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大计者必执简以御繁是什么意思?比喻做事要抓关键的句子有哪些
“主大计者,必执简以御繁”的意思是:主持大事的人,一定要抓住最根本的原则以统领纷繁复杂的具体事务。直面繁复局面,要把各方面事务摸清理顺,化繁为简,我们在工作中就必须要会抓重点,分清轻重缓急,正确处理一般、重点与重中之重的关系,抓好那些制约、影响、决定全局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以“关键抓手”监督“关键少数”
各级领导班子是党执政兴邦的指挥棒,“一把手”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领头雁,抓好领导班子和“一把手”的监督管理,关乎社会发展的长久稳定,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途命运,更关乎亿万人民群众的福祉利益。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强调,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

主大计者,执简御繁。领导班子和“一把手”作为党执政大厦的“关键少数”,新时代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紧扣“关键少数”、运用“关键抓手”、激活“关键作用”,做到精准施策、有的放矢、找准靶向,切实从紧扣政治监督这个根本要求、咬紧政治纪律这个关键主线、扭紧廉洁从政这个本质内涵、盯紧为民宗旨这个核心意识,切实把“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好、管理好、作用发挥好,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激越关键担当。
生活要有重点
生活要有重点,不要成天的无所事事,也不要每天都瞎忙,为什么这么说呢?曾经有个人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怎样才能将生活过好?”,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思考过,也想过,最后的答案就是有重点地生活,有重点地生活才可以过好自己的人生。 生活中其实有很多人,比如我自己,经常被很多事情搞得生活都乱起来了,首先是生活质量的下降,其次是无法处理好很多生活中的琐事,最后自己太忙却没干好什么事情, 当生活中事情很多时,为什么要抓住重点呢?这里有三点理由:
一.有重点的生活有主次,能完成更重要的事情,生活中的事情很多,如果没有主次,那完成的很多都是不重要的事情,重要的事情很有可能就没有完成,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注在对于自己重要的事情上才更有结果和意义。
二.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能完成的事情不多,因为生活是非常复杂和多面,比十二面体还要多面向。在选择婚恋对象或在选择工作上,也是如此,其中包含的面向非常之多,每个人看重的东西也不同,只有知道自己看重的是什么,抓住重点,才能做出更好的选择。选择常常意味着“是”与“否”同时并存,比如你选择一个对职业富有上进心的伴侣,那必然也要接受,他很可能工作比较忙,对家庭对子女的照顾不会那么多。
三.有重点的人生能更快实现目标,北宋文学家苏辙有句名言:主大计者,必执简以御繁。
意思是,谋划大计方略的人,必须掌握住简明的总纲,去驾驭纷繁的事务。大计谋,总策略,所涉及的事情头绪必然纷繁,如果不分主次、巨细,平均使用力量,必然陷于琐碎事务之中,茫无头绪。如果先分析条理层次,抓住总纲,则不但眉目清楚,也可提纲挈领,使全局皆活。
究竟应该怎么做?我最近在手机上发现了很好的软件,那就是水球清单,这个点一下里面设置的任务有点破水球的声音,很减压,非常适合我这种事情非常多的人,通过设置水球清单来设置自己需要完成的事情,将重要的事情设置等级排在前面,这样就可以抓住重点完成重要的事情。
比喻做事要抓关键的句子有哪些
有关于抓住重点抓住关键的句子词语名句诗句举网以纲,千目皆张。—— 东汉哲学家、经学家、琴家桓谭《新论·离事》 汉·桓谭《新论·离事》。
目:圈上的眼。这两句大意是:提网如果提起大绳子,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了。《吕氏春秋-用兵》:“一引其纲,万目皆张。”及郑玄《诗谱序》:“举一纲而万目张”与�6�5意思相同.后多引作“纲举目张”。这两句常用来比喻条理分明,也比喻做事要抓住主要环节,带动次要环节。 主大计者,必执简以御繁。—— 北宋文学家苏辙《上皇帝书》 抓住重点名言 宋·苏辙《上皇帝书》。
执简:掌握住简明的总纲。繁:纷舞的事情。这两句大意是:全持全局谋划大计方略的人,必须掌握住简明的总纲,去驾驭纷繁的事务。大计谋,总策略,所涉及的事情头绪必然纷繁,如果不分主次,巨细,平均使用力量,必然陷于琐碎事务之中,茫无头绪。
