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木兰围场在哪里?木兰围场在哪

木兰围场在哪里?木兰围场在哪

最佳回答2022-11-26

木兰围场在河北省东北部(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地处内蒙古草原。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地处内蒙古草原,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处水草丰美、动物繁衍的草原。“千里松林”曾是辽帝狩猎之地,“木兰围场”又是清代皇帝举行“木兰秋狝”之所。公元1681年清帝康熙为锻炼军队,在这里开辟了一万多平方千米的狩猎场。清朝前半叶,皇帝每年都要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来这里举行以射猎,史称“木兰秋狝”。

木兰围场在哪里

在清代康熙到嘉庆的一百四十多年里,就在这里举行木兰秋狝一百零五次。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森林公园,蒙古语叫“塞罕达巴罕色钦”,意思是美丽的高岭。在清朝属著名的皇家猎苑之一“木兰围场”的一部分。 森林公园总面积142万亩,其中森林景观106万亩,草原景观20万亩,森林覆盖率75.2%。

木兰围场在哪里

独特的气候与悠久的历史,造就了这里特殊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这里有浩瀚的林海、广袤的草原、清澈的高原湖泊和清代历史遗迹。塞罕坝动植物种类繁多,有高等植物81科、312属、659种,有以狍子为主的兽类11科、25种,有以黑琴鸡为主的鸟类27科88种。著名景点有:康熙点将台、将军泡子、塞罕湖、塞罕塔和十里画廊等。

木兰围场在哪里

位于河北省最北的围场县境内,与内蒙古交界,从承德北行约120公里。围场自古就是一处水草丰沛,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

到嘉庆25年(公元1820)前后140年共举行“木兰秋”105次。1690年,康熙在这里举行了著名的平定噶尔丹叛乱的乌兰布通战役。木兰围场,是满语、汉语的混称。木兰是满语"哨鹿"的意思。

当时的木兰围场,根据地形和禽兽的分布,划分为72围。每次狩猎开始,先由管围大臣率领骑兵,按预先选定的范围,合围靠拢形成一个包围圈,并逐渐缩小。头戴鹿角面具的清兵,隐藏在圈内密林深处,吹起木制的长哨,模仿雄鹿求偶的声音,雌鹿闻声寻偶而来,雄鹿为夺偶而至,其他野兽则为食鹿而聚拢。

等包围圈缩得不能再小了,野兽密集起来时,大臣就奏请皇上首射,皇子、皇孙随射,然后其他王公贵族骑射,最后是大规模的围射,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内有一幅《乾隆木兰秋图》,生动地描绘了清代围猎的壮观情景。每次围猎,一般要进行二十几天。围猎结束以后,以张三营行宫(现隆化县境内)举行盛大的庆功告别宴会,饮酒歌舞,摔跤比武。

并宴请蒙古等王公,按军功大小,予以奖赏。现在,围场还保留着东庙宫、乾隆打虎洞和石刻、古长城说碑等十几处清代皇帝行围狩猎和北巡围场的文物古迹,以及点将台、将军泡子、十二座连营等古战场遗址。围场不仅是著名的狩猎名苑,更是一个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优美的自然风光被田纪云副委员长赞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珍禽异兽的天堂。”塞罕坝景区一百多万亩森林,一百多万亩草原,为游人提供了回归自然、旅游观光的美好去处。春夏时节,万顷松涛,清风习习;茫茫草原,繁花似锦,游人徜徉其间,心旷神怡,不知有暑。八月金秋,红叶满山,霜林叠翠,吸引无数国内外游客和艺术家前来观光、摄影、写生。

一到冬季,林海雪原,莽莽苍苍、气象万千;雪淞玉树,无限情趣。丰富的冰雪资源为人们提供了滑雪、狩猎的理想场所。1991年国家建设部通过专家论证把木兰围场确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随着人们回归自然愿望的增强,来这里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加,到1998年年接待游客已达45万人次。

同时,木兰围场秀丽的景色也引起了影视艺术家的瞩目,先后有《响铃公主》《四渡赤水》《江湖奇侠传》(郑少秋主演)《荆轲刺秦王》(张丰毅、巩俐主演)《还珠格格》等二百余集影视剧在此完成。门票:70元位置:位于河北省最北的围场县境内,与内蒙古交界,从承德北行约120公里。气候:围场县由于地形差异大,塞罕坝上和坝下的气候有明显的不同。坝上为寒温半湿润高原气候,平均温度零上摄氏1度,最热月份平均温度在17摄氏度左右,虽在盛夏,犹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面积:总面积141万亩,森林面积106万亩围场一带,气候宜人,水草丰沛,森林茂密,野兽繁多,是一座天然的动物、植物园。塞罕坝是围场的精华部分,蒙古语叫"塞罕达巴罕色钦",意思是美丽的高岭。到了清代后期,国势日衰,停止了盛极一时的木兰秋活动,到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这块广阔的皇家猎场禁地全部放围开垦,森林资源遭受到严重破坏,整个围场满目荒凉,风沙漫天,野兽断迹。

