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汉武帝的功绩是什么?汉武帝的功绩

汉武帝的功绩是什么?汉武帝的功绩

最佳回答2022-11-22

汉武帝的功绩是接受董仲舒的政策建议,采用新儒家的进取思想政策。着力于削弱相权,强化皇权专制集权统治机制。推行新政,大力改革,削弱藩国势力,打破等级制度。

汉武帝的功绩是什么

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汉景帝刘启的儿子,母为王皇后。刘彻初封胶东王,七岁被立为皇太子,十六岁继承皇位,在位五十四年,功业甚多:对内,为加强中央集权,颁行推恩令,又制订左官律和附益法,严格禁止诸侯王参与政事;不拘一格录用人才,提拔有才能的士人为侍从,以备顾问;裁抑丞相职权,依靠亲信和近臣参与决策,从而形成内朝(中朝)和外朝的政治体制;设十三州刺史部,加强对郡国的控制;为解决财政困难,改革币制,禁止郡国铸钱,又实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制度;颁布算缗、告缗令,向商人征收重税;建立正规的察举制度,令郡国举孝廉及秀才、贤良方正等;实行尊崇儒术的文化政策,设五经博士,在京师长安兴建太学,又令郡国皆立学官。对外,派卫青、霍去病多次出击匈奴,迫其远徙漠北;命张骞出使西域,沟通汉与西域各族联系;又征服闽越、东瓯、南越、卫氏朝鲜,经营西南夷,在其地设置郡县。

汉武帝的功绩是什么

汉武帝立为储君

刘彻之母王娡在怀孕时,汉景帝刘启尚为太子。王娡梦见太阳进入她的怀中,醒来告诉刘启后,刘启认为这是高贵的征兆。刘彻还未出生,他的祖父汉文帝刘恒就驾崩了。刘启继位,是为景帝,不久刘彻出生。刘彻是汉景帝第十子,亦是王娡唯一的儿子。 [7] 汉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四月二十三日,汉景帝立栗姬所生的长子刘荣为皇太子,刘彻亦同时被封为胶东王。 [8]  刘彻的姑母馆陶公主刘嫖向栗姬为其女陈氏提亲,被栗姬拒绝,而王娡却许诺让刘彻娶陈氏,因此刘嫖不断向景帝诋毁栗姬而赞誉王娡,栗姬亦曾出言不逊而触怒景帝,天平遂逐渐向王娡母子倾斜。前元六年(前151年)薄皇后被废黜后,王娡暗中指使大行令奏请立栗姬为皇后,使景帝对栗姬的不满达到极点,于是处死大行令、疏远栗姬,在前元七年(前150年)正月废刘荣为临江王。四月十七日,景帝立王娡为皇后;二十五日,立时年七岁的刘彻为皇太子。

历史上汉武帝有哪些重要成就


一.罢黜百家,表彰六经(易白沙将其曲解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听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开创中国传统主流文化之正统,在中华传统文化舞台上独领风骚两千余年,受到历代统治者所推崇。这里要说明的是,汉武帝并非限制其他各家的发展,致使大力提倡儒家的发展儒法结合,即所谓的“儒表法里”。


二.设立中朝 抑制外朝 在惠文景帝期间,丞相大多主要是随刘邦打天下的功臣丞相受到礼遇,武帝和丞相多有不合,经常会借口打压杀死丞相,导致朝中大臣不愿意接任丞相之职。为贯彻自己的命令,他便设立中朝,尚书台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
三.建立年号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 元狩,每一年号六年。
四.太初改历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改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色尚黄。


五.盐铁官营 盐铁官营自汉代延续至今,今天盐铁茶主要仍由政府及国企控制。
六.通西域 中国传出了冶铁术、凿井术、丝绸制造、漆器制造等技术,西方(域)传入胡(黄)瓜 胡豆 胡麻 石榴胡萝卜 葡萄 汗血马 核桃 天马等。中原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具向西输送,铸铁技术,井渠法也传到西域 历史意义重大
七.创立太学 汉武帝创建太学、乡学,设立举贤制度,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官制度
八.罪己诏 征和四年(前89年),汉武帝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给百姓造成了痛苦,从此不再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甚至表白内心悔意。

