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皇家的族谱叫什么?清朝皇室家谱

皇家的族谱叫什么?清朝皇室家谱

最佳回答2022-11-26

皇家的族谱叫做玉牒。这是中国人的传承观念,世代沿袭,皇家的族谱统称为玉牒,早在新朝就有玉牒,皇宋玉牒等,它主要是记载了父系家族世系、人物等,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以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

皇家的族谱叫什么

基本情况

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都不是真正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其“皇”或“帝”号,为后人所追加。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君主称“帝”,周天子称“王”。战国诸侯大多僭越称王,尊周天子为“天王”。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所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皇家的族谱叫什么

拓展资料

中国最早所谓的“皇帝”,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是传说中的三个古代帝王;“帝”原指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即天帝,后来许多国家混战,各自称帝,出现西帝、东帝、中帝、北帝等,使天上的“帝”来到人间,成为超越“王”的人间尊号(也有说是部落时期的黄帝、炎帝、蚩尤等)。

皇家的族谱叫什么

玉牒。皇家的家谱叫玉牒,从唐代开始就有了修玉牒的制度。

目前,清代玉碟是目前我国历史上唯一完整系统保存下来的皇室家谱。清代玉牒自然分了满,汉两种文本。但由于战事纷纷还有其他历史原因,如今完整保存下来的只剩下清代玉牒。玉牒的地位十分崇高,古代人,尤其是皇族对玉牒还是十分重视的,清代玉牒每次修撰后,都要举行恭呈御览的大礼。

清朝皇室家谱

清朝皇室家谱:又称《爱新觉罗宗谱》、《清玉牒》。《爱新觉罗宗谱》共8册,即:星源吉庆、甲册、乙册、丙册、丁册、戊册、己册、庚册。

清代玉牒是清朝历代皇帝的宗族谱。分满、汉文两种。清朝皇室家谱分册目录如下:
一.甲册1-4: 德宗景,穆宗毅,文宗显,宣宗成,仁宗睿,高宗纯,世宗宪,圣祖仁,世祖章,太宗文 皇帝位下 之子孙。
二.乙册1-4: 太祖高皇帝位下 第一子贝勒褚英,第二子亲王代善,第三子镇国公阿拜 之子孙。


三.丙册1-4: 太祖高皇帝位下 第四子镇国将军汤古代,第五子莽古尔泰,第六子辅国公塔拜,第七子亲王阿巴泰,第九子镇国公巴布泰,第十子德格类,第十一子巴布海,第十二子阿济格,第十三子辅国公赖慕布,第十四子亲王多尔衮,第十五子亲王多铎,第十六子费扬果 之子孙。
四.丁册1-5: 显祖宣皇帝位下 第二子贝勒穆尔哈齐,第三子亲王舒尔哈齐,第四子郡王雅尔哈齐,第五子贝勒巴雅喇 之子孙。5: 玉牒之末:太宗文皇帝位下第一子武肃亲王豪格之第五子温良郡王勐峨之第三子延信此支降为红带子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一子广略贝勒褚英之第一子安平贝勒杜度之第六子追封怀愍贝子杜努文之第一子苏努此支降为红带子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二子礼烈亲王代善之第一子克勤郡王岳托支下奉恩将军兴瑞之第一子全亮此支降为红带子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二子礼烈亲王代善之第二子硕托此支降为红带子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二礼烈亲王代善之第二子颖毅亲王萨哈廉之第一子阿达礼此支降为红带子太祖高皇帝位下第六子辅国厚公塔拜之第二子额克亲之第六子额尔济图此支降为红带子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七子饶余敏亲王阿巴泰之第四子安郡王岳乐之第十九子务尔占此支降为红带子太祖高皇帝位下第五子莽古尔泰此支降为红带子太祖高皇帝位下第十子德格类此支降为红带子太祖高皇帝位下第十六子费扬果此支降为红带子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亲王舒尔哈齐第一子阿尔通阿第一子舒尔赫宜此支降为觉罗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亲王舒尔哈齐第二子已革贝勒阿敏支下塞胡之第二子拉哈礼此支降为红带子[此支宗谱未记载,记载对象为春宜位下福成阿,道光年间黜宗室]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亲王舒尔哈齐第二子已革贝勒阿敏第二子爱度礼此支降为红带子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亲王舒尔哈齐第六子郑献亲王济尔哈朗支下扬桑阿第一子务能义此支降为红带子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三子庄亲王舒尔哈齐第九子脑岱此支降为红带子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五子笃义刚果贝勒巴雅喇第四子巩阿岱此支降为红带子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五子笃义刚果贝勒巴雅喇第五子锡翰此支降为红带子显祖宣皇帝位下第五子笃义刚果贝勒巴雅喇第八子德玛护此支降为红带子。


