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职和免职的区别是什么?撤职免职有什么区别
撤职表明被撤职人员有重大过错,如违纪工作严重失误,甚至是有违法行为等。免职则一般不具有惩罚性,其适用于包括因调任其他工作、轮岗交流、任职期满、退休等因素而引起的免除其所任职务的行为。

1、性质不同:行政撤职处分是一种行政惩戒措施,属于行政处分的范畴;免职是法定的人事处理种类,不具有惩戒性。
2、条件不同:对于违纪情节严重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后果的公务员,可以给予撤职处分。

撤职和免职虽然意味着当事人的职务被免除了,但是这两个概念有着完全不同的意味。撤职是惩罚性的措施,是一种纪律处分,是对在工作上有违规或是违法记录的人员所实施的免除职务的惩罚。而免职一般不带有惩罚性,大多数免职仅意味着某人因为职务调动而免除原有职务,他可能是因为退休或是任期届满而自动免职。部分的免职是因为过错而进行的免除职务的程序,这期间当事者需要接受调查和审查。严格来说,免职不意味着处分。因此,若对比两者的后果的严重性,撤职要严重过免职。
免职和撤职有什么区别?
免职和撤职的区别如下:免职:正常组织行为。免除职务,是为了下一步安排。
或者是有兼职的,不允许兼职,或者是兼职另有安排,即使未调动,也可以免职,免去兼职职务。免职可以是在任下一职务时同时免除,也可以是免职后,在一定时间段内重新安排。因此,免职并不是处罚,只是职务正常变动,根据需要作出的组织决定。免职需要权力管辖范围内的组织部门作出决定,党的职务由相应的党委发文,政府由人大或者政府根据管辖权限发文。撤职:行政处罚措施之一。是指违反行政纪律或者法律法规之后,由组织部门作出的行政处分,撤销行政职务,或者党内外一切职务。撤销职务之后,根据调查处理结果,确定移交司法部门,情节轻微的,保留公职,规定年限满之后,可以恢复原有职务,也可以另行任职。
受撤职处分的,应当降低级别。总的来说,撤职和免职是有原则区别的。撤职,是对于违反党的纪律的党员的一种纪律处分。
免职,属于干部任用的一种组织措施,不是纪律处分。在某种情况下,有的党员犯了错误作了处理后,党的组织认为不适宜担任现任职务时,也可以免去其现职务,这是正常的干部任免,不能视为纪律处分。比如你说的例子中:辽宁大学对何林教职工进行免职,就是因为何林同志犯错被免职,但是不能视为处分。
下面我再通过几个案例,进一步阐述撤职和免职的不同。免职案例1:张三现任xx市卫生学校校长,因为工作表现出色,被提拔了,不再担任卫生学校校长了。这个时候xx市政府就会下文,免去张三的xx市卫生学校校长职务。正文内容会有这么一句话:经研究决定,免去张三同志的xx市卫生学校校长职务。
免职案例2:李四现任xx市xx服务中心主任,因为工作需要,xx市政府研究决定把李四调任到学校市xxx局担任局长。这个时候xx市政府就会下文,免去李四同志的xx服务中心主任职务。下文正文内容会有这么一句话:经研究决定,免去李四同志的xx服务中心主任职务。以上两种情况,会有对应的任职文件,内容会有:经研究决定,任张三同志为xxx局局长;任李四同志为xxx局局长。
撤职案例1:123市xxx局副科长赵三醉驾问题。2022年6月29日,赵三驾驶机动车被交警查获,经鉴定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xxx局会出一个关于赵三受到政务撤职处分。2022年7月29日,赵三受到撤销党内职务、政务撤职处分,降为一级主任科员。
撤职案例2:xxx中心李五违规收受管理服务对象礼金问题。李五任职期间,2018年、2019年先后两次向管理服务对象某公司法人代表张某借款共计10000元。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先后多次收受张某通过微信发送的红包共计20000元。
2022年7月,xxx县纪委监委合并其他违纪违法行为给予李五撤销党内职务、政务撤职处分,并收缴违纪资金30000元。通过以上案例可以发现,免职一般不带有处罚或者处分的性质和内容,但是撤职会被处罚处分或者降级。
撤职免职有什么区别
撤职和免职的区别:
1.性质不同:撤职是一种行政纪律处分,属于行政处罚的范畴。免职是一种法定的人事处理,不具有纪律性;
2.条件不同:公务员严重违纪,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或者严重后果的,可以撤职。
免职和撤职的区别
法律分析:免职和撤职一般有以下的四个区别,具体如下:
1.概念不同:免职,指依法享有任免权的机关,按照法律或制度规定免去公职人员所担任的职务。
2.性质不同。
4.后果不同。撤职是降低一级以上职务,并按新任职务确定相应的级别和工资档次;而免职,一般不影响级别和工作。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四十条 公务员领导职务实行选任制、委任制和聘任制。公务员职级实行委任制和聘任制。
领导成员职务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任期制。
撤职免职区别
免职与撤销的区别:
1.撤职处分是一种行政惩戒措施,属于行政处分的范畴;免职是法定的人事处理种类,不具有惩戒性;
2.撤职是降低一级以上职务,并按新任职务确定相应的级别和工资档次,而免职,一般不影响级别和工作。免职与撤职的区别:1.性质不同2.人大常委会既有撤职权,也有免职权,但撤职与免职的性质不同,撤职是一种惩罚性行为,表明被撤职人员有重大过错,如违纪工作严重失误,甚至是有违法行为等。