这就是《轮台罪己诏》。这份诏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诏。

汉武帝的功绩


一.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思想的皇帝汉武帝在位期间听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兴儒学教育。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的统治地位从此确立。

当时在那个年代是百家争鸣的时期,人人都各有一套理论,人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这种主张自家反对别的家的观念在封建时期的是引起对立与矛盾根源。
二.第一个兴办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汉代太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第一个政府创办的、正规的高等学府,自汉武设立,历两千余年而不绝,是中国教育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学生称为“博士弟子”或“太学弟子”。

太学初建时为50人,“博士弟子”有免除赋役的特权。“博士弟子入选”,内由太常负责选择,外由郡国察举。武帝还下令天下郡国设立学校官,初步建立起地方教育系统。

太学和郡国学主要是培养统治人民的封建官僚,但是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
三.第一个大力拓展中国疆土的皇帝汉武帝在位时,共开拓疆土面积:198万平方公里。具体边功:北破匈奴直抵阴山。

西北张骞通西域,置河西四郡有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东北置乐浪等朝鲜四郡。西南置西南夷七郡。东南抚东越。

设珠崖郡于海南岛。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中国传出了冶铁术、凿井术、丝绸制造、漆器制造等技术,西方(域)传入胡(黄)瓜、胡萝卜、葡萄、汗血马、核桃、天马等,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历史意义重大,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第一个用皇帝年号来纪元的皇帝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并追改以前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号六年。


五.第一个用罪己诏形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征和四年(前89年),汉武帝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给百姓造成了痛苦,从此不再穷兵黩武、劳民伤财,甚至表白内心悔意。这就是《轮台罪己诏》。这份诏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诏。

汉武帝有哪些功绩?

汉武帝刘彻在位期间,从公元前140年到公元前87年,是西汉王朝的鼎盛时期。他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汉朝的政治、经济、军事变得更为强大,也是封建制度下中华民族的一个蓬勃发展时期。

在文化上,废除了汉朝以“黄老学说、无为而治”治国的思想,积极治国。并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在军事上,积极对付汉朝的最大外患匈奴。首先是大幅提高军人的待遇,调动了军人的积极性。

汉朝先后出现卫青、霍去病等天才将领,终于击败匈奴单于,使得“漠南无王庭”。又收复南越国和朝鲜,征服中亚大宛国,西域臣服,使中国成为亚洲第一霸主。在外交上,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奠定了今天的中国版图,是汉朝疆域最大的时期,也是汉朝的极盛时期。这就是“汉武盛世”。

汉朝疆域在汉武帝时,正北至五原郡、朔方郡,南至日南郡,东至临屯郡,西至葱岭,面积广达600万平方千米。

汉武帝最大的功绩

汉武帝的历史功绩: 第一,汉武帝实施了一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一和发展. 第二,汉武帝为了加强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长久的影响. 第三,汉武帝出兵抗击匈奴,使西汉王朝的政权更加巩固,国家更加统一,为西汉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第四,汉武帝派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和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第五,汉武帝开拓了南方和西南疆域,使越族以及西南各少数民族和汉族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第
六.大力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汉武帝在位期间,充分施展了他的雄才大略,把西汉王朝推向了极盛阶段.

汉武帝有什么主要功绩?


