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是哪个朝代的?王安石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王安石是北宋的。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存世作品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临川先生文集》等。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被宋神宗升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六十六岁。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王安石是哪个朝代的?
王安石是宋朝人。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有《临川集》等著作存世。扩展资料:王安石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强调文章的现实功能和社会效果,主张文道合一。他的散文大致贯彻了他的文学主张,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王安石的论说文,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长篇则横铺而不力单,短篇则纡折而不味薄,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结构谨严,说理透彻,语言朴素精练,具有较强的概括性与逻辑力量,为推动变法和巩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成果起了积极的作用。
王安石的短文,直陈己见,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形成了“瘦硬通神”的独特风貌,如史论《读孟尝君传》,全文不足百字,然而层次分明,议论周密,词气凌厉而贯注,势如破竹,具有不容置辩的逻辑力量。还有一部分山水游记散文,简洁明快而省力,亦记游,亦说理。
王安石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王安石是中国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1021年12月19日 -1086年5月21日 [123] ),字介甫,号半山。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被宋神宗升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六十六岁。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
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有《临川集》等著作存世。
王安石是什么朝代的人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人物,王安石出身地方官家庭,长大以后成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大文豪。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的重要大臣,一生都在为国家的江山社稷着想。
王安石开船了荆公新学,加快了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速度。王安石开创的学派在哲学上的成就极高,运用五行说将宇宙形成叙述出来,丰富了我国古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内容,将我国古代辩证法推倒了一个新的高度。王安石在文学上的造诣也很高,他的文章书写的论点突出、联系紧密、逻辑清晰、有很强的说服力。王安石的诗也擅长说理,这也与他做官有关。晚年的王安石,作出来的诗比之以前含蓄温婉了许多。扩展资料两宋三百多年,主要有两件大事:一是屡遭游牧民族入侵,另一件就是“王安石变法”。王安石的影响力之大,要盖过他前后很多大宋皇帝。
而名相济济的王安石时代,很多伟大的政治家,如司马光、欧阳修、苏东坡,也只留下文章传世,他们政治家的身份也常常被人们忽略。王安石为相时,弹劾他的人前赴后继,奏折像雪片一样飞进宫里。王安石应对的方法则是给这些人罗织罪名。
宋神宗之后,从北宋直至清末,王安石变法一直都被否定,被认为是导致北宋灭亡的原因。给予肯定评价的很少,著名的有“百日维新”的代表人物梁启超。不过很少有人给王安石扣奸臣的帽子。
其中原因也许是,不管王安石的改革政策,还是他的固执己见、打击政敌,都是于公而非于私。
王安石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王安石擅长于说理与修辞,善于用典故,风格遒(qiú)劲有力,警辟精绝,也有情韵深婉的作品。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王安石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希望大家喜欢。
下面,我为大家分享王安石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王安石出生于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他的父亲是临川军判官。 王安石自幼聪颖,酷爱读书,过目不忘,下笔成文。稍长,跟随父亲宦游各地,接触现实,体验民间疾苦。文章立论高深奇丽,旁征博引,始有移风易俗之志。 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入京,以文结识好友曾巩,曾巩向欧阳修推荐其文,大获赞赏。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登杨寘榜进士第四名,授淮南节度判官。
任满后,王安石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机会,调为鄞县知县。王安石在任四年,兴修水利、扩办学校,初显政绩。 皇祐三年(1051年),王安石任舒州通判,勤政爱民,治绩斐然。
宰相文彦博以王安石恬淡名利、遵纪守道向仁宗举荐他,请求朝廷褒奖以激励风俗,王安石以不想激起越级提拔之风为由拒绝。欧阳修举荐为谏官,王安石以祖母年高推辞。欧阳修又以王安石须俸禄养家为由,任命他为群牧判官。
不久,王安石出任常州知州,得与周敦颐相知,声誉日隆。 王安石宣扬“发富民之藏”以救“贫民”的思想。“有司必不得已,不若取诸富民之有良田得谷多而售数倍之者。
不可不恤也。
王安石是哪个朝代的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以及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小时候非常聪明,读书过目不忘,所以在父亲的安排下王安石受到了比较好的教育。
于是他走上了仕途之路,通过科举考试考中进士,成为了官员。之后王安石将自己变法的想法告诉了宋仁宗,但是宋仁宗并未采纳王安石的变法主张,这让王安石很是失落。宋神宗即位后,王安石这才受到重用,并且一步一步走到了丞相的地位,虽然改革按照计划开始执行,但是遭受到保守派的强烈攻击与弹劾,最终变法失败。王安石是哪个朝代的?
宋朝人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文。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
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宋神宗时宰相。创新法,改革旧政,世称王荆公。
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方面,词作不多,但其词能够“一洗五代旧习”,境界醒豁。今传《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好(0)不好(0) 相关问题 诗人王安石是哪个朝代的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世称临川先生。
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大诗人、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死后谥号“文”。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强,受到较好的教育。
庆历二年(1042年)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的官吏。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年)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钟山,谥文。
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宋神宗时宰相。创新法,改革旧政,世称王荆公。文学上的主要成就在诗方面,词作不多,但其词能够“一洗五代旧习”,境界醒豁。
今传《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