五.戊册1-2: 景祖翼皇帝位下 第一子武功郡王礼敦巴图鲁,第二子多罗慧哲郡王额尔衮,第三子多罗宣献郡王斋堪,第五子多罗恪恭贝勒塔察篇古 之子孙。2-3: 兴祖直皇帝位下 第一子德世库 第一子素赫臣,第二子谭图,第三子尼扬古 之子孙。3: 兴祖直皇帝位下 第二子刘阐 第一子陆虎臣,第二子玛英格,第三子门图 之子孙。


六.己册1-5: 兴祖直皇帝位下 第三子索长阿 第一子履泰,第二子务泰,第三子绰奇阿注库,第四子龙敦,第五子飞永敦 之子孙。
七.庚册1-3: 兴祖直皇帝位下 第五子包郎阿 第一子隋痕,第二子巴孙巴图鲁,第三子对秦,第四子郎腾 之子孙。3: 兴祖直皇帝位下 第六子宝实 第一子康嘉,第二子阿哈纳,第三子阿笃齐,第四子多罗郭齐 之子孙。

索引1-2: 爱新觉罗·常林主编。付录: 星源吉庆扩展资料:清朝皇室家谱历史意义及价值:
1.意义:我国历代王朝均修玉牒,不过,唯一完整系统地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谱只有清代玉牒。清代玉牒是清朝历代皇帝的宗族谱。分满、汉文两种。

文献系统记录了清朝历代皇族人口及宗法谱系,在清朝皇族人口研究及中国宗谱研究等方面都具有宝贵价值。为清朝官修、皇家档案馆(皇史宬)的尊藏本。从形制、体积、装裱等方面都堪称世界宗谱之最。
2.价值:(1)为研究人口学提供了精确的数字依据 。

以清代子女最多的康熙皇帝来说,他共有皇子35人,皇女20人,但真正活18岁成年者只有皇子20人,皇女8人;5岁前死亡的皇子12人,皇女10人,已成年者也多数死于40多岁的中年期。 寿命在70岁以上者只有皇十二子允祹(79岁)、皇十六子允禄(73岁)、皇二十三子允祁(73岁)。皇女中寿命最长的是第六女格靖固伦公主,也只活到57岁。而顺治皇帝情况更糟,8子6女中,8岁前死亡的皇子有4人,皇女5人,皇子寿命最长的当数皇三子玄烨(即康熙皇帝),享年69岁,皇女中只有第二女活到成年,也仅活了33岁。

由此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医疗卫生条件水平很低,加之皇族成员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其死亡率是很高的,平均寿命也不长。清代皇族女子的死亡率较男子更高,平均寿命较男子为短,这和现代社会女子人均寿命普遍高于男子的现象正相反,很值得研究。(2)清代玉牒堪称世界上记载最丰富的族谱。

最后一次修订的清代宗室玉牒多达7000页,其中仅详实记录的宗室男性就有10余万人,数量大史料多、有人口繁衍连续完整的记录,特别是女性人口资料和婚姻资料齐全。正因为如此,在研究清史的中外学者眼里,清代玉牒是一个真正的宝库。(3)审美价值。

清代玉牒用满汉两种文字缮写,装帧华美,书法隽秀,也是极具审美价值的珍贵文物。

清朝皇室的家谱是怎么排列的

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爱新觉罗氏统治中原初期,子孙并未按照辈分命名,康熙年一采用“胤”字,其中康熙帝之子雍正的名字为胤禛,孙辈用“弘”,曾孙辈用“永”。

