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文献编目是什么意思?编目是什么意思

文献编目是什么意思?编目是什么意思

最佳回答2022-11-22

文献编目的意思是:按照特定的规则和方法,对文献进行著录,制成款目并通过字顺和分类等途径组织成目录或其他类似检索工具的活动过程。其主要作用是记录某一空间、时间、学科或主题范围的文献,使之有序化,从而达到宣传报道和检索利用文献的目的。

文献编目是什么意思

《文献信息编目》系统地论述了文献信息编目的理论与方法。内容包括文献信息编目原理、发展趋势、文献信息著录原理与著录规则、机读目录格式与新型元数据格式、各类型文献信息著录法、规范工作以及编目工作的组织管理等。《文献信息编目》参考借鉴了国内外编目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积极推荐标准化的编目规则等规范工具,重点论述了计算机编目的理论与实践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编目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文献编目是什么意思

《文献信息资源编目》系统介绍文献信息资源编目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国内外文献信息资源编目工作的发展概况;中西文普通图书、连续出版物、计算机文件等文献信息资源的描述与揭示;CNMARC格式的结构与使用;检索点的规范工作以及文献信息资源编目的发展趋势等内容。

什么是文献编目?

是指以一定的目的和对象,按照相应的方法及其规则,对文献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著录和标引,并根据著录和标引结果进行目录组织的全过程。它的主要任务是对文献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描述和揭示。

编目是什么意思??

编目是什么编目: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则,对某范围内文献信息资源每种实体的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分析、选择、描述,并予以记录成为款目,继而将款目按一定顺序组织成为目录或书目的过程。编目对象编目对象包括:图书馆藏书、档案馆馆藏文献资料、联合馆藏、个人藏书或某一类专题文献等。

这是图书馆对几十万、几百万文献资源管理的需要,也是为读者提供多种检索途径的需要。编目内容具体工作内容为:对每件文献资源(如图书、光碟、磁带、报纸、刊物.....)按照一定标准(比如《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分类,给已分类编号(在书上贴上标签),并且登记记录(现在是进入计算机数据库,以前是记录在一张张卡片上。)分类编目按其工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图书编目、杂志报刊编目、视音频资料编目等。

什么是图书馆编目?

图书馆编目工作就是对文献资源进行分类,编制目录,建立馆藏目录体系。这是图书馆对几十万、几百万文献资源管理的需要,也是为读者提供多种检索途径的需要。

)登记记录什么呢?哦,可多了,如书名、作者、出版社、时间、分类号、价格、馆藏地点、.....。这就完成了,可以将文献资源送去给读者使用了。

请问有哪些网站对于学习中国古典文献有帮助?

目录:指著录一批相关文献,并按照一定次序编排而成的揭示与报道文献的工具。它是联系文献与用户的桥梁和纽带。

“目”指篇名或书名, “录”是对“目”的说明和编次。前人把“目”与“录。编在一起,谓之“目录”。《昭明文选·任彦开为范始兴求立太宰碑表》李善《注》引刘欲《七略》称:“《尚书》有青丝编目录”,可知刘向校书,即已使用“口录”一词。

班因《汉书·叙传》中,亦有“爱着目录,略序洪烈,述艺文志第十”之句,表明早在汉代, “目录”二字已作为一个名词而被加以使用。在现代汉语中, “目录”一词的涵义:一为“图书日录”的简称。这类目录,是记录图书的书名、著者、出版与收藏等情况,按照一定的次序编排而成,为反映馆范、指导阅读、检索图书的工具。

二是指书籍正文前所我的目次。此外,根据一定的主题,为专科研究而编制的参考书目或向群众介绍优良读物的推荐书目,一般称为书目,有时也称为目录。我国古代学者对目录学的研究,一宜定在世界的前列。

汉代刘敌所作的《七略》,比被誉为西方目录学之父的瑞土人吉土纳所编的欧洲第·部图书分类法 —《万象图书分类治》,要早1500多年。前人治学,都很注重书目和拿捏有关目录的学问。清代著名考据学家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写场 “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

目录朗,方可读书;不明,总是乱该。”又说: “目录之学,学中第一紧要事,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目录对于整理古耪文献亦至关重要。著名日录学家余哀锡在《目录学发微》中,总结了目录学在考辨古籍上的六种作用:一日以目录著录之有无,断书之真的;二日用目录书考古书篇名之分免三曰以目录书著录之部次,定古书之性质,四曰因目录访求阴性五曰以目录考亡佚书,六曰以日录书所裁姓名卷数,考古书之真伪。

