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黄土高原上吗?卫星发射中心的区位因素是什么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黄土高原上。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部的黄土高原地区,地处温带,海拔1500米左右,夏季气候怡凉,但冬季却寒风刺骨,最低温可以达到零下几十度。这里是中国试验卫星、应用卫星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之一,主要承担太阳同步轨道和极地轨道航天器发射任务。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67年。地理优势:位于山西省忻州市高原地区,地处温带,海拔1500米左右,是中国试验卫星、应用卫星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之一;这里冬长无夏,春秋相连,无霜期只有90天,全年平均气温5℃。基地已建成具有多功能、多发射方式,集指挥控制、测控通信、综合保障系统于一体的现代化发射场,航天发射综合能力实现了从年执行1次发射任务到每年执行10次以上高密度火箭卫星发射任务的跃升。中心先后成功地发射了中国第一颗海洋资源勘察卫星,中国第一颗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第一颗中巴“资源一号”卫星等,创造了中国卫星发射史上的9个第一。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29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此次发射任务不仅是中国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首型固体捆绑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改首飞,也是中国首个智慧化发射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新工位,第一次执行航天发射任务。从远处看,它与传统发射场并无较大区别,同样包括指挥大厅、固定勤务塔、加注厂房和常规的发射设备等基础设施。但走近局部、深入内部,可见其中的复杂程度。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什么地方?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简称(TSLC)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的高原地区,地处温带,海拔1500米左右,与芦芽山风景区毗邻,是中国试验卫星、应用卫星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之一。
1.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拥有火箭和卫星测试厂房、设备处理间、发射操作设施、飞行跟踪及安全控制设施。
中心先后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第一颗中巴“资源一号”卫星,第一颗海洋资源勘察卫星等,创造了我国卫星发射史上的9个第一。
2.发射塔:(1)7号发射场区(旧工位):1979年竣工,发射长征二号丙/丁和长征四号乙以及东风新型远程弹道导弹试射。后经过现代化改造重新投入使用。
(2)9号发射场区(新工位):2008年竣工,具有低温发射能力。发射长征二号丙/丁和长征四号乙/丙。(3)8号发射场区:地下发射井,用于东风五号试射。
3.历史沿革:(1)中国四大航天发射场之一的太原卫星发射中心2007年迎来组建四十周年,随着十九日成功发射中巴第三颗“资源一号”卫星,该中心四十年来已成功将三十八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航天发射成功率达百分之一百,居世界前列。(2)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主要承担太阳同步轨道和极地轨道航天器发射任务,自一九六七年组建以来,该中心广大科技人员以建设世界航天发射场为目标,在晋西北黄土高原上,自力更生、开拓创新,大力开展航天发射技术研究与试验,突破了一系列重大航天发射技术难题,现已取得七百余项科技成果。(3)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已建成具有多功能、多发射方式,集指挥控制、测控通信、综合保障系统于一体的现代化发射场,航天发射综合能力实现从年执行一次发射任务到每年执行十次以上高密度火箭卫星发射任务的跨越。
该中心此前先后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第一颗中巴资源一号卫星、第一颗海洋资源勘察卫星等,创造出中国卫星发射史上的九个第一。(4)伴随中国航天发射技术越来越多地走向国际市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也承揽发射多颗国外商业卫星:上世纪九十年代,连续六次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十二颗铱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此后还成功发射巴西、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四颗商业卫星。本次成功发射中巴第三颗“资源一号”卫星,在国际上享有高科技领域“南南合作典范”的美誉。
4.对外业务:我国航天发射技术开始走向国际市场。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承揽发射了多颗国外商业卫星。20世纪90年代,中心与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签订了“铱星”通信网的卫星发射服务合同,从1997年9月开始,连续6次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将12颗铱星送入预定轨道。在整个组网发射中,该中心以发射时间最准、入轨精度最高,赢得客户的高度赞誉。此后,中心还成功发射了巴西、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4颗商业卫星。
2007年9月发射第三颗中巴“资源一号”卫星,被誉为“南南合作的又一经典之作”。
5.设施建设:近年来,中心对住房、水暖电设备、炊事机械、医疗设备等进行了更新改造和配套治理,特别是解决了下属散、远、险单位的吃水、取暖、洗澡、吃菜难等问题。新建的二级甲等医院大大改善了中心的医疗条件,竣工不久、呈大鹏展翅型的体训馆,集现代化的游泳池、健身房、保龄球道和室内篮球场于一体,丰富了科技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扩展资料:
1.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所获荣誉:中国航天在这里写下了多个“第一”: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第一颗中巴“资源一号”卫星,第一颗海洋资源勘察卫星等,创造了我国卫星发射史上的9个第一。
随着中巴第三颗“资源一号”卫星顺利升空,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组建40年来,已成功将38颗(至2007年9月)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航天发射成功率达100%,居世界前列。航天试验技术研究依托发射任务取得重大突破,人才培养在攻关克难中结出累累硕果。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有1000余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4项获部委级一等奖,22项获部委级二等奖。
2人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分获国家中青年人才奖和伯乐奖,20人获中国航天基金奖,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6人考取硕士、博士研究生或取得学位。如今,这里真正成为一座荟萃航天英才和尖端技术的“卫星城”。
2.公众开放:2018年4月19日,由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会获悉,2018年“中国航天日”之际,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将对外开放,民众可直接接触到卫星遥感影像、卫星发射塔架模型等航天实施设备。
卫星发射中心的区位因素是什么?
