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早的单拱石拱桥是谁?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单孔石拱桥是()
我国最早的单拱石拱桥是旅人桥。我国最早的单拱石拱桥建于河南洛阳。中国 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在《桥梁史活》前言中指出:“我国最早的石拱桥— 旅人桥建于洛阳。”据《河南府志》 记载:洛阳七里涧桥也称旅人桥,在晋代京师建春门东七里的七里涧上。 始建于晋太康三年 (282年)十一月, 至次年四月建成,日用工7.5万人, 距今已有1700多年 《水经注》里提到:“旅人桥”,大约建成于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石拱桥,用天然石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拱桥,这种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桥梁又多有附属小品建筑,如桥头常立牌坊,著名者如北京北海琼华岛前的石拱桥,两端就各有一座规模甚大而美丽的牌坊。石拱桥是中国传统的桥梁四大基本形式之一,石拱桥这一体系多种多样,在中国桥梁发展史上一经出现,发展很快,在1880年近代铁路公路桥梁工程技术传入中国以后,它仍然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古代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

石拱桥是世界桥梁史上出现较早、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的一种桥型,它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发挥其经久不衰的交通作用。作为我国传统的主要桥型之一,几千年来,石拱桥遍布祖国江河大地,随着经济文化的日益发达而长足发展,它们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上曾为祖国赢得荣誉。
中国最早的石拱桥诞生于什么朝代
晋朝,名字为旅人桥。我国最早的单拱石拱桥建于河南洛阳。
”据《河南府志》 记载:洛阳七里涧桥也称旅人桥,在晋代京师建春门东七里的七里涧上。 始建于晋太康三年 (282年)十一月, 至次年四月建成,日用工7.5万人, 距今已有1700多年 《水经注》里提到:“旅人桥”,大约建成于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石拱桥,用天然石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拱桥,这种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桥梁又多有附属小品建筑,如桥头常立牌坊,著名者如北京北海琼华岛前的石拱桥,两端就各有一座规模甚大而美丽的牌坊。石拱桥是中国传统的桥梁四大基本形式之一,石拱桥这一体系多种多样,在中国桥梁发展史上一经出现,发展很快,在1880年近代铁路公路桥梁工程技术传入中国以后,它仍然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显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古代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扩展资料:跨水架桥,意境之美,雕琢装饰,千姿百态,也是体现我国审美观的一种民族传统。建筑不论大小,工艺必须精益求精,如同一幅画图,不许有一处败笔。自从石窟造像盛行,古代石工,都有一套过硬本领,都具有一定的美工水平,赵州桥的栏板,卢沟桥的石狮,都以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这也是中国石拱桥在艺术方面一个可贵的传统,对于现代石拱桥装饰也还存在着深刻的影响。
中国的石拱桥,在古代有一定的成就,在今天仍有发展的前景,过去有用的东西,今天仍在起着作用,因此,它是一份可珍贵的遗产,显示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和卓越才能。我们在现代桥梁事业中,必然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茅以升曾写《中国石拱桥》赞美。
拱桥为桥梁的基本体系之一,建筑历史悠久外形优美,古今中外名桥遍布各地,在桥梁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它适用于大、中、小跨公路或铁路桥,尤宜跨越峡谷,又因其造型美观,也常用于城市、风景区的桥梁建筑。自19世纪中叶以来,随着钢铁和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出现,石拱桥已逐步为钢拱和钢筋混凝土拱桥所代替。
拱桥结构向轻型结构发展,并逐步打破传统的上承式石拱桥的型式,创造出新型的拱桥。拱桥的拱圈发展成为分离式肋拱,桥面发展成新型板梁式结构,借立柱支承于拱肋之上(上承式),或用吊杆悬挂于拱肋之下(下承式)。当受地势或受桥梁建筑高度限制时,还可做成中承式拱桥。拱桥可以是单跨,也可以做成多跨。
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单孔石拱桥是()。 可爱我叫小毛
赵州桥赵州桥建于隋开皇大业年间(605-618),是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
赵州桥是我国最先建设,很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是对的吗?
对。的赵州桥又称安济桥,中国第一座石拱桥。赵州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称“大石桥”。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赵州桥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约1397年(也有些资料为大约700年)后,欧洲才建成类似的石拱桥。但此前欧洲已有三层石拱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荣获石家庄十大城市名片之一。它是中国第一座石拱桥,(世界第一座石拱桥为古罗马阿尔坎塔拉桥,该桥由拉塞(lacer)于公元98年——105年建造,此后罗马又修建了诸多石拱桥。)。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却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的赵州桥又称安济桥,中国第一座石拱桥。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赵州桥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约1397年(也有些资料为大约700年)后,欧洲才建成类似的石拱桥。但此前欧洲已有三层石拱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荣获石家庄十大城市名片之一。它是中国第一座石拱桥,(世界第一座石拱桥为古罗马阿尔坎塔拉桥,该桥由拉塞(lacer)于公元98年——105年建造,此后罗马又修建了诸多石拱桥。
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却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清水河上。
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是我国古代的李春建造的赵州桥吗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石拱桥——赵州桥赵州大石桥又叫安济桥,位于中国中部河北省石家庄东南45公里处的赵县境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建于隋代开皇年间(公元581年左右),距今已有1400年历史,被誉为天下第一桥,由著名匠师李春主持建造.中国古来有许多关于赵州桥的传说,包括传说赵州桥上有张果老(八仙之一)倒骑毛驴桥上走留下的驴蹄子印;柴王爷推车过桥轧下的车道沟印和膝盖跪下的膝盖印;鲁班为救石桥跃身跳入河中,用手力顶石桥的手掌印等等.安济桥是一座单孔弧形敞肩石拱桥,大桥通体用巨大花岗岩石块组成,28道独立石拱纵向并列砌筑而成,全长64.4米,宽9米,净跨37.02米,弧矢7.23米.在横跨两岸的大拱两端拱肩上有两个小拱使棋肩敞开,这样不仅精巧优美,便利交通,而且减少流水阻力.安济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石拱桥,1991年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命名为“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标志着安济桥与巴黎埃菲尔铁塔、巴拿马运河、埃及金字塔等世界著名景观齐名.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赵州桥距今已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8次.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