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原色是哪三种颜色?三原色是指的哪三种颜色
三原色分类:
色光三原色,是指RGB模式下,RGB是指红绿蓝三原色,任何一种颜色都是这三种原色相加可以得到的。
颜料三原色,是指颜料以黄色、品红、青色三种油墨加黑油墨印刷出各种颜色的东西,按照定义,原色应该能调制出绝大部分的其他色,而其他色都调不出原色。
彩电三原色,彩色电视机的荧光屏上涂有三种不同的荧光粉,当电子束打在上面的时候,一种能发出红光,一种能发出绿光,一种能发出蓝光。

按属性分:
按照属性可分为色相,明度,纯度。色相是指的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色相的色彩并置在一起,所产生的色相差别对比,明度则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而纯度通常是指色彩的鲜艳度。因此我们之所以能够见到多种多样的颜色基本上都离不开这三个方面的属性。

三原色是哪三种颜色?
01 品红;黄;青 三原色指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三种基本颜色,我们通常说的三原色,即品红、黄、青(是青不是蓝,蓝是品红和青混合的颜色)。三原色可以混合出所有的颜色,同时相加为黑色,黑白灰属于无色系。
三原色光模式(英语:RGB color model),又称RGB颜色模型或红绿蓝颜色模型,是一种加色模型,将红(Red)、绿(Green)、蓝(Blue)三原色的色光以不同的比例相加,以产生多种多样的色光。 (上图左侧为色光三原色,右侧为美术三原色) RGB颜色模型的主要目的是在电子系统中检测,表示和显示图像,比如电视和电脑,但是在传统摄影中也有应用。在电子时代之前,基于人类对颜色的感知,RGB颜色模型已经有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RGB是一种依赖于设备的颜色空间:不同设备对特定RGB值的检测和重现都不一样,因为颜色物质(荧光剂或者染料)和它们对红、绿和蓝的单独响应水平随着制造商的不同而不同,甚至是同样的设备不同的时间也不同。非线性 由于gamma校正,在计算机显示设备上的颜色输出的强度通常不是直接正比于在图象文件中 R, G 和 B 值。就是说,即使值 0.5 非常接近于 0 到 1.0(完全强度)的一半,计算机显示器在显示 (0.5, 0.5, 0.5) 时候的光强度通常(在标准 2.2-gamma CRT/LCD 上)是在显示 (1.0, 1.0, 1.0) 时候的大约 22%,而不是 50%。 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示意图中,左图是色光的三原色:红(red)、绿(green)、蓝(blue);右图是色料(颜料)的三原色:黄(yellow)、品红(magenta)、青(cyan)。
色光三原色是指红、绿、蓝三色,各自对应的波长分别为700nm,546.1nm,435.8nm,光的三原色和物体的三原色是不同的。光的三原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呈现各种光色。根据托马斯·杨和赫尔姆豪兹的研究结果.这三种原色确定为红、绿、蓝(相当于颜料中的大红、中绿、群青的色彩感觉)。
彩色电视屏幕就是由这红、绿、蓝三种发光的颜色小点组成的。由这三原色按照不同比例和强弱混合.可以产生自然界的各种色彩变化。颜料和其他不发光物体的三原色是品红(相当于玫瑰红、桃红)、品青(相当于较深的天蓝、湖蓝)、浅黄(相当于柠檬黄)。
由英国化学家富勃斯特(1781—1868)研究选定的这三原色可以混合出多种多样的颜色,不过不能调配出黑色,只能混合出深灰色。因此在彩色印刷中,除了使用的三原色外还要增加一版黑色.才能得出深重的颜色。 美术中红、黄、蓝定义为色彩三原色,但是品红加适量黄可以调出大红(红=M100+Y100),而大红却无法调出品红;青加适量品红可以得到蓝(蓝=C100+M100),而蓝加绿得到的却是不鲜艳的青;用黄、品红、青三色能调配出更多的颜色,而且纯正并鲜艳。用青加黄调出的绿(绿=Y100+C100),比蓝加黄调出的绿更加纯正与鲜艳,而后者调出的却较为灰暗;品红加青调出的紫是很纯正的(紫=C20+M80),而大红加蓝只能得到灰紫等等。
此外,从调配其他颜色的情况来看,都是以黄、品红、青为其原色,色彩更为丰富、色光更为纯正而鲜艳。
三原色是指的哪三种颜色?
