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人类首次发现闯入太阳系的外来天体是?人类首次在太阳系内发现系外天体吗

人类首次发现闯入太阳系的外来天体是?人类首次在太阳系内发现系外天体吗

最佳回答2022-11-24

人类首次发现闯入太阳系的外来天体是奥陌陌。是已知的第一颗经过太阳系的星际天体。在夏威夷语中意为“侦查兵”或“信使”。2017年10月19日,被科学家们发现直径在百米级,以每秒26公里左右的速度从天琴座方向冲进太阳系,近乎与黄道面垂直。

人类首次发现闯入太阳系的外来天体是

名称来源

为了更好的传播,名词委的部分老师建议尽快确定此天体的标准中文翻译。在此建议之上,考虑到其原来的名字含义,很多委员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理由。比如有委员提出“青鸟星”,也有委员提出“远方信使”,还有“远方客” “星际来客”、 “远游星”、“访客星”等等。同为名词委委员的陈学雷老师另辟蹊径,建议可以音译,翻译成“奥陌陌”星:一方面可以保留此星原有的命名特色,另外一个方面,此名字的含义和原意也有符合,“奥”有神秘莫测之意,“陌”意味着远方的信使。在此中文名提出之后,得到了绝大多数委员的赞同和支持。最后天文学名词委员会就公布“奥陌陌”为“第一个系外天体”的中文名称。

人类首次发现闯入太阳系的外来天体是

运行数据

在只受引力的影响时,小行星会严格遵循由引力计算出的轨迹运行。但观测到的数据表明,直到2018年1月2日,奥陌陌的位置与计算出的轨道存在4万公里的偏差(2018年5月3日差值达到10万公里)。因此需要加入一个非引力加速度来解释其运行轨迹。如果仅仅受到万有引力的作用,其轨道应该如图(奥陌陌受力观测)中红线位置所示,实际观测到的却是蓝线。

宇宙游客闯进太阳系,天文学家首次发现来自太阳系外的天体

2017年10月19日,天文学家在太空中发现了一颗轨迹奇特的新天体。它速度很快,太阳的重力无法使它留在太阳系。

天文学自此开启一个新纪元。这颗天体后来命名为C/2017 U1(C代表彗星),之后又改为A/2017 U1(以小行星命名),最后称为斥侯星(1I/'Oumuamu1a),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太阳系内观测到来自太阳系之外的天体。 天文学家一开始便注意到,斥候星相对于太阳的运行速度极快:即使已考虑太阳重力的影响,斥侯星的速度仍有每秒26.3公里。太阳系内天体无法对斥侯星产生这样的推力,而太阳的重力无法抓住一颗速度这么快的天体,因此斥侯星一定来自太阳系之外。

斥候星经历了怎样的旅程呢?依据目前所知,它可能在银河系里游荡了数亿年。观测结果显示,斥候星来自天琴座亮星织女星的方向,不过它从该位置飞来太阳系需时约30万年,当时织女星并不在那里。 虽然天文学家始终相信会有系外天体飞入太阳系,不过真正观测到这类天体时依然非常惊喜。

但是当天文学家对斥侯星更深入了解,一开始的惊喜全变成困惑。因为斥候星所有的特征都与预期完全不一样,包括它的形状、大小及有别于彗星等性质。 根据北欧光学望远镜以及其他望远镜的观测资料,天文学家很快发现,斥侯星缺乏彗星的典型特征。

它除了独特的轨道之外,看起来就像固态小行星。 然后是关于斥候星的形状。天文学家藉由小行星的亮度作为测量尺寸大小的标准,越大的天体会把越多太阳光反射到地球。

根据斥侯星的平均亮度,天文学家估计它的直径约100米,与多数小行星相比,它显然要小得多。 斥侯星的大小与外型比例像是大型火箭,天文学家在太空搜寻小行星与彗星时,确实经常发现绕行太阳的废弃火箭。但是斥侯星运行的轨道太奇特,不可能是1960年代的火箭。难道是外星文明发射的火箭吗?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是根据既有资料,天文学家无法立即否定这个可能性。

