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天坛是哪个朝代建的?天坛是哪个朝代建造的

天坛是哪个朝代建的?天坛是哪个朝代建造的

最佳回答2022-11-26

天坛是明代建的。据史料记载,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天坛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言:“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于是决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

天坛是哪个朝代建的

圜丘坛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望灯等。圜丘明朝时为三层蓝色琉璃圆坛,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并改蓝色琉璃为艾叶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栏。圜丘形圆象天,三层坛制,高5.17米,下层直径54.92米,上层直径23.65米,每层四面出台阶各九级。上层中心为一块圆石,外铺扇面形石块九圈,内圈九块,以九的倍数依次向外延展,栏板、望柱也都用九或九的倍数,象征“天”数。

天坛是哪个朝代建的

圜丘台面石板、拦板及各层台阶的数目均为奇数九或九的倍数。如台面石板以上层中心圆石为起点,第一圈为九块,第二圈为18块,依次周围各圈直至底层,均以九的倍数递增。各层汉白玉石栏板的数目也是如此。燔柴炉位于圜丘坛外壝内东南,坐南朝北,圆筒形,绿琉璃砖砌成,其东西南三面各出台阶九级。燔柴炉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望燎仪时焚烧祭祀正位(皇天上帝)供奉物用的。

天坛是哪个朝代建的

天坛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竣工于嘉靖二十四年,为明清两代的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现位于北京市南部,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天坛的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于1998年被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天坛现位于北京市南部,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天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其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两坛在同一条轴线上。新中国成立后,天坛历经多次修缮和大规模绿化,才形成了今日之规模。天坛于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天坛是哪个朝代建造的?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用工十四年与紫禁城同时建成,名天地坛。嘉靖九年(1530年)因立四郊分祀制度,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称天坛。

天坛是在哪个朝代建立完工的呢?

天坛,位于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的祭坛建筑群,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坛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

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于是决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方泽改名地坛。

大祀殿废弃后,改为祈谷坛。嘉靖十七年(1538年)祈谷坛被废,于十九年在坛上另建大享殿,二十四年建成。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名祈年殿。

以后多次修缮、扩建。天坛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总占地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分为内坛和外坛。

主要建筑物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条贯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桥,把这二组建筑连接起来。外坛古柏苍郁,环绕着内坛,使主要建筑群显得更加庄严宏伟。坛内还有巧妙运用声学原理建造的回音壁、三音石、对话石等,充分显示出古代中国建筑工艺的发达水平。

天坛公园,是中国保存下来的最大祭坛建筑群。时下的外坛北门和东门,都是1975年以后增建的。内坛中间还有一道东西向的隔墙,它算作圜丘坛的北墙。这段隔墙在两轴线部位成弧形向北凸出,绕过皇穹宇外墙而与东西内坛墙相连接,将祈谷、圜丘两坛隔成两个区域。

天坛建于哪一年?何人所建?

天坛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是明成祖朱棣用工十四年与紫禁城同时建成,名天地坛。嘉靖九年(即公元1530年)因立四郊分祀制度,于嘉靖十三年(即公元1534年)改称天坛。

天坛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呢?它有着怎么样的发展历史呢?

天坛最初修建好的时间是在1420年,也就是明永乐18年,天坛主要是指天坛公园,它是北京市境内国家级的旅游景区,它被评为国家级五A旅游景区,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天坛这个古建筑发展历史是什么样的。天坛主要存在的地方就是北京天坛公园,在古代的时候就曾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所,相信许多人都听过祭天这个典礼,所以天坛公园在明代及清代的时候就是帝王用来祭天的一个场所,所以这个场所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有关天坛的历史活动,这可以追溯到公元两千年的时候,当时人们建造好天坛之后,主要就把它用于祈祷五谷丰收的一个地方。到了清乾隆年被改名为祈年殿,天坛经过了很多次的修缮,也有着不同程度的扩建,天坛这个历史文物是我们国家非常注重保护的一个古建筑,但是这个古建筑在1900年被破坏过,也就是八国联军曾经在天坛里设立过打仗的地方,里面的文物祭祀用的物品以及数目都被有着不同程度的破坏,自从我们国家新成立之后,政府就对这个文物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以及资金想要去保护和进行维修,现在我们看到的天坛经过了很多次的修缮之后,终于变得更加壮丽,但是它以前样子是再也回不来了,天坛公园占地有200公顷,它在每一个方向上都有着一扇门,园内种植着很多树,而且这些树都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天坛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的单位,曾在1998年被联合国确认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以上这个故事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如果有任何错误,敬请谅解。

天坛是什么时候创始的

天坛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以下引自百科:北京天坛地处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故宫正南偏东的城墙,正阳门外东侧。

是中国古代明、清两朝历代皇帝祭天之地。这个建筑综合体是帝王祭天的场所,它创造了一个象征性的联系,来加强孔子的社会的等级制度。总面积为273公顷。是明清两代帝王用以“祭天”“祈谷”的建筑。

天坛(Temple of Heaven)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 2009年,北京天坛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帝祭天建筑。

北京天坛占地272万平方米,整个面积比紫禁城(故宫)还大些,有两重垣墙,形成内外坛,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圜丘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

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是一个矩形大殿。

祈年殿高38.2米,直径24.2米,里面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列,也是天坛的主要建筑。圜丘建于明嘉靖九年。每年冬至在台上举行“祭天大典”,欲称祭天台。回音壁是天坛的圆形围墙。

因墙体坚硬光滑,所以是声波的良好反射体,又因圆周曲率精确,声波可沿墙内面连续反射,向前传播。

继续浏览:

上一篇:天坛在北京哪个区?天坛资料

下一篇:天坛是什么建筑?天坛的简介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