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凡尔赛体系什么时候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凡尔赛体系什么时候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最佳回答2022-11-22

凡尔赛体系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瓜分德国全部的海外殖民地,欺压所有战败国及一系列小国(夺走领土及巨额赔款),限制德国的军备等等。

凡尔赛体系什么时候建立的

其实凡尔赛体系初建立时,就有很多人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其不可能长期运作的致命缺陷,就连英国首相劳合乔治都亲口言明“我们所起草的文件(指凡尔赛条约及其他条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

凡尔赛体系什么时候建立的

没有美苏,国际联盟的老大是英国和法国,但是英法对于凡尔赛体系的正当性也不太认同。正因此,后来希特勒统治的德国之后,便不断挑战凡尔赛体系,英法两国也没有足够底气去反对。

什么是凡尔赛体系

简单地说,有如下几个方面:(1)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之间的力量对比。取得胜利的协约国各成员,主要是英国、法国、美国以及日本推行新的扩张政策,力图建立有利于自己的国际新秩序。

(3)1921~1922年,与远东地区有重大关系的各国召开华盛顿会议,签订了诸多条约,调节了各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形成了“华盛顿体系”。(4)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最终形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新成立的国际联盟在英法的控制下,是维系这一体系的工具。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凡尔赛体系: 1.背景: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力量对比,战胜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2内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日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 1919年1月18日~1920年1月2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与战败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其间,协约国同德国于1919年 6月28日签订了《协约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通称凡尔赛和约.和约关于对德和约部分规定:①确定了战后德国的新疆界.德国除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外,还向丹麦、波兰以及新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割让了大片领土.②德国放弃其海外一切殖民地及领地.其中大部分以国际联盟委任统治的形式为英、法、日所瓜分.如德属太平洋赤道以北的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及马里亚纳群岛归日本占有;赤道以南的新几内亚划归英国自治领澳大利亚,萨摩亚划给新西兰;德属西南非洲和东非坦噶尼喀归英国;多哥和喀麦隆由英法两国瓜分.③限制德国的军备及确定德国的战争赔款.此外,协约国还同德国的盟国分别签订了和约.1919年 9月10日,协约国同奥地利签订了《圣日耳曼条约》,规定匈牙利脱离奥地利成为独立国家,奥地利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独立,禁止德奥合并;1919年11月27日,协约国与保加利亚签订了《讷伊条约》,保加利亚将大片领土分别割让给罗马尼亚、塞尔维亚 -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和希腊,并丧失通往爱琴海的出口;1920年6月4日,协约国同匈牙利签订了《特里亚农条约》,匈牙利将约 2/3的领土分别划给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捷克斯洛伐克及奥地利;1920年8月10日,协约国同奥斯曼帝国签订了《色佛尔条约》,奥斯曼帝国丧失大约 3/4的领土,其中大部分是在国联委任统治的形式下成为英、法等国的殖民地或保护国.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缔结的上述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帝国主义的凡尔赛体系. 3作用:首先,凡尔赛体系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奥匈帝国解体:奥匈分立;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建立;原奥匈帝国领土的一部分割给意大利,一部分归还波兰.德国的疆界重新划分. 其次,凡尔赛体系改变了中东的政治格局.奥斯曼帝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领地,只留有欧洲的伊斯坦布尔和亚洲的小亚细亚,成为单一的民族国家. 再次,重新瓜分殖民地.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奥斯曼帝国的属地,由战胜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总之,凡尔赛体系在英法占主导地位,惩治德国为首的战败国,宰割弱小民族的基础上,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华盛顿体 1背景:美国外交注意转向西太地区 日本独霸中国激化美日矛盾 美日英希望限制海军军事竞赛 平息中国反帝怒潮,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2内容:开始于1870年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把人类推进到电气化时代.电气化时代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舞台发生了动摇.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和法国赢得战争却输掉优势,而美日日益崛起,国际关系的中心舞台开始向欧洲的两侧即美国所在的美洲、日本所在的亚洲转移.国际关系格局由英国独霸世界、欧陆势力均衡让位于英法主宰世界、美日争夺霸权的格局. 形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会议签定的凡尔赛和约、对奥地利、保加利亚、土耳其、匈牙利的和约统称为巴黎和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欧洲和中东的统治秩序,称为凡尔赛体系;1921年美英等九个国家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签定《四国条约》 、 《五国条约》 、 《九国公约》,构成战后帝国主义在中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称为华盛顿体系.然而体系虽然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西方世界的统治,但是体系并不完整,它给世界留下了两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即德国的赔款问题和欧洲的安全问题.一战后德国借口无力偿还债务,要求延期支付赔款,于是法国联合比利时出兵占领了德国的工业区鲁尔.但是法国不但没有得到应得的赔款,相反却支付了大量大军事占领费,酿成鲁尔危机.于是赔款问题的主动权由法国手中转移到英美、尤其是美国手中.美国出台了德国赔款计划即道威斯计划.道威斯计划实施后,美元充斥欧洲市场:德国从美国取得贷款,经济复苏;然后偿还英法的赔款,英法将德国大赔款偿还战争时所欠的美国的债务.于是,美国的金元不仅恢复了欧洲的经济,而且操纵了欧洲的经济市场.根据凡尔赛和约的规定,普法战争时被各国割去的阿尔撒斯和洛林由法国收回,德国的撒尔矿区由法国占领15年,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占领、莱茵河东岸五十公里以内德国不准设防,于是莱茵河两岸成为非武装区.但是法国并未因此而高枕无忧,它在欧洲组织小协约国以形成对德包围圈.1925年英法意德比捷波七国在瑞士洛伽诺召开会议解决欧洲安全问题,提高了德国的政治地位. 道威斯计划和洛伽诺公约改写了凡尔赛体系关于在政治、经济上限制德国的规定,从遏制德国到扶持德国.欧洲国际关系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 3作用: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 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受限 中国成为帝国共同宰割的对象 凡华体系共同影响: 1给世界带来了暂时的稳定繁荣 2但潜伏着战争危机 3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区域政治格局改变,政治中心转移) 都是自己打的,希望采纳.(是按我们老师讲的总结的,有一定的准确性)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怎样建立的 简答 ……