正当天文学家为此苦恼之际,后续的发现让他们再次震惊。2018年,欧洲太空总署(ESA)发表了斥侯星运行轨道形状的测量结果,显示除了太阳与行星的重力之外,还有微弱但类似火箭产生的推力在推动它。 美国哈佛史密森尼天文物理中心的比亚利(Shmuel Bialy)和罗布(Avi Loeb)认为斥侯星可能是「光帆」,一艘由外星文明设计的飞船,平坦但像船帆,藉由星光推动而穿越太空。 虽然这个想法很有趣,但多数天文学家倾向相信斥侯星是自然天体。

他们认为斥侯星是由汇集在彗星表面的尘埃颗粒逐渐汇聚而成,然后脱离彗星飞入太空。这类颗粒在地球上仍属未知,但可能存在于星际空间这类极度真空的环境中。

人类首次在太阳系内发现系外天体吗?

人类首次在太阳系内发现系外天体, 形状细长。11月22日消息,10月底,太阳系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数据分析显示,它并不属于太阳系。这颗天体长约400米,形状细长,长度达宽度的十倍。这一比例比目前为止观察到的任何彗星或小行星都要大。这是人类首次在太阳系内发现系外天体。

这颗小行星被命名为Oumuamua,在夏威夷语中意为“远方的信使”。目前,Oumuamua受到太阳引力抛掷后,正在离开太阳系。不过,匆匆送走神秘的Oumuamua后,科学家们“查户口”的工作才刚刚有了眉目。

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的一个团队通过计算速度轨迹,判断Oumuamua在4000万年前,离开了南天球的船底座(Carina)或天鸽座(Columba)的稀疏星团,开始漫长的星系旅行。10月19日,当泛星巡天望远镜发现这位“不速之客”时,它距离地球0.2个天文单位,大约3000万公里。一开始,科学家们认为这是颗彗星。

10月25日,位于智利的甚大望远镜(VLT)拍摄照片显示,Oumuamua并不具备“彗发”,因此并非主体由冰块构成的彗星,而是由岩石构成的小行星。这意味着,Oumuamua诞生于母星系的冰线之内。

星际天体“奥陌陌”进入太阳系后,为什么没被太阳系引力场束缚住?

这个问题其实在说明中,题主已经做了回答,逃脱太阳引力束缚的奥陌陌的速度。 这个天体编号为A/2017 U1的小行星,昵称奥陌陌,是一个太阳系外来客,于2017年10月19日进入人类视野,昙花一现,不到两个月就离开了人类视线,向太阳系以外飞去。

在地球发射航天器达到每秒16.7公里的第三宇宙速度,就可以突破太阳引力束缚,飞往太阳系以外。奥陌陌每秒40公里左右的速度,怎么会被太阳引力束缚呢? 据科学界研究发布,奥陌陌可能来自距离我们大概200多光年左右的一个恒星团,很能能是在一个年轻恒星的原行星盘中形成。所谓原行星盘就是一个恒星吸积盘中间的恒星形成后,剩余的残渣余孽还在围绕着恒星旋转,行星正在这些残渣余孽中碰撞聚集,滚雪球一样渐渐长大,而这个碎块就是这堆残渣里面的一块。 在天体运行中,引力起着主要作用。

但引力并不是只会吸引,还会驱离和弹出。 有科学分析,冥王星原来就可能是海王星的一颗卫星,被海王星引力驱离出了海王星引力范围,成为一颗绕着太阳运行的矮行星。人造航天器在经过大质量天体时,通过它们的引力弹弓效用可以得到加速也就是这个道理。