如果先分析条理层次,抓住总钢,则不但眉日清楚,也可提纲挈领,使全局皆活。古云“纲举耳张”,即是这个道理。这两句也可紧缩为“执简御繁”,多用于告诫人们办事要抓住纲要带动全面。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 东汉学问家郑玄《诗谱序》 纲:鱼网上的总绳;举:提起。把大绳子一提起来,一个个网眼就都张开。解释清楚一卷的内容,其余篇目的意思也就明白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带动其他环节。
也比喻文章条理分明。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 法国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
苏辙名言
苏辙名言
1.临乎死生得失而不惧。苏辙
2.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
4.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苏辙
5.涅于浑浊而不缁。苏辙
6.主大计者,必执简以御繁。
苏辙
7.人生在世,不出一番好议论,不留一番好事业,终日饱食暖衣,不所用心,何自别于禽兽。苏辙
8.遇繁而若一,履险而若夷。苏辙
9.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苏辙
10.专以一身任天下,其智之所不见,力之所不举者多矣。苏辙 1
1.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1
2.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
苏辙 1
3.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苏辙 1
4.戒心之易忘,而骄心之易生。苏辙 1
5.世未有不自下而能高,不自近而能远者。
苏辙 1
6.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冷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苏辙 1
7.不为易勇,不为崄怯。苏辙 1
8.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苏辙 1
9.示之以形,禁之以势,使之望而不敢犯,犯而无所得。
苏辙 20、非举无以知其贤,非试无以效其实。苏辙 2
1.以言责人甚易,以义持己实难。苏辙 2
2.无事则深忧,有事则不惧。苏辙 2
3.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也。
苏辙 2
4.以烦手烹鱼,则鱼必溃;使学者制锦,则锦必伤。苏辙 2
5.君子为国,正其纲纪,治其法度。苏辙 2
6.政无旧新,以便民为本。苏辙 2
7.兵有奇正,旋相为用,如环之无端。
苏辙 2
8.无以待之,则十百而乱;有以待之,则千万若一。苏辙 苏辙名言名句约瑟夫名言陶潜名言米克沙特卡尔曼名言 北宋散文家苏辙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北宋散文家,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
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名人名言: 人生在世,不出一番好议论,不留一番好事业,终日饱食暖衣,不所用心,何自别于禽兽。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君子为国,正其纲纪,治其法度。 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冷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 政无旧新,以便民为本。 专以一身任天下,其智之所不见,力之所不举者多矣。
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 涅于浑浊而不缁。 不为易勇,不为崄怯。
临乎死生得失而不惧。 主大计者,必执简以。
北宋散文家苏辙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北宋散文家,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
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辙名人名言: 人生在世,不出一番好议论,不留一番好事业,终日饱食暖衣,不所用心,何自别于禽兽。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君子为国,正其纲纪,治其法度。
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冷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 政无旧新,以便民为本。 专以一身任天下,其智之所不见,力之所不举者多矣。
寒暑不能移,岁月不能败者,惟松柏为然。 涅于浑浊而不缁。 不为易勇,不为崄怯。 临乎死生得失而不惧。
主大计者,必执简以御繁。 非举无以知其贤,非试无以效其实。 财者,为国之命而万事之本。 示之以形,禁之以势,使之望而不敢犯,犯而无所得。