余先生的上述论断,是校人深刻的。目录对于研究者来说,又是得力的助手和工作的指商。出于日求是图书的分类著录,因而利用目录有助于查阅有。关图书资料, “即类求书,因书究学”;同队日录在分门别类之中,亦可展观文化学木的源流、派别,从而使人们可从中“炊事学术,考镜源流”,这对于研究工作,无疑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我们在研究、整理和运用历史文献的过程中,对于目录特别是史部目录必须认真加以学习和研究。我国目录起源于何时?目录的产生,是以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献资料为前提的。根据近几十年来对安阳小屯衬甲骨的发掘与研究,我们知道,商代已有一定数量的文献典耪。那些由占Fj面积累的甲骨F辞,是当时文献记录的一部份。

从殷墟的发领中我们还可看到,每一个窖穴中的甲骨F辞,都有一定的年代,通常是以一个商王在位的时间为断限。一个容穴里的甲骨入藏,都有一定的顺序、方法和手续,有与此相应纳记号或数码排列,而这些,应该说与目录的产生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但是,在奴隶社会里,由于文化典籍掌握在官府手里,流通的范围有限,加以书写工具落后,均不利于目录学的发展。

到了春秋战同时期.随苦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生产力得到发展,学术研究空前活跃,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昔日“学在官府”的局旧逐渐被打破,以金石、简核、绣帛为载体的图书资料大量增加。社会fL阶级和各阶层的人,从不同的目的出发,要求对文献进行整理和编目,孔子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开始他的文献整理工作的。据记载,他曾纂《易》、修《春秋》、则《诗》、《书》、订门N、《乐》。

在进行这项整理工作的同时,孔子实际J:也在从事日录工作:一是精选文献,如从3000篇诗中选取300余篇,一是采用各种方法进行分类,如《风》按地区分,《雅》按时间分,《颐》按作用分;三是写提要,如为《诗》、615b瑶序;四足为“六经”的各篇匣定次序。这里,值得特别指出的是,我冈文献典籍,从7L子删定“六经”所作的大序、小序,列战国素汉睹子百家著述的白序,再到刘向校书的书录,反映丁我四目录的形成过程。那些大序、小序和自氏在当时已起营“内容提要”的作用,实为目录的一项重要内容。继孔子之屑。

出现了篇名提示内容之作,如《墨子》的《兼爱》篇,其篇名揭示出文章的内容,同时,按作者分类之法也巴出现,如《庄子》一书,其自著部分为内篇,后学历作者列为外篇、杂篇。至于《吕氏春秋》的“序意”,《推南子》的“要略”,较过去的“大序”、 “小序”意思更为完整,已近乎一书的日录丁。由此可见,我国目录,萌芽于先秦时期,起源于《诗》、《书》之序。

CATALOG在计算机里的翻译

可以理解成“索引”。有些计算机技术类的书籍将“catalog”翻译成“目录”或者“编目”,实在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因为这两个词都没有表达出“catalog”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另外,索引和目录的区别如下:索引是将文献中具有检索意义的事项按照一定方式有序编排起来,以供检索。目录是“目录”是目和录的总称。目录是索引的一种,但是索引不是目录。索引侧重于让你找到你要找的文章,目录侧重于显示整篇文章的结构。

由此可见,“索引”比“目录”更符合“catalog”的真实意思。

什么是文献编目?

展开全部

是指以一定的目的和对象,按照相应的方法及其规则,对文献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著录和标引,并根据著录和标引结果进行目录组织的全过程。它的主要任务是对文献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进行描述和揭示。