草原景观:森林公园北、西部被广亵的草原所环抱。绿茵如毡,坦荡无际,风吹草低)牛羊成群。极盯远眺,蓝天、白云与草原、羊群相融相连。

间或传来骏马的嘶鸣和牧羊人的音哨,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山景:森林公园自南向北分坝上、坝上两部分。坝下为冀北山地,是阴山山脉与大兴安岭余脉的交汇处。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奇峰林立,怪石鳞峋。

坝上为蒙古高原南麓,中部山势低矮浑圆,丘陵起伏,有如波浪翻滚,西部沙丘绵延,起伏跌宕,雄浑壮美。旅游人不出森林公园,即可领略到山地、高原、丘陵等不同地形地貌的特有风韵。水景:森林公园东为阴河的发源地,西是吐力根发源地。

河道纵横、豌蜒,水流清辙,如玉带缠绕林中,若隐若现。湖淖沼潭星罗棋布,一龙泉、二龙泉、塞外第一泉和玉皇溪等群泉涌溢。隆冬白雪皑皑,千里冰封时节依然泉水汩汩,水流不断,蒸气缭绕,成为森林公园的一大景观。气象景观:每当晴空万里,大高云淡之际,清晨红日自茫茫林海东边浮现,喷薄四射,霞光万道;傍晚日暮西山,残阳如血,溪云初起。

雨后初零,云雾镣绕,山峦、树木若隐若现,变幻莫测,美妙神奇。在不同的季节,还可观赏到雾淤、雪淤、冰花、冰柱等独特的气象景观。野生动物:万顷林海,为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现有野兽、禽类100多种,包括豹、鹿、黄羊、黑琴鸡、天鹅等珍稀动物。林海探幽,啼听百鸟鸣唱之际,三五成群的狍鹿不时从眼前奔突掠过,塞罕。

木兰围场在哪

木兰围场位于河北承德围场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地处内蒙古草原,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处水草丰美、动物繁衍的草原。“千里松林”曾是辽帝狩猎之地,“木兰围场”又是清代皇帝举行“木兰秋狝”之所。

清朝前半叶,皇帝每年都要率王公大臣、八旗精兵来这里举行以射猎,史称“木兰秋狝”。在清代康熙到嘉庆的一百四十多年里,就在这里举行木兰秋狝一百零五次。

清朝的木兰围场现在在哪儿呢?

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与内蒙古草原接壤,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处水草丰美、动物繁衍的草原。

木兰秋_在哪里

木兰秋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所谓“木兰”,本系满语,汉语之意为“哨鹿”,亦即捕鹿。

称春天打猎为蒐,夏天打猎为苗,冬天打猎为狩)。清代皇帝每年秋天到木兰围场巡视习武,行围狩猎。这是清代帝王演练骑射的一种方式。木兰围场是清代皇帝举行“木兰秋狝”之所地。

史称“木兰秋狝”。在清代康熙到嘉庆的一百四十多年里,就在这里举行木兰秋狝一百零五次。

木兰围场在哪 ?有什么关于它的经典故事吗?

“木兰秋狝”与“木兰围场”“木兰”是满语“哨鹿”的意思。“哨鹿”打猎时八旗兵头带戴鹿头,在树林里口学鹿啼叫,引诱异性 ,是一种诱杀的打猎方法。

“木兰秋狝”中的“狝”就是行猎的意思。古代帝王外出打猎根据不同季节,分为四种类型:春叫“搜”、夏叫“藐”、秋叫“狝”、冬叫“狩”,即春夏秋冬四季打猎。“木兰围场”作为清王朝塞外的皇家猎苑,自康熙二十年建立木兰围场到嘉庆二十五年的139年历史中,他们共来围场99次,举行木兰秋狝大典88次,其中康熙来木兰围场40次,举行秋狝38次;乾隆来围场48次,举行秋狝39次;嘉庆来围场11次,举行秋狝11次。这里成为清帝避暑、从事联络北方蒙古诸部和其他少数民族活动的重要场所。

其间一些重大事件就是在“木兰围场”与“避暑山庄”之间运筹的。历代清帝,皆激扬文字,赋诗撰文代不绝书,随围大臣,纷纷赞奇颂胜,创造了辉煌的“木兰秋狝”文化。清朝皇帝把秋季定为最佳狩猎时期,几乎每年都会组织大批人马来到围场进行狩猎,即 “木兰秋狝”,即时皇帝亲临。

“木兰秋狝”正是“秋以狝治兵”,实则是训练八旗将士的大规模军事演习,以此达到以兵治国。 地址: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北端(红山军马场)交通:木兰围场位于河北省围场县最北端,距离承德市区120公里。去围场旅行可以从北京或承德出发。

从北京北站乘坐开往赤峰的火车2559次到河北四合永站下车(21:03发车,次日4:06到四合永车站,行程约7小时);也可乘从承德往通辽方向的6029次(8:31发车,11:38到四合永,行程3小时),该站离围场22公里,有中巴车直达。去围场的另一途径就是从北京西直门长途客运站乘汽车经承德到围场,途中约需10小时。

继续浏览:

上一篇:合欢花象征什么?合欢花的寓意

下一篇:木兰围场和塞罕坝是一个地方吗?木兰围场和塞罕坝是一个地方吗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