不但有小行星或者行星被引力弹飞,就连恒星也会被巨大引力弹飞。在银河系中就有一些这样的特别恒星,被巨大引力弹飞,以极快的速度向银河系外飞去。 而这个奥陌陌本身就是被一颗正在形成的巨大行星引力驱离的,这颗行星很可能是一颗超级地球,也有可能是一颗大于地球二三十倍的气态巨行星。

奥陌陌被行星驱逐出来的弹射初始速度只有每秒1~2公里,在茫茫太空运行了4000万年,经过了若干恒星系统,得到了多次引力弹弓效应加速,于是达到了现在的速度。这次奥陌陌的飞行轨迹开始是垂直太阳系黄道面进入的,这与太阳系所有天体运行规律不同。到达近日点后,被太阳引力拉扯改变轨道后,终于服从了太阳系运行规律,沿着黄道面飞出。

据天文学家推测,这个奥陌陌很可能来自位于船底座-天鸽座星协(比星团更为稀疏的恒星群),可能是杜鹃座-时钟座星协中的大规模恒星形成活动的一部分。 因此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奥陌陌是银河系里的一员。但又是首颗进入太阳系的星际天体,对研究太阳系外天体有着重要意义。 奥陌陌的样子是一个长长的雪茄状,长约400米,宽约40米,颜色偏红,便面呈固态,但不能区分为岩石还是金属。

由于其来的突然,去的快捷,人类还没有来的及更好的研究,就看不到了,因此对其的了解并不多。 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一颗天然的小行星。网络上有很多流言认为这是一颗人造天体,甚至谣传是外星星舰,是毫无根据的幻想。 时空通讯专注于老百姓通俗的科学话题,欢迎大家共同探讨。

原创版权,请勿抄袭,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奥陌陌(1I/2017 U1)是天文学家发现的首个飞入太阳系内的星际天体,目前正朝着太阳系外飞去。之所以太阳的引力没有办法束缚住这个星际天体,是因为它的速度实在太快了,远超太阳系的逃逸速度,它可以飞出太阳系。

由于奥陌陌的个头很小,外观可能呈现为长条形,长度为100至1000米,宽度和高度都为35至167米,所以这个星际天体的亮度很低,直到经过近日点(0.255天文单位)并且离开地球轨道(近地点0.16天文单位)之后,它才被人们发现。由于奥陌陌的速度很快,它的轨道呈现为双曲线,太阳的引力无法抓住它,只能让它改变方向,它还是会摆脱太阳引力束缚,最终飞入星际空间中。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行星想要在一个轨道上绕着恒星运动,那么,行星的速度必须要符合相应的轨道速度,如果太快或者太慢,轨道将会发生变化,偏心率会变高。

而如果行星的速度超过了所处位置的逃逸速度,那么,行星将不受恒星引力的速度,它最终会离开轨道,飞入星际空间中。行星越靠近恒星,所受的引力作用越强,对应的逃逸速度越高。例如,水星轨道上的逃逸速度为67.7公里/秒,而地球的为42.1公里/秒(由于从地球上出发的物体借助了地球的公转速度,逃逸速度只需16.7公里/秒),海王星的仅为7.7公里/秒。

在太阳引力的加速下,奥陌陌在经过近日时的速度达到了最高值——87.71公里/秒。此时,奥陌陌距离太阳约为0.255天文单位,这个距离对应的太阳系逃逸速度为83.4公里/秒,所以奥陌陌的速度足以摆脱太阳引力的束缚。奥陌陌距离太阳1天文单位时,它的速度为49.7公里/秒,仍然大于对应的逃逸速度。奥陌陌从飞入太阳系那一刻起,它就注定要在太阳系中拐一个大弯,并最终飞离太阳系。

这是因为它的速度太快,使其在一条开放的双曲线轨道上运动,不可能回头。据估计,在四百多年前,当奥陌陌与太阳相距2300天文单位时,它相对于太阳的速度达到了26.34公里/秒,远超该处的太阳系逃逸速度(878米/秒)。 奥陌陌(Oumuamua)是来自太阳系外的一个天体,在2017年10月18日被泛星计划(全景巡天望远镜和快速回应系统)的天文望远镜所发现。