编目的概念

编目对象包括:图书馆藏书、档案馆馆藏文献资料、联合馆藏、个人藏书或某一类专题文献等。

具体到图书馆编目工作就是对文献资源进行分类,编制目录,建立馆藏目录体系。

首先,将节目内容按照标题字幕、黑屏、主题内容或片头、片花等进行准确切分。每一期节目均可切分为节目层、片段层、场景层和镜头层。

其次,将切分好的节目进行著录,著录项包括正题名、分类、关键词、内容描述、节目类型、节目形态、字幕形式、字幕语种、声道语种、责任者、时空范围等。

然后,将做好的节目提交给质检人员,进行逐项检查,避免出现错别字、内容描述不准备、丢漏项等方面的错误。

最后,质检将检查无误的节目提交给总审,进行最后一道审查。如没有错误,总审将节目提交入库。编导就可以查询利用了。

一般视音频资料编目设有编目员、一次质检员、二次质检员、业务研究、业务主管、总审等职位,职位依次向上,要求越来越高。

文献编目规则

我认为文献编目 - 正文  按照特定的规则和方法,对文献进行著录,制成款目并通过字顺和分类等途径组织成目录或其他类似检索工具的活动过程。其主要作用是记录某一空间、时间、学科或主题范围的文献,使之有序化,从而达到宣传报道和检索利用文献的目的。

随着文献数量的不断增加,文献类型的多样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献编目的职能、对象、方法、手段及组织方式等都发生了变化。古代编目的主要职能是对文献进行整理和记录,编目成果一般为回溯性的分类目录。而现代的编目活动则主要是为了宣传报道和检索利用文献,编目成果为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目录,以满足读者的不同检索要求。编目的对象,最初是单一的文献类型,即手写本和印刷本书籍;后来随着各种文献类型的陆续出现,而扩展到报纸、期刊、地图、乐谱、特种技术资料,以及非印刷型的“非书资料”,如缩微胶卷和缩微平片、唱片和录音磁带、 电影片和录像带、 计算机文件等。

长期以来,文献编目的方法和手段停留于手工操作方式,技术落后,目录载体为书本式及卡片式,编目活动由各个机构分散进行,编目规则互不统一,致使编目作业重复,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检索速度慢、效率低。20世纪以后,全国性或地区性的集中编目和合作编目广泛开展,使编目活动的组织趋于合理,工作质量得以提高,特别是60年代以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等新技术在编目工作中的应用,文献编目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变革时期,即自动化和网络化阶段。其标志是出现了机读目录(MARC)、计算机输出缩微胶片目录(COM 目录)等新型目录载体,以及文献编目自动化系统和联机编目网络等。

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编目数据交流和编目成果共享,提高了文献检索的速度和效率。与此同时,60~70年代制订的《国际标准书目著录》(ISBD)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促进了文献编目的国家标准化和国际标准化。当代文献编目的标准化、自动化和网络化,对于国家范围和国际范围的书目情报交流和文献资源共享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编目的类型  文献编目的类型可以从文献类型、语种、编目手段、组织方式、编目机构及文献出版过程等方面进行区分。① 按文献类型可分为:普 通图书编目、古籍善本编目、期刊和其他连续出版物编目、地图编目、乐谱编目、档案编目、声像资料编目、计算机文件编目等。②按语种可分为:中文(汉语文和少数民族语文)文献编目、西文(英、法、德等拉丁字母语文)文献编目、俄文及其他西里尔字母语文文献编目、东方语文 (日文和其他亚非国家语文) 文献编目等。

③按编目手段可分为传统的手工编目和应用计算机的自动化编目。④按组织方式可分为:分散式个体编目、集中编目、合作编目。⑤按编目机构可分为:图书馆编目、情报机构编目、档案馆编目、出版发行机构编目等。⑥按文献出版过程可分为:预告编目(出版前编目)、在版编目(出版过程中编目)、出版后编目。

上述各类型编目,既具有共性,又有各自的特点。例如,由出版发行机构进行的出版前编目,对文献的著录一般较简单,个别著录项目不一定准确;而由图书馆和情报机构进行的出版后编目,则大都著录详细,且准确可靠。   文献编目流程  文献编目一般包括文献著录和目录组织以及文献技术加工 等基本程序。但也有一种 看法,认为广义的文献编目还应包括文献分类和主题标引在内。

例如,在美国图书馆界,就把描述文献形式特征的著录称作描述性编目,而把主题标引称为主题编目。不同编目机构进行的文献编目和不同类型文献的编目,在具体过程及详略程度上有所不同。以图书馆图书编目为例:图书经过采购或缴送、交换等途径到馆并进行财产登记以后,即转到编目部门(或环节)进行编目加工。首先须根据公务目录进行查重,以确定是否为已经编目的复本书。

如果是复本书,则无需再进行编目,只要在公务目录上作注记,在书上添加书标和索书号即可。如果是未经编目的图书,则按照所采用的著录规则进行著录,同时按照所采用的图书分类法和主题词表进行分类和主题标引,将著录项目、分类号和主题标目等按照规定的格式记录在卡片上或其他载体上,形成目录款目。

什么是图书馆编目?

