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和平发展是什么的主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什么深入人心

和平发展是什么的主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什么深入人心

最佳回答2022-11-26

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邓小平提出的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问题讲的就是政治问题,发展问题讲的就是经济问题,和平与发展是互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和平发展是什么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国际形势作出的重大判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以中日建交和中美建交为标志,中国的外交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开展,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认识到为发展经济,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同时,改变了战争不可避免的观点,认为国际形势走向和平是有可能的。基于上述情况,邓小平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判断。在这一判断的基础上,中国的外交实现了两大转变,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的外交得到全方位发展,初步形成了有利于国内改革开放的外交环境。

和平发展是什么的主题

1985年3月4日,邓小平会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时明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重要论断,为新时期党和国家制定对外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他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抓住了这两大问题也就从错综复杂的国际矛盾中抓住了制约影响其他矛盾的主要矛盾,把握住了时代的主题。

为什么说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这是因为世界各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合力作用的结果。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在“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后增加“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这一道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改革创新,也要实行对外开放。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所以在1992年邓小平在广东视察时就曾经讲说过一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极为重要的命题概述了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之所在,发展才是硬道理命题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
2.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什么深入人心?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才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面对时代命题,中国愿同国际合作伙伴共建“一带一路”。我们要通过这个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因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人民共同的企盼,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

人类社会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国际力量对比在此消彼长中朝着相对均衡的方向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世界各国人民都希望生活在祥和的氛围之中,期盼战争、暴力远离人类。扩展资料: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指和平与发展代替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代世界面临的两个重大课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但战争的危险并没有根除;经济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国的共同要求,但南北差距仍在扩大,世界各国远未实现共同繁荣。

坚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构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会让世界的明天多一声和谐的欢乐、少一场战乱的威胁,多一份安乐、少一份饥饿。愿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携手未来,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共同构造生活在“地球村”上所有村民的共同福祉。

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我们党在全面分析国际形势后作出的科学论断,也是我们制定内外方针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

企图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强加于人的倾向还远没有消失,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还远没有成为普遍的行为。最为突出的表现是,有的大国一意孤行地奉行单边主义,追求建立单极世界。国际舆论指出,有的大国谋求建立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秩序,实质就是要以自己的理论和价值观重整世界。
(二)南北问题更加突出。

发达国家利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主导地位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现象还很普遍,不是所有国家都能从经济全球化中受惠。贫富悬殊愈来愈大。据美林证券公司和盖普·杨公司发表的《2002年度世界财富报告》,尽管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减缓,但是全球财富继续向少数富人集中,各国百万富翁又增加了21万人,人数达到710万人,他们拥有的财富高达26万亿美元。

联合国贸发会议发表的《2002年度最不发达国家报告》披露,全球最贫穷的49个国家的人民经济状况继续恶化。每天生活费用不到1美元的人数已经达到3.07亿人,到2015年会增加到4.2亿人。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的《人力发展报告》,最富有国家与最贫穷国家收入之间的差距在1920年是35比1,1975年是45比1,1992年是75比1,2001年是100比
1.�

科技特别是信息发展上的差距造成的"数字鸿沟"同样令人担忧。
(三)影响和平与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在增加,国际和地区安全形势出现新的紧张因素。传统安全威胁不仅没有消失,而且有了新的发展。

一是国际军事力量对比失衡加剧,某些国家大幅增加军费,积极扩军备战,强化军事同盟,动辄进行军事干涉,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军事威胁增大。二是由民族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及其他原因引发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不断。与此同时,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增多,出现了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局面。作为一大国际公害,形形色色的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的危害空前加大。

2001年在美国发生的"9·11"事件,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并有着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这个事件的发生及此后美国发动的全球范围的反恐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围绕反对恐怖主义问题,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既合作又斗争的组合。 但是,综合判断国际形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还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国际形势走向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而是呈现出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基本态势。

总的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世界和平仍可以保持,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 第一,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是决定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主题的根本因素。

第二,各种国际力量不断分化组合,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深入调整,世界多极化趋势有了新的发展。各种区域性、全球性的组织和国际会议空前活跃。中国、俄罗斯、欧盟都承认世界多极化是一个趋势。

但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加紧推行独霸全球的战略,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欧盟经济一体化势头强劲,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欧、日都积极谋求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俄罗斯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在军事和科技方面仍具有相当大的实力和优势,正在努力实现经济复兴,重振大国地位;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际地位和作用稳步上升,始终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当然,多极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但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可能只有一种社会制度、一种发展模式和一种价值观念,不可能是"单极的"。一两个超级大国操纵国际事务和少数大国瓜分势力范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对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社会繁荣进步是有益的。

它使世界各大力量彼此之间逐渐形成制约与制衡的关系,有利于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实现各国人民对和平、稳定、繁荣的新世界的美好追求,也有利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扩大的国际舞台上的活动空间,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在这种任何势力也阻挡不了的世界潮流之下,当前大国之间的关系是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集中力量发展以高新科技为先导、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依然是各大国的政策取向。

第三,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也是回避不了的世界发展大趋势。全球性科技革命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面貌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人类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面临如此之多的共同问题,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拥有如此广阔的生产力发展前景。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防不开科学。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技术条件,给各国各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当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增大了各国各地区经济的运行风险。世界需要的是各国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反全球化运动也是经济全球化进程所带来的直接结果。反全球化运动主要是对经济全球化进程带来社会分化。

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世界各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力作用的结果.发展问题之所以带有战略性和全局性,是因为它不仅与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进步事业,同时也与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紧密相连.发展不仅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也是人类文明迈向更高阶段的基础.没有全人类协调、平衡、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没有持久的世界和平与稳定,已经实现的和平与稳定也难以巩固.发展问题既是发展中国家自己的责任,也是发达国家的责任.在和平稳定中谋求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谋求发展,不仅成为各国关注的核心,也成为一种现实可能.进入新世纪后,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全球总体上保持和平稳定.但是,世界还很不安宁.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

什么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有何重要意义

如何认识和平发展这个时代主题?从政治方面看,和平问题(维护世界和平与防止新的世界战争问题)是主要矛盾。从经济方面看,发展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与国际经济旧秩序之间的矛盾问题)是主要矛盾。

维护和平是发展经济的基本前提,没有和平就没有战争,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经济交往和实现本国经济的发展;战乱和冲突,则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发展经济又是维护和平的坚实基础,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有利于和平力理的壮大,贫穷落后则是国际形势动荡不安的一个主要因素。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2.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培养和重视创新人才。

3.坚持改革开放,完善内部机制,加快引进消化。4.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继续浏览:

上一篇:蜀南竹海在哪里?中国四大竹海都是哪里啊

下一篇:比基尼是什么?比基尼是什么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