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唐代被称为七绝圣手的是谁?唐代诗人被称为七绝圣手的是谁

唐代被称为七绝圣手的是谁?唐代诗人被称为七绝圣手的是谁

最佳回答2022-11-22

唐代被称为七绝圣手的是王昌龄。王昌龄,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汜水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坐事流放岭南。  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唐代被称为七绝圣手的是谁

成就综述

王昌龄存诗181首,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就数量之多,体制之备,题材之广说,王昌龄的诗实不如李白、杜甫和高适、岑参,但他的诗质量很高。边塞诗可并高适、岑参而三,四杰以后,诗坛几乎没有边塞诗作。唐玄宗改府兵制为募兵制后,文人掀起了从军热以求边功。开元十三年,王昌龄漫游西北边地,有了较深的边塞生活体验,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此时岑参11岁,高适还没有开始边塞生活,后人依次考证称王昌龄为边塞诗的创始和先驱。

唐代被称为七绝圣手的是谁

诗歌意境

在艺术风格上,王昌龄的七绝以委婉含蓄为主要特色,表现曲折,意境深远。其中不少是用比兴、寄托手法,抒写了诗人对现实的揭露和幽怨,因而与屈原的《离骚》在精神上有一致之处。王昌龄诗亦善用典故。其《诗格》提出“诗有六式”,第五就是“用事”:“谓如己意而与事合。”王诗用典不多,但往往用得巧妙而贴切,不露迹象。王昌龄很重视诗的境界,他的《诗格》提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他反对意与景的分离:“若一向言意,诗中不妙及无味。

唐代诗人被称为七绝圣手的是谁

“七绝圣手”王昌龄,又自称“诗家天子”。初唐的诗以五言为主,毕竟从魏晋南北朝下来,这是诗歌主流。

直到初唐胡乐大规模进入中原,作为演唱的歌词大发展,七言诗开始被重视起来。而王昌龄、王之涣、李白就是七言绝句格律化的重要开创性人物。王昌龄自负“七绝圣手”,送别诗大概占了他所有作品的四分之一,而盛唐七绝四百多首,王昌龄一个人就贡献了七十多首,将近六分之一。他以一人之力,扛下盛唐七绝一角。

王昌龄把七绝的题材、用途、境界都提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他对七绝的体式、写法、结构、表现手法做了很多尝试,被后人延用,并且基本没有超越。正是他和李白等诗人的努力,让七绝成为唐诗中最流行、最有味道的一种诗歌形式。

而大唐第一七绝,又被称为“七绝压卷之作”,就是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代诗人被称为七绝圣手的是谁?

被称为七绝圣手的是王昌龄。王昌龄字少伯。

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后改授汜水尉,迁江宁丞,再贬为龙标尉。安史之乱爆发后,被刺史闾五晓所杀。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与当世的著名诗人几乎都有交游,李白、岑参、孟浩然等都有赠他的诗篇。

时人目之为“诗家天子”,其在诗坛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成就他的诗以三类题材居多:边塞诗、闺情宫怨诗和送别诗。边塞诗以《出塞》、《从军行》最有名;闺情宫怨诗则以《闺怨》、《长信秋词》为代表作;送别诗中声名最著者为《芙蓉楼送辛渐》,以“一片冰心在玉壶”来比拟自身的高洁,很为世人所称道。

擅写五言古诗和五七言绝句。七绝成就最高,数量也多至七十余首,约为存诗的少半。《出塞》一诗被前人评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他在七绝上的成就,只有李白能与之抗衡。明王世贞论盛唐七绝,列二人之作为“神品”。语言精炼,形象鲜明,委婉多风,含蓄不尽是他诗歌的主要特色。

存诗一百八十余首,《全唐诗》编为四卷。

唐代诗人中,被称为“七绝圣手”的是

唐代诗人中,被称为“七绝圣手”的是王昌龄。王昌龄,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王昌龄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

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王昌龄的诗既反映了盛唐时代的主旋律,又对边塞风光及边关战场场景进行细致描写,同时能够捕捉到将士细腻的内心世界。其诗歌意境开阔,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耐人寻味,在抒情、造景、写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

王昌龄的诗歌从语象选择、句式运用到语句组合三方面都体现了诗人对典雅劲健的语言艺术风格的追求。在语象选择方面,王昌龄多选用大的数词、有力度的动词、准确的形容词来表现有气势的大场景或有气魄的大胸怀,体现出了语言的力量美、气势美。

唐代诗人中被称为七绝圣手的是什么?

七绝圣手指的是王昌龄。王昌龄为盛唐著名诗人, 善用七言绝句作边塞诗和闺怨、宫怨诗,意蕴含蓄丰厚,语言流丽, 音节悠扬,格调天然,艺术成就甚高,颇为后世所传诵,故有此称。

安史之乱爆发后,被刺史闾五晓所杀。世称王江宁或王龙标。他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与当时的著名诗人几乎都有交游,李白、岑参、孟浩然等都有赠他的诗篇。时人目之为“诗家天子”,其在诗坛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诗学成就王昌龄在著作《诗格》中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观念,就是关于意境的阐述,或以为是最早提出诗论“意境”观念者。其“诗有三境”提出:一曰物境,“了然境物,故得形似”,主要指山水自然物态的描绘;二曰情境,“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境”,主要指诗歌艺术形象表现亲身体验的真实感情;三曰意境,“亦张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主要指诗歌艺术形象所表现的内心感受、体会、认识,寓有反映客观真实的意蕴。

继续浏览:

上一篇:德雷克海峡沟通了哪两个大洋?分开两大洲

下一篇:马六甲海峡沟通了什么洋和什么洋?马六甲海峡沟通哪两大洋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