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

首页 > 百科 > 金钗之年是多少岁数?金钗之年是多少岁

金钗之年是多少岁数?金钗之年是多少岁

最佳回答2022-11-21

金钗之年是12岁。年龄代称,古人指女子十二岁的年龄。 女子12岁称金钗之年,13岁称豆蔻年华,15岁称及笄之年,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

金钗之年是多少岁数

金钗之年由来

因为在古代,女子出嫁得比较早,一般在及笄之后就开始嫁人,所以在正式出嫁前,就得先找好婆家。因此,女子在十二岁,就开始带金钗打扮自己,以求能嫁得如意郎君。因此后来金钗就成了女孩年纪的代称,所以金钗之年也特指女子十二岁,不可以用在男子身上。

金钗之年是多少岁数

金钗之年唯美诗句

1、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2、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

3、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4、集旟前后,三千珠履,十二金钗。

古代金钗之年是指女子多少岁

金钗之年一般是指女子十二岁的年纪。在古代,女孩子到了十二岁的年纪要带钗,所以后来金钗就成了女孩年纪的代称,金钗之年也特指女子十二岁。

”大意是说,这些女子头上的钗饰非常多,脚下踩的是五色纹彩职称的鞋子。扩展资料:在古代,女子出嫁得比较早,一般在及笄之后就开始嫁人,所以在正式出嫁前,就得先找好婆家。因此,女子在十二岁到十四岁这个年纪的时候,就开始打扮自己,以求能嫁得如意郎君。女孩13岁,这个称谓当今比较常见,属于一个女孩最鲜嫩的年纪。

豆蔻年华,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他用早春二月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拟体态轻盈、芳龄十三的少女,这一千古妙喻一直流传至今。

金钗之年是多少岁

金钗之年指的是女子12岁,一般用来指代女子的年龄。在古代,女子到了十二岁的时候,就要开始带金钗,这个也是具有特别寓意的。

金钗之年最早是出自南朝梁武帝所作的《河中之水歌》,诗曰,“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大意是说,这些女子头上的钗饰非常多,脚下踩的是五色纹彩职称的鞋子。因为古代女子出嫁比较早,一般到了及笄之后就要嫁人了,因此在正式出嫁前,必须要先找好婆家。女子到了金钗之年这个年龄,就开始学着打扮自己,为的就是能够嫁个如意郎君,因此金钗之年用来指代女孩年纪的代称,一直被后世沿用。

古代人们在年龄上的称呼都很有讲究的,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比如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并且男子和女子的年龄称呼也不同,比如“豆蔻年华”这是用来指十三四岁的女子,而“弱冠之年”则是用来指二十岁的男子。

金钗之年指的是我国古代女子多少岁?

金钗之年指的是我国古代女子12岁。在古代的时候,女孩子到了十二岁的时候就要开始带金钗,所以后来金钗就成了女孩年纪的代称,金钗之年也特指女子十二岁。

金钗之年是什么意思?是指女子多少岁?

;     在古代年龄称谓中,金钗之年是什么意思呢?古代每个年龄段的女子,称呼也是不一样的。金钗之年指的是十二岁,一般用来指代女子的年龄。

那么下面就具体来看看金钗之年是指女子多少岁、代表什么吧!
一.金钗之年是什么意思       金钗之年是什么意思?在古代,金钗之年一般是指女子十二岁的年纪。因为到了古代,女孩子到了十二岁的年纪要带钗,因此后来金钗就成了女孩年纪的代称,所以金钗之年也特指女子十二岁,不可以用在男子身上。
二.金钗之年是指女子多少岁      金钗之年是指女子多少岁?金钗之年是女子十二岁的称谓,因为在古代,女子出嫁得比较早,一般在及笄之后就开始嫁人,所以在正式出嫁前,就得先找好婆家。因此,女子在十二岁到十四岁这个年纪的时候,就开始打扮自己,以求能嫁得如意郎君。


三.金钗之年的由来是什么      金钗之年出自哪里呢?金钗之年是古代的年龄称谓,金钗之年的说法最早见于南朝梁?武帝所作的《河中之水歌》,诗曰,“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大意是说,这些女子头上的钗饰非常多,脚下踩的是五色纹彩职称的鞋子。现在用金钗之年形容十二岁的女子。


四.其它女子的古代年龄称谓
1.豆蔻      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2.及笄      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笄就是指女子十五岁。

金钗之年是多少岁?豆蔻年华呢?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为什么12岁说是金钗之年

原因:金钗,指的是妇女插于发髻的一种金制首饰,由钗头和两股簪子合成。女子12岁,又称金钗之年,因为古代的女子,十二岁开始戴钗、梳妆。

12被赋予一个周期的标志,也意味着成熟。于是,12岁便象征着告别童年、青春来到,也预示着从此便和成熟与美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同样象征女性美的金钗这一美好的事物进入了已满12岁的女子的生活之中,“金钗之年”便由此而来。据说,在古代,女子12岁时要在头上佩戴钗饰,家中为了庆祝女孩子告别童年,会送给女孩子一只金钗作为礼物,故称12岁为“金钗之年”。

最早将金钗与十二并列来源于一个故事。南北朝时,在洛阳有位女子名叫莫愁,美丽动人、才情出众,在十五岁的时候嫁给了富贵之家的公子卢郎,婚后生活条件也是优越无比,让人十分羡慕。但莫愁并不迷恋富贵生活,依然渴求着真正的爱情,心中仍不能忘记东边邻居王姓男子。

这个故事在南北朝流传甚广,《河中之水歌》这首有名的南朝乐府民歌便为此而作。作者不可考,但题为梁武帝萧衍所作,其中形容莫愁富足生活的“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这一句描写则第一次将金钗与十二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此后以“金钗之年”来形容女孩子12岁。

扩展资料:另外,13-14岁指豆蔻之年。“豆蔻年华”是指13-14岁的女孩子,谈到此称谓的起源,与唐代诗人杜牧密不可分。杜牧旅居扬州多年,有许多红颜知己。

当杜牧即将离开扬州时,想到陪伴在其身边的一位歌姬,便为其作诗二首以表离别之情。其中一首名为《赠别》,诗的前两句描绘的便是女子在十三四岁时美好的姿态、轻盈的举止,宛若二月初长在梢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般,模样可爱美好。也许是描绘得太过恰当、也许是形容得过于美好、也许是对于十三四岁那花样年华的追忆,以至于每当人们想起十三四岁的少女,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如含苞待放的花朵般袅袅而来的样子。豆蔻产于南方,其花成穗时,嫩叶卷之而生,穗头深红,叶渐展开,花渐放出,颜色稍淡。

南方人摘其含苞待放者,美其名曰“含胎花”,常用来比喻少女,加之杜牧的《赠别》一诗的广泛传诵,此后“豆蔻年华”便借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继续浏览:

上一篇:国家为什么建廉租房?廉租房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幼学之年指的是多少岁?中国古代岁数的叫法如几岁到几岁叫幼学之年

推荐问答

最新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