛教史,是直接的,既可靠又深厚,是对稀缺的北方佛教史重要的“补缺材料”。(2)北魏时期的历史。云冈石窟在国内大型石窟中是少有的完成于一个朝代的石窟群。作为一部可视的北魏断代史,对帝王象征、佛经典故与社会现实的比照、民族关系的反映、民俗风尚的记录等问题的研究均有极大的价值。(3)艺术价值。
石窟中的建筑雕刻与佛教造像反映了北魏时期不同文化的艺术风格融合的趋势。
云冈石窟在哪里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云冈石窟在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云冈石窟的遗产价值: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
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
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