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和李商隐合称为什么?李商隐和杜牧并称什么
杜牧和李商隐合称为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的诗歌风格与杜甫、李白的诗风相似,而为了区分二者,所以就将杜甫李白合称为“李杜”,将李商隐和杜牧合称为“小李杜”。

李商隐的诗秾丽朦胧,杜牧的风格则清丽旖旎,有人爱李商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也有人喜杜牧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二人虽风格不同,但功力相匹,在晚唐诗坛乃至后世评价都是相提并论的。

据传白居易生前极为推崇李商隐和杜牧,只恨小李杜未曾相交。白居易听闻杜牧将回长安,便对李商隐说:天宝三年李白与杜甫山水一相逢,令人恨不与之生同时;如今我辈何幸,竟能再逢李杜相会。后来杜牧来到长安后,李商隐尚未见到真人便迫不及待写下这首《杜司勋》送给杜牧,以表关切倾倒之意。诗中专赞杜牧作诗的才华,可谓将杜牧夸上了天。
唐代诗人杜牧和李商隐合称为什么
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并称为“小李杜”,其中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
杜牧的诗歌则是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 李商隐与杜牧合称 李商隐杜牧合称“小李杜”,两人均是晚唐杰出诗人,他们的诗歌主张实践,不仅是对传统精神的继承,更是对未来诗歌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对宋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唐诗转向宋诗的过程中起到借鉴作用。 李商隐的诗词结构新奇,风格也非常特殊,在写一些爱情诗的时候,那种缠绵的感受为人传诵,但由于他作诗风格隐晦,后人有时难以理解。 李商隐的诗歌集大家所成,他有李白的浪漫之情,有杜甫的沉郁之思,还有李贺的奇思妙想,他的诗句有时清丽,有时又略显浓艳,因为他的诗歌大多情感饱满丰富,抒发自己意志的时候,大胆敢言,能说别人不敢说的话。无题诗更是李商隐首创,据说白居易非常欣赏李商隐,历代想要模仿李写诗风格的人都失败了,如今我们仍旧可以发现一些其他诗人写的诗歌中有李商隐的影子。 杜牧的诗歌就比较好概括,他的诗歌内容丰富,从写景到抒情,写诗的风格也是清新自然,杜牧在七言绝句的表象上尤为突出,除了诗歌,杜牧在赋。和古文的创作上都有较高的成就,他认为写文章要以意为主,杜牧能很好的吸收前人的优秀经历,并用在自己身上。
他的古体诗受杜甫影响,题材广阔,他的近体诗却表现的清新脱俗,晚唐诗歌有这样一个趋势就是藻绘绮密,杜牧受到时代影响,免不了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 大李杜指谁 大李杜一般指李杜(李白、杜甫的合称)。现代一般多指李杜为唐朝大诗人“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的并称,也有称李白和杜甫为“大李杜”,李商隐和杜牧为“小李杜”。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
唐元和十二年,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任工部校检郎,而又被称做杜工部。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李商隐和杜牧并称什么
李商隐和杜牧并称为“小李杜”,其中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李商隐擅长诗歌写作,所作的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更是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李商隐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是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李商隐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李商隐写的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爱情诗,更是为人传诵,他的代表作有《无题》、《锦瑟》、《夜雨寄北》、《北楼》等。杜牧简介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和李商隐齐名,并称为“小李杜”。杜甫的诗、赋、古文都又很高的造诣,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李商隐作品
1.《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杜牧作品
1.《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2.《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与李商隐并称什么。
小李杜。
1.李商隐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2.杜牧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扩展资料:历史上还有一对大李杜,是李白和杜甫的合称。
1.李白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2.杜甫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牧和李商隐分别被称为什么?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的诗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豪迈的,一是香艳的,前者"或为遣愁,或为吊古,或为感怀之作,多是用一种拗峭的笔调写成,立意奇特";后者"大半是用一种清新的笔调来轻描淡写的,所以便不至满纸都脂粉气了"。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县病故,死后葬于祖籍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晚唐诗歌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有着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是晚唐著名的诗人。
李商隐和杜牧合称什么??
晚唐诗人李商隐和杜牧被人合称为“小李杜”。“小李杜”之于晚唐诗坛的作用,我们总是不禁要拿来与大“李杜”在盛唐的作用相类比,如果说李白、杜甫共同创造了盛唐诗歌的一个几乎无可企及的巅峰,那么李商隐和杜牧则在晚唐业已没落的诗风中添上瑰丽的一页。
杜牧和李商隐被称为
杜牧和李商隐被合称为小李杜。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
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扩展资料:个人作品:李商隐诗歌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占廿二首,数量位列第四。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奚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失传。
有《李义山诗集》。杜牧有《樊川文集》二十卷,是其甥裴延翰所编,宋以后人又辑有《樊川外集》、《樊川别集》等等。四部丛刊本《樊川文集》二十卷、别集一卷、外集一卷,乃据翻宋雕本影印。
又有清杨寿昌的景苏园影宋本,是杨守敬令书手从日本枫山官库藏本影摹的本子。
杜牧和李商隐分别被称为什么?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杜牧(公元803-公元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杜牧的诗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豪迈的,一是香艳的,前者"或为遣愁,或为吊古,或为感怀之作,多是用一种拗峭的笔调写成,立意奇特";后者"大半是用一种清新的笔调来轻描淡写的,所以便不至满纸都脂粉气了"。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
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县病故,死后葬于祖籍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晚唐诗歌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有着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是晚唐著名的诗人。
李商隐和杜牧并称什么,有什么传世
小李杜,“小李杜”之于晚唐诗坛的作用,我们总是不禁要拿来与大“李杜”在盛唐的作用相类比,如果说李白、杜甫共同创造了盛唐诗歌的一个几乎无可企及的巅峰,那么李商隐和杜牧则在晚唐业已没落的诗风中添上瑰丽的一页。
李白杜甫杜牧李商隐韩愈苏轼欧阳修晏殊合称为什么
这几位,有的是唐诗高手,有的是古文高手,有的是宋词高手。
不好合在一起称呼。
不如称:“唐宋名家”!或“唐宋文学名家”,“唐宋诗文名家”等。
杜牧和李商隐有“晚唐__________”之称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他与杜牧被并称为“小李杜”对吗?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两人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李商隐与谁合称小李杜?
1.李商隐和杜牧并成为”小李杜“。
2.人物简介
①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当过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