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古琴古谱是什么?我国最古老的古琴曲谱是南朝梁代丘明所传的什么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古琴古谱是什么?我国最古老的古琴曲谱是南朝梁代丘明所传的什么

最佳回答2022-11-26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古琴古谱是碣石调·幽兰。全曲共分四段:第一段是引子,曲调深沉,有一种压抑的感觉,节拍较自由;其余三段是乐曲的主题:第二段与第三段采用了泛音与按音交替出现的音乐旋律,在音色上有较大的变化和对比,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感慨;第四段的音乐大部份都用清澈的泛音演奏,情调明朗,象征著光明即将来临,表达作者通过兰花的性格看到了一个充满了希望的未来。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古琴古谱是什么

赏析

此曲的曲调十分清丽委婉,节奏缓慢悠扬。谱序中说:「其声微而志远。」谱末小注说:「此弄宜缓,消息弹之。」琴曲的开端是深沉忧伤的。二、三段音色变化对比较大,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无限感慨。末尾以清澈的泛音演奏,明朗豁达,透过兰花性格,象征光明将临。虽然作者有着生不逢时的抑郁伤感,但却哀而不伤,如入宁静致远无人之境,消归于内心无限的平和与安详。静夜细品,别有一番典雅清净、悠远旷达的意境。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古琴古谱是什么

内容

无名不动。又下大指当九案徴。无名散打宫。挑徴。大指掐徴起。大指还当九案徴羽。急全扶徴羽。举大指屈无名当九十间案文武。食指打文。下大指当九案文。挑文。大指不动。又节历武文。吟。无名散打宫徴。大指不动。食指挑文。中指无名间拘羽徴。挑文。无名散摘徴。食指历武文。龊煞。大指不动。急全扶文武。大指当八案武。食指挑武。大指缓抑上半寸许。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古琴曲谱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古琴曲谱是《碣石调·幽兰》,它由六朝梁代丘明传谱,原谱则是唐人手抄的卷子。由于文字谱过于繁复,使用不便,经唐代琴家曹柔减化,发展成为减字谱。

现《琴曲集成》所收录的《碣石调·幽兰》谱,是据日本京都西贺茂神光院所赠照片影印的,实际上是为《古逸本》的母本。全谱共有汉字4954字,通过详细的文字记述琴曲的演奏手法,如左右手的指法、弦序、徽位等来记录琴曲。《碣石调·幽兰》的特点全曲共分四段:第一段是引子,曲调深沉,有一种压抑的感觉,节拍较自由;其余三段是乐曲的主题:第二段与第三段采用了泛音与按音交替出现的音乐旋律,在音色上有较大的变化和对比,体现了作者内心的感慨。第四段的音乐大部份都用清澈的泛音演奏,情调明朗,象征著光明即将来临,表达作者通过兰花的性格看到了一个充满了希望的未来。

整首乐曲节奏缓慢,力度也并不强烈,表现了空谷幽兰那清雅素洁及静谧悠远的意境,表达了抑郁伤感的情绪。

我国最古老的古琴曲谱是南朝梁代丘明所传的什么

我国最古老的古琴曲谱是南朝梁代丘明所传的《碣石调·幽兰》。《碣石调·幽兰》据传是梁代琴家丘明所传的一首古琴曲,该曲曲调清丽委婉;整首乐曲节奏缓慢,力度也并不强烈,表现了空谷幽兰那清雅素洁及静谧悠远的意境,表达了抑郁伤感的情绪。

第四段的音乐大部分都用清澈的泛音演奏,情调明朗,象征著光明即将来临,表达作者通过兰花的性格看到了一个充满了希望的未来。

我国现存最早的古琴谱集是什么?

我国目前现存最早的古琴谱集为:“《神奇秘谱》”。《神奇秘谱》是明朝时朱权所著的一部古琴曲谱,因为朱权号“臞仙”而亦称《臞仙神奇秘谱》。

分为三部分,共收录六十四首古琴曲。它是已知最早的刊印减字谱集。扩展资料:神奇秘谱为研究古琴音乐的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史料价值。编者认为这些乃太古之操,昔人不传之秘,他有意从当时传曲中选择了历史价值较高的太古传谱。

神奇秘谱在各曲之前都写有详尽的题解,将琴曲的渊源演变情况和乐曲的表现内容作了介绍,段落、指法、音位也标写的很清楚。神奇秘谱为中国古琴文化史上最有影响力,是琴人打谱、校谱、研究古曲的重要依据,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是琴人必备的琴学资料。古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乐器的地位最崇高,被誉为哲学性的艺术或艺术性的哲学,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古琴谱是

碣石调·幽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琴谱,也是唯一用文字谱的记写方式保存下来的琴曲。此谱原件藏于日本,清末学者杨守敬于1880—1884年在日本访求古书时发现此谱的宝素堂抄本,后由当时驻日公使黎庶昌摹刻后收入他所辑印的《古逸丛书》中,于光绪十年(1884)出版行世。

