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钟是什么材料做的?编钟最早兴起于什么时期
编钟是铜、锡、铅合金做的。编钟兴起于周朝,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引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铜钟,由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乐。

编钟材料
青铜器制作技艺(青铜编钟制作技艺)是以铜、锡、铅为材料,通过制模、制范、结壳、浇铸、修整、校音等数十道工序,制成两件以上的铜钟,编组悬挂可用于演奏。“合瓦型”设计、“失蜡法”铸造和“一钟双音”校音,是该技艺的核心技术。

青铜器制作技艺(青铜编钟制作技艺)遵循古法,涉及材料学、冶金学、物理学、力学、声学等多学科,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同时实现了金属造型艺术和音乐表现艺术的完美结合,具有独到的艺术价值。
编钟是什么材料做的
铸造曾侯乙编钟的主要材料是青铜,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文物。曾侯乙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
曾侯乙编钟数量巨大,完整无缺。按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3层钟架曾侯乙编钟上。最上层3组19件为钮钟,形体较小,有方形钮,有篆体铭文,但文呈圆柱形,枚为柱状字较少,只标注音名。中下两层5组共45件为甬钟,有长柄,钟体遍饰浮雕式蟠虺纹,细密精致,外加楚惠王送的一枚镈钟共65枚。钟上有错金铭文,除“曾侯乙作持”外,都是关于音乐方面的。
编钟最早兴起于什么时期?是不是只有在宫廷里才能用编钟演奏?
编钟起源于周朝,盛于春秋战国及秦汉时期。是古代宫廷中主要的演奏乐器也是大型打击乐器 ,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一的扁形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钟架上,用木槌敲打奏乐。
编钟作为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常用于宫廷大型祭祀、庆典等节日,编钟每个钟的敲击声音都有所不同,并且表面绘有精美的纹饰图案。一.宫廷编钟在古代时期,铸造青铜器一般都是官府行为,尤其是像编钟这种大型国之重器,在民间以及普通的坊间是绝不允许铸造的,这就限定了编钟的铸造条件以及使用条件,那就是只能在宫廷中或者是文士大夫府邸之中演奏,民间几乎看不到编钟的影子。再加上编钟所铸造的难度之高,花纹之精美,再加以镌刻铭文,明显属于达官显贵阶层的用物,如果普通百姓使用恐怕会有牢狱之灾。
二.编钟的历史编钟铸造所用的材料为铜、锡、铅合金,编钟表面纹饰有鸟、兽、龙等花纹,花纹精美,并刻有铭文,借以标明每个钟的发音音调。
可见在几千年以前,我国古代对于音乐乐器的铸造技术就已经炉火纯青,它要比欧洲的键盘乐器早出现将近二千余年。编钟每逢祭祀、战争等时期都要演奏,表达了古代时期人们对于美好愿望与生活的向往。
三.历史评价编钟作为我国古代独有的乐器,承上启下,延续了我国古代在音乐乐器方面的精髓,其音质清脆动听、音准稳定、音色标准,丝毫不逊色于鼓、锣、镲等打击乐器。
也不逊色于西方的军鼓、架子鼓等打击乐器。其地位在世界上堪称独树一帜。
绝非易事!古代人们是怎样铸钟的?
目前铸钟做法已失传,并不知道怎么做只知道材料构成,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大型打击乐器,最早开始于夏朝,在春秋时期到秦汉这期间最为盛行,而且我国也是最早发明乐钟的国家。它们主要就是由青铜制而成的,并且由好几个大小不一样的钟按照顺序悬挂在木架上面,有一组或者几组,对于不同的钟敲出来的声音是不同的,应该就是我们所说的音调吧!随着年代的变化这个编钟的形状也各不相同,上面还绘有特别漂亮的图案。
它是古代上层社会专用的乐器,是等级身份的象征。编钟的材料就是铜,锡等原料,上面除了刻有精美的花纹还有错金,这是用来区分每个钟的音调。据调查我国的声乐文化比欧洲还要早两千年出现,可以说古人真的很有智慧。我国最小的编钟是在山东的汉代墓室里发现的,是一组小型镏金铜编钟,造型精细小巧,声音明亮悦耳。主要由12个大小不一样的钟组成,最高的12.5厘米,宽7厘米,最小的才6.5厘米,宽4.2厘米。最大的编钟就是乾隆年间制作的,是个宫廷乐器。由16个大小一样但是厚度不同的金编钟组成。
我们可以根据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可以了解,壁越厚声音越高,越薄声音越低。所以说制造任何东西都是需要了解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的。只可惜这种铸钟技术并没有完整的流传下来,到了清代以后钟乐便淘汰了,现在的钟跟以前的钟相比音律差的很多,我们也只能从文物里去了解它的美妙乐曲。
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现它演奏的音响跟钢琴是很相似的,再一次证明了古人的智慧。
编钟是一种乐器,他是靠什么原理进行歌曲的演奏的?