1.汉武帝是第一位使用年号的皇帝,先是六年一个年号,后来四年一个年号。
2.汉武帝是第一位在统一的国家制定、颁布太初历的皇帝,以正月为岁首这一点,一直用到现在。


4.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秦统一后我国见于史籍记载的《舆地图》,元狩四年四月丙申,“太仆臣公孙贺行御史大夫事……奏舆地图,请所立国名。”《汉书•武帝纪》载元鼎六年秋“遣浮沮将军公孙贺出九原”,注引臣王赞曰:“浮沮,井名,在匈奴中,去九原二千里,见汉舆地图。”据颜师古说,臣王赞生活的时代“在晋初”。这说明汉代的舆地图晋初臣王赞还见过。

这也说明汉代已明确出现了关于国家的地域概念。这对后世自然地理研究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5.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武帝亲自策问,选拔人材做官。

后世科举之制始此。
6.汉武帝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始于此。
7.元朔五年为五经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地方郡国可按一定条件选送一些人,可受业如弟子。

经考试,能通一艺以上,可用作官吏。从国立太学生中选拔官吏始于此。
8.汉武帝在尊儒术时,又“悉延(引)百端之学”,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的同时,又兼用百家的格局。

这点对后世也影响巨大。
9.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亲临现场督察堵塞黄河瓠子决口。自秦统一后,皇帝亲临现场治理黄河,这是第一次。
10.汉武帝时推广耧车(土法播种机)下种,此后这一方法在中国用了两千多年。

1
1.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这在中国史上属首次。1
2.汉武帝元封六年(前105)以宗世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和亲。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与西域国家和亲。

1
3.在轮台、渠犁屯田,并置使者、校尉。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在今中国新疆地区屯田。1
4.汉武帝时用井渠法作龙首渠,后传入今中国新疆地区,并进而入波斯等地。1
5.从西域引进葡萄、苜蓿种植,从大宛引进了良种马---天马,西域的乐曲、魔术传至中国,中国的铸铁技术、丝织品、漆器传至大宛等地。

1
6.汉武帝外施仁义,实行德治;同时又重视法治,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这在历史上也是首次。1
7.元封五年(前106),为加强对地方官吏和豪强的监察,置十三州部刺史,令六百石级别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级别的郡国守相。

1
8.为加强皇权,改革丞相制度,设立中朝(内朝),对后来的丞相制度演变发生了重大影响。1
9.元鼎二年(前115)禁郡国铸钱,专令国家所属上林三官铸钱,非三官钱不得流通,郡国以前所铸钱皆废销。从此国家垄断了铸造钱币的权力,对后世影响重大。

20、汉武帝通过大量移民在西北边郡屯田,这对反击匈奴战争的胜利、经营西域起了重大作用。对后世也有重大影响,曹操在《置屯田令》中曾说“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就说明了这一点。2
1.汉武帝时任用官吏是多元化的。二千石以上官吏可通过任子制度使子孙当官;有钱人可通过“赀选”当官;先贤的后裔可以受照顾,如贾谊的两个儿子就被关照当了郡守。

然而,尤为突出的是武帝用人惟才是举、不拘一格。如皇后卫子夫是从奴婢中选拔出来的。卫青、霍去病分别是从奴仆和奴产子中选拔出来的。

而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儿宽,以及严助、朱买臣等人都是从贫苦平民中选拔上来的;御史大夫张汤、杜周和廷尉赵禹则是从小吏中选拔出来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汉武帝任用的一些将军是越人、匈奴人。而金日石单这样一位匈奴的俘虏在宫中养马的奴隶,竟然与霍光、上官桀一齐被选拔为托孤的重臣。这些情况说明汉武帝选拔人才是不受阶级出身与民族差别限制的。

然而,这不是说汉武帝用人没有标准,标准还是有的,标准就是“博开艺能之路,悉延百端之学”,“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者,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这就是说,只要愿为汉朝事业奋斗,有艺能、有才干的人,能为将相和可以出使遥远国度的人都可任用。一句话,用人的标准是惟才是举。

正因如此,汉武帝时人才济济。班固就惊叹地说:“汉之得人�。

继续浏览:

上一篇:2021年几点立秋早秋还是晚秋?2021年立秋是早秋还是晚秋

下一篇:富士康老板是谁?富士康有几个创始人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