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四杰是哪几位?吴中四士
吴门四杰分别是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由于他们四人均为南直隶苏州府人,活跃于吴门地区,所以被称为“吴门四杰”或“天门四杰”,以四人为代表的吴门画派,自晚明之后成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主流。

沈周:
沈周,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世代隐居吴门,人称石田先生。沈周出身于书画世家,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其绘画题材广泛,山水、人物、花鸟皆能,尤以山水画的创作最负盛名,长卷《沧州趣图》 是他晚年的杰作。

文征明:
文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号衡山居士,是中国明朝画家兼学者。能画人物、花鸟、山水,山水画画风呈粗、细两种面貌,以细笔画山水的作品最佳,代表作有《惠山茶会图》。

唐寅:
唐寅,字子畏,一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吏。30岁入京会试,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唐寅擅长诗文书画,书法宗赵孟頫,画初学周臣,以南宋刘、李为宗,后自成一体,山水、人物、花鸟俱能,代表作有《落霞孤鹜图》。

仇英: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江苏太仓人,迁居苏州。仇英初为漆工,曾拜周臣名下学画,后在鉴藏家项元汴、周六观家观摩大量古代名作,技艺大进,自成一家。仇英擅长画山水、人物,被称为异才,代表作有《 桃源仙境图》。
明四家是哪四个人
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是指四位著名的明代画家:沈周、文征明、唐寅和仇英。又称为“吴门四杰”或“天门四杰”。
1.明四家之一:沈周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明代绘画大师,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沈周的绘画,技艺全面,功力浑朴,在师法宋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造,发展了文人水墨写意山水、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成为吴门画派的领袖。 沈周的绘画为传统山水画作出了两大贡献:其一,融南入北,弘扬了文人画的传统。其二,将诗书画进一步结合起来。沈周的代表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等。 2.明四家之二:文征明 文徵明(1470.11.28-1559.3.28),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
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杰出画家、书法家、道家、文学家。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
其与沈周共创“吴派”。代表作有《真赏斋图》、《绿荫草堂图》、《甫田集》。 3.明四家之三:唐寅 唐寅(1470年3月6日-1524年1月7日),字伯虎,小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祖籍凉州晋昌郡。
明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 绘画宗法李唐、刘松年,融会南北画派,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师承唐代传统,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秀逸。
书法奇峭俊秀,取法赵孟頫。代表作有《落霞孤鹜图》《杏花茅屋图》《春山伴侣图》。 4.仇英 仇英(约1497-1552)字实父,号十洲,原籍江苏太仓,后移居苏州。中国明代绘画大师,吴门四家之一。
尤其擅画人物,尤长仕女,既工设色,又善水墨、白描,能运用多种笔法表现不同对象,或圆转流美,或劲丽艳爽。偶作花鸟,亦明丽有致。 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苦学成功,是人物、山水画的一位能手,文徵明赞其为“异才”,连董其昌也称赞他“十洲为近代高手第一。”代表作有《汉宫春晓图》、《桃园仙境图》、《赤壁图》。
吴中四士,吴中四杰,吴中四家,吴中四才子是一样的人吗?分别是谁?
贺知章、张旭、张若虚和包融,都是江浙一带人。这一带古代属吴郡,也是叫吴中,因此人们称他们为吴中四士。
因四人都是吴中(今江苏苏州)人,全以文名著称于世,故称吴中四杰。吴中四家即明四家(吴门四家):指中国画史上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画家。他们都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因苏州古为吴地,故又称、沈、文、唐、仇为“吴门四家”。徐祯卿与祝允明、唐寅、文征明齐名,号吴中四才子。
扬州吴门四院士指谁?
您好,扬州百问 知道团队为您解答!应该叫"吴门四杰”(吴征铠、吴征镒、吴征鉴和吴征铸),前两位都是中科院院士,后两位不是。吴征铠:中科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吴征镒:中科院院士、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吴征铸:著名剧作家、教育家、文学家;吴征鉴:著名医学生物学家。
讲真,明四家又称“吴门四家”他们分别是指谁?
明四家说的是明朝时期四位在绘画领域取得过突出成就的画家。他们分别是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
因为他们主要的活动地点都在江苏苏州,因为苏州古称为吴地,因此他们也被称为“吴门四家”。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这四个人。沈周是四人中最年长的一位,他出生于1427年,字启南,号石田,晚年号为白石翁,是长洲即现在的江苏苏州人。他出生在一个书画世家,因此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艺术熏陶,对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绘画题材十分广泛:人物、花鸟和山水都是信手拈来,当然最被后世人所称颂的是他的山水画,主要的艺术特点在于:下笔刚劲有力,但是又保留了元朝时期的的含蓄笔致,其山水意境主要为平淡’质朴和广阔。代表作品为《沧州趣图》。文徵明,出生于1470年,原名为壁,子徵明,号为”衡山居士”。
他在诗、书、画和文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造诣,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型人物。他的绘画主要是跟沈周所学,有他的一些痕迹但又融合了自己的特色,笔墨苍劲淋漓,简洁但是富有韵味。主要作品为《惠山茶会图》。
唐寅,和文徵明同岁,字子畏和伯虎,号为六如居士、桃花庵主。他原本是打算走科举这条路的,只不过因受考场舞弊案的牵连,从此便绝意科举。他的绘画风格自成一体,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都各有特色。
主要作品为《落霞孤鹜图》。仇英,生于1498年,字实父,号十洲,原本是江苏太仓人,后来迁到了苏州。一开始是一名漆工,之后拜画家周臣为师学习绘画,他最擅长的一个是人物画,既富于技巧又不失灵动,风格圆转流美,劲丽艳爽。主要作品为《桃源仙境图》。
这四位画家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他们的作品一直流传到今天,广受绘画爱好者的喜爱和追崇。
吴中四士,吴中四杰,吴中四家,吴中四才子是怎么搞的,一样的人吗?都是些谁?
