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书院建于哪个朝代?无锡东林书院——明代影响最大的书院
东林书院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东林书院,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解放东路867号,又称“龟山书院”,由杨时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后废弃;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顾宪成等人重建书院并在此讲学,后被魏忠贤下令拆毁;清代书院重建,后改为东林小学;2002年腾退小学,开辟为旅游景点。东林书院倡导的“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在明末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使得书院声名大著;东林书院内悬挂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得到了全国民众较为广泛的认可。

东林书院石牌坊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又称马头牌坊,是东林书院的标志与象征。它位于书院建筑群导入部位,起烘托整个建筑作用,使书院建筑显得庄重、古朴。明天启六年(1626年),阉党毁书院,石坊同时被毁。明代原石坊上题“观海来游”“洛闽中枢”等字样。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改建木坊。清乾隆五年(1740年)恢复石坊,坊额上改题“东林旧迹”“后学津梁”字样。此坊为三间四柱五楼构架,通高7.24米。石坊上雕饰有二龙戏珠、丹凤朝阳、狮子滚绣球、鲤鱼跳龙门等精美图案。

石坊通体设计合理,结构严谨,是石构建筑珍品东林书院石坊后甬道两侧设有两块旗杆石。此两块方形旗杆石系前代原址遗物,每块约100厘米见方,厚约15厘米。中凿圆孔,孔径25厘米左右。为书院讲学期间悬挂院旗之用。据文献记载,旗杆木制,固定于基石上。旗杆上悬长方形旗帜,东西各一面。西侧旗上有“声彻琼林”四字,东侧旗上有“香飘桂殿”四字。琼林指宋代朝廷在京城汴京琼林苑宴贺新及第进士处。科举时代又称及第为折桂。
江苏省无锡市的东林书院是明代的学者谁创造的?
无锡市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东林书院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顾宪成(1550年-1612年),字叔时,号泾阳,因创办东林书院而被人尊称“东林先生”。明代思想家,东林党领袖。江苏无锡人,在万历八年(1580年)中进士后历任京官,授户部主事。
主要作品:《小心斋札记》、《泾皋藏稿》、《顾端文遗书》主要成就:创办东林书院,发起东林大会著名的对联的作者: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无锡东林书院——明代影响最大的书院
东林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是北宋大儒杨时讲学的地方,后废。明朝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由明代学者顾宪成等人重建东林书院,并在此聚众讲学。
走过仪门,迎面是一座三间四柱五楼的石牌坊。石牌坊是东林书院的标志性建筑,坊额正面题有“东林旧迹”四字,据说早先的题字是“洛闽中枢”,意在称赞杨时在洛阳二程(程颢、程颐)和福建朱熹理学思想体系间发挥的承上启下作用。 石牌坊背面题有“后学津梁”,顾宪成等人复兴东林后,自称教授的也是“程朱”理学。在这暂且不论什么理学,我想若书院一直沿袭教书育人的功能,也许早已落入平庸,然而东林书院注定是不甘寂寞的,重建后的书院却名声鹊起,倾动朝野。丽泽堂是书院的讲学场所,堂名是顾宪成亲自拟取的,喻意相互切磋,以文会友,以友辅仁。1604年暮秋开始,一群义气相投的落魄仕人,在这里讲学、议政,试图以自己的思想和抱负开辟出一块政治清明、轻徭薄赋的百姓安生环境,在历史上留下了叱咤风云的一幕。 此后,这里的风声、雨声、读书声仿佛炸雷响彻风雨如磐的晚明夜空,大批能人志士涌入书院,摩肩接踵,人声鼎沸。
朝士慕其风者遥相应和,形成时风,时人称之为东林党。小小的书院成为晚明的舆论中心,一出庞杂繁复的党争历史浓墨重彩地演出了。 依庸堂内挂有一幅著名的对联,这幅对联还有一个故事:一个风雨之夜,陈云浦先生乘船在桥下避雨,岸边一户人家透出微弱的光,见两个孩子在灯下读书。
陈先生就随口出一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其中一孩子思索片刻后对出下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孩子就是后来的东林领袖顾宪成,这幅对联也成为东林学子读书讲学而不忘国家安危的真实写照。 依庸堂是东林学派学术领地的象征,地位极高。
传闻当年顾宪成等人复兴东林,聚众讲学。定下了书院会约:每年一大会,每月一小会,会各三日。每会推一人为主,有问则问,有商则商。凡在会中,各虚怀以听。
在讲习之余,东林人还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指陈时弊,锐意图新。东林人主张志在世道,躬行实践;反对空发议论,脱离实际。因此倾动朝野,海内一些抱道忤时的士大夫等都仰慕应和,闻风响附,皆以东林为归,一时盛况空前。 还经亭是因顾宪成曾写过《还经录》而得名。
顾宪成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寒窗苦读,终于考得功名当上了官。由于当时朝纲败坏,顾宪成被获罪罢官。他回到无锡后,与友人一起创办了东林大会,被人们称为“东林先生”。 道南祠是书院祭祀北宋大儒杨时的场所,也是书院弟子们休息的地方。
据传,杨时自幼聪颖,人称神童,曾经拜大学问家程颢为老师。杨时学成后,在与老师离别南去时,老师看着他的背影感叹:吾道南矣。“道南”二字便由此而来。
