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岩石圈?什么是岩石圈
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岩石圈层厚约60~120公里,为地震高波速带,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由花岗质岩、玄武质岩和超基性岩组成。其下为地震波低速带、部分熔融层和厚度100公里的软流圈。

岩石圈的矿产资源:
例如中国的东北、华北、苏皖、四川盆地以及鄂尔多斯等地区,在岩层中埋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中国松嫩平原、下辽河平原、华北平原、江汉平原、鄂尔多斯、西北各大型盆地以及东部与南部海域的沉积岩层内,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中国辽宁、山东、山西、河北、湖北以及内蒙古等地区的前古生代变质岩层中,赋存有铁矿;

岩石圈的环境资源:
1、地质景观资源,如中国湖南张家界由泥盆纪石英砂岩形成的峰林景观,北京房山碳酸盐岩石形成的石花洞岩溶洞穴景观等;
2、地质遗迹资源,如中国黑龙江五大连池与山西大同的火山遗迹,中国河南西峡白垩纪岩层中的恐龙蛋化石群;
3、地质空间资源,即岩石所占据的空问,可以用来储存和处置各类废料,包括核废料,或开辟作为地下油库、地下仓库、地下核试验的场地等;
4、地质生态资源,如岩石中对人类健康和生物生长发育有特殊生态优势或其他用途的化学场和物理场等,都是可以利用的环境资源。
什么是岩石圈
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 层。厚约60~120公里,为地震高波速带。
其下为地震波低速带、部分熔融层和厚度100公里的软流圈。对岩石圈的认识,分歧很大,有人认为岩石圈与地 壳是同义词,而与下部软流圈即上地幔有区别,但岩石圈与上地幔系过渡关系而无明显界面;有人认为 岩石圈至少应包括地壳和地幔上层。什么是岩石圈?
板块构造学说建立的过程中,地质学家对地球的圈层结构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在大约60-400km深度的位置上有一个S波的低速层,科学家们因此推测该层物质的塑性程度较高,在动力的作用下可以发生缓慢的流动,并称之为软流圈。在软流圈之上的地壳和上地幔的坚硬部分则称之为岩石圈。
岩石圈是什么
在地质学中,岩石圈是一种特有的名词。其实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那些,在软流圈中形成的坚硬的岩石圈层,都被可以定义为岩石圈。
几乎是每天都要和这个词打交道。那么问题来了,岩石圈到底是什么呢? 详细内容 01 学地质学的专家们都知道,在地质术语中存在着这样一个词汇,名叫岩石圈。说得简单明了一些,就是我们所处的地球上部,有着一层软流圈包裹着的坚硬岩石圈层,那便是岩石圈了。一般而言,岩石圈的平均厚度在60-120公里左右。岩石圈的内部构造也通常是由这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地壳,二是地幔的顶部。与此同时,它也是发生地震时的高波速带。 按照版块细分的话,岩石圈也可以分类六大块。
它们分别是:欧亚版块、太平洋版块、美洲版块、非洲版块、印度洋版块和南极洲版块。 02 说到发现岩石圈的过程,就是一段很长的历史了,要从18世纪开说起。在当时,一群研究地质学的科学家们为了证实固体地球是由丰富的、多个不同的圈层所构成,常常深入地下,通过地震波来记录获得相关的资料。
正是通过该实验,人们对地球有了一个全新的认知,他们了解到地球非均质体,是由地核、地幔和地壳这三个复杂的阶段所构成。圈层中也有不同的划分,最后和岩石圈、软流圈和地球内圈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固体地球。 03 后面科学家们所提到的岩石圈,是1941年,巴雷尔受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阿尔弗雷德创作的《版块学说理论》的影响,从而加以整改、引申出来的一个地球圈层概念。
我们说了,岩石圈由地壳和地幔的上部这两部分组成,但是它们的厚度有所不同。如果说是处于洋中脊部分的岩石圈,厚度大约为6-8千米,最老部分为100千米。如果说是处于大陆上,那么该岩石圈就比较厚,均为100-400千米之间。因地壳和上幔顶部都是由岩石组成的,所以地质学家们将它们统称为岩石圈,该词因此而来。
04 除此之外,在岩石圈中还有非常丰富的矿物种类,比较常见的有长石、石英、云母等。 长石,即长石矿物的总称。有了它,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地壳。换句话说,长石就是构成地壳的最主要的一类矿物。
我们可以在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这三类岩石中发现长石的身影,是一类常见的含钙、钠和钾的铝硅酸盐类造岩矿物。如钙长石、钡长石、微斜长石等。 石英是造岩矿物的主力军之一,它是一种有着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均十分稳定的矿产资源。其用途非常广泛,如早期的石斧、石箭,现在的石英钟、石英表等。
石英是由二氧化硅组成的矿物。即SIO2,具有电压性。 云母也主要造岩矿物之一,通常的形状为六方形的片状晶形,它的特点是绝缘和耐高温,在工业上使用颇多。
常见的被应用于涂料、油漆、电绝缘等行业。
岩石圈包括什么
岩石圈由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顶部坚硬岩石组成的圈。厚度约为75至150千米,我们现在能认识到的地质作用现象大部分发生于岩石圈。
其下为地震波低速带、部分熔融层和厚度100千米的软流圈。对岩石圈的认识,分歧很大,有人认为岩石圈与地壳是同义词,而与下部软流圈即上地幔有区别,但岩石圈与上地幔系过渡关系而无明显界面;有人认为岩石圈至少应包括地壳和地幔上层。厚度分布研究利用不同物理性质所估计的岩石圈厚度可能具有不同的地球动力学意义。大陆岩石圈等效弹性厚度往往只与岩石圈内部的某些岩层相关,因此它可能不代表一般意义上的岩石圈厚度。地震学岩石圈厚度虽然有较高的精度,但依赖于人为地对岩石圈的定义;并且其具有的短时间尺度效应决定了它与长时间尺度的岩石圈概念不一致。
岩石圈的范围是什么
岩石圈,地质学专业术语,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厚约60~120公里,为地震高波速带。
其下为地震波低速带、部分熔融层和厚度100公里的软流圈。岩石圈可分为6大板块: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岩石圈的厚度因地而异,一般而言,大陆地壳的岩石圈厚度大于海洋地壳的岩石圈厚度,但是其具体深度存在争议。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