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因素:(1)人烟稀少,有建立禁区的可能。(2)地势平坦开阔,地质结构稳定,避开地层断裂带和地震区。
影响卫星和飞船发射的最关键和最直接因素是——气象因素。(4)良好的水质,主要用于发射台及相关设备的降温。返回地的选择:为了便于搜救,返回地多选择在人烟稀少,地势开阔平坦的草原地区。我国的三大卫星发射基地(1)酒泉:地处甘肃酒泉东北的戈壁滩边缘,被称为“戈壁之光”。主要承担各种近地轨道卫星和科学试验卫星(飞船)的发射任务。(2)西昌:地处四川西南部,被称为“彝海明珠”,是我国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理想“窗口”。(3)太原:位于黄土高原,具有发射极地轨道卫星的良好地理条件,能满足多射向、多轨道、远射程的卫星发射要求。
“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地区是我国酒泉,其选择该地的原因是气候干旱,大气的透明度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在升空过程中所穿过大气温度变化是:降———升———降———升的过程。“神州”五号载人飞船下降到80Km(大气中间层)左右,与大气层产生剧烈摩擦,外表变成一团火球,周围产生等离子体,形成电磁屏障,进入“黑障区”,致使地面与飞船失去联系,天文上把这种现象称为“流星”。
“神舟”
一.
二.
三.四号飞船的发射时间选择在夜间,主要是因为飞船升空后光学仪器易于跟踪测控。而“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时间选择在白天,主要是保证降落时也在白天,便于在紧急状态下航天员逃生和进行地面搜救。“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主着陆场选择在内蒙古中部的原因是,该地区为沙质草原,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人烟稀少。
我国卫星发射基地有几处???
一共有三个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该地区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属内陆及沙漠性气候,年平均气温8.7摄氏度,相对湿度为35%-55%,常年干燥少雨,春秋两季较短,冬夏两季较长,一年四季多晴天,云量小,日照时间长,生活环境艰苦,但可为航天发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每年约有300天可进行发射试验。 在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要承担发射场区的组织指挥,实施火箭的测试、加注、发射,逃逸塔测试,整流罩测试,人船箭地联合检查,船箭塔对接和整体转运,提供发射场区的气象、计量和技术勤务保障,并在紧急情况下组织实施待发段航天员撤离及逃逸救生。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北的高原地区,地处温带,海拔1500米左右,与芦芽山风景区毗邻,是中国试验卫星、应用卫星和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之一。发射中心拥有火箭和卫星测试厂房、设备处理间、发射操作设施、飞行跟踪及安全控制设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具备了多射向、多轨道、远射程和高精度测量的能力,担负太阳同步轨道气象、资源、通信等多种型号的中、低轨道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任务。发射中心始建于1967年。
这里冬长无夏,春秋相连,无霜期只有90天,全年平均气温5℃。 1968年12月18日,中国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枚中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该中心用长征4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第一颗和第二颗“风云”1号气象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
此外,它还进行过一系列运载火箭试验。1997年12月8日,该中心第一次执行国际商业发射,成功地将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制造的两颗铱星送入预定轨道。1999年5月10日,该中心用长征4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和实践五号科学实验卫星送入轨道高度为87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
这是该中心连续第七次成功地以一箭双星方式进行的航天发射。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70年,它是以主要承担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任务的航天发射基地,担负通信、广播、气象卫星等试验发射和应用发射任务。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内,中心总部设在四川省西昌市,卫星发射场位于西昌市西北65公里处的大凉山峡谷腹地。自1984年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讯卫星以来,截至2003年底,已先后成功组织了34次国内外卫星发射。
1986年,西昌卫星发射场正式对外开放。该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摄氏16度,全年地面风力柔和适度。这里每年10月至次年5月是最佳发射季节。发射中心于1983年建成,1984年以来发射过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及实用通信卫星,1990年又将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2004年4月,“试验卫星一号”和“纳星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是这个中心首次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标志着这个中心的航天发射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可以进行多射向、多轨道卫星的发射。截至2004年4月,中心拥有两个自成系统的发射工位,可以发射不同类型的长征运载火箭,既能将大吨位的卫星送入同步转移轨道,也能将小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