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东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1919~1920年,协约国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保加利亚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确立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之间经过激烈的外交斗争,终于在欧洲、西亚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凡尔赛体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特别是欧洲的影响是巨大的.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1921~1922年美、英、日、法、意、荷、比、葡、中九国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签定《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所形成的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特别是通过华盛顿会议,美国取得了外交上的极大胜利,这对战后美国在全球势力的迅速膨胀具有重大影响. 经过华盛顿会议,资本主义世界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秩序得到了安排.它同凡尔赛体系一起,构成了战后资本主义国际新秩序,即通常所说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体系建立的背景?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国家需依据新的实力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安排世界格局。1919年1~6月,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在法国巴黎召开“和会”,签订了以凡尔赛和约为核心的《巴黎和约》,和约对帝国主义在西方和中东地区的统治秩序作出了规定,形成了“凡尔赛体系”。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华盛顿体系与凡尔赛体系共同对一战后的世界格局作出规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大国按自己的意志建立了一套新型的国际格局。由于它以大国实力为基础,因此具有暂时的稳定性。

尽管该体系因分赃等原因存在着矛盾,并以“委任统治”的方式瓜分战败国的殖民地显示出其消极性,但通过国际会议各国协商、签订国际公约并建立国际组织维护各国正常关系的方式从总体上来说是进步的、可行的。 时间 191
9.1922—1939 背景 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力量对比变化 主要国家 英法主宰世界;美日在亚太争夺; 形成方式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内容 ①西方:5个条约 ②东方:3个条约 组织 国联 实质 帝国主义以实力重分世界的体系 演变过程 ①确立:1919—1922 ②调整:192
4.1925 ③瓦解:193
1.193
3.193
5.1936 ④崩溃:1939 崩溃原因 法西斯势力的崛起和扩张 内部矛盾 ①战胜国与战败国: ②战胜国之间: ③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 评价: ①进步性: ②消极性: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隐藏着哪些矛盾。 (1)帝国主义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构成这一体系的几个条约对战败国是相当苛刻的,这必然会加剧战败国的复仇心理。随着战败国国力的恢复与增长,他们要求改变旧秩序的企图就越来越强烈。 (2)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分赃不均以及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导致列强继续争夺霸权,这是该体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3)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俄之间的矛盾。列强最初企图消灭,继而孤立的反共反苏立场对其对外政策及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

(4)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矛盾。列强虽慑于民族解放斗争的声势,在瓜分殖民地方面采取了“委任统治”形式,但未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战后无产阶级革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有力地冲击着这一体系。 3.如何理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相对稳定繁荣。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东、西方反帝斗争相继被镇压,资本主义体系得到了巩固。二十年代的西方围绕赔款和安全问题进行了国际关系调整,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 (2)英法:赢得战争,却输掉了优势,均由债权变为债权国。

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在全球范围内推行“金元外交”。日本迅速崛起,成为东亚霸主,加紧在亚太地区侵略扩张。 (3)意大利:战债沉重,由经济危机导致革命运动高涨,法西斯专政建立。 4.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国际关系的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而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了。

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力量之间的力量对比,战后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形成了大致反映此时各国力量对比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这一体系是建立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和宰割战败国基础上的,包含着诸多矛盾,是极不稳固的。英法控制的国联是维系这一体系的工具。

