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冬至过后白天越来越长还是越来越短?冬至以后白天是不是开始变长

冬至过后白天越来越长还是越来越短?冬至以后白天是不是开始变长

最佳回答2022-11-22

冬至过后北半球白天越来越长。南半球白天越来越短,我国位于北半球,所以冬至过后的白天会越来越长。由于每年的12月21、22日或23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即南纬23*26'),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纬度越高的地方,白昼越长,黑夜越短,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冬至过后白天越来越长还是越来越短

冬至气象变化

冬至之后,虽然太阳高度角渐渐高起来了,但这是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到了“三九、四九天”,积热最少,温度最低,天气也就越来越冷了。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景观差异较大。冬至日的白昼虽短,但是冬至日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冬至之前不会很冷,因地表尚有"积热",真正寒冬是在冬至之后。由于我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天文意义上的气候特点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

冬至过后白天越来越长还是越来越短

 冬至过后,中国各地气候都将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和“数九寒天”了。所谓“数九”,即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亦有说法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数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此时寒气已尽 。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或“完九”。从“一九”数到“九九”,冬寒就变成春暖了。 

过了冬至白天是不是就慢慢变长了?

是的,只要过完冬至,那么接下来的日子里白天的时间就会比较长,同时黑夜的时间就会比较短。如果简单理解的话,我们可以理解为秋分之后白天就会比黑夜短,冬至之后黑夜就会比白天短。


一.怎么样理解冬至这一天?在古时候,冬至这一天是非常重要的一天,因为从这一天开始,太阳将会重新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这就意味着这一天之后白天的时间将会比黑夜的时间长。以前古时候是农业社会,那时候我是看天吃饭的,也讲究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起居规律,所以古人们对天气和天文现象有着充分的研究。
二.在冬至的时候都有什么习俗?除了我们上面讲的,在冬至的时候会祭拜祖先,在冬至的时候会有吃饺子的习俗,这个习俗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相传饺子是一代名医张仲景发明的,当时张仲景看到很多穷人在冬天没有吃饱饭,便用饺子包下了很多药材,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帮助大家驱寒,这个习俗也得以延续下来了。

同时在我国的南方地区,也有着冬至吃汤圆的习惯。这当然也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之一,因为很多人把冬至这一天当成冬天的最后一天。在这一天之后,就意味着是新的一年,所以也有了吃汤圆之后自己就会长大一岁的说法。

在唐朝和宋朝的时候,到了冬至这一天所有人都会回到家乡孝敬父母,并且有着祭拜祖先的习俗。因为这一天的时候是阴气最盛的时候,从这一天开始,太阳照射北半球的时间就会比照射南半球的时间变长了。虽然古代并没有什么现代科学,但是古人们依然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发现了这个自然规律。

冬至的时候不管是吃饺子还是吃汤圆,我们都要讲求一个团团圆圆。这个时候如果能和家人朋友相聚一起吃一顿热腾腾的饭,一定是非常美妙的事情。

冬至以后白天是不是开始变长

冬至以后白天开始变长。冬至在每年12月22日前后,或21日,或23日,此时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

过了冬至,虽然昼渐长,夜渐短,但是在短期内仍然是昼短夜长,地面每天吸收的热量,还是比散失的热量少,所以气温并没有立即回升之势。群众中习惯自冬至起“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说“冷在三九”。扩展资料: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是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

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由于我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民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

冬至过后,是昼短夜长还是昼长夜短?

冬至过后,昼长夜短。冬至这一天是白天最短的一天,此后白天就越来越长了。

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是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由于我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

扩展资料:气候特征:冬冬至节气的到来,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冬。这天北半球虽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约50%;但是,这并不是最冷的时候,所谓“冷在三
九.四九”。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有大气和水分,能够储存热量,并不是“即存即失”,而有“积热”。

因而,冬至之前天气通常不会很冷。冬至之后,虽然太阳高度角渐渐高起来了,但这是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到了“三
九.四九天”,积热最少,温度最低,天气也就越来越冷了。

此时如果有冷空气的影响,天气就更为寒冷。待到过了这个“冷锋”之后,天气就会渐渐变暖。

冬至过后白天越来越长还是越来越短 冬至过后昼夜变化


1.冬至过后我国白天越来越长。冬至是太阳南行的极致,这天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小,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对北半球最为倾斜,此时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但冬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过了冬至后,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而相对的南半球则逐日缩短。

白昼和黑夜分别是12个小时,但随着四季变化时间长短有所不同,以冬至这天为例,对于处于北半球的我们来说此时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日,就北京市区而言,冬至这天白昼仅有9小时20分,而太阳高度也仅有26°4
2.�但我国地域辽阔,虽说这时白昼最短,但短也短得不一样:处于北回归线附近的汕头、广州等地,白昼约为11小时31分;北纬40度左右的秦皇岛、北京、嘉峪关、喀什等地,白昼约为10小时20分;最北的漠河镇,白昼不到7小时。农谚“冬走百里不明,夏走百里不黑”,说明了冬至和夏至日夜相差之大。

继续浏览:

上一篇:中国大黄鱼之乡是哪里?中国大黄鱼之乡是哪里

下一篇:处暑是什么意思呢?处暑是什么意思呢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