三原色指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三种基本颜色,我们通常说的三原色,是色彩三原色以及光学三原色。色彩三原色(CMYK):品红、黄、青(是青不是蓝,蓝是品红和青混合的颜色)、黑。
光学三原色(RGB):红、绿、蓝。光学三原色组成显示屏显示颜色,三原色同时相加为白,黑白灰同属无色系。扩展资料色光三原色与颜料三原色的区别如下:1.颜色不同色光三原色为:红(Red)、绿(Green)、蓝(Blue)。色料三原色为:黄(Yellow)、品红(Magenta)、青(Cyan)。
2.成色原理不一样色光三原色是加色法原理。颜料三原色是减色法原理。
3.应用方面不同色光三原色被广泛应用于电视机、监视器等主动发光的产品中。
颜料三原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被动发光的场合。
4.波长不同色光三原色各自对应的波长分别为700nm、546.1nm、435.8nm。颜料三原色的波长是570~585nm。
三原色是指哪些颜色
三原色指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三种基本颜色,我们通常说的三原色,是色彩三原色以及光学三原色。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三原色是指哪些颜色,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们通常说的三原色,即红、绿、蓝。三原色可以混合出所有的颜色,同时相加为白色。 三原色分为两类,一类是色光原色,称为加色法三原色;另一类为颜料(染料)三原色,又称为减色法三原色。 基本介绍: 三原色分为两类,一类是色光原色,称为加色法三原色。另一类为颜料(染料)三原色,又称为减色法三原色。 详细介绍: 原色,又称为基色,即用以调配其他色彩的基本色。原色的色纯度最高,最纯净、最鲜艳,可以调配出绝大多数色彩(理论上,三原色可以调配出所有的颜色),而其他颜色不能调配出三原色。
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示意图中,左图是色光的三原色:红(red)、绿(green)、蓝(blue);右图是色料(颜料)的三原色:黄(yellow)、品红(magenta)、青(cyan)。 色光三原色是指红、绿、蓝三色,各自对应的波长分别为700nm,546.1nm,435.8nm,光的三原色和物体的三原色是不同的。光的三原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呈现各种光色。
根据托马斯?杨和赫尔姆豪兹的研究结果.这三种原色确定为红、绿、蓝(相当于颜料中的大红、中绿、群青的色彩感觉)。彩色电视屏幕就是由这红、绿、蓝三种发光的颜色小点组成的。由这三原色按照不同比例和强弱混合.可以产生自然界的各种色彩变化。
颜料和其他不发光物体的三原色是品红(相当于玫瑰红、桃红)、品青(相当于较深的天蓝、湖蓝)、浅黄(相当于柠檬黄)。由英国化学家富勃斯特(1781—1868)研究选定的这三原色可以混合出多种多样的颜色,不过不能调配出黑色,只能混合出深灰色。因此在彩色印刷中,除了使用的三原色外还要增加一版黑色.才能得出深重的颜色。 在美术上又把红、黄、蓝定义为色彩三原色,但是品红加适量黄可以调出大红(红=M100+Y100),而大红却无法调出品红;青加适量品红可以得到蓝(蓝=C100+M100),而蓝加绿得到的却是不鲜艳的青;用黄、品红、青三色能调配出更多的颜色,而且纯正并鲜艳。