围绕着“赔款”和“安全”两大难题,战胜国和战败国,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展开了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协约国对凡尔赛体系进行了两次较大调整,即道威斯计划的实行和洛迦诺公约的签订。它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成功,法国的失败;德国则利用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成功地恢复和发展了经济,加快了军国主义的复活。

凡尔赛体系是第几次世界大战后签订的?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Versailles-Washington System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日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和平体系。 1919年1月18日~1920年1月2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与战败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和平会议。

和约关于对德和约部分规定:①确定了战后德国的新疆界。德国除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外,还向丹麦、波兰以及新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割让了大片领土。②德国放弃其海外一切殖民地及领地。其中大部分以国际联盟委任统治的形式为英、法、日所瓜分。

如德属太平洋赤道以北的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及马里亚纳群岛归日本占有;赤道以南的新几内亚划归英国自治领澳大利亚,萨摩亚划给新西兰;德属西南非洲和东非坦噶尼喀归英国;多哥和喀麦隆由英法两国瓜分。③限制德国的军备及确定德国的战争赔款。此外,协约国还同德国的盟国分别签订了和约。

1919年 9月10日,协约国同奥地利签订了《圣日耳曼条约》,规定匈牙利脱离奥地利成为独立国家,奥地利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独立,禁止德奥合并;1919年11月27日,协约国与保加利亚签订了《讷伊条约》,保加利亚将大片领土分别割让给罗马尼亚、塞尔维亚 -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和希腊,并丧失通往爱琴海的出口;1920年6月4日,协约国同匈牙利签订了《特里亚农条约》,匈牙利将约 2/3的领土分别划给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捷克斯洛伐克及奥地利;1920年8月10日,协约国同奥斯曼帝国签订了《色佛尔条约》,奥斯曼帝国丧失大约 3/4的领土,其中大部分是在国联委任统治的形式下成为英、法等国的殖民地或保护国。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缔结的上述一系列和约,构成了帝国主义的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如何形成

在第一次帝国主义大战以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主要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建立的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对一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它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1919~1920年,协约国在同德国签订了《凡尔赛和约》之后,又分别同奥、匈、土、保签订了一系列和约,由这些和约构成的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再分割的体系,被称作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的确立,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列强之间经过激烈的外交斗争,终于在欧洲、西亚和非洲建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凡尔赛体系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特别是欧洲的影响是巨大的。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通过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

1921年美英等九个国家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签定《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所形成的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特别是通过华盛顿会议,美国取得了外交上的极大胜利,这对战后美国在全球势力的迅速膨胀具有重大影响。 经过华盛顿会议,资本主义世界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秩序得到了安排。

它同凡尔赛体系一起,构成了战后资本主义国际新秩序,即通常所说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之后,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领土的再一次争夺。当这场大战已经严重影响到资本主义本身的稳定性时,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进行重新安排,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要的。

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各大国都是带着各自的计划,来到谈判桌前的,经过激烈的交锋和妥协让步,它们又不得不部分放弃自己的计划,接受这两次会议对世界新秩序的整体安排。从《凡尔赛和约》到《四国条约》、《九国公约》,都是首先具有这种资本主义世界整体性安排的特点;而国际联盟和限制海军军备的规定,又是20世纪世界政治整体化趋势的一种最初的反映。这种情况说明,战争和相对的联合,都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不同政策。

而它们采取哪一种政策,取决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发展的特定形势。当涉及到不同利益国家或国家集团间的矛盾和冲突变得不可调解时,战争就不可避免了。而当战争危及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基础时,不同国家或国家集团间的相对联合就会取代战争。在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稳定各自国内的经济政治秩序,避免革命,也会加强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联合。

在世界现代史上,这种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联合趋势,将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来。但在一次大战后的国际环境下,这种资本主义的联合还仅仅开始,因而是不成熟和极不稳定的。第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从根本上来讲,并没有改变世界的基本格局:仍然是资本主义列强剥削和压迫广大落后国家和地区。因此,资本主义大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矛盾依然存在。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独立斗争更加成熟,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之初,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已经开始冲击这种资本主义的新秩序。而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下的苏联,却能打破外来干涉和颠覆,也说明了社会主义所具有的生命力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不稳定性。第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最大问题是,它不但没有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埋下了更大冲突的种子。特别是激起了德国人的复仇心理,30年代法西斯分子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取得统治和对外扩张。

在战胜国中,对势力范围的再分配也造成了各大国间的深刻矛盾。这使得资本主义的新秩序从一开始就引起了种种的不满,20年代这个新秩序逐渐瓦解,到30年代又为新的国际危机所替代。正如法军元帅福煦所预言的:“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继续浏览:

上一篇:农历七月十五是什么节?农历的7月15是什么节日

下一篇:十面埋伏是哪种乐器演奏的?《十面埋伏》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