全谱共有汉字4954字,通过详细的文字记述琴曲的演奏手法,如左右手的指法、弦序、徽位等来记录琴曲。从谱前小序可知,现存《碣石调·幽兰》是南朝梁会稽人丘明(493—590)临终前传给王叔明,当是六朝旧曲。丘明是梁末的隐士,隐于九嶷山,隋开皇十年(590),于丹阳县卒,时年97岁。他精于琴,于《幽兰》一曲尤特精绝,并“以其声微而志远,而不堪授人”。

不过,从此抄本的字迹和指法来看,疑是在唐代初年转写的。杨守敬在《经籍访古志》中指明出宝素堂之影写本“书法遒劲,字字飞动,审是李唐人真迹”。此谱在国内刊行之后,京师琴家杨宗稷于1911—1914年间对此谱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与打谱,并刊行了《幽兰古指法解》《幽兰减字谱》《幽兰五行谱》。

至20世纪50年代,又有管平湖、姚丙炎、徐立荪、吴振平等前辈琴家对琴曲《碣石调·幽兰》进行打谱,并使其相关的研究得以深入。“碣石调”的曲调来源很早,一般认为魏晋时已作为舞曲来演奏。早在三国时,曹操在其清商乐中,作有《步出夏门行》之诗。

《南齐书·乐志》曰:“碣石调篇,魏武帝辞,晋以为《碣石舞歌》,其歌四章。”今存《碣石调·幽兰》谱,也是分为四拍,正与“其歌四章”的曲体结构相合。《幽兰》最早是“楚调”中的著名歌曲。

南朝诗人谢惠连《雪赋》中有“楚谣以《幽兰》俪曲”的记载。它后来被改编成瑟曲、笳曲、琴曲,许多文人也都写诗描述它。如晋代陆机《日出东南隅行》云:“悲歌吐清音,雅韵播《幽兰》。”北魏鹿悉《讽真定公二首》中日:“援琴起何调,《幽兰》与《白雪》。

”梁代柳恽《捣衣诗》曰:“清夜促柱奏《幽兰》。”汉代司马相如《美人赋》也提到:“抚弦为《幽兰》《白雪》之曲。”可见,琴曲《幽兰》在汉魏六朝时期已是一首很著名的琴曲。关于这首琴曲的内容,原卷子谱序未叙曲情。

但杨守敬《经籍访古志》从原谱标题下“又名《猗兰》”四字,断此为表现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内容。据《琴操》载,春秋时期,先哲孔子在周游列国之时,得不到各国诸侯的赏识和重用,在他从卫国回到晋国的途中,见到隐谷中茂盛的芗兰与杂草为伍,触动了内心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自伤感情,而创作了名为《猗兰》的琴曲。途中,他弹琴感叹曰: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世人?蔽,不知贤者。

年纪逝迈,一身将老。其词似诉似泣,如怨如愤,如一首幽怨悱恻的抒情歌曲。它通过对深山幽谷里葱郁馥香的兰花的描写,来抒发作者郁郁不得志的心清。

这样的题材和内容,在当时特别适合于一部分不满现状而又找不到出路的士族文人的思想状态。不过,说此曲是孔子所作,显然并不可信。现存琴谱中另有《猗兰》《幽兰》等多种,解题一般沿用《琴操》之说,但其曲调与《碣石调·幽兰》并无共同之处。另外,在《乐府诗集》卷五十八收有南朝宋鲍照写的琴曲歌辞《幽兰》,从诗中“花落知不终,空愁坐相误”之句看,正是借着深山幽谷的兰花来抒发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的心情,与现存曲调的情绪是一致的。

《幽兰》全曲共四段,在每一段结束,都有一句大致相仿,具悲愤、感伤情绪的曲调,带有总结全段的意味。如果与曹操《步出东门行》诗相联系,每段之结尾也都是“幸甚至哉,歌以永志”来结束。因此,从表面上看,《幽兰》的结构似乎是带有合尾的四段结构,但这仅仅是以歌辞和宏观的段落来看的。

事实上,《幽兰》的结构形式相当丰富多变,并极具逻辑性。《幽兰》的曲调清丽委婉,在一开始的一段引子之后,音阶出现级进上升,同时伴随着跌宕,表现出一种坎坷的追求与进取。段落结尾处,在低音区出现一渐渐上行的滑奏,表现出探深的幽愤与感叹。第二段通过清亮的泛音主题的呈示、对比、再现,抒写了哀婉忧郁的情怀。

其后的展开段落,音乐情绪进一步起伏深化。在乐曲的最后是一个百感交集的感叹性结尾。《碣石调·幽兰》的曲调风格是很独特的。

其音阶形式是带有变音的七声音阶,远比单纯的五声音阶富于变化,其乐句的长短变化也很大。全曲的基本调性是C宫调,与之对比的主要用了E商、E角等,这与当时清、平、瑟三调有某种关。

继续浏览:

上一篇:手机里面的同步功能是什么意思?手机里面的同步功能是什么意思啊

下一篇:文化工作人员是指什么?什么是企业文化专员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