道南祠是书院被毁后唯一留存的建筑,它见证了东林党与阉党的争斗。其实整个明史就是一出忠臣节士的悲剧,从永乐灭方孝孺开始,于谦、熊庭弼、袁崇涣,到明末宦官专权,更将这出悲剧演绎到了极致。阉党在天启皇帝庇护下,尽毁天下书院,大批东林之士惨遭杀戳。
明史记载东林党“持名检,励风节,严气正性,侃侃立朝”。东林党是晚明政坛一股正义力量,东林人为官清廉,民望清澈。在政纲败坏的晚明时代,东林党给行将入木的明王朝注入一针强心剂,清正了社会风气,打压了邪恶势力,是明王朝衰亡前的一次回光返照。 东林党的兴衰是明末党派纷争的过程,东林党在党争中形成了权倾朝野的政治势力,左右着政局的发展。
但东林党却摆脱不了时代的束缚,也会计较名利,也逃不出狭隘,安插大批东林人为官,排挤打击其他党派。最终,在与阉党的斗争中逐渐没落,成为明末党派倾轧的牺牲品。 东林报功祠是清代道光年间建的,为专祀宋至清代历朝对东林书院修复、保护、捐助等地方各界有功之官佐、宿儒、士绅、贤达等。
该祠建成,当年延请李鸿章题书祠名,由邹鸣鹤撰记,由当时无锡书法名家邹安鬯书碑。 自古无锡尊师重教,读书之风蔚然。一座建于开阔庭院中的正心亭,亭内所悬匾上旌表的皆为无锡历代科考中的佼佼者。无锡共有五名状元、三名榜眼、六名探花、六百多名进士,并有“一榜九进士”、“六科三解元”的美谈流传至今。
燕居庙是书院内专门用于供奉孔子神位的地方,它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在东林党同阉党生死搏斗的斗争中被毁,直到清顺治时期才得以重建。燕居庙是典型的明代建筑样式,雅致古朴,不喜雕饰,燕居庙包括主体建筑及嵌有“燕居”、“圣城”的门额。 燕居庙中供奉着至圣先师孔子,两旁还陪祀孟子、曾子、颜子、子思。
燕居二字取自《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即“宴居”,闲居之意。它有别于府县学宫孔庙的大成殿,故取“燕居”名祠。 书院东侧是护城河,因。
东林书院的简介
东林书院,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解放东路867号,亦名龟山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1956年10月由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入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无锡官员李夔陪同著名学者杨时到无锡南门保安寺游览。杨时见这里临伯渎港,前临清流,周围古木森天与郁郁葱葱的庐山东林寺颇为相似,是一个研究和传授学问的理想场所,便有意长期在此讲学。李夔知道杨时的意思后,全力赞同,于是定此学社为“东林”,前后长达18年之久(1111年-1129年)。杨时去世后,杨时的学生在无锡县城的东林书院所在地为他建了一祠堂——道南祠,取杨时学成南归时老师程颐对他说过一句赞美的话:“吾道南矣!”。后来书院因年久失修而荒废。杨时离开后,东林书院逐渐荒废。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有僧人秋潭在原址上建东林庵,学舍被辟为东林庵。
百年后的明代,无锡人邵宝(1460—1527,号“二泉先生”)因幼年时曾在此读书,出仕后曾力图在原址修复东林书院,但种种原因没有实现,仍为学舍。明朝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新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顾宪成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在心更是家喻户晓,曾激励过多少知识分子,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促进极大。
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东林书院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2002年全面修复,有石牌坊、泮池、东林精舍、丽泽堂、依庸堂、燕居庙、道南祠等建筑。
东林书院的历史,越详细越好,有图加分,看字给分,抗拒百度,独尊历史,谢谢合作
东林党人的党争加速了明朝的灭亡,而且他们鼓动不缴商税,使得明朝廷继续剥削农民,经济雪上加霜。明朝的商人唯利是图,和他们勾结起来。
可以说一群酸儒加唯利是图的商人把持了东林党人的领导人位置。东林党争,把所有人都斗倒,不以当时满族为患。他们是江南大地主阶级的代言人,淡然不允许别人侵夺他们的权利,即使是皇帝。太监代表的是皇权,魏忠贤宦官专权,但是他毕竟把明末著名的袁崇焕扶上台,放权给其抗击东北,在民族大义上是不马虎的。东林党人是文官,明亡降清,清朝的文官和前朝的文官都是文官,历史是文官写的,你懂的。
风声雨声读书声出自哪个书院?
东林书院。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是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
明朝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兴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东林书院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2020年2月,为表达对广大医护人员的感谢,自景区恢复开园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对全国医务工作者及配偶和子女实行免费入园政策。2021年8月,入选江苏“运河百景”标志性运河文旅产品公示名单。元至正十年(1350年),有僧人秋潭在原址上建东林庵,学舍被辟为东林庵。百年后的明代,无锡人邵宝(1460—1527,号“二泉先生”)因幼年时曾在此读书,出仕后曾力图在原址修复东林书院,但种种原因没有实现,仍为学舍。
上一篇:手信是什么?手信是什么东西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