用青加黄调出的绿(绿=Y100+C100),比蓝加黄调出的绿更加纯正与鲜艳,而后者调出的却较为灰暗;品红加青调出的紫是很纯正的(紫=C20+M80),而大红加蓝只能得到灰紫等等。此外,从调配其他颜色的情况来看,都是以黄、品红、青为其原色,色彩更为丰富、色光更为纯正而鲜艳。(在3D MAX中,三原色为:红黄蓝) 无论是从原色的定义出发,还是以实际应用的结果验证,都足以说明,把黄、品红、青称为三原色,较红、黄、蓝为三原色更为恰当。 色光三原色 光线会越加越亮,两两混合可以得到更亮的中间色:yellow黄,cyan青,magenta品红(或者叫洋红、红紫)。
三种等量组合可以得到白色。 补色指完全不含另一种颜色,红和绿混合成黄色,因为完全不含蓝色,所以黄色就是蓝色的补色。两个等量补色混合也形成白色。红色与绿色经过一定比例混合后就是黄色了。
所以黄色不能称之为三原色 。 在法国19世纪印象主义画派出现以前,人们大都习惯的认为物体的颜色是固定不变的,这就是所谓物体的“固有色”。后来印象派画家大胆的提出不存在固有色,物体的颜色是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化的,从而否定了固有色。
现在又有人提出不应当否定固有色,认为许多绘画就是根据固有色来着色的,固有色在绘画中有存在的价值。那么怎么看待“固有色”呢?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是不存在固有色的,因为物体只有固定的物理结构,具有吸收和反射特定波长光线的能力,但是显示什么颜色还是要决定于什么样光线的照射。 在同样的白光下,消色物体中,吸收全部色光的物体呈现黑色,反射全部色光的呈现白色。
某些物体由于它们结构的特点不能分解白光,但是它吸收部分白光同时又反射部分白光,因而列入从浅灰、灰到深灰等不同消色系列,这些颜色都是物体对白光非选择性吸收的结果。 当白光照射在有色物体上时,这些物体对白光有选择的吸收和反射,反射出来的光谱成分也各不相同,这时人们就会看到不同色彩的物体。例如红花吸收白光中的黄、青、绿、蓝、紫等色光,而反射红光,所以看起来是红色,所以说人们看到的物体色,就是物体不吸收或少吸收而反射出来的不同颜色。 当不同的光色映照物体时,它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日光下?肖色的物体也会变成有色物体。
日光下呈现绿色的布料在红光下会变成黑色,因为绿布只反射绿光,而在红光下无绿光可反射所以呈现黑色。又如一张白纸,在白光下是白色,在红光下现红色,绿光下呈现绿色,如果同时打上红、绿两种色光,就会呈现黄色。只有发光体才具有其自己的固定不变颜色,不受其他光和周围环境反光颜色的影响。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发光的物体是不存在“固有色”的',其色彩是由其自身的物理结构和周围的光线条件所决定的,所以称之为条件色。我们在色彩画写生时,首先要认识并注意表现条件色。 颜料三原色 彩色印刷的油墨调配、彩色照片的原理及生产、彩色打印机设计以及实际应用,都是黄、品红、青为三原色。彩色印刷品是以黄、品红、青三种油墨加黑油墨印刷的,四色彩色印刷机的印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在彩色照片的成像中,三层乳剂层分别为:底层为黄色、中层为品红,上层为青色。各品牌彩色喷墨打印机也都是以黄、品红、青加黑墨盒打印彩色图片的。按照定义,原色应该能调制出绝大部分的其他色,而其他色都调不出原色。
美术实践证明,品红加少量黄可以调出大红(红=M100+Y100),而大红却无法调出品红;青加少量品红可以得到蓝(蓝=C100+M100),而蓝加白得到的却是不鲜艳的青;用黄、品红、青三色能调配出更多的颜色,而且纯正并鲜艳。用青加黄调出的绿(绿=Y100+C100),比蓝加黄调出的绿更加纯正与鲜艳,而后者调出的却较为灰暗;品红加青调出的紫是很纯正的(紫=C20+M80),而大红加蓝只能得到灰紫等等。此外,从调配其他颜色的情况来看,都是以黄。
三原色是哪三个色?
