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回族的生活习俗?回民的生活习俗有哪些

回族的生活习俗?回民的生活习俗有哪些

最佳回答2022-11-26

回族禁食猪、马、驴、骡、狗和一切自死的动物、动物血,禁食一切形象丑恶的飞禽走兽,无论牛、羊、骆驼及鸡禽,均需经阿訇或做礼拜的人念安拉之名然后屠宰,否则不能食用。

回族的生活习俗

回族的传统节日是与伊斯兰教分不开的。全国解放以后,人民政府规定开斋节、宰牲节、圣纪节为信仰伊斯兰教各少数民族共同的民族节日,并规定节日放假1至3天。回族一年过的节日也主要是这三大节日。 

回族的生活习俗

开斋节,阿拉伯语是尔代·费土尔,尔代的汉意是“节”的意思。尔代·费土尔就是开斋节。在新疆地方,称肉孜节或芦仔节是波斯语的音译,即斋戒封斋的意思。在伊斯兰历九月(来麦丹)封斋一个月,白天不吃不喝,夜晚才可饮水进食。一月过后,伊斯兰十月初见新月而开斋不再封斋。 

回民的生活习俗有哪些

回族的禁猪习俗、禁食自死物及其他饮食习俗;回族禁烟酒习俗;回族禁求签、玩赌、拜偶像习俗。1.回族的风俗有些事来源于宗教的经典。

无论遇到什么压力和阻力,始终未改变回族禁养猪,禁食猪肉的习惯。公元七世纪,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为了消除频繁的战争,促进在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统一,顺应了当时阿拉伯地区禁食猪肉的习惯,吸收了犹太教《旧约全书》中有关禁食猪肉的戒律,并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完善,列入《古兰经》中。这些禁令都是以安拉的名义颁布的,信仰穆斯林的回族必须无条件接受和遵守,不能有半点的怀疑。2.回族禁止烟酒:回族认为饮酒是不光彩、不应该的,必须严格禁止。

对孩子从小就进行教育,不许饮酒。现在回族无论是烈性酒,还是甜酒、啤酒,都在禁止之列。有些回族本身就不愿意和饮酒者同桌聚餐。

虽然,回族对酒不像对猪那样憎恶,城市里的回民现在也有喝酒的,但他们都背过父母去喝。回族也不抽烟,认为抽烟特别是抽鸦片是一种犯罪。所以过去回族抽鸦片的很少,“百里无一”,男女老少皆知道它的毒害。

因此,长辈对晚辈,妇对夫都常常进行劝导教育、敲警钟。3.回族的族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学术界一般认为回族大致形成于明代,而元代是回族形成的准备时期,明代是回族最终形成的时期。回族人民具有反压迫斗争的光荣传统,各地回族还以不同的形式参加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为回族人民的彻底解放指明了方向。

回族不论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回族在历史上都涌现过不少杰出的人物。对当时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回民的生活习俗有哪些?

服饰: 回族服饰不论男女都讲究整齐、美观、简朴舒适、干净卫生,不穿妖艳华贵的衣服,特别是男子不衣艳色,不着异冠;爱美但不以为奇,“淡妆浓抹总相宜”。平时,其款式与汉族服饰相似,主要标志在头部,男子喜爱戴无沿圆小白帽,俗称“礼拜帽”,讲究的人,还在圆帽上刺上精美的图案。

回族视白色为最洁净、最喜悦和最清白的色。在炎热的夏天,穿白色可以反射热量等,因此,戴白帽、穿白衣已成为回族服饰习俗的特点之一。回族妇女常戴盖头,盖头旨在盖住头发、耳朵、脖颈。回族人民认为这是女性的羞体,需要全部护严。

回族人民戴盖头的习俗,是受阿拉伯国家的影响。在阿拉伯地区,原来风沙很大,水源较少,人们平时难以及时沐浴净身。为了防风沙、讲卫生,妇女们自己缝制了能遮面护发的头巾。