不一样。吴中四士: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
吴中四才子: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和徐祯卿(周文宾)。没有“吴中四家”。1.吴中四士: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在唐诗中,多以诗歌内容和风格划分流派,如边塞诗人、山水诗人、田园诗人等;而吴中四士,则是以地域相同来称谓同一时期的四位诗人的,他们都是江浙一带的人。
古时这一带属吴郡,贺知章,会稽永兴(今浙江萧山县)人;张旭,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市)人;张若虚,扬州(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包融,润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市)人。四人因此被后人称为"吴中四士"。他们的诗歌都写得清新婉丽,自成风格。
除包融外,都有名诗传世。
2.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明初,诗人高琦、杨基、张裕、徐本的合称。
因为他们四个都来自吴忠(今江苏苏州),而且都以文学作品闻名。从元代到明朝,这四位诗人大多追忆往事,写诗抒发故乡的思念和人民的痛苦。
3.吴中四才子: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和徐祯卿(周文宾)。
明代成化、正德年间徐祯卿等四位诗人并称“吴中四才子”。《明史·卷286):“徐祯卿与祝允明、唐寅、文徵明齐名,号吴中四才子。”徐、祝、唐、文活跃在前七子摹拟、复古之风大盛之时,能够不依傍门户,卓然自立,为诗以抒写性情为第一义,在当时来说,确属难能可贵。徐祯卿虽在前七子之列,但其诗多佳作,诗论也有许多独到之处,论者以为非李梦阳、何景明可比。
唐寅、祝允明、文征明不独能诗,且擅于书法、绘画,以多才多艺见称。扩展资料:吴中四杰之高启
1.人物简介高启(1336-1373)字季迪,号槎轩,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汉族,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唐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
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友“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2.文学成就在文学方面,高启可以说是一位天才,也是一位文坛“超级模仿秀”,而且学什么是什么,用纪晓岚的话说 就是“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之所长无不兼之”。
不过,高启的这种模仿,绝不是流于形式和外表,更不是简单的拷贝和删减,而是师古之后成家,认为要“兼师众长,随事模拟,待其时至心融,浑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而免夫偏执之弊”(《独庵集序》)。高启在文学上的最大成就,则是在元末明初这段以演义、小说、戏曲为主流文化的不利环境下,独树一帜的挑起了发展诗歌的重担,并改变了元末以来缛丽不实的诗风,从而推动了诗歌的继续向前发展。但他死于盛年,尚未能够达到自成一家的目的。
高启有诗才,其诗清新超拔,雄健豪迈,尤擅长于七言歌行。他的诗体制不一,风格多样,学习汉魏晋唐诸体,均有模拟痕迹;不过他才思俊逸,诗歌多有佳作,为明代最优秀诗人之一。高启青年时代即有诗名,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
其文学思想,主张取法于汉魏晋唐各代,师古之后成家,认为要“兼师众长,随事模拟,待其时至心融,浑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而免夫偏执之弊”(《独庵集序》)。但他死于盛年,尚未能够达到自成一家的目的。他的诗体制不一,风格多样,学习汉魏晋唐诸体,均有模拟痕迹。不过他才思俊逸,诗歌多有佳作,为明代最优秀诗人之一。
高启作官只有三年,长期居于乡里,故其部分诗歌描写了农民劳动生活,如《牧牛词》、《捕鱼词》、《养蚕词》、《射鸭词》、《伐木词》、《打麦词》、《采茶词》、《田家行》、《看刈禾》等。这些诗没有把田园生活理想化,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阶级剥削和人民疾苦。如《湖州歌送陈太守》写:“草茫茫,水汩汩。
上田芜,下田没,中田有麦牛尾稀,种成未足输官物。侯来桑下摇玉珂,听侬试唱湖州歌。湖州歌,悄终阕,几家愁苦荒村月。”又如《练圻老人农隐》、《过奉口战场》、《闻长枪兵至出越城夜投龛山》、《大水》等诗,还描写了农民在天灾兵燹下的苦难。
这些作品,是高启诗歌中的精华部分。高启诗中十之八九是个人述志感怀、游山玩景以及酬答友人之作。这类诗歌,有时也对统治阶级微露讽刺。