三原色是红黄蓝三原色指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三种基本颜色,我们通常说的三原色,是色彩三原色以及光学三原色。色彩三原色(CMYK):品红、黄、青(是青不是蓝,蓝是品红和青混合的颜色)、黑。
光学三原色(RGB):红、绿、蓝。光学三原色组成显示屏显示颜色,三原色同时相加为白,黑白灰同属无色系扩展资料:七色光的发现1666年牛顿用三棱镜将白色太阳光分离成色彩光谱,他通过缝隙射进的阳光,落在三棱镜上,并将分开的光线投射到荧幕上继而产生红,橙,黄,绿,蓝,淀,紫七种色光,把这些光线用聚透镜加以聚合,这些色彩又会重新汇聚成白光。三原色光的发现发现光的分解合成的奥妙后,牛顿在思考是不是七色光还能在分解,通过无数次的试验,牛顿发现红绿蓝三种色光是不能在分解的,其他四种色光都是这三种光线按不同比例混合得来的,于是红绿蓝被称为色光三原色。所以我们可以说白色光线里含有等量的红绿蓝三色光。三原色光任意两种色光等量相加,则成为三原色光中另一种色光的互补色光。
三原色分别代表什么颜色?
1,原色是指不能透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调配而得出的“基本色”。由于人类肉眼有三种不同颜色的感光体,因此所见的色彩空间通常可以由三种基本色所表达,这三种颜色被称为“三原色”。
2,在专业上的来讲,由三原色等量调配而成的颜色,我们把它们叫做间色(secondarycolor)。(品)红、(柠檬)黄、(不鲜艳)青三原色中的某二种原色相互混合的颜色。当我们把三原色中的红色与黄色等量调配就可以得出橙色,把红色与青色等量调配得出紫色,而黄色与青色等量调配则可以得出绿色。当然三种原色调出来就是近黑色了。在调配时,由于原色在份量多少上有所不同,所以能产生丰富的间色变化。3,用任何两个间色或三个原色相混合而产生出来的颜色叫复色。在一些教科书中,复色也叫次色。
三次色,再间色,也叫“复合色”。复色是用原色与间色相调或用间色与间色相调而成的“三次色”。复色是最丰富的色彩家族,千变万化,丰富异常,复色包括了除原色和间色以外的所有颜色。
复色可能是三个原色按照各自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也可能由原色和包含有另外两个原色的间色组合而成。扩展资料:三原色的混色方法可分为:(1)加色法混合的三原色,即用于颜色相加的三种基本颜色,通常选用红、绿、蓝三种颜色;(2)减色法混合的三原色(为区别加色法混合的三原色,最好叫减速色法混合的三基色),即用于颜色减色法混合的三种基本颜色,一般选用红、绿、蓝的补色青、品红和黄三种颜色。颜料中的原色是红、黄、蓝,蓝和黄可以配成绿,红和蓝可以配成紫。
色光中的原色是红、绿、蓝,红和绿可以配成黄,红和蓝可以配成紫。心理原色心理原色为蓝色、黄色、红色、绿色。这四种心理原色加上黑白两色,形塑了色彩感知,理论上还能让人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大脑根据三组色彩和无彩色讯息,处理视网膜上的视觉资讯:红色与绿色、蓝色与黄色(缺乏蓝色)、白色与黑色。
生理原色生理原色指人眼三种锥状细胞所看到的色彩。锥状细胞为脊椎动物视网膜的感光细胞,每种锥状细胞能辨别一种特定的色彩:一种锥状细胞吸收红光,另一锥状细胞则吸收绿光,第三种锥状细胞吸收蓝靛光。某特定颜色散发、反射、吸收的光会以不同的效力刺激这三种锥状感光细胞,其反应模式决定了哪种色彩将会为大脑所辨识。
三原色是哪三种颜色