后来许多阿拉伯、波斯商人把这种习俗带到中国。盖头多用纱、绸、布等制成,颜色有绿、白、黑及各种花色等。 不过现在开放了。

在日常用语上面,回族人忌讳把宰牲说为“杀”,如忌讳说杀牛、杀羊、杀鸡等,应说宰牛、宰羊、宰鸡。忌讳说肥牛肉,只说壮牛菜、壮牛肉,忌讳说牛肥,说牛壮。

忌讳使用“猪”字,凡使用猪字的词语,均是侮辱性骂人等等。 回族清真膳食主要以牛肉、羊肉、鸡肉、鸭肉、时鲜瓜果蔬菜及其他副食品为主,特别讲究清洁卫生,以鲜活为宜,未经宰杀的鸡、鸭、牛、羊一概不吃。忌食猪肉和用猪肉、猪油掺与制作的一切食品,禁吃狗、马、骡、驴和猛兽的肉,禁吃自死之陆地动物和动物的血液,忌饮酒吸烟。 回族清真菜点,与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同时注意吸取外地或其他民族烹调精华,形成了煎、炸、爆、炒、蒸、卤、炖、烩和使用特产甜酱油的烹调技艺,突出地方风味,极大地丰富了清真菜肴的花色品种。

清真菜在云南众多的少数民族菜中独树一帜,独具风味。其烹调的各种菜以淡、烫、鲜香沙壮、醇厚回甜、富于营养为滇味特色。如油炸牛干巴、牛肠肚、凉鸡、冷片等。油香被视为圣洁之物,有丧喜事,煎油香请阿訇念经、分送亲友邻居品尝。

回族人在吃油香的时候,要将油香的面子放在上面,要用右手掰着吃,不能一口口咬着吃。 回族热情好客,礼貌待人,很讲究礼节,晚辈见了长辈,要停下来,向长辈问好,并主动用双手与其握手,俗称“拿手礼”,回族女性忌讳与异性握手。平辈之间、长辈对晚辈只称名不提姓,以表示亲切。晚辈对长辈按辈份称,如哥哥、姐妹、叔叔、娘娘、巴巴〔念第三声(爷爷)〕、奶奶等。

客人到家入座时,按辈份年龄入座,长者在前,晚辈在后,并不得在客人面前来回走动。吃饭时,先让客人吃,然后主人才动筷子,忌讳进食时出声音、喝茶用口吹或吸出声音。向客人倒水、加菜时,要向内拨、倒,很忌讳反手向外拨倒。

陪客吃饭也很讲究,男客人由男主人陪同,女客人由女主人陪同。回族人很讲究礼尚往来,婚丧大事都要互送礼物,以表示关心。 回族群众把饮茶作为待客的佳品,每当过古尔邦节、开斋节或举行婚礼等家里来客人时,主人会热情地给您先递上一盅茶,端一些瓜子、水果类,让您下茶。

茶,是连接友谊的纽带,不论是汉族大哥,还是其他民族兄弟,到回族群众家里作客,会深深地感到,回族兄弟好客大方,茶香,情更浓。 婚俗: 回族人反对终身不娶不嫁,他们遵循“婚姻无贫富,必择善良”的准则,反对“问八字、争聘财”,提倡族内通婚,有条件的允许同外族通婚,但外族的一方必须经过入教仪式方可。云南南回族的婚俗别具特色,因居住在山川、城乡的不同,婚姻习俗也不尽一致。回族的婚姻一般经过恋爱、订婚和婚礼。

回族青年恋爱自由,或自己认识,或经人介绍。有父母做主,但本人同意是前提。婚礼在阿訇的主持之下进行。

订婚:若男女双方情投意合,愿结良缘,由男方父母托人向女方父母“提亲”,通过进一步接触、了解,男女双方都满意的话,由双方父母承办、举行订婚仪式,正式确立双方婚约关系。男子向女方送一定数额的聘礼,现在聘礼多为衣服、布料、金首饰和现金,聘礼多少、贵重根据男方经济条件而定,定婚仪式常常在女方家举行,时间为傍晚,届时,请阿訇念经,请亲朋好友和阿訇吃茶点、蒸糕。 婚礼:多在冬季举行,择日多为星期五聚礼日,头天晚上“吃茶”,到亲朋好友前来祝贺送礼。婚礼在下午举行,新郎在亲友、朋友的陪同下,到新娘家接亲,同时将结婚礼品送至女方家。

