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提出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提出的

最佳回答2022-11-25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提出的。魏源,名远达,字默深、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原邵阳县金潭)人。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道光二年举人,道光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提出的

思想成就

革新图强,魏源是一个进步的思想家、史学家和坚决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学者。他积极要求清政府进行改革,强调:“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他着重于经济领域的改革,在鸦片战争前后提出了一些改革水利、漕运、盐政的方案和措施,要求革除弊端以有利于“国计民生”,认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这些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对于后来的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提出的

推崇民主

魏源不仅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而且也很推崇和歆慕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他称誉瑞士“不设君位,不立王侯”,“推择乡官理事”,是“西方桃花源”。又说“墨利加北洲(指美国)之以部落代君长,可垂奕世而无弊”。在封建专制制度长期统治下的当时中国,敢这样赞美没有君主和皇帝的政治制度,不能不说是很有胆识的见解。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提出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提出的主张。所谓“师夷”主要是指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军事技术上的一套长处,而“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所谓“制夷”,即抵抗侵略、克敌制胜。在这个主张里,师夷是手段,制夷是目的。通过“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魏源明确地把是否学习西方国家“长技”提高到能否战胜外国侵略者的高度来认识,他强调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扩展资料魏源的思想成就:
1.革新图强魏源是一个进步的思想家、史学家和坚决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学者。

他积极要求清政府进行改革,强调:“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
2.反对侵华魏源坚决反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侵华活动,提出了反侵略的主张与办法。他对人民群众的力量有一定的认识,同林则徐“民心可用”的观点相一致,提出“义民可用”的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提出的?有哪些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句话出自魏源,是在他的著作《海国图志》中提出的著名语录。在1842年魏源受林则徐所嘱托,将他所翻译的《四洲志》扩编成为《海国图志》并且最终在《海国图志序》中明确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这一著名思想。

传统的反抗与抵挡战争等的方法已经解决不了现在的问题与麻烦,所以要提防西方帝国主义的入侵,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学习西方帝国主义的文化与技术,并用这些方法与技术去反击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这边是所谓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在《海国图志》中,魏源将西方帝国主义称为所谓的“蛮夷”,并且魏源认为我们应该先承认西方帝国主义文化与技术的优秀的,承认自己的不足然后再将他们的技术与文化充分学习出来,并反馈在他们的身上。并且还需要充分了解西方帝国的各个反面,比如他的文化由来,技术是什么形成等方面,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这都是魏源在《海国图志》所提出的思想,也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句话的由来所在。总得来说,魏源所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理论思想,为我国打击西方帝国主义的侵略做出了一个很好的指导思想,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帮助我国从狭窄的思维方式解放出来,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巨大的思想解放的理论,对我国历史改革与变革有着很大影响。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提出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他的《海国图志》中提出来的,指的是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寻求御侮强国之道,后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抵制西方。这个主张表现出了一种光辉的爱国主义思想。

详细内容 01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魏源在他的《海国图志》中提出来的,指的是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寻求御侮强国之道,后指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抵制西方。这个主张表现出了一种光辉的爱国主义思想。 02 1842年《海国图志》问世,作者魏源在该书《原叙》中指出著书目的:“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03 所谓“师夷”主要是指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军事技术上的一套长处,而“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不仅主张从西洋购买船炮,而且更强调引进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由自己制造船炮。所谓“制夷”,即抵抗侵略、克敌制胜。在这个主张里,师夷是手段,制夷是目的。

04 通过“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魏源明确地把是否学习西方国家“长技”提高到能否战胜外国侵略者的高度来认识,他强调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这个主张表现出了一种光辉的爱国主义思想,向处于巨大变故中的中国人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新课题。这一思想后来成为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源头,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实践意义上,它是后来洋务运动甚至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一切革新运动的先声。

谁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著名思想家魏源(1794—1857年)所著的中国认知海外第一书《海国图志》中的至理哲言。魏源曾先后任江苏布政使和巡抚的幕僚,也是当时坚决主张“睁眼看世界”的著名文人。

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明确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人,他在《海国图志·叙》中指出: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所谓“师夷” 主要是指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军事技术上的一套长处。魏源说:“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他不仅主张从西洋购买船炮,而且更强调引进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由自己制造船炮。

所谓“制夷”,是指抵抗侵略、克敌制胜。魏源明确地把是否学习西方国家“长技”提高到能否战胜外国侵略者的高度来认识。他强调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

魏源从反侵略立场出发,以师夷为手段,以制夷为目的,表现了一种光辉的爱国主义思想。魏源是林则徐的好友,林则徐是最先放眼世界的人,他搜罗人才翻译外国书刊。1842年,魏源在林则徐主持编译的《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成《海国图志》,起初为50卷,到1852年已有100卷,广泛介绍西方知识,并阐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试图吸收西方先进技术,使中国富强起来。

后来严复先后翻译了《天演论》、《原富》、《群学肄官》、《群已权界论》、《社会通诠》、《法意》等西方学术著作,较为系统地将西方的进化论、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介绍到中国来。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谁的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军事技术上的长处,用这些长处来反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这句话的提出者是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句话,在魏源的著作《海国志 》里面有明确记载。

所以,他成了“开眼看世界 ”的有识之士之一。同时,魏源也敢于面对现实 ,他也承认我们国家在军事技术方面的落后,也在思考该如何维护国家的主权与尊严 。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要学习西方 。既然对手已经领先自己,已经超过了自己,那我们就不能因循守旧,得学习,得改革,得创新。

在当时,师夷长技也就是说要学习西方的战舰、火器、以及养兵练兵之法 。当时西方列强主要是从海上入侵 ,所以魏源就特别强调要从海上武装开始,改变、调整,加强防备。至于在海上交战,首要的就是解决战舰的问题 ,他强调我们不应该依赖于从西洋购买船炮,而应该引进西方的技术,自己制造船炮。

技术最重要。只要你掌握了技术,想要多少船舰就能制造多少船舰,而且用着自己造的船舰,怎么着都舒坦。不得不说,魏源的思想是非常前卫的,他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可谓是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源头,给后来的一系列革新运动都开了思想先河。

这一思想的提出在我国近代思想史上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就算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保持着学习的心态。

继续浏览:

上一篇:毛笔是谁发明?毛笔是谁发明的

下一篇:南京几个机场?南京有几个机场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