道光时定了“溥”、“毓”、“恒”、“启”,咸丰时定“焘”、“闿”、“增”、“旗”。1938年修续爱新觉罗氏宗谱的同时,溥仪又添了12个字,“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扩展资料:清朝皇族兄弟在避讳上亦没有划一方法。胤禛登基后,其兄弟则改名为“允”字辈,但其子乾隆帝弘历即位后,并不要求兄弟避讳。

当乾隆传位予永琰后,为免其他人要改名,反而将永琰改名为颙琰。道光帝绵宁继位后也把自己名字改为旻宁。家族庞大,为了细分,由嘉庆开始,又规定同辈同一世系第二个字的部首要相同。

例如咸丰帝叫奕詝,有同父异母兄弟奕䜣、奕誴、奕譞等,他们的名字的第二个字都是“言”部。庆亲王奕劻,因其出生时已不属于近支,则自取偏旁。咸丰帝只有两子,长子同治帝无嗣,次子未命名夭折;光绪帝无子嗣,因此将道光帝的直系子孙当作近支。

道光帝是“绵”字辈,近支至“恒”字辈已为六世,“启”字辈以下行辈的第二字偏旁已无统一了。注:上表格中雍正前还有皇太极,顺治,康熙。家族庞大,为了细分,由嘉庆开始,又规定同辈同一世系第二个字的部首要相同。

例如咸丰帝叫奕詝,有同父异母兄弟奕䜣、奕誴、奕譞等,他们的名字的第二个字都是“言”部。嘉庆帝侄子绵亿,就因替长子命名“奕铭”,被嘉庆帝斥责,更以“不似近支,自同疏远”为由,被革除职务。家族世系属于登基皇帝辈份,谱份越高。

元朝各皇帝家谱

大蒙古国 汗号:成吉思汗 庙号:太祖 谥号: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姓名:孛儿只斤铁木真 统治时间:1162-1227 1206年称汗,在位22年 成吉思汗铁木真,姓孛儿只斤,名铁木真,蒙古族人。1206年,被蒙古贵族推举为“成吉思汗”建大蒙古国。

汗号:也可那颜 庙号:睿宗监国 谥号:景襄皇帝 姓名:孛儿只斤拖雷 统治时间:摄政1227-1229 汗号:窝阔台汗 庙号:太宗 谥号:英文皇帝 姓名:孛儿只斤窝阔台  统治时间:1229年-1241年 1229年即位,在位13年,成吉思汗的第三子,成吉思汗死后,由其四子拖雷监国一年,1229年才由窝阔台即位。1234年,联合宋朝灭掉金国。1235年後又攻宋朝,1241年,死时年56岁。 汗号:- 庙号:称制 谥号:昭慈皇后 姓名:乃马真脱列哥那 统治时间:摄政1242-1246年称制 昭慈皇后,姓乃马真,窝阔台的第六皇后。

窝阔台死后,推举大汗未果由昭慈皇后称制。 汗号:贵由汗 庙号:定宗 (1206-1248) 1246年即位,在位3年 定宗,名贵由,太宗长子,母乃马真氏。1246年即位,1248年死,时年43岁。

钦淑皇后 (1248-1251)年称制 钦淑皇后,元定宗第三皇后。 元宪宗 蒙哥 (1208-1259) 1251年即位,在位9年 宪宗,姓奇渥温,名蒙哥,成吉思汗的孙子,父拖雷。即位后,一面更改政制,一面继续扩张,1257年占领大理,1259年,蒙哥在攻打四川钓鱼城时,被炮石击伤而死。

时年52岁。

清朝的直系皇室、宗室、觉罗及其后人【1】


1.先说一说清朝的玉牒及其分类 清朝玉牒,就是清朝皇室所在的爱新觉罗家族的族谱。 清朝入关前,并没有编撰皇室族谱的制度,也没有编撰过皇室族谱。

《清玉牒》后世又称《爱新觉罗宗谱》,共分为8册,分别为记载直系皇室族谱的《星源集庆》册,记载宗室族谱的甲册、乙册、丙册、丁册,记载觉罗族谱的戊册、己册、庚册。
2.清朝直系皇室的来龙去脉 记载直系皇室族谱的《星源集庆》最早从嘉庆朝开始修订,刚开始记载的是乾隆帝的儿子及孙辈,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修订《星源集庆》时,记载范围发生了变化,只记嘉庆皇帝诸子也即道光皇帝与他的兄弟们的子孙、女孙。乾隆皇帝后人中除嘉庆皇帝一支之外,其它儿子的后人不再记载。 咸丰皇帝即位后,重修《星源集庆》时,记载范围再次发生变化,只记载道光皇帝本支,也就是咸丰和他的几个兄弟的子孙,嘉庆皇帝其他皇子的子孙作为直系皇室的旁支从《星源集庆》中撤去,不再记载。