新娘在亲朋好友陪同下,与新郎及迎亲人一起到新郎家,同时将嫁妆,送到新郎家。新娘接回家后,由阿訇为新郎新娘念“尼卡哈”(用阿拉伯语念证婚词 ),并问新郎新娘是否愿结为夫妻。回答同意后,由阿訇当众宣布:“从现在起,你们俩正式结为夫妻。

”并且告诫一对新人要互敬互爱,白头到老,仪式结束后是热闹的“耍新郎”。 有些地方还要将公婆耍闹一番,新郎的父母被蜂踊而至的青年人用早已准备�。

回族有什么生活习惯和服饰


一.回族的生活习惯:
1.回族禁食猪、马、驴、骡、狗和一切自死的动物、动物血,禁食一切形象丑恶的飞禽走兽,无论牛、羊、骆驼及鸡禽,均需经阿訇或做礼拜的人念安拉之名然后屠宰,否则不能食用。
2.日常生活中,回族不抽烟、不饮酒,但特别喜欢饮茶和用茶待客。

盖碗茶是西北回族的一种特殊嗜好。最有代表性的是“八宝盖碗茶”,即盖碗内泡有茶叶、冰糖、枸杞、核桃仁、芝麻、红枣、桂圆、葡萄干(或苹果干)等。
3.各地回族婚礼形式多种多样。婚礼时,男女各家还要摆宴席,招待宾客。

当新娘子入了洞房,送亲客人进屋后,主人一方面安排接待客人,一方面请阿訇给新郎新娘念“尼卡哈”证婚仪式结束后,新郎、新娘入洞房。
4.回族忌说“死”,将“逝世”一般称为“无常”,有些地方称“归真”或“毛提”。“归真”是回族群众对笃信宗教和宗教职业人员以及宗教上层人士的称法。

葬礼要经过停尸、善面、备殓、净身、下葬、纪念亡人等程序。
二.回族的服饰:
1.回族妇女一般都头戴白圆撮口帽,戴盖头(也叫搭盖头),一般都是绿、青、白三种颜色,有少女、媳妇、老人之分。
2.一般少女戴绿色的,已婚妇女戴黑色的,有了孙子的或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

绿盖头清俊娇丽;白盖头干净持重;黑色盖头素雅端正。大都选用丝、绸、乔其纱、的确良等高中档细料制作。
3.老年人的盖头较长,要披到背心处;少女和媳妇的盖头比较短,前面遮住前颈即可。


4.除了白帽外,清真寺里的阿訇、满拉和笃信宗教的回族老人则喜爱戴缠头。扩展资料:回族的节日回族每年主要过三个重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每年教历九月为斋月,男满十二周岁、女满九周岁以上的回民,都要封斋。斋戒期满,逢开斋节,这一天从拂晓开始起来,洗大净、沐浴净身,换上新衣服,到清真寺会礼。

“古尔邦”一般在开斋节后70天举行。节前家家打扫卫生,炸油香、馓子、花花等。节日当天拂晓,沐浴净身、燃香,换上整洁的衣服赴清真寺参加会礼。结束后,还要举行一个隆重的宰牲典礼,所宰的肉一份自食,一份送亲友邻居,一份济贫施舍。

圣纪节是纪念穆罕默德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相传他的诞辰与逝世都在伊斯兰教历3月12日,一般合称“圣纪”,俗称“圣会”。节日这天首先到清真寺诵经、赞圣、讲述穆罕默德的生平事迹,教育回族群众不忘至圣的教诲,做一个真正的穆斯林。这天穆斯林还要做讨白(忏悔)。

仪式结束后,开始会餐。

继续浏览:

上一篇:桃花岛在哪里?桃花岛风景区在哪里

下一篇:涠洲岛位于哪里?涠洲岛在哪里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