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非党化是什么意思?从人民军队的性质
军队非党化的意思是:否定军队与政党特别是执政党的内在关系,进而否定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和危害性。深入剖析和深刻认识“军队非党化”的实质及其严重危害,对于坚持人民军队性质宗旨、保持我军建设发展的正确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敌对势力极力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其险恶用心是妄图动摇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要不要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始终是我们同各种敌对势力斗争的一个焦点。空军指挥学院教授苗润奇表示,“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掩盖了军队为阶级及其政党服务、为政治服务的本质,是极其伪善和错误的。

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近20万布尔什维克党员领导不足3万人的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夺取政权,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拥有200多万党员的苏共领导人民,战胜了德国法西斯;70多年后,拥有近2000万党员和530万军队(其中军官130万)的苏共却自我否定、自我缴械,丧失政权、亡党亡国。苏联解体后,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罗伯特·盖茨飞到莫斯科,他骄傲地在红场散步,并宣称:“我们知道,无论施加经济压力还是进行军备竞赛,甚至用武力也拿不下来。只能通过内部爆炸来毁灭它。”当年,苏共放弃对军队的领导,国家危急关头军队袖手旁观,最后瞬间苏联分崩离析,苏共土崩瓦解,教训深刻!
为什么要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
在实行政党政治的国家里,根本不存在所谓“非党化”的军队。政党政治是通过政党来掌握国家政权、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一种政治统治形式。
军队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接受执政党的领导,只不过对不同国家和政党政治类型来说,其具体的领导方式有所不同而已。实行一党制或一党领导多党合作制的国家,由于不存在其他党派的竞争和掣肘,执政党往往直接领导和指挥军队。而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的国家,尽管从表面上看军队不属于哪一个政党,执政党也不能直接领导和指挥军队,但实际上,不仅执政党可以通过国家权力机关,运用相应的行政权力对军队实施领导和指挥,就是那些在野党,也可以通过议会等平台,通过参与有关军队的人事任用和政策制定等事务,来对军队施加一定影响。因此,在实行政党政治的国家中,执政党领导军队是一个普遍规律,军队与政党具有必然联系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和不能被掩盖抹杀的事实。有人推崇美军的所谓“非党化”,殊不知美军的最高统帅——总统,就不是党外人士,仅有“驴”与“象”之分而已。
从人民军队的性质 宗旨 和任务 批判 军队非政治化
人民军队宗旨 即紧紧地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人民群众自发地或在先进阶级领导下建立的并为人民群众利益而战斗的军队。
关于建设无产阶级军队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毛泽东为人民军队规定的三大任务,即打仗、做群众工作和生产,是人民军队建军宗旨的具体体现。古田会议决议指出,红军决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的军事力量之外,还要担负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党发出大生产的号召,要求军队一面打仗,一面生产,以减轻人民负担,坚持长期抗战。军队非政治化”的核心,就是主张军队必须始终同政治分开,不介入政治,不代表或支持任何一种政治观点或任何一个政治党派。由于披着“自由、民主”的华丽外衣,这个论调具有相当的迷惑性。
坚决抵制这种错误思潮影响,必须从理论上对其进行彻底的批驳。 军队非政治化”割裂军队与政治的关系,掩盖了军队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政治工具属性。“军队非政治化”的致命软肋在于完全割裂了军队与政治的关系。
从中国传统哲学的角度看,政治和军队就相当于“道”和“器”。器者,道之工具;道者,器之附领,须臾不可离也。军队因政治而产生,因政治而存在,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条基本规律。
考试题,你对“党员”二字是如何理解的?
党员就是某个党的成员。在中国有时候用党员来称呼中国共产党党员,实际上党员这个称呼是很不科学和准确的,任何一个党的成员都是那个党的党员。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报告《论联合政府》中说:“ ‘军队是国家的’,非常之正确,世界上没有一个军队不是属于国家的。”......“中国只应该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并在这个基础之上建立新民主主义的联合政府;中国的一切军队都应该属于这个国家的这个政府,借以保障人民的自由,有效地反对外国侵略者。所以一知斋主人认为,军队应该永远只忠于它的国家和人民,而不应该忠于哪个人或哪个团体。个人或团体拥有军队,是真正的封建专制主义而不是民主共和国家。军队的职责是保卫国家,军队的枪永远不能对着自己国家的公民,那怕他是犯了罪的公民,否则这个军队就是反动的军队。
邓小平提出的军队三化建设具体内容指的是什么
邓小平根据新时期我军肩负的历史使命,为我军确立了“三化”建设的总目标,即“把我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1.加强革命化建设,确保我军政治上永远合格。
2.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努力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一定要承认我们的科学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差很长的一截。要承认我们军队打现代化战争的能力不够。”3.加强正规化建设是搞好革命化、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在强调加强革命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邓小平深刻阐明了我军加强正规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对如何加强我军正规化建设的问题,邓小平特别强调要通过努力完善各种法规制度,来进一步提高我军的正规化水平。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军在完善法规制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的成效,明显地减少了工作指导上的主观随意性,提高了我军的正规化水平。扩展资料“三化”照亮了武警部队建设之路时代发展、形势变化赋予武警部队建设新的内涵、新的标准、新的要求。
新军事变革迅猛发展、国家和军队现代化步伐加快、使命任务日益繁重、科学发展的时代课题都要求武警部队要加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从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角度分析,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三者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革命化是方向,现代化是中心,正规化是保障。
离开革命化,现代化就会迷失方向;离开正规化,现代化就会失去保证。加强“三化”建设要坚持听党指挥、做到能打胜仗、锻造优良作风。
如何理解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是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也是我军区别于任何资本主义国家的军队的根本界线.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一根本的建军原则,是我们党在科学把握中国革命斗争客观规律基础上形成和逐步完善起来的.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最根本的是要坚定不移的高举旗帜,维护核心,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指挥,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这是我军最高的政治纪律,也是落实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根本要求.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和指导军队建设,将其贯彻到军队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落实到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的各项工作之中,切实解决好打得赢、不变质这两个历史性课题.这是落实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思想保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思潮的影响,进一步增强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这是保证党从思想上、政治上牢牢掌握军队的必然要求.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不断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如何理解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简短答案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是我军特有的政治优势,也是我军区别于任何资本主义国家的军队的根本界线。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最根本的是要坚定不移的高举旗帜,维护核心,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指挥,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这是我军最高的政治纪律,也是落实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根本要求。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和指导军队建设,将其贯彻到军队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落实到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的各项工作之中,切实解决好打得赢、不变质这两个历史性课题。这是落实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思想保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思潮的影响,进一步增强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军队各项建设的首位。
这是保证党从思想上、政治上牢牢掌握军队的必然要求。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必须不断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