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主要原料是什么?景泰蓝工艺品的主要原料是什么
景泰蓝的主要原料是铜和珐琅釉料。
景泰蓝亦称铜胎掐丝珐琅,它是一种特种工艺品,是用细扁铜丝做线条,在铜制的胎上捏出各种图案花纹,再将五彩珐琅点填在花纹内,经烧制,磨平镀金而成。外观晶莹润泽,鲜艳夺目。

景泰蓝简介
掐丝珐琅(Cloisonne),正名为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 ,是中国的著名特种金属工艺品之一,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其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又名景泰蓝。
景泰蓝主要原料是什么
景泰蓝主要原料就是铜和珐琅釉料。景泰蓝的学名又叫做铜胎掐丝珐琅器,从名字就知道景泰蓝的胎体就是由紫铜做的,而且所说是掐丝同样也是由铜丝做成的,是由铜丝掐成各种图案,然后焊接在铜胎之上,然后再经过点蓝,烧蓝,鎏金等工艺才制成的一个个漂亮的景泰蓝产品。
景泰蓝工艺品的主要原料是什么?
景泰蓝工艺品的主要原料是铜、珐琅釉料、黄金。景泰蓝不论是胎型的制作或者是花纹的掐丝,都离不开铜。
釉料又称珐琅釉料,就是景泰蓝产品制作中景泰蓝的花纹填充所用到的颜料。镀金是景泰蓝工艺里的最后一道制作工序,它将宣告全部工艺制作的完成,它为景泰蓝的魅力增加了重要的一笔,增加其金碧辉煌之感。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明代宫廷开始烧制,在景泰年间,工艺达到了巅峰,尤其以优雅悦目的蓝色著称,故被后世称为景泰蓝。景泰蓝的艺术地位景泰蓝诞生于皇宫,是皇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皇宫大殿的主要陈设,亦是镇殿之宝。紫禁城金銮宝殿,或者是国子监辟雍宫、颐和园排云殿等等,在这些帝王尊属的殿堂,景泰蓝的宝石般的光芒总是令人赞叹。史料记载乾隆四十四年除夕年夜饭,只有乾隆皇帝的餐具是景泰蓝,底下全部用瓷器。
可见景泰蓝在中国历史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她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由于景泰蓝的历史意义及工艺,2006被国家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景泰蓝的原产地在哪里?
景泰蓝的产地是在北京以及北京的周边。景泰蓝作为一种美术工艺品,其制法即于铜器表面上以各色珐琅质涂成花纹,花纹的四周嵌以铜丝或金银丝,再用高火度烧即成。
这项工艺始于明代景泰,而且初创时只有蓝色,所以叫景泰蓝。虽然各色具备,然而仍然使用以前的名字。因为景泰蓝已变为一种工艺的名称,而不是颜色的名称,据说景泰为宣德之子,宣德重视铜器以及铸冶铜质,景泰在幼年期间耳濡目染,认识极详,且嗜之极深,只是对于铸炼方面,宣德已到达绝顶,没有能力再求突破,就在颜色方面另别辟蹊径,以图出奇制胜。终于有景泰蓝的创制。到清朝乾隆时期,又开始烧制,且品类多,成绩好,虽然不能和景泰、成化时期相比,但是比起弘正以后出品物绝不逊色。现今虽有康雍的器物出现,然而细细考究竟与乾隆所制器物没有什么不同,实际上是乾隆所制,刻康雍年款,却不是康雍制作的。制作原料:制作景泰蓝的主要原料是紫铜,也用珐琅。
用紫铜做胎,在铜胎上用铜丝粘上各种图案,然后在铜丝粘成的各种形式的小格子内填上色彩,经过炼焊、打磨等工序,最后入窑烧制而成的色彩明丽的手工艺品。景泰蓝釉料随时代变化。明代景泰蓝的主要原料是珐琅料,其颜色有蓝、红、黄、绿、黑、白诸种,使用时再用一种进口的油剂调成糊状填涂。
烧成后的器物釉面肥厚、色泽晶莹透亮。景泰蓝把铜的延展性和釉的特点紧密结合,有的造型庄重大方,有的纤细、复杂高级。俗话说:远看造型近看花。
花纹也有不同风格,花卉、图案都能用丝工严谨细腻地表达各种艺术造型。上釉也能按照造型花纹要求,随位赋彩。
景泰蓝工艺品的主要原料是什么?,景泰蓝主要原材料
1.景泰蓝又叫铜胎掐丝珐琅,从名字来看有三部分组成,铜胎,掐丝,珐琅。 2.一般景泰蓝胎体的主要原料是高纯度的紫铜(又称红铜),掐丝则是用细长,宽度为2到5毫米的紫铜丝,颜色和釉料的部分则是用的珐琅釉料,珐琅釉料是多种矿物釉料的合称,因为宋元时期传入中国时,用的“佛朗”的谐音,故后世一直称为“珐琅”,初期的珐琅料都是从国外进口,比较昂贵,但后期慢慢都开始用国产料代替。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