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牛之父是谁?北京动物园的海牛还在吗
中国海牛之父是:万步炎。湖南科技大学主持研发的“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在超2000米深水成功下钻231米,一举刷新了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使得我国在该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万步炎的海洋梦
海洋梦就是万步炎的中国梦。多年来,为解决我国深海资源勘探装备卡脖子问题,他带领团队实现了我国海底钻机装备技术从无到有,技术水平从跟跑到并跑、再到现在领跑的革命性跨越,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和维护我国国际海洋权益作出了突出贡献。

海牛的用处
那么这台设备具体有什么作用,中国又为什么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和时间来进行研发呢?简单来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陆地上的绝大部分矿产资源都已经被探明,并且开展工作也在稳定进行当中,如果不找到新的来源,那么这些资源最终必然用完,导致社会的发展陷入停滞,而海洋占据了全球70%的总面积,显然是一个寻找资源的好去处。
根据预估,海底岩层当中石油的储量达到1350亿吨,天然气储量更是达到140亿立方米,足够满足全人类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使用需求,而深海钻探设备的技术就是,对这些资源进行开采的一个重要门槛,毕竟只有拥有了这种设备,一个国家才能找到自己领海当中所蕴含的这些资源,进而对其进行开采。
中国的海牛是怎么来的?
海牛隶于海洋哺乳动物海牛目,世界上有三种:西非海牛、南美海牛(亚马逊海牛)、北美海牛(加勒比海牛、西印度海牛)。我国不出产海牛,但我国北京动物园却有海牛,这是1976年1月墨西哥政府对我国赠送一对大熊猫的回礼。
刚生下的小海牛体长1.2米,体重34公斤全身被稀疏白毛。成年体长平均3米,重450公斤。在自然界有的海牛可长达6米,重900多公斤。寿命可到“而立”之年。海牛从出生到“长大成人”,雌海牛需七八年,怀孕期14个月,每胎一仔,隔2—3年生育一次。海牛的模样有“美人鱼”之说。其实,它的“面相”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正如航海家哥伦布在1493年的航海日记中写到:“美人鱼”不像寓言中描写的那么惹人喜爱。它有两只深陷的小眼,没有耳轮,偌大的鼻子连着上唇,隆然鼓起,两只可以闭合的鼻孔位于顶端;下唇内敛,嘴边生着稀疏的短髭。前身两侧各有手臂似的前肢一条,顶端外侧尚有指甲,与大象相似,但也无任何用处。
后肢退化,肥大的身躯向后渐渐收小,末端有一似鱼尾鳍的扁平尾巴。
北京动物园的海牛还在吗
不在了80年代的时候,北京动物园有一只海牛,听说是墨西哥总统送的。还专门建了一个海牛馆呢。
后来海牛没了,估计是死了,可能是寿命到了吧。那个馆改成了企鹅蝙蝠馆。北京动物园的南门是正门,西南门离首都体育馆很近,西北门挨着五塔寺,东北门是海洋馆那个门,这四个门都能买票进出。北京动物园的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当时被称为“万牲园”。我国有海牛吗,相比媒体天天报道大熊猫和东北虎,却从来没人提起这种生物,怀疑我国没有这种动物
我国没有海牛,但是曾经出现过海牛的近亲儒艮儒艮属于海牛目儒艮科哺乳动物。
中国有不有大海牛的化石
中国没有发现大海牛的化石。大海牛(学名:Hydrodamalis gigas)是一种已绝灭的海牛,由德国博物学家格奥尔格·威廉·斯特勒在1741年描述。
根据斯特勒的说法,大海牛是一夫一妻制的社会性动物。由于气候变化以及可能的原住民活动影响,当欧洲人第一次遇见大海牛可能只剩下 2,000 头个体,这个小种群很快被大量猎手摧毁。通常大海牛的灭绝时间被认定在1768年,也就是欧洲人发现该物种的第27年。但是在那之后千岛群岛(库里尔群岛)、楚科奇半岛和堪察加半岛仍然有疑似大海牛的报告,1962年时苏联捕鲸船「Buran」在堪察加附近水域看见一群大型海洋哺乳动物在吃海藻。美国博物学家 Lucien M. Turner 表示阿图岛的当地人报告说大海牛一直延续到19世纪才绝灭,有时还会进行猎杀。还有其它一些报告表明似乎大海牛的分布范围比预想中要广泛,但是无论如何已经没有证据证明这种动物仍然存在。大海牛曾经活跃于环太平洋的许多海域里,从日本到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等。
最后的2000头大海牛栖身于荒无人烟的白令海域。但由于过度捕猎和海底巨藻系统崩溃,导致大海牛在 1768 年最终灭绝。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