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建于哪个朝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长沙岳丽书院始建的朝代是
岳麓书院建于宋朝。长沙岳麓书院建于公元976年,是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在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岳麓山长周式,御笔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长沙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在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麓书院简介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秀丽的岳麓山下,湖南大学校园之中,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它自北宋创始,历宋、元、明、清各代,兴学不变。随着清末改革学制,废书院,办学堂,辛亥革命后改高等学校等,直至湖南大学,均因旧址扩建,千余年来都是湖南高等学府所在,反映了祖国文教事业的悠久历史,是十分可贵的文物史迹。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岳麓书院经由湖南大学管理和修复以来,书院延续了千年的教育办学和学术研究传统,成为了全国书院中承继其传统功能的典型代表,被外界誉为“千年学府”。

岳麓书院参观提示
岳麓书院采用实名预约,如14天内有外省旅居史,请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另外书院暂不接待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游客及14日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游客,存在发热(体温≥37.3°C)、咳嗽等症状,也将谢绝入院。
岳麓书院建于哪个朝代?
长沙岳麓书院建于公元976年,是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在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岳麓山长周式,御笔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
岳麓书院成为了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其位置是在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它的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都保存完整,其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枚砖瓦、每一支风荷,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扩展资料:千年学府岳麓书院,有着三湘人才辈出的历史记录,而爱晚亭内那吟唱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又留着一缕长髯的老夫子,那种情景更是让人流连忘返。岳麓书院如今保存大量的碑匾文物且闻名于世,例如唐刻“麓山寺碑”,是由著名的书法家李邕在唐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撰文并书写而来的;江夏黄仙鹤勒石刻篆由于文、书、刻石都很精美,所以向有“三绝”之称。其碑高为4米,宽为1.35米,碑文共有1400余字,此碑是以其书法著名于世,最为艺林所看重,传拓碑文曾风靡一时,笔法刚劲有力,作为最著名的唐碑之一。此外,还有明刻宋真宗手书“岳麓书院”石碑坊、“程子四箴碑”、清代御匾“学达性天”、“道南正脉”、清刻朱熹“忠孝廉节碑”、欧阳正焕“整齐严肃碑”、王文清“岳麓书院学规碑”等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长沙岳丽书院始建的朝代是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由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北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宋真宗赐以“岳麓书院”的门额;岳麓书院是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四大书院介绍:白鹿洞书院,即紫阳书院:设在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之阳(今属江西九江市),享有"海内第一书院"之誉。
始建于南唐升元年间(940年),是中国首间完备的书院;南唐时建成"庐山国学"(又称"白鹿国学"),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中央政府于京城之外设立的国学。该院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我国第一所书院。宋代理学家朱熹出任知南康军(今星子县)时,重建书院,亲自讲学,确定了书院的办学宗旨,并奏请赐额及御书,名声大振,成为宋末至清初数百年中国一个重要文化摇篮。应天府书院,即睢阳书院。宋初四大书院之一,原址在河南商丘县城。范仲淹曾在该院讲学。睢阳书院为五代后晋时的商丘人杨悫所开办。
"学子不远千里而至"、"远近学者皆归之"。北宋政权建立后,实行开科取士。因这里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科举中第者竟多达
五.六十人。
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真宗帝大为嘉叹,正式赐额为"睢阳书院"。范仲淹来睢阳书院求学、后娶妻生子,在商丘落户,并担任睢阳书院掌学主教。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睢阳书院改为府学,官府拨田十顷,充作学校经费。
庆历三年(1043年)改为南京国子监。与东京开封和西京洛阳国子监同为当时的最高学府。岳麓书院:书院坐落于历史名城长沙市湖南大学校园,该院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创建。咸平二年(999),州守李允则扩建,奠定了书院的基本格式。
宋真宗时期,山长周式以品学称著,祥符八年(1015),宋真宗召见周式,赐"岳麓书院"题额,于是"书院称闻天下,鼓简登堂者不绝",学生增至数百人。岳麓书院自始建到清光绪二十几年(公元1903年)改成高档学堂,绵延927年,历宋、元、明、清四朝,原名不变,直到现在已越千载,真不愧为"千年学府"。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登封县嵩山东峰,原为嵩阳寺。宋代著名书院之一。
嵩阳书院环境幽美,为读书胜地。宋代理学的"洛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此后,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建于哪个朝代
岳麓书院建于西晋。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
西晋以前为道士活动地,曾建有万寿宫、崇真观等。西晋武帝泰始四年(268年)麓山寺创立,至今仍保存完好。东晋陶侃曾建杉庵读书于此。六朝建道林寺。唐代马燧建“道林精舍”。唐末五代智璇等二僧为“思儒者之道”,在麓山寺下,“割地建屋”,建起了“以居士类”的学舍,岳麓书院就是在智办学的基础上“因袭增拓”而诞生的。 咸平四年(1001年)李允则请奏书,诏赐诸经释文,义疏,史记,玉篇,唐韵,赐建湘西书院。
四大书院 “四大书院”指应天府书院(今河南商丘睢阳南湖畔)、岳麓书院(今湖南长沙岳麓山)、白鹿洞书院(今江西九江庐山)三大书院无争议。 嵩阳书院(今河南郑州登封嵩山)与石鼓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有争议。 1998年4月29日,国家邮政局在商丘举办了“四大书院”邮票首发仪式,邮票所选书院为“应天书院、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
由于石鼓书院毁于日军战火,来石鼓书院实地考察的人只见山石、不见书院,而后改选河南登封嵩阳书院。 2015年12月12日,历史上曾与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四大书院齐名的新洲问津书院百年大修落成。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始建于哪个朝代?
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
嗣后,历经南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廿九年(公元1903年),岳麓书院与湖南省城大学堂合并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沿用书院旧址。中华民国15年(公元1926年),湖南高等学堂正式定名湖南大学,仍就书院基址扩建至今。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