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我们的学习是谁写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改造我们的学习》是毛泽东写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是毛泽东1941年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在这个场合,郑重地提出这个问题,他是经过慎重考虑的,目的是推动高级干部反思和解决党内存在的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脱离的问题,特别是把马列主义著作中个别词句当作“灵丹圣药”的严重问题。

《改造我们的学习》提议节选
1、向全党提出系统地周密地研究周围环境的任务。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敌友我三方的经济、财政、政治、军事、文化、党务各方面的动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研究的工作,然后引出应有的的和必要的结论。为此目的,就要引导同志们的眼光向着这种实际事物的调查和研究。就要使同志们懂得,共产党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大事,前一件事就是所谓认识世界,后一件事就是所谓改造世界。

2、对于近百年的中国史,应聚集人材,分工合作地去做,克服无组织的状态。应先作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几个部门的分析的研究,然后才有可能作综合的研究。
3、对于在职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学校的教育,应确立以研究中国革命实际问题为中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为指导的方针,废除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
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是什么时候写的
创作时间:1941年5月19日创作背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曾发生过几次左倾和右倾的错误,给革命事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的领导者不从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出发,不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出发,不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而是从主观臆断出发,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抗日战争爆发后,新党员大量增加,许多人出身于小资产阶级,思想还没有彻底转变,这也对党的思想作风产生了一定的不良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纯洁党的作风,清算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思想影响,提高党的战斗力,党在1941年发动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对全党和全体干部进行一次深刻的马列主义教育。在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同志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和《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作为整风的指导文献。《改造我们的学习》主要是针对党内在学风中存在的问题,在文中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主观主义。阐述精辟透彻,论证充实有力,不但在当时整风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就是针对今天的理论学习仍有指导意义。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出自哪里?
【出处】明朝解缙的对联。【比喻】贬义对联,形容傲娇自满的人,不扎实做事,偏好虚名浮事;嘴上浮夸刻薄,而肚子里没有学问和真功夫。
【引用】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扩展资料【故事】解缙自幼聪明好学,7岁能诗善文,且生性刚直。告老还乡的李尚书不信解缙有此高才,他宴请几个权臣显贵作诗,派人叫解缙前来应对,想有意当众奚落他一番。中间的对联过程很是精彩,解缙不负才情都能一一应对,让尚书和其他权贵很是窝囊。临到后来,做为收尾对联,解缙举杯祝酒说:“难得今日群才雅集,我愿题赠一联助兴”。尚书听罢,忙叫人拿来文房四宝,解缙挥毫舞墨,然后掷笔大笑而去。
众人走过来一看,瞠目结舌地半天说不出话来,原来这是一副借物寓讽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毛主席都写过哪些光辉著作?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反对自由主义》★《论持久战》《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共产党人〉发刊词》★《纪念白求恩》★《新民主主义论》《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人民服务》★《论联合政府》《愚公移山》★《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党委会的工作方法》★《论人民民主专政》《不要四面出击》《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都写过哪些书籍?
《毛泽东选集》是194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毛泽东。《毛泽东选集》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载体,《毛泽东选集》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展现,是对20世纪中国影响最大的书籍之一。
记者在奚景鹏家里看到的《毛泽东自传》,其出版日期上赫然印著:“1937年8月1日”,比上述版本早了整整一个月以上。《毛泽东思想概论》每年必考的内容,可是由于著作较多,重点也较多,在教材中知识点也比较分散,学生掌握起来比较麻烦。《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925年)——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1) 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2) 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是中国革命的敌人;(3) 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性又有软弱性、妥协性;(4) 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农民是最可靠的同盟军;(5) 工业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 中共领导农民运动的伟大纲领:(1)肯定农民的作用及党领导农民革命的重要性;(2)论述了建立农民革命领导权和农民革命武装的必要性;(3)分析了农民的富农、中农、贫农三个阶层,认为贫农是农民中最革命的力量;(4) 相信群众、依赖群众、放手发动群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 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1)建立红色政权的必要性及其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2) 阐述了中共领导的红军和小块红色区域存在发展的可能性;(3) 明确地提出巩固和扩大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路线与政策;(4) 提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意义: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反对本本主义》(1930年)—— 坚持调查研究,洗刷唯心精神:(1)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2)提出从实际出发的思想,“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3)阐明了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及调查方法即阶级分析方法。《战争和战略问题》(1938年)—— 中国革命只能靠武装斗争解决问题:(1) 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和形式;(2)运用联系的观点具体分析了战争问题,指明战争是中共主要的斗争形式。
《<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 三大法宝的理论体系:(1)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的一部分;(2)武装斗争也是我们党的政治路线的重要部分;(3)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三个法宝的中心一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1)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2)系统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和领导等问题(3)阐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一全新的科学概念(4)进一步揭示了中国革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建设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 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完整形成:(1)为中国革命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客观依据;(2)革命阶段论和发展论相统一的观点;(3)文化与政治、经济的辩证统一的观点;(4)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革命文化的观点;(5)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6)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与新民主主义的行动纲领的实践辩证统一的观点。
《论政策》(1940年)—— 在区别上建立我们的政策: 利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阐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年: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第一次科学地解释了实事求是的含义。11.《论联合政府》(1945年七大)—— 中国人民胜利的指南:(1) 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揭示事物发展的两种可能性,科学阐明了实现光明前途的客观依据和条件;(2)从实际出发,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般纲领具体化为现阶段的行动纲领和战斗任务;(3)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49年3月)—— 实现伟大历史性转变的纲领:(1)运用矛盾转化的观点,阐明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并进入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2)运用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分析党的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和国内各阶级的状况及其采取相应的基本政策;(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国家学说和阶级斗争学说,阐明了全国胜利后的国家政权的性质和阶级斗争的特点,并以不断革命论和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思想武装全党。《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 建立新中国的伟大纲领:(1) 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2)总结了人民民主专政得以实现的国内和国外基本经验;(3)分析了各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4)论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内容和职能;(5)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历史任务;(6) 制定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论十大关系》(1956年)—— 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1)提出了“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中心思想;(2)对立统一规律应用于对社会主义现实的分析,提出了十大关系;(3)阐述了社会主义实践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辩证关系,发展了唯物史观;(4)辩证地分析了独立自主和学习外国的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957年)——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光辉典范(1) 明确提出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2)提出了两类社会矛盾的学说,阐明了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方针和方法;(3)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将是长期的,曲折的;(4)“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我国文化艺术,促进科学进步的根本方针;(5)坏事具有两重性,努力创造条件使坏事变好事。
有关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名言警句怎么写?
1.真相来自探寻,来自我们自身对世界的认识。而这个过程中,平衡是我们的道德责任。
而能够假装不知道真相,不了解本质的人,确实幸福的。——安妮宝贝3.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周恩来4.“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5.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后者去创造宇宙。——(意大利)克罗齐《美学原理》6.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工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求实的态度、作踏实的功夫。——李大钊7.凡是在理论上正确的,在实践上也必定有效。——〔德〕康德《国外黑格尔哲学新论》8.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
一个虾蟆坐在井里说:“天有一个井大。”这是不对的,因为天不止一个井大。如果它说:“天的某一部分有一个井大。
”这是对的,因为合乎事实。——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9.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战国·苟况《荀子·儒儿》10.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