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亚非会议在哪召开?1955年四月亚非29个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哪里举行会议
1955年的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此次万隆会议是由亚非国家发起,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它反映了在20世纪殖民主义制度总崩溃的趋势下,亚非人民维护民族独立和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友好合作的共同愿望和要求。

万隆会议参加国家:
阿富汗、柬埔寨、中华人民共和国、埃及、埃塞俄比亚、黄金海岸(加纳)、伊朗、伊拉克、日本、约旦、老挝、黎巴嫩、利比里亚、利比亚、尼泊尔、菲律宾、沙特阿拉伯、苏丹、叙利亚、泰国、土耳其、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国、也门等。

求同存异:
由于召开会议之时正值冷战高潮,万隆会议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火药味,并出现了针对中国的不和谐的声音。第二天轮到周恩来发言时,他临时决定把原来的发言稿作为书面稿印发,自己利用短暂的午休时间写出了补充发言稿。
周恩来说:“中国代表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周恩来发言结束后,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万隆会议最终一致通过《亚非会议最后公报》,公报提出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也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在万隆会议上,处境艰难的新中国不仅成功打破了外交僵局,也让和平共处、求同存异的万隆精神成为普遍共识,在当今的世界格局中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
1955年四月亚非29个国家在哪举行会议?
1955年四月亚非29个国家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市举行会议。万隆是印度尼西亚第三大城市,西爪哇省首府,这座城市散发着曾让异想天开的旅行家们称其为“东方巴黎”的那种已经消退的魅力,大大小小的街道点缀着现代化的装饰,但在万隆,令人不快的都是细微之处,假如你能够在这个钢筋水泥丛林中好好搜索一番,从宏伟的装饰艺术风格建筑到Jeans Street大街上那些离奇的玻璃纤维塑像;从周日早晨的斗羊活动到巽他文化,与周围吞云吐雾的火山一样,很有个性。
2019年12月26日,万隆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218名。万隆是印度尼西亚第三大城,西爪哇省首府。位于爪哇岛西部火山群峰环抱的高原盆地中,城市海拔为719米。市区面积约80多平方公里,人口为150万,连郊区约250万(1981年)。位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西部海拔715米的万隆盆地中,四面群峰环绕,植物繁茂,环境优美。万隆地近赤道,但地势较高,气候凉爽,空气清新。年平均气温为23℃。
万隆景色秀丽,清静幽雅,四季如春,被誉为印尼最美丽的城市,素有“爪哇的巴黎”之称。年平均气温为22.5℃。年降水为量1988毫米。
气候温和宜人,为理想的疗养地。城市大致分南北两部分,南城为商业区,北城是住宅区,有国宾馆、大旅馆等现代化建筑,郊区有许多设计新颖的别墅。有纪念意义的独立宫和1955年亚非国家举行万隆会议的会址独立厅诱人。
郊区有大片茶园和金鸡纳园,种植稻米、蔬菜和花卉等。万隆是爪哇岛重要的文化与工业中心之一,流传有西爪哇巽他族的文学、舞蹈、音乐和戏剧。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如著名的万隆工学院、国立巴查查兰大学、火山地质博物馆、鲍斯天文台和原子核研究中心等在此。全国纺织业中心,郊区有大量纺织企业;还有国内仅有的奎宁工厂,其他工业有橡胶、制茶、机械、汽车装配、无线电器、冶金、飞机、罐头等。
西爪哇铁路、公路和航空枢纽方便。附近有复舟山、芝亚德温泉、小西湖、达哥瀑布、动物园等旅游胜地。复舟山为活火山,游人可走到火山口观看火山活动。
1955年四月亚非29个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哪里举行会议?
万隆会议(英语:Bandung Conference),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英语:Asian-African Conference)。召开于1955年4月18日至4月24日,是部分亚洲和非洲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国际会议,也是有史以来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事务的大型国际会议,主要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
1955年万隆会议的亚非团结基调是由印度总理尼赫鲁在1947年定下的。1947年3月到4月,尼赫鲁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亚洲关系会议上表达了对泛亚洲合作的支持。这次会议在新德里成立了“亚洲关系组织”,并推举尼赫鲁为主席。议题会议在求同存异的精神下,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经过各国协商,会议通过了包括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国问题、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等项内容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
亚非会议召开于何时何地
亚非会议(万隆会议)万隆会议,即1955年4月18日至24日,29个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亚非国家和地区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
万隆会议主要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主要目的是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共同抵制美国与苏联的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活动。万隆会议通过的《亚非会议最后公报》,涵盖了与会国在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附属地人民问题、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等多个方面所达成的共识。公报中“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提出了载入史册的十项原则,是亚非国家对国际关系准则的重要贡献,是世界历史进程中划时代的里程碑。万隆会议在哪里召开?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什么方针?
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
1955年4月18日,亚非会议在印尼万隆市开幕,有29个国家340名代表出席会议,与会代表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中国总理周恩来“求同存异”方针获得普遍接受的情况下,万隆会议排除外界干扰,圆满结束。万隆会议增进了亚非国家间的相互了解,提高了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自信心,推动了亚非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同时它表明亚非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的政治力量已开始登上国际舞台,并向旧的国际关系格局发起冲击。扩展资料:中国在万隆会议的作用: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和巴基斯坦五国总理的共同倡议下,第一次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史称万隆会议。这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人民切身利益的大型国际会议,在战后国际关系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会议。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高举团结反帝的旗帜,坚持求同存异、协商一致的原则,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杰出贡献。中国在万隆会议上的表现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打破了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的封锁,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中国外交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亚非会议的成功对战后的国际形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955年率团出席亚非会议的是哪位
1955年率团出席亚非会议的是周恩来。1955年4月,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万隆,周恩来率团参加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
中国代表团本着“求同存异”的方针,同其他与会国家一起,为会议的成功作出贡献,共同倡导形成“万隆精神”。通过这次会议,中国打开了与亚非国家广泛交往的大门。周恩来(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字翔宇,曾用名飞飞、伍豪、少山、冠生等,原籍浙江绍兴,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淮安。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亚非会议是何时召开?这次会议有何特点
亚非会议的召开是战后国际形势和亚非地区形势变化,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兴起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亚洲民族独立运动勃兴,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推动了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解放运动的发展。
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亚非两大洲己涌现出30个独立国家。这是几百年来国际关系史上一个空前未有的变化,它为亚非国家独立自主地召开一次大型国际会议创造了条件。 1955年 印尼万隆亚非会议是亚非两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亚非会议高举独立、和平、友好与合作的旗帜,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万隆精神。这个精神贯穿于会议所通过的各项决议之中,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0年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万隆会议的原则和精神并未过时,更没有消失,相反,经历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它更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历史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所制定的十项原则,是稳定世界局势、解决国际争端的最好方式,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