后来的同治、光绪、宣统皇帝都没有子嗣,因此在每年重修《星源集庆》时,都是按照咸丰朝编修的规则进行记载,也就是道光皇帝的后人均载入《星源集庆》。 按照《星源集庆》的记载规则,就是只有道光皇帝的后人才算是直系皇室后裔,也就是狭义上的皇族子孙。 道光皇帝共有9个儿子,分别是奕纬、奕纲、奕继、奕詝、奕誴、奕欣、奕譞、奕詥、奕譓。

奕纲、奕继两人尚在襁褓中就早夭,奕纬、奕詥、奕譓均无亲生儿子,但有过继的子嗣。 咸丰皇帝奕詝倒是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是皇后生的,却早夭了,另一个就是慈禧生的载淳,就是后来的同治帝,却也只活了18岁,没有留下子嗣。 奕誴生有8个儿子,其中3个早夭。

5个长大成人的儿子中的第五子载津虽然生有3个儿子,却全都早夭了,另4个儿子都有长大成人的子嗣。 恭亲王奕欣有4个儿子,其中第三子、第四子早夭;长子不成器,也在28岁就死了,没留下子嗣,但是过继了一个儿子;次子载滢有4个儿子。 醇亲王奕譞共有7个儿子,其中3个早夭,另外4个儿子中,3个有后代,但是那个最有名的儿子,坐了皇位的载湉(光绪帝)却没有子嗣。

如上所述,清朝直系皇室后裔人口较少。

清朝皇族族谱

显祖塔克世: 宣皇后喜塔腊氏:努尔哈赤的母亲,都督阿古之女,显祖塔克氏的嫡妻。顺治五年追谥为宣皇后。

继妃纳喇氏:哈达部长万之族女。显祖的继室。生子巴雅喇。 李佳氏:生子穆尔哈齐。

努尔哈赤的后妃
一.正妃(5人) 孝慈高皇后,叶赫纳喇氏,名孟古哲哲。子一:皇太极。 元妃,佟佳氏,名哈哈纳扎青。

子二:褚英、代善。女一,东果格格。 继妃,富察氏,名衮代。

子二:莽古尔泰、德格类。女一,莽古济。 大妃,乌拉那拉氏,名阿巴亥。

子三:阿济格、多尔衮、多铎。 寿康太妃,博尔济吉特氏。
二.侧妃(4人): 伊尔根觉罗氏, 子一 阿巴泰。

纳喇氏。 睚
三.庶妃(5人): 兆佳氏。子一,阿拜。

钮祜禄氏。子二,汤古代、塔拜。 嘉穆瑚觉罗氏。子二,巴布泰、巴布海。

西林觉罗氏。子一,赖慕布; 伊尔根觉罗氏。


四.德因泽。(《清史稿·后妃传》中未记载。


五.回族-李惠霞,乐妃 皇太极后妃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所有博尔济吉特氏都是蒙古科尔沁部人)名哲哲。生三女,下嫁额哲、奇塔特、巴雅思祜朗。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

永福宫庄妃。生一子,顺治帝。女三,下嫁弼尔塔哈尔、色布腾、铿吉尔格。

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关睢宫宸妃。生一子,二岁而殇。 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

麟趾宫贵妃。生一子,博穆博果尔。一女,下嫁噶尔玛索诺木。

康惠淑妃,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衍庆宫淑妃。 元妃,钮祜禄氏。弘毅。

继续浏览:

上一篇:曲奇酥饼怎么做?曲奇

下一篇:尘埃落定是什么意思?尘埃落定是什么意思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