编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由青铜制成。它是由不同大小的平面时钟和圆形时钟根据音高的顺序排列的。
它可以用一个T形木锤和一根长杆敲打铜钟,发出不同的音乐。因为每一个钟有不同的音高,它可以根据音乐谱演奏美妙的音乐。根据文献和出土文物,发现中国西周时期有一个钟。当时,钟一般由三个大件和三个小件组成。春秋末至战国时期,编钟数量逐渐增加,其中一组9枚,一组13枚。1957年,中国河南省信阳市城阳遗址出土了第一批13枚编钟。13号编钟奏出的东方红色音乐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一起在太空中响起。
战国初期易增侯爵的“编钟”。这套钟的钟框很高。它由两个不同长度的立面垂直相交。
它是以曲线尺的形式。七根彩绘木梁两端用龙纹铜套加固。由六根剑侠形铜柱和八根铜柱支撑,形成上、中、下层。
有246个钟形框架和挂钩(包括可拆卸部件)。短框(左)长335米,高273米,长框(中、右)长748米,高265厘米的编钟是一种古老的打击乐器,也是祭祀乐器拥有者力量的象征。主要流行于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编钟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打击乐器,是一种钟。
编钟兴起于西周,兴盛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编钟是由若干个不同尺寸的钟组成,这些钟挂在木架上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组。每个钟的音调都不一样。由于年代的不同,编钟的造型也不尽相同,但编钟上都绘有精美的图案。
曾侯乙的编钟是由铜、锡、铝合金制成的。整套编钟饰有人、兽、龙等图案。铸造精巧,纹样精细清晰。上面刻有金字,以表示不同的声调。
它是公元前433年的实物。可以看出,那是2400多年前的事了。中国的音乐文化和铸造技术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比欧洲键盘乐器的出现早了近2000年,平均律为12条。
语音符号清楚地表明了钟的悬挂位置或敲击位置及其所发的名称。它们构成了12个半声调的称谓系统。音乐法理论描述了曾与楚、金、齐、神、周的对应关系。
钟鸣看到28个法名和66个职级名,其中大部分是以前不知道的新材料。编钟铭文是中国古代音乐理论的重要专著。全套编钟音域宽广,排列完整,音色优美。每一个钟有两个音符,三个音程,可以不受干扰地分开发射,也可以同时发射,形成悦耳的和声,这印证了中国古代编钟的双音律。
整套编钟低音深沉,中音圆润简单,高音清脆明亮。范围从C2到D
7.�在中央音域,有12个半音阶,可以转换成7个音阶。
铃铛和铃铛框架的铜成分为铜、锡和铅合金,合金比例根据用途而变化。采用挥发铸造、分次铸造、锡焊、铜焊、镶铸、镶金、打磨而成,工艺精湛。
古代编钟有哪些特点?一钟双音是什么意思?
编钟是一种古代大型打击乐器,编钟兴起于周朝,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发展至鼎盛。相信大家应该都有在网上,或者博物馆中见过编钟,它是由青铜铸成,每个钟按照音调高低依次排列,用不同的工具敲打乐音也会不同。
文物挖出来是需要修复的,这个大家都是知道的,这个也是我国考古专家们考古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发现文物,修复文物,保护文物。越是大型的古墓挖掘起来就越发麻烦,更不要说是修复了。之前在央视曾经就有一部红极一时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相信看过这个片子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对文物的修复有一定的了解,文物的修复工作是一个精细活,要想真正的将一个文物修复好,可能要花上几十年,甚至是一生。 今天讲的这个专家就是花了他的大半辈子来修复了一个文物。这个人是项师傅,花了30年的时间对曾侯乙墓中的编钟进行修复。曾侯乙墓是我国考古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式”的发现,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古墓,曾经出土过很多的宝贵文物,大家都知道在这个墓中最出名的发现就是成套的编钟。 其实,我们现在在博物馆中看到的所有的文物都不是它刚刚从泥土总发现的样子,多多少少都经过了一定的修复,尤其是这个曾侯乙墓,因为这个墓在被人们发现之前就已经在水里泡了有上千年之久,专家们都戏称这个墓是“水墓”,既然是水墓,和其他的墓室差别很大,文物发现的时候也是长满了绿草,所以文物的损坏程度也很大,修复工作更是难以进行。
对编钟的修复工作中最大的难点就是如何还原“一钟双音”的特效。什么是“一钟双音”?很简单,就是敲击编钟的不同部分会有不同的音效产生,在历史的记载上,编钟的“一钟两音”也是这个战国编钟的一个奇特功效。 根据编钟的物理结构特点,编钟的材料主要是由黄铜组成,其中还有少量的蜡,锌,铅等成分存在,根据编钟的构造特点,整个钟呈现出的是一个弧形,每个部分的空气容纳量都不同,所以很可能就是修复完之后,敲击不同的地所会发出几种不同的声音,就不是“一钟两音”了,就会变成“一钟多音”,又或者修复不当的话就是“一钟一音”了。
文物修复专家们在面对这种问题的时候都没有人敢自告奋勇的说要修复,只有项师傅敢。项师傅也是花了将近30年时间的研究,才摸出了青铜器的修复路数,完成了对曾侯乙墓编钟的修复任务。不仅如此,他还运用他的文物修复技术仿造编钟制作出了65件曾侯乙编钟,45件山西晋祠编钟,37件河南叶县编钟等。
于是,这个本来已经失传的编钟制作工艺在项师傅的潜心研究下终于又“后继有人了”。 古老而又神秘的编钟敲击出来的音乐因为有像项师傅这样的“匠人”而又得以重新在神州大地上响起,我们要多多像项师傅这样的人学习才对,做实事,不骄不躁,潜心研究,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编钟简介怎么写
编钟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引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铜钟,用小木槌敲打奏乐。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