兵有奇正,旋相为用,如环之无端。 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 贵而犯法,义不得宥;过而知改,恩不废叙。 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
世未有不自下而能高,不自近而能远者。 戒心之易忘,而骄心之易生。 无以待之,则十百而乱;有以待之,则千万若一。
无事则深忧,有事则不惧。 未有不能正身而能正人者也。 以言责人甚易,以义持己实难。
以烦手烹鱼,则鱼必溃;使学者制锦,则锦必伤。 遇繁而若一,履险而若夷。 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程颢(ho)(1032年1085年),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和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北宋洛城伊川人(今河南洛阳),出生于湖北黄陂。
嘉祐进士,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
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程颢名人名言: 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
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 戏谑不惟害事,志亦。
北宋官吏李祁名人名言摘抄
李祁(约公元1114年前后在世)字萧远(一作肃远),生卒年不祥,约宋徽宗 政和中前后在世。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少有诗名。
与王俊义首建正论。官至尚书郎。《乐府雅词》卷下载其词十四首。 李祁名人名言警句: 楼下清歌,水流歌断春风暮。梦云烟树,依约江南路。碧水黄沙,梦到寻梅处。花无数,问花无语,明月随人去。
小舟谁在落梅村,正梦绕、清溪烟雨。桃花流水鳜鱼肥,恰趁得、江天佳处。 少年随意数花须,老来心已无。
花深人静,帘锁御香清昼永。红药栏杆,玉案春风窈窕间。 拍手趁西风。
青山绿水古今同。唯有一轮山上月,长照江中。一点落金钟。道人不住有云峰。但是人家清酒瓮,行处相逢。 喜入秋波娇欲溜。脉脉青山两眉秀。 雨步云行,饵风饮雾,平生游戏。笑此中空洞,都无一物,有神妙、浩然气。 扫尽云南梦北,看三江五湖秋水。
狂歌两解,清尊一举,超然千里。 挂杖行穿翠筱,吹花醉绕江梅。故园心事老相催,此意陶潜能会。
袅袅秋风起,萧萧败叶声。岳阳楼上听哀筝,楼下凄凉江月为谁明。雾雨沉云梦,烟波渺洞庭。
可怜无处问湘灵,只有无情江水绕孤城。 春水湖塘深处,竹暗沙洲无路。闲伴落花来,却信东风归去。且住,且住,细看两山烟雨。
汉家恩深幸不早,此身终向胡中老。此身傥负汉宫恩,杀尽青青原上草。 北宋散文家苏辙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北宋散文家,自号颍滨遗老。
卒,谥文定。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
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
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苏。
有关“谋略”的名人名言有哪些?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谋之。利在一时,勿谋也;利在万世者,谋之。
——(清)陈宏谋谋束发而闻于外,则危。——(汉)《战国策》谋先事则昌,事先谋则亡。——(汉)刘向谋者谋于未兆,慎者慎于未成。——(唐)武则天鸟尽良弓藏,谋极身必危。——(三国)嵇康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汪)贾谊为一身谋则愚,而为天下谋则智。——(宋)苏洵要永远相信:当所有人都冲进去的时候赶紧出来,所有人都不玩了再冲进去。
——(中)李嘉诚一个平庸的计划胜于无计划的瞎摸索。——(中)蔡元培有机智之巧,必有机智之败。——(汉)刘向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汉)《史记》智能决谋,以疾为奇。——(北朝)刘昼智是谋之本,有智才有谋,所以智比谋更重要。——(中)邓拓10.主大计者,必执简以御繁。
——(宋)苏辙11.对于头脑里冒出来的想法,首先要重新评估一下,它是否“真的是自己的意见”。——(英)查斯特菲尔德12.世界上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其实是很少的,要达成它们更有赖于我们自己而非有赖于手段。——(法)拉罗什富科13.机智主要的用处是教我们与没有它的人相处得很好。——(蔓)爱默生14.要使自己有一个优秀的大脑,勿被“看起来似乎理所当然的事”所迷惑。
——(英)查斯特菲尔德15.要跳得更远,必须先退后一步。
上一篇:入伏吃什么?传统入伏吃什么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