三原色指红、绿、蓝三种色光。它们在一定组合下可以复合成光谱中的各种色光,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三原色是哪三种颜色,希望大家喜欢。
我们通常说的三原色,即红、绿、蓝。三原色可以混合出所有的颜色,同时相加为白色。 三原色光模式(英语:RGBcolormodel),又称RGB颜色模型或红绿蓝颜色模型,是一种加色模型,将红(Red)、绿(Green)、蓝(Blue)三原色的色光以不同的比例相加,以产生多种多样的色光。 RGB颜色模型的主要目的是在电子系统中检测,表示和显示图像,比如电视和电脑,但是在传统摄影中也有应用。在电子时代之前,基于人类对颜色的感知,RGB颜色模型已经有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RGB是一种依赖于设备的颜色空间:不同设备对特定RGB值的检测和重现都不一样,因为颜色物质(荧光剂或者染料)和它们对红、绿和蓝的单独响应水平随着制造商的不同而不同,甚至是同样的设备不同的时间也不同。 非线性 由于gamma校正,在计算机显示设备上的颜色输出的强度通常不是直接正比于在图象文件中R,G和B值。
就是说,即使值0.5非常接近于0到1.0(完全强度)的一半,计算机显示器在显示(0.5,0.5,0.5)时候的光强度通常(在标准2.2-gammaCRT/LCD上)是在显示(1.0,1.0,1.0)时候的大约22%,而不是50%。 色光加色法和色料减色法示意图中,左图是色光的三原色:红(red)、绿(green)、蓝(blue);右图是色料(颜料)的三原色:黄(yellow)、品红(magenta)、青(cyan)。 色光三原色是指红、绿、蓝三色,各自对应的波长分别为700nm,546.1nm,435.8nm,光的三原色和物体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光的三原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呈现各种光色。根据托马斯·杨和赫尔姆豪兹的研究结果.这三种原色确定为红、绿、蓝(相当于颜料中的大红、中绿、群青的色彩感觉)。彩色电视屏幕就是由这红、绿、蓝三种发光的颜色小点组成的。
由这三原色按照不同比例和强弱混合.可以产生自然界的各种色彩变化。颜料和其他不发光物体的三原色是品红(相当于玫瑰红、桃红)、品青(相当于较深的天蓝、湖蓝)、浅黄(相当于柠檬黄)。由英国化学家富勃斯特(1781—1868)研究选定的这三原色可以混合出多种多样的颜色,不过不能调配出黑色,只能混合出深灰色。因此在彩色印刷中,除了使用的三原色外还要增加一版黑色.才能得出深重的颜色。
[1] 美术中红、黄、蓝定义为色彩三原色,但是品红加适量黄可以调出大红(红=M100+Y100),而大红却无法调出品红;青加适量品红可以得到蓝(蓝=C100+M100),而蓝加绿得到的却是不鲜艳的青;用黄、品红、青三色能调配出更多的颜色,而且纯正并鲜艳。用青加黄调出的绿(绿=Y100+C100),比蓝加黄调出的绿更加纯正与鲜艳,而后者调出的却较为灰暗;品红加青调出的紫是很纯正的(紫=C20+M80),而大红加蓝只能得到灰紫等等。此外,从调配其他颜色的情况来看,都是以黄、品红、青为其原色,色彩更为丰富、色光更为纯正而鲜艳。(在3DMAX中,三原色为:红黄蓝) 三原色原理 白光透过一棱镜,光便会在另一边折射成彩虹的颜色:红、橙、黄、绿、蓝、紫。