图书馆编目工作就是对文献资源进行分类,编制目录,建立馆藏目录体系。

这是图书馆对几十万、几百万文献资源管理的需要,也是为读者提供多种检索途径的需要。

)登记记录什么呢?哦,可多了,如书名、作者、出版社、时间、分类号、价格、馆藏地点、.....。这就完成了,可以将文献资源送去给读者使用了。

图书编目各个字段都是什么意思啊》?

中国标准书号和分类法解说 本标准的目的在于使在中国注册的出版社所出版的每一种图书的每一个版本都有一个世界性的惟一标识代码,使利用计算机或其他现代化技术进行图书的贸易管理和信息交换得到更高的效率和可靠性,并为图书的分类统计和销售陈列工作创造方便条件。 1.中国标准书号的结构 一个中国标准书号由一个国际标准书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缩写为ISBN)和一个图书分类——种次号两部分组成,其中国际标准书号(ISBN)是中国标准书号的主体,可以独立使用。

由国际书号中心(International ISBN agency)负责分配。中国组号为一位数字“7”。 1.1.2 出版社号:由国家标准书号中心负责分配,其位数视申请出版社图书出版量多少而异。出版社号的设置参见本标准第2章。

1.1.3 书序号:由出版社负责管理分配,每个出版社所出各种图书的书序号的位数L是固定的,计算公式如下: L=9 -(组号位数+出版社号位数)………(1) 1.1.4 校验码:为中国标准书号的第十位数字。其数值C10由中国标准书号的前九位数字(C1~C9)依次以10~2加权之和并以11为模数按式(2)(略)计算得到。 1.2 图书分类——种次号的结构 图书分类——种次号由图书所属学科的分类号和种次号两段组成,其间用中圆点“·”隔开。

如: A·125; TP·301等等。 1.2.1 分类号:由出版社根据图书的学科范围参照《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基本大类给出,其中工业技术类图书按二级类目给出。因此本段代码为1~2个汉语拼音字母。

1.2.2 种次号:为同一出版社所出版的同一图书分类号的不同图书的流水编号,由出版社自行给出。其最大数字不应超过国际标准书号第三段书序号(见1.1.3)的数字。

图书编目有什么好处?

就要马克承接国内编目外包业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利用计算机及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全面自动化管理得到广泛的普及。而图书馆由手工管理转变为计算机系统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将图书馆非机读文献目录转换成机读型目录,图书馆日常的采访、订购、验收、编目、典藏、流通等工作都需要一个能够计算机可读的书目数据库来支撑,这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持续时间长,它不仅涉及采编部门的工作,也涉及到图书馆其他部门的工作,能否建立起一个信息准确、质量可靠的书目数据是关系到图书馆整体业务工作能否正常运转、管理提高能否实现的关键。

同时图书编目、数据加工周期过长,不能使新书尽快上架得到流通,使图书馆斥资采购的新书变成过时的旧书,也不能达到为读者提供及时满意服务的目的。

  由此衍生出的就是图书馆业务外包工作。业务外包就是把本来应该由图书馆内部操作的大量事务性和部分技术性工作委托给外部企业或团体来完成。比如将图书编目、加工等业务承包给象我们这样的一些专门提供图书馆服务的专业化公司来承担, 以便图书馆有限的工作人员从繁复的书目数据处理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资源于核心业务方面,发挥专长。

  我方优势:

  具有丰富的图书编目及加工经验和专业人员,这些条件确保了能够高质高效的完成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公司在对图书馆的现实业务状况和需求进行全面了解并确定合同以后,会为图书馆制定出回溯建库的计划书和实施方案,组成项目组进驻现场,并最终根据图书馆的要求顺利完成任务。回溯实施小组的组成除了操作人员外,还会包括软件工程师和图书馆编目顾问等。

  
1.本编目团队专业,营业面积大。资金雄厚,人力成本低。

  
2.编目数据质量高,数量大。

现有标准的符合CNMARC格式数据245万条;并架设Z39.50服务器提供图书馆软件数据套录!

