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钗之年是指多少岁?金钗之年指的是我国古代女子多少岁
金钗之年是指十二岁。金钗之年最早出自南朝梁武帝所作的《河中之水歌》中,原句意思为:女子到了金钗之年,就要开始学着打扮自己,为的是能够嫁个如意郎君。后被用来作为女孩十二岁的代称。

在古代,女子一般在及笄之后就开始嫁人,在正式出嫁前,需要先找好婆家。因此,女子在十二岁到十四岁这个年纪的时候,就要开始打扮自己,大多数女子在十二岁时就开始戴金钗。

古代女子其他年龄代称:
十三岁称豆蔻年华,十五岁称及笄之年,十六岁称碧玉年华,二十岁称桃李年华。
金钗之年是多少岁
金钗之年指的是女子12岁,一般用来指代女子的年龄。在古代,女子到了十二岁的时候,就要开始带金钗,这个也是具有特别寓意的。
金钗之年最早是出自南朝梁武帝所作的《河中之水歌》,诗曰,“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大意是说,这些女子头上的钗饰非常多,脚下踩的是五色纹彩职称的鞋子。因为古代女子出嫁比较早,一般到了及笄之后就要嫁人了,因此在正式出嫁前,必须要先找好婆家。女子到了金钗之年这个年龄,就开始学着打扮自己,为的就是能够嫁个如意郎君,因此金钗之年用来指代女孩年纪的代称,一直被后世沿用。古代人们在年龄上的称呼都很有讲究的,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比如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并且男子和女子的年龄称呼也不同,比如“豆蔻年华”这是用来指十三四岁的女子,而“弱冠之年”则是用来指二十岁的男子。
金钗之年指的是我国古代女子多少岁?
金钗之年指的是我国古代女子12岁。在古代的时候,女孩子到了十二岁的时候就要开始带金钗,所以后来金钗就成了女孩年纪的代称,金钗之年也特指女子十二岁。
金钗之年是什么意思?是指女子多少岁?
; 在古代年龄称谓中,金钗之年是什么意思呢?古代每个年龄段的女子,称呼也是不一样的。金钗之年指的是十二岁,一般用来指代女子的年龄。
那么下面就具体来看看金钗之年是指女子多少岁、代表什么吧!一.金钗之年是什么意思 金钗之年是什么意思?在古代,金钗之年一般是指女子十二岁的年纪。因为到了古代,女孩子到了十二岁的年纪要带钗,因此后来金钗就成了女孩年纪的代称,所以金钗之年也特指女子十二岁,不可以用在男子身上。
二.金钗之年是指女子多少岁 金钗之年是指女子多少岁?金钗之年是女子十二岁的称谓,因为在古代,女子出嫁得比较早,一般在及笄之后就开始嫁人,所以在正式出嫁前,就得先找好婆家。因此,女子在十二岁到十四岁这个年纪的时候,就开始打扮自己,以求能嫁得如意郎君。
三.金钗之年的由来是什么 金钗之年出自哪里呢?金钗之年是古代的年龄称谓,金钗之年的说法最早见于南朝梁?武帝所作的《河中之水歌》,诗曰,“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大意是说,这些女子头上的钗饰非常多,脚下踩的是五色纹彩职称的鞋子。现在用金钗之年形容十二岁的女子。
四.其它女子的古代年龄称谓
1.豆蔻 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2.及笄 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笄就是指女子十五岁。
金钗之年
古人对人的年份都有特定之称谓,那哪年生人为金钗之年呢? 哪年生人为金钗之年。金钗之年是指女子十二岁的年龄,在2021年周岁12岁之人,生于2009年农历己丑牛年,此年生人属牛,五行属土。
己丑霹雳火之人,乃为栏里之牛,天生聪明,为人俊杰敏灵,相貌端正,气质沉稳,凡事尽责尽职。如出身富贵之家,中年盛衰无常,乃波澜人生也。女子多具经商之才能,然婚姻对象易变,婚姻宜慎选,可免将来嫁夫无大作为。 属牛之人生于2009年春夏,知足常乐,一生无大志,稳定平安,一生无大灾大难,家庭幸福,子孙孝顺,晚年有福有寿。生于2009年秋冬,格温顺,为人谦和,才能智谋过人,得父母兄弟六亲之助,事业有成,配偶如意,财丰利足。
金钗之年什么意思
年龄代称,古人指女子十二岁的年龄。 女子12岁称金钗之年,13岁称豆蔻年华,15岁称及笄之年,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
孩提:两至三岁。始龀、髫年:女孩七岁。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总角:幼年泛称。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而立:三十岁。不惑:四十岁。天命:五十岁。
(《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知非之年:五十岁。(《淮南子•原道训》:“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说春秋卫国有个伯玉,不断反省自己,到五十岁时知道了以前四十九年中的错误,后世因而用“知非”代称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我国自古以来用天干地支互相错综相合纪年,可组成六十对干支,因而称作“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所以六十岁又称作“花甲之年”。
)古稀:七十岁。(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耄耋:八
十.九十岁。(《礼记•曲礼》:“八十九十曰耄。
”人们根据这解释,把耄耋两字连用代称
八.九十岁。)期颐:百岁之人。(《礼记•曲礼》:“百年曰期颐。
”意思是人生以百年为期,所以称百岁为“期颐之年。”元人陈浩解释说:“人寿以百年为期,故曰期;饮食起居动人无不待于养,故曰颐。”)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夫妻五方去世称:丧偶。
老师称:恩师、夫子。学生称:门生、受业。
金钗之年是多少岁?豆蔻年华呢?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