1)原色:把红、黄、蓝称为三原色,因为它们不可通过混合其他颜色而获得。 2)次色:橙、绿、紫因为它们都是混合两种原色而得到的,其实任何可想像的颜色都是由原色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形成。 3)色轮图:原色和次色可以组成一色环来显示出颜色之间的关系,按顺时针方向颜色由浅变深,色素粒子由小变大。 三原色原理及洗色过程 白光透过一棱镜,光变会在另一边折射成彩虹的颜色:红、橙、黄、绿、蓝、紫。
1.第一层色(三原色):红、黄、蓝 定义:不可通过混合其他颜色而获得。 2.第二层色(三次色):橙、绿、紫 定义:混合两种原色而得到的,其实任何可 想象的颜色都是由原色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形成。 3.第三层色:红橙、橙黄、黄绿、蓝绿、蓝紫、紫红 定义:是由相邻的一个原色和 一个次色组成。
原色和次色可以组成一 色环来显示出颜色之间的关系,按顺时 针方向颜色由浅变深,色素粒子由 小变大。 ⒋对冲色:相对的颜色混合在一起相互抵消而变成灰色。 ⑴红+黄=橙黄+蓝=绿蓝+红=紫 注:对角线相对冲时,可抵消其相对颜色 例如:红色可抵消绿色蓝色可抵消橙色紫色可抵消黄色 还有第三层色也可相互抵消 例如:红橙可抵消蓝绿蓝紫可抵消橙黄紫红可抵消黄绿 ⑵红+黄+蓝=棕色(按照不同比例调配可形成深浅度不同的棕色) 例如:红+绿=棕色 橙+蓝=棕色可形成无色的棕色,但色相感及纯度感已消失 黄+紫=棕色 拓展 色光三原色和RGB色彩模型 由于人眼中的三种视锥细胞分别用来感知光中红色、绿色、蓝色的强度,而所有其他颜色都是按照这三种视锥细胞不同的刺激强度组合形成的',所以结合人眼的生物特性,通过CIEXYZ色彩空间的计算和定义,将波长为700nm的红色(Red)、波长为546.1nm的绿色(Green)以及波长为435.8nm的蓝色(Blue)作为色光三原色引入色彩体系中。
所以以色光三原色为基础构建的色彩模型就被称为RGB色彩模型,同时它属于光的加色模式,因为其他颜色都是由三原色光叠加而形成,当三原色一起叠加的时候,就形成了白色 色光三原色构成的RGB色彩模型 当我们在设计或者程序中使用RGB色彩模型的色值时,会采用rgb(0~255,0~255,0~255)的调用方式或者#FFFFFF6个十六进制数字的调用方式,这两种调用方式能够获得2的24次方也就是大约1678万种色彩。 色料三原色和CMYK色彩模型 将色光三原色两两混合以后,就形成了另外三种颜色,分别是“黄色(Yellow)、青色(Cyan)、品红(Magenta)”,而这三种颜色正是印刷颜料里的三原色,也称为“色料三原色”。 色光三原色和色料三原色的区别是什么? 简单理解,色光三原色本身就是发光体,由自身发射的光直接进入眼睛产生色彩视觉信号。 而色料三原色本身并不能发光,而是将光中无法吸收的颜色反射入眼睛里,所以它们的色彩反馈机制是不同的。
举个例子。 假设在一个完全黑暗的环境中,有一面黄色的墙面(由于没有光,这面黄色的墙也是不可见的),将一束白光(由红绿蓝混合而成)打到这面墙上。 那么产生的结果是,白光中的蓝光被墙面吸收,而红光和绿光被反射回来,由于红光混合绿光是黄光,所以我们看到这面墙就变成了黄色。
同理可得,品红色实际上是吸收了光里面的绿光并反射了蓝光与红光;青色实际上是吸收了光里的红光并反射了蓝光与绿光。 正由于这三种色料分别都能够吸收一种不同的色光三原色,所以当三种色料混合的时候,将所有的色光三原色都吸收,最后就变成了黑色。 基于这三种色料三原色建立的色彩模型,就称为CMY色彩模型。而正因为这种色彩模型里的色彩是通过吸收光里面的色光而形成的(相当于减去光里面的色光),所以又称为减色模式。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