如五古《寓感》其七云:“大道本夷直,末路生险□,杯酒出肺肝,须臾起相疑。田蚡排窦婴,赵高诬李斯。倾挤不少假,权宠实灾基。”对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
江南四大才子都有谁,叫什么
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周文宾说起唐伯虎,可谓妇孺皆知。“唐伯虎点秋香” 、“三笑”、“三约牡丹亭”在民间广为流传,然而人们更多知道他的是“风流才子”的一面。
史书记载,他出身于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因家道中落在姑苏吴趋坊皋桥开酒店,当时文徵明父亲文林去酒店喝酒,见唐寅才学过人,决定让唐寅与文徵明一起拜吴门画派创始人沈周为师。从此唐寅的绘画天赋得到了充分展现。后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为明四家,与文徵明、祝枝山、徐祯卿合称为吴中四杰。他的画风纤柔委婉、清隽生动,尤擅长山水仕女画,而且兼善书法,诗文俱佳。唐寅家住今苏州城北桃花坞,故自称桃花坞主,曾作《桃花庵歌》,自比采花仙人。他自幼性格不羁,称已为“江南第一风流才子”。29岁时中乡试第一,人称唐解元。
会试时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被革黜,就此唐寅绝意仕途,游历名山大川,致力绘画。正德9年(1514年)他被明宗室宁王以重金征聘到南昌,后发现身陷宁王政治阴谋之中,遂佯装疯癫,脱身回归故里,直到嘉靖3年(1524年)去世,死后葬在桃花坞北。嘉靖26年迁葬到横塘镇王家村。
1955年重新作了整修。动乱期间墓地遭毁坏,后又修复。尽管当年唐家在皋桥开的酒店已不复存在,唐寅故居也仅存遗址,但与唐伯虎有关的地名,在今天苏州地图上还能找到不少,如桃花坞大街、桃花坞桥弄、唐寅坟巷等,唐寅墓和唐寅读书处----准堤庵更是列为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纳入苏州市旅游路线。
唐寅墓是一规模较大的园林建筑群,包括闲来草堂、六如堂、梦墨堂、墓区、神道、牌坊。整个墓地错落有致,恬静中透出几分风雅。墓碑上刻有“唐解元之墓”。闲来草堂后辟为茶室。
唐寅一生爱茶,与茶结下不解之缘,曾写过不少茶诗,留下《琴士图》、《品茶图》、《事茗图》等茶画佳作。他的茶画意境优美,在描绘世外桃源、水中蓬莱景色的同时,给人带来自然生机和文化希冀。梦墨堂陈列唐寅的生平事迹。关于“梦墨”两字还有一段故事,一晚,唐寅梦见武夷山九鲤祠仙女赠其宝墨万锭,从此感到下笔有神助,于是在桃花坞建了梦墨亭。
六如堂取自唐寅晚年佛名六如。唐寅读书处即昔日桃花坞旧址,修复后成为一处充满江南才子书卷气的景观。因此,在饱鉴苏州园林名胜之余,去唐寅墓和唐寅读书处一游,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文征明 文征明(1470一1559年)初名壁,一字征仲,号衡山,江苏长洲(苏州)人。
是明代中期著名的画家,书法家。他与沈周、唐寅、仇英并列,合称“吴门四杰”。与唐伯虎、祝枝山、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
晚年与老师沈周并驾齐驱,继沈周之后成为吴门派领袖。从正德到嘉靖年间,据《吴门画史》一书统计,吴派画家共有876人,人材济济,但在当时,出类拔萃,声名显赫,唯有沈周、文征明等一些人。文征明早期考取功名仕途不太顺利。
明清时代,凡经过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亦即所谓的“秀才”。文征明在生员岁考时,一直考到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五十三岁 ,一直未能考取,白了少年头。五十四岁那年,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到了京城朝廷,经过吏部考核,被授职低俸微的翰林院待诏的职位。这时他的书画已负盛名,求其书画的很多,由此受到翰林院同僚的嫉妒和排挤,文征明心中悒悒悒不乐,自到京第二年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三年中打了三次辞职报告才获批准,五十七岁辞归出京,放舟南下,回苏州定居,自此致力于诗文书画,不再求仕进,以戏墨弄翰自遣。
晚年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 文征明享年90岁,是“吴门四才子”中最长寿的一位。他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文、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 他虽学继沈周,但仍具有自己的风格。他一专多能,能青绿,亦能水墨,能工笔,亦能写意。
山水、人物、花卉、兰竹等无一不工。文征明学字是从苏(轼)字入手的。后来文征明从李应祯学书,李应祯书宗欧阳询,平正婉和,清润端方,虽非书法大师,却是一位书法教育家。
他是祝枝山的岳父,又是文征明的启蒙老师。他除了把学书心得悉数传授给文征明外,还。
推荐问答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请及时与本站联系。
冀ICP备13011313号-3