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处暑是什么意思呢?处暑是什么意思呢

处暑是什么意思呢?处暑是什么意思呢

最佳回答2022-11-22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斗指戊(西南方);太阳黄经达15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

处暑是什么意思呢

基本情况

处暑节气处在短期回热天气(秋老虎)期内,“秋老虎”一般发生在公历8月~9月之间,每年秋老虎的时间长短不一,总体来说持续半个月到二个月不等。处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义,就是提醒人们暑气渐渐消退,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要注意预防“秋燥”。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如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煎药茶、拜土地公等。

处暑是什么意思呢

历史渊源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这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初秋炎热将结束。处暑的到来同时也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处暑是廿四节气中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的节气。从处暑开始,气温逐步走低的趋势进一步明显。元吴澄的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结束。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是什么意思

立秋节气之后的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50°时就迎来了处暑节气。其时间点在每年公历8月22日-24日之间,到了这时候中秋佳节也就快到了。

它属于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在每年公历8月23日,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此时的三伏已经接近尾声,白天热,早晚比较凉,昼夜温差比较大。此时大部分地区林果和农作物陆续进入成熟期,农民加紧采摘,进行水稻施肥。 处暑吃什么传统食物 1.凉茶 处暑煎药茶的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每当处暑期间,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在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

处暑之所以要吃鸭,是因为处暑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饮食调养应以预防燥邪伤人为主。这个时期的饮食应该遵循润肺健脾的原则,而鸭子味甘性寒,具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止咳定惊、消螺蛳积、清热健脾、利水消肿之功效,可主治身体虚弱、病后体虚、营养不良性水肿等症。民间认为鸭子是补虚劳的圣药。

因此鸭子是非常适合处暑之际吃的润燥食物。 3.白丸子 4.酸梅汤 5.龙眼 处暑过后要进入秋天,中医上有补秋的说法,所以少喝凉茶、多吃龙眼是有道理的。这个时候讲究补气、补血,要避免寒凉的食物;同时龙眼偏温性,有益心脾,补气血,有滋补养气的作用,在这个节气食用是有益的;但食疗不用太过刻板,并没有规定这个节气一定要吃龙眼泡稀饭,很多人平时也可以这样食用,是有益的。

处暑是什么意思呢

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时间点为公历8月23日,太阳到达黄经150°。

天文专家称,处暑当天,太阳直射点已经由“夏至”那天的北纬23°26′,向南移动到北纬11°28′。北京城区,白昼长度已经由夏至的15小时缩短到13小时25分钟,正午太阳高度也由夏至的73°32′降低至61°34′,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太阳开始偏南了。随着太阳高度的继续降低,所带来的热力也随之减弱。

处暑的意思是什么 处暑是什么意思


1.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斗指戊;太阳黄经为150°;公历8月22—24日交节。

这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较大,不时有秋雨降临。处暑这一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秋天。
2.处暑节气正值农作物收成时刻,古时人们举行各种仪式来祭祖以及拜谢土地爷。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秋高气爽,适宜郊野游玩迎秋赏景。

处暑过,暑气止。中国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处暑节气前后的习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

人们重视的节日有七夕节、中元节,在这些节日中有许许多多的民俗活动。
3.处暑在日常生活中起到的意义,就是提醒人们秋季正悄悄到来,要注意预防“秋燥”,人们应注意保证充分睡眠,及时调整饮食,少吃西瓜等凉性食物,多吃银耳、百合等食物,少食多餐,防止燥邪损伤。民间认为,夏天天气炎热,人们的身体会有不同程度的损耗,到了秋天就可以开始进补,多吃一些荤食,来补充能量。

处暑是什么意思简单说明一下

处暑代表炎热向高温过度的节气,一般而言处暑后昼夜温差较大。从气候上来说,处暑的特点就是秋老虎,短时间内天气还会回温,且非常闷热。

现在根据太阳黄经度数来定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50°时为处暑,时间为每年公历8月22日到24日期间。处暑节气民间习俗
一.放河灯据说放河灯这个习俗可以追溯到渔猎时代。那时人们驾舟出海下湖,为免风暴肆虐,在过危礁险滩或遇到风大浪高时,用木板编竹做小船,放入祭品,点上蜡烛,彩纸作帆,放水中任其飘流,向海神祈保平安。
二.开渔节每年处暑期间,在浙江沿海都要举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开渔节,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驾船出海。

石浦渔民素来有“三月三,踏沙滩”以及“祭海”等习俗,其中“祭海”是渔民出海捕鱼时,为求平安、丰收而举行的一种仪式。
三.吃鸭肉“处暑”到来意味着炎热的夏天逐步开始转为凉秋了。天气温差增大、昼暖夜凉,此时饮食应遵照润肺健脾的原则,常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

处暑代表什么意思

处暑代表炎热向高温过度的节气,一般而言处暑后昼夜温差较大。从气候上来说,处暑的特点就是秋老虎,短时间内天气还会回温,且非常闷热。

此时大部分地区林果和农作物陆续进入成熟期,农民加紧采摘,进行水稻施肥。处暑传统习俗
1.祭祖/迎秋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此外,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
2.吃鸭子老鸭味甘性凉,因此民间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做法也五花八门,有白切鸭、柠檬鸭、子姜鸭、烤鸭、荷叶鸭、核桃鸭等。北京至今还保留着这一传统,一般处暑这天,北京人都会到店里去买处暑百合鸭等。


3.放河灯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

处暑的意思,处暑是什么意思?


1.处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它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的8月23日,处暑即为出署,代表暑天的结束,即将进入秋季,处暑不同于小暑、大暑,它是代表炎热向高温过度的节气,处暑后昼夜温差较大。
2.处暑是节气名。

处暑以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雨量减少。

继续浏览:

上一篇:冬至过后白天越来越长还是越来越短?冬至以后白天是不是开始变长

下一篇:京沪线经过哪些城市?京沪铁路经过哪些城市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