图:奥陌陌想象图开始以为奥陌陌是一颗彗星,但发现它不具备彗发的结构,而且还运行在一个极端的轨道上,其速度也远大于系内天体。所以断定它来自于太阳系外。 图:奥陌陌的运行轨道 奥陌陌是人类第一次发现来自太阳系外的天体,它来自天琴座方向,以26千米/秒的速度进入太阳系,经过太阳引力的加速后(引力弹弓效应),以大约44千米/秒的速度离开太阳系。 在地球轨道上,摆脱太阳系引力的速度为42.1千米/秒。

现在奥陌陌已经到达了木星以外的轨道,大于7.7倍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这里需要的脱离速度更低。 所以,由于奥陌陌的速度太快了,太阳的引力无法俘获奥陌陌,它将永远的离开太阳系。不过,如果我们最近几十年内,在航天技术上有所突破的话,还可以发射一颗探测器追上去……2017年10月19日的夏威夷泛星巡天望远镜1(PanSTARRS 1,哈雷阿卡拉)发现一个来自太阳系外的天体,该天体呈雪茄形状,红色,以每秒25.5千米的速度进入太阳系,最高时速一度达到44千米/秒,由于该天体的运行轨迹不同于太阳系内的小行星或彗星,而是沿着双曲线的轨迹运行,不受太阳引力的束缚,因此天文学家们确定该天体来自太阳系之外。

国际天文学会将该命名为1I/2017 U1,欧洲航空局则用夏威夷语为其取了另外一个名字Oumuamua,意即“侦察兵”或“远方来客”、“远方的信使”。 Oumuamua(奥陌陌)是在距日最近点约40天后(2017年9月9日)被发现的,当时的奥陌陌距离太阳约为0.25 AU(地球距太阳的四分之一距离),该天体的外�。

“奥陌陌”是什么?人类是如何发现它的?

人类经历了数百万年的时光,终于在近百年的时光之中,迎来了科技的高速发展时代,我们因此也走出了地球,看到了地球之外,外太空的风景。也正是如此,我们对于外太空的探索更加的热衷。

而之所以如此认为,是因为这个未知的物体,长得实在是奇形怪状,而在天文学家的观察中,发现这个未知的物体,疑似是在我们所处的太阳系之中四处的游荡,不知道在寻找着些什么。因为不知道这一物体的本质是什么,人们便对其充满了好奇心。因此,人们便给了它一个称呼“奥陌陌”。而对于“奥陌陌”,人们对于其便有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是一颗来自于太阳系以外的一颗小行星,可能是在它所在的星域出现了什么事,于是在机缘巧合之下,便被推到了我们所处的太阳系之中。

当然,这是部分人这么认为而已,还是有着部分持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这一未知物质,并不是小行星。那是什么呢?持有外星人存在观点的人,就认为这是一颗宇宙飞船,确切的说这是高级文明的飞船。而这种外星飞船,因为我们目前科技的限制,很难观察到这一飞船的真实形状,也正是如此,即使是科学界的大牛,对于这一未知事物,在一时半会之间,也理不出思绪来,证明它到底是什么物质,因此“奥陌陌”一直是个谜。

因为对于这种物质存在了太多的未知,我们便有相关的科研人员成立了研究小组专门的研究“奥陌陌”,而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研究之后,这些科学家得出了些许结论,这些结论之中,有一条就否定了人们曾经认为的“奥陌陌”是外星人所建成的飞船。之所以这样子认为,其实与这一物质在宇宙之中的运行轨迹有关。

继续浏览:

上一篇:失信不立是什么意思?失信不立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台湾海峡宽度多少公里?台湾海峡宽度多少公里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