应由本级人民政府正职首长、人民法院院长和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代表本机关签署,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提出;二是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提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三十八条公务员职务实行选任制和委任制。领导成员职务按照国家规定实行任期制。第四十条委任制公务员遇有试用期满考核合格、职务发生变化、不再担任公务员职务以及其他情形需要任免职务的,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任免其职务。
免职和撤职的关系是什么
撤职是指撤销公务员所担任的职务的纪律制裁方式。受撤职处分的,应当降低级别。
免职,属于干部任用的一种组织措施,不是纪律处分。如果,不犯法,那么纪律处分就有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和人事部门处理了。如果犯法,就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撤职和免职是有原则区别的。撤职,是对于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的一种纪律处分。免职,属于干部任用的一种组织措施,不是纪律处分。在某种情况下,有的党员犯了错误作了处理后,党的组织认为不适宜担任现任职务时,也可以免去其现职务,这是正常的干部任免,不能视为纪律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六十三条对公务员的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公务员违纪违法的,应当由处分决定机关决定对公务员违纪违法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认定的事实以及拟给予处分的依据告知公务员本人。公务员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处分决定机关不得因公务员申辩而加重处分。
处分决定机关认为对公务员应当给予处分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作出处分决定。处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公务员本人。第六十四条公务员在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职级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
受处分的期间为:警告,六个月;记过,十二个月;记大过,十八个月;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受撤职处分的,按照规定降低级别。第六十五条公务员受开除以外的处分,在受处分期间有悔改表现,并且没有再发生违纪违法行为的,处分期满后自动解除。解除处分后,晋升工资档次、级别和职务、职级不再受原处分的影响。
但是,解除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视为恢复原级别、原职务、原职级。
撤销职务与免除职务的区别是什么
法律分析:免职和撤职处分的区别为:
一.是性质不同
1.行政撤职处分是一种行政惩戒措施,属于行政处分的范畴;
2.免职是法定的人事处理种类,不具有惩戒性。二是条件不同
1.对于违纪情节严重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后果的公务员,可以给予撤职处分。
1.撤职处分的影响:降低一级以上职务,并按新任职务确定相应的级别和工资档次。行政处分期限为2年,解除前不得晋升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参加年度考核,但不确定等次。
行政撤职处分期满解除后,不视为恢复原职务、原级别,但以后晋升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不再受原行政撤职处分的影响。
2.免去现任职务,一般不影响级别和工作。职务自行免除,级别和工资肯定要受到影响,有的还会丧失公职、失去工作。
而开除公职则属于行政处分中最严厉的处分,指开除出国家公务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队伍,此后将永远不得录用为公务员。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 第十三条 公职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给予政务处分:
(一)在政务处分期内再次故意违法,应当受到政务处分的;
(二)阻止他人检举、提供证据的;
(三)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
(四)包庇同案人员的;
(五)胁迫、唆使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
(六)拒不上交或者退赔违法所得的;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从重情节。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