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是指哪三场战役?三大战役指哪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是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三个战略性战役。这三大战役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灭国民党军东北“剿总”和所属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6个师及地方保安部队共47万余人,解放了东北全境。此役的胜利,使东北野战军成为了人民解放军中一支最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的国民党军,五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第二个战役,也是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人,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一个战略集团52万余人(内改编25万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平津战役中的攻克天津、和平解放北平,以及北平解放后通过傅作义等的工作和平改编绥远国民党驻军,为人民解放军尔后解决残余国民党军提供了"天津方式"、"北平方式"和"绥远方式"。
三大战役是指哪三场战役?
01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三大战役是指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场战略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
1948年,解放军攻克拥有10万重兵、工事坚固的山东省会城市济南。毙伤国民党军22423人,俘王耀武以下61873人。石家庄战役是人民解放军攻克敌人重点设防的大城市的开始,而济南战役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 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军47.2万余人,其中毙伤国军官兵5.68万人,俘虏32.43万人,俘虏国军少将以上高级军官186名。
国军共损失1个东北“剿匪”总司令部,1个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4个兵团部、11个军部和36个师。损失各种火炮4709门,轻重机枪13347挺和其他枪支175361支。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使全国的军事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此,人民解放军不仅在质上占了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占了优势,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得人民解放军拥有了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为后面两大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淮海战役也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该战役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严重动摇了国民党上下的独裁梦想。同时,我军的力量大增,士气高涨,大大增强了解放全中国的信心。
此次战役的胜利结束,标志着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统治的瓦解。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展开打好了基础。 平津战役是最后一个战役。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人,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歼灭和改编,使华北地区除太原、大同、新乡等少数据点及绥远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获得解放。
该战役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地区基本获得解放。尤其是和平解放北平,进一步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三大战役指哪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是第一个战役。
到10月1日,切断了北宁路,一部分主力进抵锦州城下。10月10日,由华北国民党军组成的“东进兵团”自锦西向通往锦州的要隘塔山发起猛攻。东北野战军预先设置在塔山的两个纵队顽强阻击,鏖战6昼夜,打垮国民党军的数十次冲击,成功地阻止了它的东进。其“西进兵团”出动后,也遭到解放军3个纵队的阻击,进至彰武、新立屯一带后,未敢继续南进。10月9日起,东北野战军发起对锦州的攻击。经过激战,于15日攻克该城,全歼守敌10万余人。随后,被长期围困在长春的国民党第六十军于10月17日起义,新编第七军也放下武器投诚。
21日,长春宣告和平解放。10月26日至28日,东北野战军主力在新立屯、黑山地区全歼廖耀湘兵团10万人。11月2日,直下沈阳、营口。
辽沈战役至此胜利结束。东北全境宣告解放。在辽沈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47.2万余人。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是第二个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淮海战役于11月6日发起,到22日为战役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华东野战军在碾庄地区歼灭黄百韬兵团10万人。中原野战军也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
11月23日到12月15日,为淮海战役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中原野战军及华东野战军一部,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并歼灭黄维兵团11万人。华东野战军主力在杜聿明指挥的徐州国民党军3个兵团25万人向西突围时,将这股敌人合围于永城东北的陈官庄地区,并歼灭其中的孙元良兵团约4万人。12月15日到1949年1月10日,为淮海战役第三阶段。
1949年1月,华东野战军发起对杜聿明部的总攻,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10个军约20万人,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经过66天紧张艰苦的战斗,以伤亡11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是最后一个战役。平津战役在11月29日发起。从12月22日起,人民解放军按照中共中央军委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原则,首先攻克西线的新保安、张家口,在东线,1949年1月15日,全歼天津国民党守军13万余人,解放天津。
经过解放军和中共北平地下党的耐心工作,1月31日,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以3.9万人的伤亡为代价,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使华北地区除太原、大同、新乡等少数据点及绥远西部一隅之地外,全部获得解放。总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142天,共争取起义、投诚、接受和平改编与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合计共154万余人。
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消灭。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
三大战役是哪三大
三大战役分别是:
1.辽沈战役;
2.淮海战役;
3.平津战役。
1.辽沈战役:辽沈战役由林彪、罗荣桓负责。
2.淮海战役:淮海战役由饶漱石、陈毅、粟裕、刘伯承、邓小平等人负责。淮海战役是歼敌数量最多、解放军牺牲最重、战争样式最复杂、政治影响最大的战役。
3.平津战役:平津战役由林彪、罗荣桓和聂荣臻负责,此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最后一个战役,该战役为全国胜利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三大战役指的是
楼主您好,三大战役是指解放战争期间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以及平津战役。其中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是全国军事形势的一个新的转折点。
淮海战役彻底瓦解了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平津战役瓦解了国民党在华北的一些据点,并且和平解放了北平,北平的和平解放在历史上有重大意义,保护了大量的名胜古迹不被战争破坏。三大战役为全国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三大战役依次是指什么战役?
三大战役依次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1.辽沈战役1948年9月18日第四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在林彪、罗荣桓指挥下开始攻锦作战。
10月16日完成对廖兵团的分割包围,经过两日一夜激战,全歼该敌十万人,生俘廖耀湘,东北野战军乘胜追击,于11月2日解放沈阳、营口。东北全境获得解放。辽沈战役历时52天,歼敌47.2万人,人民解放军从此在数量上也对国民党军队有了优势,使中国革命形势发展到一个新的转折点。2.淮海战役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这次战役,我军参战部队60万人,敌军先后出动兵力80万人,历时65天,共歼敌55.5万余人。淮海战役使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被消灭干净,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使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3.平津战役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队进行的第三个战略性进攻战役,也是战略决战的最后一个大战役。
在辽沈战役结束、淮海战役正在胜利发展之际,1948年12月上旬至1949年1月31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
二.第三兵团共一百万人,联合发动了平津战役。1949年1月31日,傅部移动完毕,解放军进入北平,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平津战役历时64天,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