  
3.加工速度快,服务信誉好。能对中文、西文图书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编目、加工。

  
4.熟悉各类图书馆管理系统,本为图书馆管理系统开发工程师,可免费完成部分技术服务!

  合作方式:

  本着公平互利的原则,甲乙双方根据各自需求签订图书加工协议;

  图书加工协议签订后,甲方应支付总项目款的30%-50%作为前期服务费用;

  项目进行中,甲乙双方需积极沟通配合,各尽所能,有义务保证整个项目的顺利完成;

  项目进行中及项目完成后,甲方需作质量检查和验收,由乙方原因导致的工作失误,乙方应作修正以达到双方协议所规定的要求。

  最迟在整个项目完成后一个月,甲方需验收完毕,并支付剩余项目服务费用。

对地方文献如何分类,编目、管理的意见

搜集、整理、存储、开发、利用地方文献是公共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执行“保存文化遗产”职能的需要。目前,各公共图书馆重视和加强了这一工作,采取各种办法向有关单位搜集地方文献。

地方文献的情况比较复杂,对地方文献如何分类、编目、管理也存在分歧的意见。有的认为,为了体现地方文献的特色,应该集中归类,全部分入K291/297,卡片单独排列保存,图书报刊专柜或专库保存;有的认为,从方便读者利用出发,应按地方文献的内容、特征各入其类;有的图书馆没有研究制订具体办法,由分类人员自行确定,以致不同分类人员按不同标准分类,或同一分类人员前后分类标准不同,产生混乱。为此,笔者提出以下意见,供大家研究参考。


一.地方文献的情况非常复杂。

除了地方志、部门志外,有本地的出版物,本地籍的作者在外地的出版物;有外地出版的评价、研究本地的书刊等;涉及的学科门类非常广泛,不仅有历史,而且政治、经济、文艺、工业技术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书刊都有;收集的地方文献有的仅一册,有的有复本;有的地方文献,从书名、内容或前言、后记中可以判定为地方文献,而有的书,不论从书名、著者、内容或前言、后记上都无法判定为地方文献。在研究地方文献的分类、编目、管理办法时,必须重视这些特点。


二.对地方文献的分类、编目、管理,既要有利于保存文化遗产,又要有利于开发利用。

地方文献是有特殊意义的图书资料,是地方的宝贵财富,要作为特藏管理,永久保存。因此,不能象一般图书那样流通、磨损、报废,要考虑保存文化遗产的需要。但是,收藏是为了开发利用,如果不开发、利用,成了死书,又有什么用呢?因此,制定的办法应是在保证便于保存的前提下,有利于开发利用。


三.地方文献分类、编目、管理的具体意见是:


1.分类时,按内容、特征各入其类,在索书号中加注特定的地位符号;


2.卡片制作时,增加一套作为地方文献目录单独排列。复本交读者部门流通的,应再增加一套卡片由读者部门作为地方文献目录单独排列。地方文献目录按分类号顺序排;


3.属地方文献的图书,以一册作为特藏专柜保管,只供查阅不外借;有复本的,复本可放入流通书库供读者借阅。

有基藏书库的,地方文献专柜可在基藏书库内保管。重要的孤本书,流通频率高的,可以缩微或复印本供查阅和借阅。

4.读者查阅地方文献时,可在地方文献目录中查,也可在分类或书名目录中查。管理人员根据读者开列的索书者中有地方文献的地位符号时,即明确是地方文献,再根据卡片上的登记册数多少,确定在流通书库取出借阅,或在地方文献专柜取出只供阅览不外借。

以上办法,属于地方文献的期刊也可仿照办理。


5.有的书,从书名、著者、内容、前言或后记无法判定为地方文献的,可根据购买或收赠时的依据,在书名页上加以说明。对本地籍作者在外地的出版物,可注明作者籍贯;赠送的注明赠送单位或个人,避免以后分不清是否属于地方文献。


6.地方文献分类、编目、管理的办法,应在馆内的分类细则、目录组织办法、借阅或查阅办法中明确列出,以便馆内人员共同遵守,有利于读者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料。

继续浏览:

上一篇:值得永久珍藏的美文美句有哪些?那些值得摘抄珍藏的句子

下一篇:一副麻将多少张?一副麻将一共多少个啊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